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19:35  新浪财经

  全会议题二:金融改革中的微观创新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演讲

  高西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今天要讲金融创新,对我们来讲,作为社会保障机制的部门,我们关心的金融创新跟刚才各位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一致的地方,因为我们是在座的主要一些银行的大股东之一,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机构跟他们是一致的,所以对我们自己本身的财产的保值增值的要求,对于风险的控制来说,我们当然希望能够有进一步的金融创新。刚才听了姜行长、郭行长、朱行长几位的讲话,我们很欣慰,希望他们说的都能够实现,这样的话,我们的保值增值也能够实现,这才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另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本身是一个机构投资者,所负担的责任跟他们还不尽一致。尽管他们主要也是国有资产代表人,我们不光是典型意义上的国有资产代表人,我们是收保障基金,作为储备金,作为中央政府对于中国现在所有的已经退休的人和行将退休的人所负有的责任。当然,其实还有完全没有退休和刚刚开始正在工作的人,我们本来想1997年建立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大家最后能够用自己的积累管自己的社会保障。但是事实看来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各种报道都有,1997年的这个机制到今天为止,钱大部分都已经花在原来的人身上了,等到在座的各位退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钱还得作为中央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别的钱都没有,当然这块钱很少,分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不够任何人退休,怎么办?办法之一,是希望能够通过投资来保值增值,将来钱能够稍多一点。当然,还有别的机制。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作为机构投资人,有机构投资人特定的规则,尤其作为一个社会保障的机制,基本还是相对比较保守的规则。作为养老金,不能选择高风险的东西,去冒比较大的风险,但是,大家都知道,冒比较大的风险可以得到比较多的收益,整个的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金融创新的方式,使得所有的风险趋向、所有的要求在特定的风险地平线之内能够尽可能得到好的收益,能够有这样的产品使我们能够进行投资。这一点,在目前国内的市场来说还是相当差的。当然,就我们这么讲,金融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我刚才讲的像我们这样的机构,像在座这样的机构,还有像在座很多个人的投资者代表个人投资者利益的这样一些机构。大家都是需要有一些特定的要求使得这个市场能够充分的体现所有的对于风险需求人的要求。大家知道所有人对于风险预测不一样,这个已经被历史早已证明了,好几百年来,金融学、经济学、投资学反复有这样的说法。

  事实上,就我们现有的领域来说,大家仍然认为,一般人一进入这个领域还是希望得到最大的利益。经常有人问我,你们现在委托别人投资,不管是境内的市场还是境外委托的国际上十家大的机构投资人,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你们要求他们给你收益是多少?我说,没有这么一说。他说,你总得有个计划,想要赚多少钱。我说,希望每一分钱都赚100万回来,能行吗?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要求不能以固定某一个资产的绝对数来提出,以什么提出?在我们现有的领域以风险的地平线来提出,我们允许的风险到什么水平,在这个水平之上越多越好。

  在国际市场上,是相对容易实现的,因为在国际市场上提要求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特定的东西,根据这个知道,大家有一个大概的可比性,因为不及时要求怎么考察它。我们根据这些考察它,因为国际市场在这点来说大家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参照系。可是,在我们国内的市场上,这点还不够。现在我们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还差很多,所以为什么大家说保证10%的收益,大家听到各地的社保金有一些出了问题的,很多都是出的这样的问题。很多出了问题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多数人是出于好心,他们不是想把国家的钱损失,个人捞取一点的好处。绝大多数人希望得到好的收益,但是事实上达不到。为什么?因为他对于风险的判断出了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这个市场通过金融创新,也能够有一个相对平稳的、可预期的参照系。这一点市场的需求有了,第二点就是政府的引导。说的好听是政府的引导,说得不好听是政府的松绑。虽然现在这个话不时髦了,现在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宏观控制,加强宏观管理,不许乱说乱动。但是,这是不行的,因为政府的这个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起效果,但是想长期起效果不可能的,因为市场有内在的驱动力,这不是任何一个个人、任何一个政府由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观意愿就可以改变的。这个也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说我们不能学外国人,但是反过来讲,外国人也干预,1929年也干预,1994年也干预。我曾经开一个玩笑,要想拿统计学的数字证明一个事情是很容易的,任何一个结论都可以先得出结论,再找统计数字来证明。

  我想说的是什么?我们要看大的趋势。我们就看基本面,看过去一百年来尤其最近二三十年来市场的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看这个问题。要说中国的各个监管机构,金融系统的几个金融机构,最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发展,这些发展不一定用预先设置好的模式在走,但是这些发展体现了市场出现了问题以后,大家不得不用新的法规、新的规定来纠正市场由于出现这样大的问题。我们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基本用这样的方式走,到今天我觉得仍然会用这个方式走,但是能不能不用这一个方式。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这几年,证券业经过几次大上大下波动之后,现在监管机构的人员越来越提前想到这个问题,金融创新就是其中之一。最近两年来,证券监管机构所允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金融期货以外,衍生产品以外,尽管步子很小,但是还是在往前走。

  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前提,市场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地走出来,否则在我们这样一个机制下,我们用一个典型的东方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转轨经济过程当中,如果政府不从这方面多下力量,光靠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推动力,我觉得还是不够的。大家总是想有这个基本面,所以我们就推吧,推到哪一点算哪一点。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很多矛盾推到后面去了,大家知道海啸的形成,因为矛盾积到最后,才出现大的问题,我们当然不希望出现那样的问题,我们希望早早地把那个波浪破碎了,这样可以比较平稳地发展。

  我就讲这些,谢谢!

  主持人:

  下面有请中国保监会的主席助理袁力先生发言。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