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北京汽车展给汽车行业是一个什么促进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0日 11:38 新浪财经

     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6(第五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于2006年12月9—10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新浪财经独家进行全程报道。以下为分论坛“中国:下一个汽车大国”讨论北京汽车展给汽车行业是一个什么促进作用:

  邢文军:下面我想就最近大家记忆犹新的题目请我们的嘉宾做一个评论。我们刚刚结束的第九届北京国际汽车展,在座的嘉宾大概都看了多少次,这次展览有572个参展的车型,有十款全球首发的车型,还有93款中国首发的车型,采访这个汽车展的大概有6300名记者,我们的观众达到了60万人。

  请问各位嘉宾,通过北京汽车展给我们的汽车行业是一个什么促进作用?看这次汽车展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什么程度?我想先请欧瑞德做个回答。

  欧瑞德:首先,我想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个展览,我们感觉对于我们零部件的公司来说,我们没有足够的兴趣来参加这样的汽车展,所以很多其他的零部件汽车公司,他们也没有参加这个展览会。因为,我们所在的地方还有汽车展的地点,汽车展越来越小,因为这样大的一个活动,我们的规模越来越小。

  回到这个问题,那就是我印象很深的,在这里我们有很多展示的新的技术,我想在这里谈谈这方面的问题,我看到混合动力的车,不仅有国外的品牌,而且还有中国的混合动力的车,比如说吉利,他们都有一些解决方案提出建议来,减少油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等问题,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这样我们的汽车商要有一种压力,要减少排放,所以对于我们零部件的供应商来说,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这一点,因为我们的确看到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机会,在中国有机会,不仅仅是能够在这里提供一种货品的供应,同时这种正常的产品之外,我们还可以提供很多其他的产品。同时,我们在这里有一些新的技术可以提供,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对我们的技术也是越来越感兴趣,虽然这些技术尽管没有推广到市场,对此我们是感到非常高兴的。

  邢文军:就这个主题,请大家发表大家的看法,也就是说就这次的汽车展,请大家谈一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目前是个什么状况?

  尹家绪:这次汽车展应该这样说,我们中国的汽车展,北京、上海轮流展,汽车展展出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展出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实质上,汽车展大家已经看了报纸,在国际上,包括国外汽车集团,已经也把它作为A级展览,也就是说,也是一类在国际所有的国外大公司都比较重视这个展览。

  首先,看得出,这个展览会上大家去过的,大家都看到,它的人气,它的新品,各个厂投入的人力、投入的精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应该说从原来单一的中国地区性的展览,办成了一个拥有了国际化的展览,这是第一。

  第二,通过这个平台,实际上中国企业、国际企业,实质上,是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汽车企业之间最新的技术,最新产品,还有就是交流一种汽车理念。同时各个企业也在展现自己的实力,也是展现新产品,也是表示自己的一年一度最好的汽车舞台。每次要不是上海,要不是北京,每年轮换一次,中国企业不说了,现在国际上的汽车企业,都是精心准备,这得益于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汽车市场的日益发展壮大。

  刚才谈到了,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的生产、大国,这个已经勿庸置疑,已经成为第二生产大国了。要成为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事要做,特别是中国本土的企业,或中国本土的中国民族品牌的汽车如何成长的问题,这个路还相当长。这个路怎么走,靠什么方法,或者要做哪些方面的提升,有哪些方面的措施,这个说起来太多、太长,总的来说,这个路还长,跟国际上大的品牌竞争,汽车技术的竞争,汽车消费理念以及生产汽车的生产理念之间的竞争,我们本土企业都有很大的差距。

  汽车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结晶,实质上它也是科学发展的一种成果,说它是科学发展的成果,最讲究的是有发展的规律性,也体现了科技的一种文明,这就更要讲究科学。所以说,做汽车只靠人也不行,光靠大胆也不行,它有自己的路,有自己技术的积累性,要从汽车制造大国成为汽车强国,这个路强很遥远,但是遥远并不是等于没希望,遥远并不等于看不到彼岸,遥远只是说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目标、彼岸是看得见的,中国市场在这,中国经济发展在这,中国有一批致力于自我发展的民族汽车企业在这,还有在汽车企业工作的有识之士在这,只是我们经历这个过程艰巨而已,我坚信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这个步子大家正在走,虽然艰难,但是大家不会气馁,虽然长一点,但是我相信在座的人都会继续走下去。

  这就是对这次汽车展览的一些浅薄的认识,谢谢大家。

  邢文军:尹总讲得很精彩,请大家谈一下,这个汽车展和往年的上海、北京,有什么不同?

  孙健:我先说一句,曾经有记者问到我,说我的观感。我觉得有一个象征性的事件,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那就是在一个展厅里,我们

奇瑞的展台和丰田的展台是面对面的,而且是同样的规模,至少是旗鼓相当地宣传,我觉得那是有一个象征意义的,可能象征着我们中国的汽车企业,至少我们自己觉得,我们是有那么一些底气可以去跟国外的品牌来面对面打擂台,可能几年前我们还都没有这样的底气,或者说我的产品线还不够丰富,或者是说财力还不够雄厚做这样的一件事情。但是不要忘记在热闹的背后,我很同意刚才尹总说的我们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今天我们谈的题目,实际上应该改成下一个汽车强国,而不是下一个汽车大国,下一个汽车大国我们已经做到了,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的汽车市场了。汽车展本身说明了那么多汽车企业对我们的重视,对这个市场的重视。但是,怎么做到强,我觉得我们是需要思考的。

  我有一个观点想跟大家分享,那就是所有的汽车企业干先进的汽车企业,都是通过某一种程度的创新,从最早的福特去超过欧洲的汽车企业,是通过生产体系的创新,到丰田超美国的汽车企业,到韩国今天来超或者是赶超,它每一次超越都有一个在价值链上面的创新,我们的汽车企业要去思考,我们能在什么地方创新,我们是不是还继续依靠我们的低成本作为我们的核心

竞争力去超越。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或者说不是简单地否定,简单地低成本的制造去超越,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觉得我们的机会是存在于在研发环节的创新。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通常会去想,中国汽车最软的软肋,就是我们产品的研发,请大家不要忘记,这正好是我们未来可以创新的机遇所在,因为那么多大型的企业,他有非常庞大的研发机构和大量的固定的投资在那儿,而我们通过像长安这样的企业、吉利这样的企业、奇瑞这样的一些企业的探索,我看到我们中国的企业正在找到一条低成本、快速开发的道路。

  问题是,刚才我跟赵总也做这方面的讨论,我们能不能把这条路走通,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而且通过这样的一个模式,不断地去产生高质量的产品,这是关键。我觉得机会是有的,理由是什么呢?

  第一,就是我们全球范围内,产品的同质化、技术的商品化已经是成为趋势。

  第二,我刚才说了,那些大的汽车企业,它的研发力量,虽然很雄厚,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是它的包袱,为什么这样说?如果它的研发机构不能产生一些好的产品,他的队伍里有一些失败的东西的话,它可能就会影响到这个企业的发展,而我们的企业,正因为基础相对薄弱,我们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全球最优的资源。我相信尹总在长安新产品的开发上已经尝试了很多这样的方式吧。把全球最优的设计资源,全球最优的各方面的资源,再加上我们自己的低成本的工程开发人员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是有可能造就我们未来的汽车强国。

  所以,我今年年初的时候,曾经在“远东经济评论”和《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叫中国下一个汽车强国,当时打的是问号,并不是怀疑中国有没有可能成为强国,我是有信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这个是个更大的问题,我的观点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下,我觉得可能需要10年或15年的时间,在这里我也很同意尹总的说法,我们要说,但是更多的时候要做,而且要踏踏实实地做,谢谢大家。

  赵福全:我谈点自己的偏见,应该说作为车企的老总,今年是北京参加第三次车展,感触很深,单纯看车展落说,确实一天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一年比一年质量高。看这个东西本身,应该是从两方面,一方面是作为自主品牌的企业怎么看车展,另外作为中国的消费者怎么看这个车展,作为外国的产占商怎么看车展,最后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外国的都来,刚才说10多款新品,我个人认为,这是外国的企业看到了中国本身的市场,这里有钱可赚,那么才不惜重金,自主品牌出1800万参加车展,已经是很大的负担了,但是有的企业是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投入。

  从这个角度来说,车展确实应该办得歌舞升平,我感觉到我们提高的速度非常大,我们从三年前办车展,还不知道怎么产品车展,现在也知道怎么做秀了,这也是很大的提高,以前更多地定义成是商品展,现在更多地是企业形象的品牌展。

  我认为这是中国自主品牌很大的提升,同时作为车企的老总来说,我们的压力也非常大。我觉得这个差距不是说我们自己就单纯看到北京车展变成A级车展了,规模增大了,我们就感觉良好了,实际上更应该感觉到,真的是前途非常的艰难,而且这次才展了十几款车,我们都已经很自豪了,可是全球才拿了多少到北京来,我个人认为,作为自立于中国汽车民族工业的人,已经根本不是说,看到这个东西感觉到很好,我应该更感觉到压力是非常地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反思很多问题,就是中国过国三年,怎么样和这些企业竞争,拿什么来参展,是不是就是一个简单的混合动力,或者是简单的改天车,就能跟国际一流的汽车厂商竞争。这是第一。

  第二,看了这么大的车展,中国的汽车文化精髓在哪呢?实际上看很多东西,整个车展给我的感觉,越来越像欧美汽车展了,这个事说不定也不是坏事,整个世界也在同质化,中国这么多年的文化,5000年的文化怎么样融入汽车文化,中国汽车本土工业本身不崛起,就不可能把中国5000年的文化融入中国的汽车文化。

  我认为这是媒体,汽车的老总,我们也在讲把中国的设计元素带入到汽车里面,但是消费者是不是要认可呀?消费为什么要认可?如果没有一个主流的引导,我认为是不现实的,但是怎么样引导,消费者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必须要买他满意的产品,自主品牌的企业确实发展很快,但是我认为,差距还非常大,而且我认为整个汽车界,包括国家的领导人,还应该看到,汽车中国,尤其是民族工业,连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去,这是我个人的真正的感触,这是一点偏见了。

  金伟栋:看了这个车展,确实随着中国汽车企业不断地成长,所以吸引了全世界大的厂商的注意,我们是一个大国,今后需求在这里,吸引了所有大家的注意力,这点是勿庸置疑的。

  同时,我看到我们中国的企业,这几年中也发展很快,车展是做企业品牌的机会,这几年中,怎么样做企业形象这块,大家是提高的很快,但是看到比较可喜现象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们中国的企业,我们本土企业的产品,刚才赵总也谈到,还是以欧美车为主的车展,刚才孙总谈到,我们的软肋是在研发,研发是一块,同时怎么样建设一个好的汽车品牌,怎么样来做汽车的营销,怎么样服务我们的消费者这块,我觉得我们中国的企业跟国外的企业相比也存在很多差距,这块怎么来走。刚才我听到赵总是谈话,非常有感触,我们中国的汽车发展,以后是跟着别人走,还是有自己一套东西,我们汽车的文化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跟欧美的企业,按照他们的步骤,按照他们的强项跟他们竞争的话,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吃亏。

  我的一个假设,就是说除了孙总提到低成本的研发之外,我们觉得我们的机遇,对中国企业的机遇就是,怎么样针对中国的消费者,我们有一套能够比欧美企业更加切合我们中国消费者的营销也好,销售也好,产品研发也好,我们只有在这一块有所突破,那么我们的中国企业才会有机会,因为汽车是一个规模效应非常大的行业,全世界大的汽车公司我们看到没多少家,在中国本土企业我们看到已经很多了,很多的企业,但是规模都不大,你要在低成本上,现在我们的中低端这块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今后长久来看,我们是准备在成本上跟人家竞争呢,还是在研发上竞争呢,还是在品牌上跟人家竞争呢?我们要问一下我们怎么来做。

  我希望借今天的机会,我们今天自主品牌的老总,我们也想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怎么样让中国今后成长为不只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强国。

  董扬:我也讲几句,首先他们前面讲的,我都同意,但是我想从另外一面做一个补充。

  我想说,我参加了一开始的每一次北京汽车展,从不同角度,也做过组织者,也做过讲演,也作为企业参展。我觉得北京汽车展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我承认他们各位提出问题的同时,我想强调,中国汽车工业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样成功。中国汽车工业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软肋,一个丢人的地方,一个败家子,或者是一个不好的地方,我们有很快地发展速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只是不够和谐而已,我们引进和自主开发不够和谐而已,整车和零部件不够和谐,制造和营销各方面不够和谐,我们的产量和我们的环境不够和谐,我们要做好这些事情。但是我认为,我为我所服务的这个行业感觉到骄傲。

  最后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为什么我是这样说?大家对汽车行业的开发,对社会的影响,关注比较多,那么你们把汽车行业和我们的家电行业,和我们的IT行业,和我们的飞机制造工业,比一下,我们比他们差吗?我不这样认为,谢谢大家。

  邢文军:作为主持人,我也讲一点自己的看法,虽然没有像董总参加汽车展那么多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应该说比欧美的汽车展车型要多得多,昨天我跟马赛住塞州的州长吃午餐,我有幸把我们的杂志送给他一份,他问我中国都有什么车,我说你来的时间太短,我们的杂志里有我们参展的车型,他很兴奋,这次车展,证明了中国已经是一个汽车大国,但是我想,这一次主办单位为什么提出这么一个议题,中国下一个汽车大国,它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成第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