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谭伟东: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 14:42 新浪财经

  

  第三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于2006年12月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办。本届论坛主题是宏观经济与金融创新,由新浪财经独家直播。以下为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特聘院长谭伟东演讲:

    播放演讲视频

  我跟徐教授一样希望直奔主题。我跟徐将军不一样的是,我搞演讲经常讲两个大题目,这是一个毛病,都是也没有办法改。

  第一个题目有六个要点。

  第一个,我提出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有好几位教授谈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差不多有28、30年了。在30年高速增长的过程当中,现在的人均GDP只有1800到2000,这跟战后后崛起发达国家在高速增长之后迅速完成人均进入到发达国家前列是不一样的。我们总量这么大规模在历史上只见过几个帝国有这样的现象,罗马帝国是集全球的财富造了一个罗马城。全中国到处是遍地开花,在世界经济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几乎是全方位的所有的城市全面开发。我到美国、欧洲转了很多年,我们很多硬件建设方面超过了发达国家。

  第二,美国也好,英国也好,日本也好,南韩也好,一下子进入准发达水平,而我们没有完成,为什么?在传统产业当中衍生出来三个链群,跟金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改造。这跟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是一样的效应。我们辛辛苦苦变成了世界制造工厂,发现我们总量经济、实物经济上来之后,人均价值还是没有上来。这是一个要害。后工业时代和后现代化已经出现,在经济出现变化的时候,我们没有抢占高地,我们有没有能力抢占高地,我们是有能力的。有很多指标已经超过了美国。在这一种情况下,外汇储备达到了这样的规模,我们完全可以跟他们抗衡,就是看怎么样操作。徐教授有一些概念是很对的,大的战略下才是小的概念。如果把金融和经济在政治层面和国际财富扭转的角度把握的时候,这是大战略。如果我们不能重新界定和改造国际竞争当中国际货币体系,我们只能够给别人打工。

  第三,进入到大金融时代说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大金融有几个含义:

  把公共经济放在里面,这是超过大财经。我们用国家机器来强行做一个东西。公共金融是要把财政杠杆进一步放大,通过金融手段,通过政府一系列的金融手段操作来进行。大财政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财政已经做一系列的东西。大财政向公共金融发展,延续到大金融这一个概念上。

  还包括消费金融,这一会儿会涉及到。我们推动发达国家经营理念里面已经转到了消费金融这一块。

  还有产业金融。跟产业金融配套的是区域金融,这是我们国家的强项。我们政府很强,把政府的官员拿出来跟国外同级官员相比各方面远远高于国外,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变得扭曲,政府一介入就会走弯,这是不正常的。

  还有国际金融。美元国际化,全世界金融美元化,人民币国际化怎么样做?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做好了,下面的戏就好唱了。大金融里面出现了什么呢?在几个层次上发现了变化:

  1、拓宽和金融领域。

  2、多层面影响和互动。政府要做这一块,老百姓会欢迎很多间接融资进入到直接融资,而且没有风险。在目前的情况,直接进到做大中国的资本,实际上中国已经有了几个大盘白白在没有的1.8的时候让出所有权,让出财富,其实是不划算的。划算的时候,如果发行宏观债券,中国老百姓和国外的人都介入,这是对中国是一本万利的。

  大金融里面,在四个层次发生着影响:

  在宏观上,使我们的经济时代是进入到信用经济时代。这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在资本时代的过程中,商业资本开始起作用,工业化革命完成了之后,进入到后工业社会,就是信用经济。一切在信用体系的杠杆当中来完成。

  在终端上的表现是什么?就出现了大金融产业集群。为什么这一次美国会迅速的不但没有发生大规模像29、33年大危机,而且是一跃而起,直接进入到了准高速发展,这是为什么?就是终端上这一块形成了大金融产业集群。

  在微观上,形成了金融超市,跟规模经济相对应的规模金融,跟领域相对应的领域金融,跟城市经济学里面聚集金融相对应的是聚集金融,这样在全世界可以操作。

  出现了金融全球化。我们国家连续出台的关于外资房地产的投入,对银行的进入等等都涉及到这一个。金融战成为了国家安全第一个防范,也是最重要的防范。前提也是国防能够守住国门。现在仅仅守住国门,财富让别人拿走,或者是经济让别人拿也不行。

  这是三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有匮乏经济,匮乏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通过市场的手段会造成产能过剩。西方是怎么样解决产能过剩的呢?有凯恩斯经济学,现在是通过信用的手段。经济增长模式,很多宏观经济学停留在古典和新古典的思维,局限在10%比例上,还没有跳出来。虽然加了一点高科技,整个的思维看美国、看欧洲,跟他的实际运作不一样了。

  最后一个问题,我提一下。就是中国金融崛起。中国经济要崛起的核心现在进入到第三个战略决战,就是中国的金融崛起。马上接着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应该有很多新的理念会出台,会有一些新的东西。

  下面是大金融时代的国家的战略。中国经济从一枝独秀到引领群雄,高速增长会持续,少则20多年,多则半个世纪。金融企业规模同国际同业水准比均不足,经济学拿不出对

人民币升值的博弈应对全套战略,而且甚至连起码的战略应对意识与心理准备都不足。中国有了兴国战略、振兴东北战略等等,有着完备的经济体系方面的战略的构思,有实现了若干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金融仍旧相当的滞后,而且在金融深化和金融杠杆的意义上缺乏国际金融发展的战略的构架与运作目标的体系。

  经济学家没有深刻的金融背景,在信用风险等等方面并不十分的了解其中的核心运作机制。经济学家在简单的虚拟经济上来把握金融。从调控的角度来看,与其说货币最重要,还不如说金融和信用最重要。

  第一个问题,美国是靠实物经济、高科技经济或者所谓的知识经济、网络经济还是靠资本与金融操作,还是靠美元运作享受了克林顿时代的战后的繁荣?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靠的是信用经济和大金融产业集群的超强积累和国家竞争的优势。当然这一点不为大家所理解和认同。美国在计算机、网络开发、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有很好的成绩。从核心层面上说,根本就不是所谓的高科技所能够制造出来的。美国又一次上演了凯恩斯笔下傻瓜的游戏,每一个股东明白其中的原理,但是游戏可以不断持续下去,每一个人确信会找到另外一个更傻的人来接替自己。事实就是如此。中国投资大军和储蓄大军,具有高度的理性,其中有一部分更加的疯狂。我们不希望在中国制造类似美国一次又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和金融的泡沫。我们一方面以高度智慧和社会的理智借鉴国外灵活完善的体制,同时避免不利的一面,防范的金融战对我们的袭击。金融最重要可以在下述意义上加以把握。

  首先,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与现实水准已不单单是可支配收入、经济景气波动、现行财富存量的函数。基本上依赖美联储基础利率的降息直接引导出来住房信贷大规模重新的借贷。

  第二,美国经济无法实现战后经济的扩张,也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运作,消费者信用和金融发展成为了包括房地产抵押、汽车抵押、信用卡、教育贷款和个人贷款、住家、资产改进及其相应的证券化等等诸多产业相关联金融产业集权。

  以花旗集团、美林、高盛为代表的金融财团,跨业和混业金融,新模式经营理念与经营实践,而且经营业绩令人惊奇。花旗的业绩超过沃尔玛。

  风险资本杠杆回落,股权认证和互换等一系列金融风险基金通过不断变化的金融创新和高度分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技术乃至国家创新的发展方向。并进而成为人力资源和创造性资源配置的强有力杠杆。存在本身构成了经济增长与发展新增长的模式。无论产值、就业等等方面来看,都是如此。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是超过70%以上,像美国金融占的国民生产总值是20%以上,跟金融相关联是50至60%。

  第三,金融信用甚至成为了收入再分配、保证社会公正和稳定重要的手段。信用上面的平等是机会均等的补充,也是可以机会均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以保证资金周转需要,也可以造成在教育方面的应有的公平的机会。

  第四,金融业已经成为了吸纳高科技特殊的产业集群,及其他组织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层出不穷,出现了金融大爆炸。金融集群同时构成了经济利润中心和高中低端的就业的中心,使吸纳的就业从高级管理、银行家、金融分析师到金融工程师、系统开发专家以至于电话销售人员涵盖各种技术、学业背景,金融集群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的集群。在吸纳高科技这一块,在过去真正信息革命当中彻底改造传统产业的就是金融业。有人说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了,大型机会变成一个历史的记载,这一个神话说了20年,现在所有大的金融集团里面一家至少有5台至10台大型机。

  数字地球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在中国搞得很红火,美国急了。但是中国的专家基本上是搞理科的,没有意识到操作这一块真正使得数字经济真正深入下去变成支撑所有产业的就是金融这一块,从硬件到软件,从大型机到微机,从各种模型的开发,比如说信用卡模型的开发。每一个信用卡每年至少是几百万封信发出去,现在是低到不到1%。一个星期有好几封,这一个成本是很高的。这一个时候如果不搞模型化,人工是不可操作的。对信用评级,比如说搞信用贷款的时候专家可以评估。如果由专家来评估人力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要完全的模型化。

  金融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金融脱离不开实物经济发展基础。还有金融又必须与实体经济保持适度比例。否则金融不但不能推动经济发展,反倒会造成货币金融现象下的种种弊端、不利乃至罪恶。经济主发动机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国家区域经济宏观格局看,新一代领导具体在已有的战略基础上提出新的战略布局与区域发展,就是东北发展战略,新战略就是东部拉动西部等等基本架构。东南沿海从南到北是这样展开的?珠江三角洲整合将进入一个准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国家内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的特定历史进程。这期间的金融需求不但在量与质上会有新的要求,在货币统一使用、交割、清算等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资本项目选择性开放,

人民币汇率管制与金融试点性运作,人民币与港币的互动,内地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联动,华南诚信体系构筑方面有诸多大文章可以做。

  而这一切是立足于港澳一体化基础上。广东再上台阶取决于这一种整合宏观的进程。大华南和大香港经济体的开发和利用,从一次创业主要是靠中央政府宏观经济启动和把握。二次创业以宏观经济为背景,靠区域自身的优势,与组合当中各区域主题的积极联动性。

  香港坐失良机,香港需要大思路、大手笔,为未来10、20、50年香港大联动带铺路架桥。

  广东不能再寄望于中央政府,要强行为自己开路,发挥人力、地理优势,在小规模大经济基础上发挥特色与主体经济,建名牌,从而同香港形成高中低级互补。由此,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将是金融业外向联合新的尝试。以上海浦东形成的长江三角洲整个地区在区域宏观上牵动了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整合。邓小平说一个最大失误就是浦东晚了10年开发与开放。分散的结果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如何协调环渤海至少是山东半岛。进一步强化与凸现长江三角洲小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如何同东北经济区形成合理定位与分工,这是一个区域增加集。浦东开发与上海剧变告诉我们,成绩显著,示范水平不高。开发的结果是:

  1、没有创造出世界品牌。

  2、没有创造出国家级金融中心。国家级金融中心可能会形成两个:一个是北京中心,一个是上海中心。接下来要看金融与经济自身创新与整合。

  东北三省资源上曾经富堪敌国,不但有百万雄兵,更有当时全国最好重轻工业发达农业的支撑。陈毅说,淮海战役是老区小车推出来的,是大连的炮弹打出来的。东北的钢铁、重化工、设备在全国举轻若重。长春一汽在很长时间是中国汽车行业主力军的主力,鞍山钢铁厂是钢铁当中的头号。大庆油田改写了中国油田的历史。有着辉煌的历史、疆域辽阔是令日本垂涎三尺的宝地。改革后,包袱出现,而且资源枯燥,许多企业处在关、停、并、转的境地。东北人落伍了,成为了落入平阳的东北虎。东北人忘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的道理。沈阳中国几乎是独一无二机械加工中心只是全国工资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整个东北的科技开发、工程技术、工人水平在全国是很好的,还有大片的土地,为东北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更加有利的调整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开发经验,东北亚的联系与互动以及大规模的物质技术的积累,东北核心的问题是:

  第一,传统名牌再造。

  第二,同其他区域合理的定位。

  第三,东北亚经济区的拓展与全方位的对外的开发。

  东亚是一个小世界,东北亚是一个间接的世界。引进韩资、日资与俄经济往来是东北经济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面向全球是东北在新一轮经济大潮中应该着眼的。很明显,无论是从宏观经济收益还是微观经济核算角度,现在无疑成为了全国性经济注入东北去的时候了。包括沿海地区已经富裕起来急于上规模、上档次的经济体。如果东北要走出困境,东北战略是增长级的最大贡献。相关卫星城的建设和扩大也是同样的重要。还有旅游业,人文与自然景观构成了北国风光。金融必须同其特色产业与经济紧密互动,强化优势、引导未来。西北战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时机成熟才可以高峡出平湖。再造一个东北需要几代人的共同的努力。

  经济学强调均衡,从投入产出汇报角度,东北战略会迅速的兴起。完成战略布局后,将在三大区域合理布局下在未来50年形成狂潮。

  生态、资源与未来空间决定了现阶段基本战略走势,金融主动配合与放大这一些战略意义。为未来50年大中华创造条件。各式各样的产业必备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主攻方向、汽车、机械、造船、航空、房地产、钢铁等等,汽车是极具标志性。但是要注意环保,汽车产业的发展会拉动上下左右并同房地产一道为金融创造巨大的需求。财富的积累将集中在这两大领域。房地产是现代金融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蓄水池。中国的房地产业才刚刚起步,所谓的房地产泡沫是局部性的。当然房地产、住宅产品品种开发有着脱离中国国情,但是更加重要的是人为造成的需求不足,中国房地产真正黄金时代还没有到来。金融深化与开发具有重大的潜力。全力支持所有的企业包括美、英、法等所有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不曾实行经济保护政策。政策包括银行和金融政策,任何情况下资源是有限的,自由贸易等等从来都是占有利的一方彰显自己的优势。中国的金融资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培育、壮大中国一流世界企业、造就中国的金融资金为核心,是对金融业巨大的挑战。南韩和日本有宝贵的经验。中国有如此庞大人群,需要围绕巨型公司小型公司的发展。

  最后,原创性、后续力强企业的培养。

  第三,金融战略资源与战略储备。

  首先要区分现行金融战略资源和未来金融战略资源。

  第二,全国性的银行包括软硬件设计和基础设施。

  第三,相当规模仍在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1万亿。

  第四,过去20年来发展起来的金融尤其是资本运作系统,硬件系统尤其是电子交易平台已经和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了他们。未来金融战略资源主要是指如下三个大的尺度方面。

  第一,国际发达国家金融战略资产潜力。

  第二,中国中长期发展空间。

  第三,综合考虑国情、历史、文化、民情、习俗、习惯金融战略资源。

  金融深化理论早已经被人们接受。金融资产同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整个经济行为尤其是实物货币行为是高度复杂的未来预期的游戏。尽管我们看到的是发达国家静态金融战略资源高比例现象,也是反应了金融在促进国民财富高度动态形成当中的重大作用,也同时意味着信用关系网络链接的程度加深加密。不但有量的呈现也有结构的要求,中国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可概括为成绩显著、问题很大。一般的从业人员与股民队伍也是相当的可观,受政策和名人的影响太多,而且荒唐的是,国外经济学不做展望。而国内有一些经济学做宏观展望和事情的分析。从国内的财经专业报道和一般新闻从业报道的水平有关。无论是从日德还是美国相比,我们资本市场规模、稳定性、开发潜力而言均有极大的增长空间。无论是取哪一种金融形式,短期金融还是长期形势,规模通常是其余全部耐用消费品信贷总和还要多出一倍。金融市场不仅仅是影响着资本市场,还有一个巨大调整网络。美国经济没有跌入巨大低估,靠的就是金融领域。

  外汇储备同国民经济总量相比,不是一个大数目,但是战略地位是十分的特殊。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是:

  第一,美元资产与其他货币资产的比重。

  第二,外汇储备10亿规模。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政府的操纵能力在长远趋势上是有限的。美国产业领域整个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没有美元中呈现的那么的强劲。美国经济在医疗、卫生、法律、广告、科研创新等等方面丧失了价格与成本的优势。目前和今后时段时间,仰仗的是规模优势。美元实际购买力在汽车行当上有优势,并且会很快的消失。同日本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因此地大物博具有一定的优势。我们与此对应的基本战略布局有三方面:

  第一,随时调整外汇储备机构。

  第二,有灵活的战略。

  第三,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国内风险现在与未来风险应当机制化并且稳定防范体制之中。

  第四,国家金融战略资源目标体系。

  1、辅助和强化货币政策。这就要求推进、参与合理公正的国家金融秩序。具体说来,

  2、创造、连结,推动信用生成,新用扩张与收缩。

  3、积极有效调控资本市场。

  4、支持与推进国家总体经济战略。

  5、充当金融与宏观经济强有力的杠杆。

  6、成为建立和保障秩序与公正的信用手段体系。

  功能目标追求是基本智能性的作用。服务国家现行战略,是在合理的情况下国家金融即时战略。秩序性政策应当高于构造性政策。货币金融、银行中介一方面是监督、控制性,又一方面是独立、超前、积极的。不但通过放松银根和货币信用政策,通常使宏观经济薄弱的开始,更加重要的是,金融的秩序经常是重大经济革命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和先行的步骤。高度发达的商业经济是一种信用关系网络,这一种网络会关系到人们的行动。在非商品经济下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上也是如此。社会经济最基本的责权利的分解主要是通过税收战略实施的。中国内需不足,将同就业压力和资源压力一起伴随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发展。解决内需有三条路:

  第一,从思路当中解放出来,向着高价位的实现和改革思路转变。这比粗放经济上了一个台阶。

  第二,加速信用产业链的建设。创造出强大的信用需求支持。这两方面要求中国出台一系列措施加以引导。欧、美、日称霸全球,从商业革命到工业革命走出了一条大众化曾经靠规模经济支撑下,从来不是低价所致。日本有计划的人为的通货膨胀在战略市场份额,通过通货膨胀传导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在国际、国内形成了高价位。中国解决了产品低质、杂牌方面的问题。而汇率和销售战略与网络有劣势,资金仍然在低价位徘徊,甚至完全是低价位的销售。

  时间关系不讲了,下面提几个战略:

  中国金融崛起战略,大金融产业集群战略,国家金融与经济安全战略,产业安全配套战略,对外经济配套金融战略,金融现代化构造战略,强势人民币战略,国际价值链与竞争战略。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