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长中国年会投资论坛:资本运营如何推动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6日 16:48  新浪财经

  2006年11月25-26日,由当代经理人杂志主办的“2006第九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暨2006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揭晓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下为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颠演讲。

  主持人(杨超):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场论坛,在上午进行了并购、上市、探讨了风险与私募基金、私募投资等等这样的话题,资本对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资本往往解决的在有些时候往往是燃眉之急,企业如何通过资本运营推动经营管理创新,这个论坛的嘉宾有:

  论坛主持融勤国际中国区总裁/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院长孙红伟先生,

  今日资本(香港)有限公司合伙人温保马先生;

  德同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田立新:先生

  国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向荣华先生;

  和腾投资经理丁世艳女士。

  孙红伟:各位下午好!一般的来讲论坛接近尾声的时候人数都是非常少,但是今天我看到后面还有站着的同志,所以我说尤其是创新型的企业、成长型的企业学习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有这种的精神这就不只是空谈。

  前一段有一部电视剧在热播叫《亮剑》,里面有一句话叫“相敌必亮剑”,我在想我们企业的亮剑是什么?我们企业20多年的一把剑磨的很好,就是企业的经营之剑。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我们的企业家手中又缺乏一把剑,正是因为这样,让我们在走国际化的道路上不太平坦,甚至在国内的发展中都不太平坦,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企业结合资本的能力,我们通过我们资本的方式让我们的企业提高企业家成长的能力,如何提高这个能力?如何辅助我们发展的道路上?这也是我们主办讨论一天投资论坛的关键所在。

  很荣幸作为论坛其中一个分场的嘉宾主持,跟各位嘉宾以及在座的精英企业家一块分享这个话题,是资本和企业结合的话题。我是来自于融勤国际的孙红伟,“企业如何通过资本运营推动经营管理创新”是我们这一轮的主题,请各位先自我介绍一下。

  向荣华:我们公司主要是一家本土的投资银行,01年成立,主要是国内金融领域做一些并购业务,目前已经有70个融资、并购案例,整个金额已经有15亿美金。

  温保马:我是今日资本的温保马,是一个投资的基金,我们做的比较灵活一点,从传统项目在成长型和高科技的早期都是都做,基金的特点就是我们有三个合伙人都是大陆的,一个是徐小姐,一个是我本人,还有一个于先生。我们对中国本土企业比较了解,我们只做中国大陆的基金,就是这样。

  田立新::大家下午好!我叫田立新,我是德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主管合伙人,我们的第二个基金是要投的是15亿美金,我们从2000年开始进行第一笔投资,到现在也有6、7年,一些案例有无锡尚未 德是我们最早的投资,还有百度。其有新浪无线等等,这是我们过去6、7年做的一些投资。

  我们的特点也是一样,管理人在国外有过工作、学习经验,包括我本人以前在美国将近10年,回来有8年,在麦肯锡做过咨询,在过去得6年中一直在做投资。我们这边投资的规模也是比较灵活,从几百万到上千万都可以,我们滚珠的行业组成是一些高中档,除了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不可以投,所有的都可以投。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希望各位有机会合作,谢谢!

  丁世艳:大家好我是来自和腾投资经理的丁世艳,我们基金刚刚进入中国,而且我们是比较关注于早期投资的,我们的基金规模也比较小,只有5000万美金,我们主要关注的方面还是在TMT领域,我们比较偏好的还是要你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提供一些服务业的企业,我们的投资规模是在500-1000万左右,我们希望通过与一些早期创业投资的合作,给他们引进更多的合作伙伴,在他们的企业经营上更多的帮助企业,而不仅仅是提供钱,希望有机会跟大家合作,谢谢!

  孙红伟:很感谢4位对各自的企业的介绍,应该说4位在各自的职位上都是鼎鼎大名,我们在我们的会刊上对他们的介绍都有刊载,他们也可以通过会刊对4位有更深刻的接触。发现4位介绍完了之后,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今天既有中介代表,也有投资队伍的代表,这应该说是一个很好跟投资也好、跟中介机构也好接触的机会,在座的企业家都可以想一想我们企业现在缺不缺资金,缺的是哪种类型的资金?待会儿请大家互动一下,看看今天有什么问题留在后面,大家可以思考、思考自己在企业经营的时候,尤其是资本层面遇到的问题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很好的解答。

  今天的话题是“企业如何通过资本运营推动经营管理创新”,我在想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总结性的话题,为什么呢?今天整个的投资论坛从上午谈的宏观的分析,到下午比较具体,比如私募基金和公开上市,现在回过来来总结一下,我们拿到基金之后,我们怎么样让基金投入到运营中,通过引进资金大踏步使自己的企业前进。

  我想让各位都一个、一个的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怎样使这些企业通过资金的引进、合理化的利用,来推动企业本身的发展,推动经营、管理、创新。

  丁世艳:其实从上一场的论坛中我觉得有一点启发,大家现在是怎么样从的行业角度看待基金的管理创新?应该是分几种类型的基金,大家耳熟能详的最近高盛收购福亚玻璃,对于他们这种大规模的基金投入来说,其实是一种财务投资的概念,它的进入可能更多的是说给企业在资本运作上给予一些帮助,可能作经营管理上并没有太多的干涉,而且希望看好中国这两个行业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一定的收益,所以对于财务投资者来说,他的主要目的可能说持有3、5年是一定要考虑我的退出机制的。

  还有一种类型大家也会了解到,在中国市场上现在有很多国外企业看好了中国的市场,可能在水泥行业有很多的收购,在这种类型的时候,往往会带来一些先进的经验,包括国外的渠道国内的市场都会整合起来,我想在企业创新的角度来讲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讲讲我处于VC的早期投资阶段,对我们来说我们虽然是财务投资,我们也希望3、5年之后我们可能会有更大型的基金来介入,但跟大型基金不太一样的是说,我们往往投的是高科技的企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可能不太成熟,包括管理团队往往有一些技术背景出来,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欠缺,对我们来说我们会更多帮助他们,我们一般是不控股的,希望跟他们的团队更多的交流,帮助他们在战略发展方向上、策略上有一定的指导,但日常的经营我们是很少去干涉。这样我就提到了美国和中国的基金管理不太一样,因为美国有一个非常美达的职业经理人的市场,但中国企业我们的感觉是,往往创始人有很强的个人魅力,是企业的灵魂,他如果走了再找一个职业经理人很难把企业做好,所以我们看重的是现有的团队和能力,我们希望的是帮助企业把这个做的更好。

  钢一个例子,有一个手机应用的公司,看到他有一些资源,我们觉得和他在手机上可能会有一些合作,对我们来说是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总结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希望我们做的更多是战略层面的考虑,让企业家做具体创新的事情。谢谢!

  田立新:通过资本来进行管理创新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坦白讲,创新不创新最理想的就是我投了钱,你就不来找我了,直接上市咱们的企业也做大做强了,那是最好的。当然这是理想的,很多时候不是这样的,我们作为投资人来讲作为资本把钱投给你们,这只是一部分,包括在国内的人脉关系,毕竟我和我的团队、合伙人加起来在中国一直在做,也算最的早一批VC,过去建立了非常多的人脉关系,尤其是VC行业,我们更多从宏观上对人的资源上对各位企业做一些帮忙。我本人以前就在华尔街做投资银行,我们就是股东,是小股东,那边是大股东,我们找一些比如高盛这样的大机构,这样我们至少不会被骗,或者说不好听点,谁骗谁还不一定呢。

  举个例子,我们投无锡尚德,当时它也是处于高中档的公司,根据我们的介入进行了一些改革,把一些战略做的也很清楚,在最短的时候上了纽约中国第一家中国民营企业上纽约主板的。现在来讲无锡尚德一直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市值最大的企业。融了这么资以后,又在纽约主板的地位和平台再融资能力是很强的,现在已经是世界前5名排行榜的企业,国内的企业已经被他拉的相当远,你说经营创新也好或者运营创新也好,这样的创新是相当重要的,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前两个月又收购了一家公司,花了2亿美金,当然了,以他有50亿资金的公司来说2亿不算什么,但是你想如果一个没有上市的企业,花2亿美金,也就是16亿人民币去收购一个日本企业是不可想象的。以他这样的地位、这样的平台可以做这样的事情,而且马上开拓一个新市场。

  所谓的创新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以资本为纽带,我们的工作就是把钱花出去给你们这些企业家,我们的目的是以这个为纽带,在运营的时候我们会变成更规范的与世界一些同行们一起做工作。

  温保马:首先我完全同意前面二位专家的意见,再不一点,除了资本以外,大家都说现在市场上的钱蛮多的,另外还有一些给管理层带来第三者的观点,我们也看了其它的行业,从第三者的角度,在开董事会做决策的时候,可以让管理层再审视,往往这对管理层,尤其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价值还是蛮大的。

  另外,因为我个人经历在这个行业也十年了,高科技行业跟传统行业差别又很大,高科技往往是一群精英来创业,创业本身就不太像家族企业,这样就稍微好一点,当然你具体以后带入一些第三方的观点增加了很多价值,我最近也看到很多传统行业,又不一样,拼杀十年从小做起,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自己家族的,老公是总经理,老婆往往不是财务总监就是总出纳,哥哥、弟弟又负责这个或者那个,这个很正常,从小做起都会是这样的。如果你引入机构投资者,我感觉有这么一些价值,首先第一个价值还是说在企业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当发展到往上市公司走的时候,需要做一些管理层的变化,当你做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机构者机构化一下公司。

  第二,做决策的时候也是未上市提前做些准备,企业从家族变成一个更完善的组织需要一个作用,当然钱很重要,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加入以后能够使企业有更好的变化。这个变化蛮关键的,大家说现在市场竞争,所有的行业竞争都很激烈,产能过剩。做一个正确的绝对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是很关键的。

  向荣华: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我觉得有两个问题是现实存在的。

  第一,模仿能力很强创新能力不是很强。很多企业被打垮,不是被竞争者所打垮的,而是被自己所打垮的。对于企业来讲,如果能够引进一些创新的经验或者创新的经验的话,使得自己的企业能够在创新方面能够更加多一点主动性,这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个方面从第三者的角度看一些企业的问题,就是旁观者清,有句话叫“祸之福之、所以福之祸之所福”,有的时候你觉得现在很好,但实际上隐藏着一些隐患,作为管理者你需要发现这些隐患,当你发现不了的时候你就要找一些人员帮你发现这些隐患。

  孙红伟:我觉得各位专家都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上谈了一下基金到了企业之后如何发挥效能,不仅仅起到资金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管理、经营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我想起两个案例,我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两个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一个案例,我们这两年关注中国的教育项目,应该说大家都知道教育这个行业,今天上午有些专家也说,中国有两块处女地,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都是在转型的范例,如何在这里面淘金,如果使这两个在未来存在时常爆发力的潜力转变为生产力,这确实是摆在很多投资人面前包括从业者的问题。虽然我们通过多年的关注,但是一直找不到切入点。我们做了一次尝试,中国传统的一次基础性的教育我们做了一次尝试,当资金到位之后我们迅速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我们把我们将近十年对于中国教育产业的研究报告,有几箱子的报告,无偿的对被我们投资的教育机构进行资源共享,应该这里涵盖了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这里面包括对政治分析、对未来市场定位、未来市场机会、市场增长点、现在的一些困难和不足,和大家普遍关心的,但是需要大家拿出一种创新的意识和推动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同时我们还领着机构的核心团队人员参观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比如在美国的学校、欧洲的学校、一些著名私立学校的一些范例,因为我们对这个行业毕竟不是从业者,所以我们相对应对于行业的发言权是尊重从业者的,所以我们给我们的角色和清晰,我们只能称为一个财务投资者,我们为他们引进了国际上对于这个行业很懂的,比如美国的阿波罗、欧洲很多教育基金,不一定未来会作为投资者,是作为可能的投资者同时会给这个团队很多启示和启发。

  我们做的第二件事情,我们推进了这个企业或者我们说教育实体的整个治理结构的调整,以前就是一个民营法人的实体,投入我们的这种调整让他采取了公司化的运转方式,里面既有策略的投资者,又有了财务的投资人,而且对高管团队拥有未来的齐全和核心股权的控制,目的是既让核心者掌握核心的能力,同时又采取了多元化的股权架构,使得这个决策更加合理、更加具有前瞻性。

  第三点,我们帮他搭建了一个未来有可能取得突破的海外的架构。为什么这么多年教育举步维艰,核心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教育产业的不明晰,我们知道中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另外一个法律又规定,教育可以取得合理的汇报。中国很多官员在跟我们进行座谈的时候也表达的不清晰,什么叫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什么叫合理回报,什么又叫合理什么又叫不合理,没有全面的分析。教育又属于不上税的项目,这样的产业所得的合理性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就搭建了很多的架构,比如地产、管理架构,通过纳税行为和在海外设立架构的行为来试图帮他解决很多问题,包括现在又有一些新问题,比如教育项目不得引入外资,比如教育不得使用我们所谓的意识形态。本身这个行业就是个非常难的行业,又恰恰遇到了现在非常困难的时期,谈到了9月8日并购的时期,让他客观的明白了中国的民营企业是要懂得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和有效的政策的。

  通过这三大块应该说投资人起到了帮助这个企业成长的这样一个作用。而通过我们所说的第一大作用是开拓眼界,第二块是合理化的治理结构。第三是更快速更健康并且同时对法律尊重这方面的进步。通过这些来完成我们对于实体经营管理创新的推动。这是一个案例。

  第二个案例,这个案例是我个人作为天使投资参与的案例,我个人的参与性大一些,包括整体对这个企业未来的梳理,包括它的公司治理结构等等、等等应该说都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因为它是属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我们去分析这样一个利润率不是很高的行业我们如何把它做大做强,在市场非常分散的情况下如何参与到市场的整合里面去等等、等等。

  通过这样两个案例,一个是机构投资一个是天使投资这两个案例,应该说我们的资金,就是说我们现在活跃在整个中国创业投资的基金,不仅仅帮中国企业解决我们资金的层面,更重要的层面是帮助中国的企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长和壮大,这里面应该说我们的产业基金功不可没。

  由于我们中国99%的问题集中在银行层面上,我们的融资体系不发达,所以在中国缺钱的问题被放大了,所以好象融资谈的最重要的就是钱的问题,其实我的理解不是这样的,跟田总的观念很一致,对企业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应该说,我觉得企业如何突破资本运营推动经营管理、创新,我觉得这是说小也小说大也大的一个话题,因为确实是把本 资本和实效结合起来的一个话题。

  这个问题我问一下田总,因为田总本身经历了一些很大的案例。刚才交流的时候说德同在做企业里面我们扶助一些企业成长,在投企业的时候,因为毕竟不管大股东小股东都是股东,如何我们落行使我们的股东权利,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刺激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田立新: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因为我感觉到听众里面对这个行业蛮熟,有的不一定很熟,记得上一次在成都也是个VC会,问他们知道TEN Pit(音译)是什么东西?结果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我就说要讲投资的话,咱们就从基本的讲吧,其实这就是“投资意向书”的意思。我觉得你应该至少要要了解一些。

  刚才的问题问的非常好,我们作为小股东,第一我们只做小股东,你让我控股我也不会投,为什么?我要是能做,我还投干吗?我自己找人干不就好了。是吧?意向书这个东西只是一步,我们做小股东怎么保护自己呢?至少目前我们只是跟其它公司做的基本差不多,做海外的公司,我们的钱是投在海外控股公司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法律和游戏规则是按照海外的游戏规则,我们是做小股东,但是我们做的是有限股,我们不能说你们该做什么,但我可以说你不该做什么,就是一种否决权。这个机制实际在国外已经很健全了,我想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一些问题,是在法律上的。但实实在在我想分享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在中国光在纸上有用,但只是那点用了,作为中国人、亚洲人更多的是人的关系和人的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开始投资要不然就是朋友介绍,或者有相当权威、知名度的介绍大家才可以合作。

  虽然我们作为小股东,但我们愿意表达出我们还是可以把这件事做成,谢谢!

  孙红伟:讲的非常好,从公司的角度,虽然企业很大,但是还要树有专攻,充当好小股东的这样一个角色,应该说在近两年投资整个的案例里面,我觉得不能不提温总所在的今日资本,有一个案例大家可能都知道,叫中华英才网,这个案例充分的体验了今日资本对于他所投资项目的关注度,据说徐总还在这里面充分任职,这充分说明了跟企业的状态,请温总谈一谈今日资本在其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怎样助推企业成长?

  温保马:今日资本也特别关注团队,团队对于我们行业同样重要,我们也是小股东,当小股东心态调整的也是不错,除了保护小股东利益以外,我们完全依靠这个团队,所以我们的团队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归根结蒂你可以有各式各样的保护条款,比如我有这个否决权那个否决权,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求我们的大股东与我们的利益要一致,需要你做一些利益调查的判断,这个判断有各式各样的教训。

  刚才主持人提到了中华英才网,可能这个稍微有点特殊,这是我们的合伙人徐小姐做的,大概几轮以后投资人控股了,所以他有些特殊,允许投资人做些调整。我国也是刚刚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一般企业家不能说干两年不干了,把企业卖了,这样的可能性不大,我们有练就了一些做小股东的心态,大家都做常了也做的不错,这样也是考验我们投资对管理层的尽职调查是不是信任,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利益上一致。

  孙红伟:相信今日资本这种灵活务实的态度一定会给咱们带来更多的投资奇迹。

  在下面刚才跟向总沟通,谈一个问题,现在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家参与国各式各样的投资论坛,我们耳熟能详也知道一些名词,什么PE、TOMEST(音译),等等这些名词,多多少少的也对我们的企业家有些渗透,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做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到底怎样用什么样的语言跟投资人去谈,你说3分钟,按但是3分钟说不清楚,以前我们谈三天可能都谈不完。这种思维的惯性使得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人在一起交流的时候确实很难办,投资人也很头疼,如果你要换作另外产业语言跟他沟通就很头疼。所以方方面面都在呼吁中国要有一个很合理、很高效的中介机构的产生。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现在中国整个市场发展也是仅仅十几年的发展,所以中介也鱼龙混杂,像国金投资已经在这个行业中做到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有很多的中介机构很难让我们找到最合适的,所以我们想一方面让我们的企业抛弃一些思维惯性,然后树业有专攻进行社会化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又怎样规范我国的中介机构让,让一些务实、真实的中介机构出现,有请向总谈谈。

  向荣华:有两方面,第一方面讲讲我们的角色,更多是起到辅导师的作用,你可以把融资看作建造一幢房子,我们就是监工的经理,保证出来的东西不是豆腐渣工程。对于整个行业来讲,首先第一点作为顾问来说,你要去研究这个行业,了解这个的方方面面,包括这个行业背后会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在这之前我们做过很多案例,在做案例之前我们会考虑融资放、收购方有什么的特点,我们还会发现之前更多的出售的公司是渠道类的,就是说他们的产品可能跟其他公司产品没有太大的差距,或者说他们的产品如果模仿复制的话会很容易,但是他们的渠道非常强,所以才会有更多的国外公司找到我们,这样使得双方有个优势的互补,把国外好的产品放到国内来。这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

  对于行业规范来讲,我觉得有一点要提到,作为我们公司来讲,也有顾问很多公司,我不知道其他顾问公司是怎样来收费,作为我们来讲我们是不成功不收费的。我觉得在不能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事先收费我觉得是对客户不负责任的。我想顾问公私要做好没有一年两年可能不太容易。

  孙红伟:最后一个问题问一下和腾投资的丁总,刚才你也提了公司的目标在早期企业,可能由于本身基金的规模比较大,可能相对应会关注中后期,因为规模大所以投的额度大一些,相对应因为中后期了所以很多惯性很难改,主要的主线改起来比较困难,可能只是基本的小的点方面的创新,但是对于早期投资,应该说我们的投资人的意志在里面,我感觉体会也会深一些,因为毕竟早期的项目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可能由于资本的加入带来很多经验、管理方方面面的更新,可能会促进这种创新,我不知道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丁世艳:我觉得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正像我刚才说的,因为我们是刚刚投嘛,到目前为止我们团队的经验还是蛮不错的,所以也没有用我们的资本干预他们做什么,我们最早在硅谷做的时候也是在2000年泡沫的时候有很多基金投的时候,觉得很多资金的方向偏离了他们的团队,这种情况下甚至有些VC自己卷起袖子自己去做,这在国外还是比较普遍的,如果出现泡沫的时期这种情况会比较容易出现。现在我们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也希望不要出现。

  孙红伟:刚刚几位嘉宾都从各自的角度谈了谈微观话题,“企业如何通过资本运营推动经营管理创新”,相信在座的各位有些已经迫不及待想跟在座的各位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我想如果有问题的话,请大家交流。

  提问:因为目前和以前在投资这个方面的热点都是IT行业或者是房地产行业,或者是国家的国营企业之类的,在民营方面投入到目前为止由于国家的一些客观的原因吧,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是很多,特别是在西部农业、城乡事业发展方面,我感觉很多投资公司还没有注意这一块,说真的,中国真正最大户方就是农业这块蛋糕,但很多投资机构都没有注意这一点。10年前、20年前我做过分析,全世界最富有的20家首富占30%以上都是食品行业,当然这有个历史阶段问题,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温饱线上是需要食品的,但现在在中国这个市场不仅仅是有神5、神6、神7上天,还有9亿多农民要生存,还有大部人还很低层次,没有学历、没有技术、还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吃饭,不得已出来打工,不是每一个农民都能够当上白领、老板的,真的是凤毛菱角,所以我希望投资能够关注农业这一点,因为我是搞农村城乡发展的,我是下岗的。我们现在不讲吃饱饭,不讲吃的生猛海鲜,但为了有一碗饭,为了子孙后代有一个吃饭的地方,那就是新农村建设,才能解决中国很多边远山区有很富裕的生活,这不是一句空话,我希望在今天投资会议上给我感觉很深的是,你们现在对民营企业也非常看重,而且还有一点,你们是在分阶段、分步骤进入各个事业的发展当中分步做,我认为这是给我这次体会最深的一点。就原来而言,你们只是看到天上的太阳,没有看到地上的小草。而只有小草和太阳都存在才可能形成宇宙,不是吗?

  我有一个问题,请向总不要介意,我接触很多中介公司,说真的,骗子公司很多,这是民营企业这一块上当受骗的很多,作为中介就是一个服务,把双方的条件、双方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做的更好,所以我们企业向做的是,我们需要发展,你们是需要回报,其实我们在一个平台,大家都是公平的,但是以前我们是眼望着天上,因为你们财大气粗有钱,国有企业能够支撑你们投资的环境,但是我们没有办法。

  我想一个是希望能够重视一点民营企业,特别是农业、西部城乡事业发展这一块,对我们来讲我们就是希望发展,我们没有什么其他的要求,你们需要回报,在共同一个平台上诚信是看不见、摸的着的,但合作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为什么到现在你们还没有看见这一块?我不理解,可能你们的项目、你们的资金是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方面,但我相信中国食品、农业这一块基本上以前是投一个成一个地包括伊利、蒙牛、庐州老窖等等、等等,我们主要的观点就是要通过你们走向世界,我的话完了,谢谢!

  孙红伟:我觉得非常好,是一个非常有公众心而且成功的女企业家,按您说的这番话不仅是提出了问题,同时也自己给出了部分答案,各位有没有要补充的?

  田立新:说两点。第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也是曲折的。两个含义,第一这些在座各位的钱是美国和欧洲的,不是我们个人的钱,我们是专业投资人,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是非赢利机构,不是说像现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搞的那个,我们是要有回报的,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我们不是非赢利的组织,这是个现实。

  第二点,你刚才讲的农业,至少我们的基金现在比较灵活,各个行业都看过,包括种子的项目,改良的玉米成长的很好,看过在陕西,因为我是西安人,看过做苹果汁的,但是很遗憾这些公司都有各自的缺陷,很多缺陷就是评判案子方面,坦白讲就是人,为什么?不是说西南和西北的人笨,但那边的市场没有像这边强,还是不太懂这个游戏规则,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规则,你刚才讲的非常对,利益是要一致的,但怎么做这里面需要花很大的代价。

  在人方面的沟通还是很难,或者我们认为未来会很难,所以我们没有投,别人也没有投。这里倒是一个比较大的工作,或者不是农业我们不投怎样。说到底只要这个公司有可能带来很好的回报,我告诉你们不用请我们,我们会自己去找你,这是这么一个问题,很现实。

  温保马:补充一下,田总刚才说前途很光明,我已经看到是越来越光明了,因为农业产品已经变得好多人主动的在寻找机会,顺便说一下,孙中刚刚运作成一个关于农业有关的项目,也是很成功的,实际这块还是有很多活动在进行的。

  孙红伟:我觉得刚才这位女企业家讲的很好,以前确实是境外的资金,包括国内主流资金对农业环境不是很够,因为确实没有足够多的点可以去投,因为随着整体进入资金越来越多,包括产业细分越来越大,包括一些农业的快速消费品,现在其实已经进入到了投资视野中间,你也可以把你的项目计划书投给各位,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提问:大家说三流的企业是做产品的,二流是做品牌的,一流是做标准的,上流是做标准的标准,如果有一个做标准的标准的项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兴趣?意思是我花了大概27年时间解开了我所说的这个事,这些标准在互联网里面全部到现在没有了,弱可胜强是中国文化,蓝海,中国人都不知道蓝海已经在你头上了,这就是悲哀。我从经济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想多说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联系。

  孙红伟:很感谢投资人很关注宏观,但可能更关注微观,下面有足够的时间来谈微观的问题。

  提问:我是东北米业的,我们遇到一个困惑,就是项目的设计,实际上我要做的项目非常大,我们想做大米行业的蒙牛,我们有一项保险技术,我们在整个大米的领域,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我们不想在融资的过程中把股权搞的很分散,这样融资需要分阶段,比如我在第一阶段想要融资1200万,第二阶段想融资1500万来建设基地 第三阶段想融3-4个亿。但我们的商业计划书要按照1200万来做,但很多投资人觉得这个项目有点太小,但做的太大点,我觉得我对投资人有一点不负责任,而且我也保不住我的股值,这是一个困惑。想请教各位这个事情怎样处理比较好?

  丁世艳:我觉得更多的是真正谈判的结果,根据你企业的经营状况、你的团队、市场发展的前景各个方面来评价,最后的估值到底是怎样的,就依赖于这些因素,所以就不能简单的作出判断,可能要请教一下田总和温总,他们的经验更丰富。

  孙红伟:时间的关系我们下面请教,这里还有个问题。

  提问:我想请教一下向总,在财务顾问投资方面,你有什么建议能给我提一提?

  向荣华:我觉得第一方面可能是最重要的,可能你在做事情之前跟你的朋友,包括这次会议上能认识很多人来交流一下,包括很多顾问公司你见了很多VC,你也可以抓住机会跟他们交流一下,作为个人来讲可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你可以把所有的思想集中起来做你想做的事情。毕竟来讲我们比是律师,即便是律师在交流过程中,包括在会场的交流中叶不会你的费,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学会积极住的交流,因为财务的东西,说实在的,会财务的很多,但怎么去做这可能是个方式的问题,一时半会说不清。

  孙红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我想主办方和嘉宾都有个心愿,就是通过这种交流能够给在座的企业家一个启示,或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有一些小小的贡献,我想今天整个的讨论就应该有它的意义所在,非常希望,也坚信中国的每一个企业家,尤其是在座的高成长的企业家,你们的企业一定会像中国的经济一样茁壮成长,谢谢!

  主持人(杨超):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今天的投资专长到现在为止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嘉宾以及朋友的坦诚分享与积极的参与。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