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张醒生:创业的人是不是有眼力有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 13:41 新浪财经

  

张醒生:创业的人是不是有眼力有信心

盛禹铭集团公司董事长张醒生 (图片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6(第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06年12月9—10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新浪财经独家进行全程报道。以下为分论坛“未来的力量—青春创业”盛禹铭集团公司董事长张醒生演讲:

  张醒生:大家早上好,至于中国的创业环境好还是坏了,1980年中国企业是14200家,就业人口1.04亿,2005年底,中国的企业,不算个体自我经营,大约是800万家,雇佣的人口是7.6亿,人口总是是超过了13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企业数在过去的20几年改革开放中,中国的就业人口增长了40%左右,再加上个体就业者,大约有几千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商业的海洋,当没有这些企业环境的时候,创业是非常艰难的,这是为什么80年代很少有人能够创业,我们有些个体户,我们前两天和蒋总回忆什么时候第一次见面,那时我还在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做本地化的时候,我们寻找本地的供应商,蒋总当时的远东电缆,我们的大本营设在南京,要在本地招供应商,蒋总他们提供了电缆的供应。如果从价值链的分析上,中国的创业环境比过去的机会大得多,因为它的价值链长了,大家学MBA的,都说寻找长尾巴,现在尾巴很长,问题是我们自己创业的人,是不是有眼力,有信心,刚才高燃说的C2C、B2C不够,拷贝人家的不够,江南春拷贝任何人的吗,没有,是独创。创新一定是在某种意义上出其不意,是自己的东西。唐越的亿龙,国外有吗?没有,这就是中国的创新。

  我自己认为中国的创新环境,现在比过去,过去有天使投资吗?我们现在愿意帮助新一代的投资人,过去都没有。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制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最近我看到一个数据,招

公务员,全国大概招1万零几个,将近50万大学毕业生报考,40:1,50:1,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大学生供大于求,第二,大部分人没有勇气去创业,想先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是我们的教育中可能把创业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看国外的,美国的创业成功的,刚才讲的因素,不是为了当富翁,但是他至少有一个梦想,个人有追求,敢于做,而且社会也承认失败者,我们中国很难承认失败者,一旦失败之后,就跟同学会聚会似的,我发现只要是同学会聚会,召集人一定是成功的,过两年不成功了,一下就没影了,就不再召集了,就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我觉得中国的创业,现在环境、价值链、资本,包括唐越创业成功之后,又引入了3亿美金的创投,包括蒋总我们也在探讨成立中国风险投资资金,支持新一代的创业者。所以外在的环境都有,关键是青春创业的时候,青春不在你的年纪,而在于你的心灵,有没有这样的激情。当有人拿商业计划找我看的时候,如果只有一个好的方案不够,确实还要有信心,我觉得能干,我觉得就行,非得弄这个事,那种劲就比较好。

  从这个角度讲,我对社会还有一个评价,开会前我问高燃,我认为中国,无论过去怎么样划分,中国目前只有两种人,一个叫以80年代为限,80年代之前的人都是农民阶级,出生在城市也是农村阶级,因为出生之后就有粮票、布票,农村天气好不好,收成有没有,决定了他的成长,包括他的身材,他的智力,他的生活氛围,80年代以后,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城市阶级,没有粮票的,天气的好坏对他影响不大了,这一代深应该出中国下一轮创业的人了。我想85年之后的人,中国的市场经济产生的结果,对他成长的经历中非常重要的。所以90年代的人,是中国真正有希望实现新一群巨大的创新之星的人,谢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