财经纵横

专题会议四开放新格局现场答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17:19 新浪财经

  专题会议四开放新格局现场答问

  现场答问

  主持人:

  刚才五位嘉宾已经发言了,再次谢谢你们的发言,也谢谢你们的时间,接下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家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

  请问国资委的邵主任,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的关系,国资委是怎么理解的?尤其是两年前国资委主办三大电信运营商高管轮调,这种做法是不是符合市场经济竞争的基本原则。

  邵宁:

  引入竞争与保值增值我觉得不矛盾,只有引入竞争才能刺激发展,才能有真正的活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竞争下,保值增值的目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这两者是一致的。你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在上次《财经》年会好像就问过这个问题,我当时的回答这是一个个案,我今天还只能这么回答,这是一个个案。

  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心人士:

  刚才秦总讲了,中国企业海外职业投资,实际上是全球配置资源的问题。你刚才提到上下游垂直一体化的水平非常低,现在企业海外投资,很多树立了研发人才、营销网络,还有品牌专利等等,请教秦总和李总,关于水平一体化的问题。中国的企业怎样才能留住一些关键人才,或者在关键专利方面有所突破。

  秦晓:

  我自己也做过这件事,可能80年代中期的海外投资,东生这么多年,东生的经验更多一些,无非就是横向的扩展和纵向一体化两种大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都是围绕着市场份额或者围绕着企业的效率来做的。纵向一体化实际上对普通行业是有争议的,有的纵向是参点股,并不是一定要控股,比如搞铁矿山,一定得有钢厂承诺东西,搞煤,电厂一定要有,没有的话,他不会搞的,有的就不一定,无非就这两个大的形式。

  从现在看来,我刚才讲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全球的资源配置效率的驱动,而不是简单的过去纵向一体化的驱动。在中国大量的加工业,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或者土地成本低,他来这儿建厂,他进来的东西和再出去,已经和过去占当地的市场份额或者纵向一体化的情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

  李东生:

  在我们从事竞争性的消费产品领域,我认为可能企业要更加专注,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核心能力的建立和整个产业链能够更加深一些。如果过分地横向扩张,可能风险会更大。

  主持人:

  由于时间原因,这节“走出去”讨论到此结束,再次谢谢各位嘉宾,希望你们明年再来参加年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