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长中国年会电视论坛:跨国公司的发展新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6日 15:58  新浪财经

  2006年11月25-26日,由当代经理人杂志主办的“2006第九届成长中国高峰年会暨2006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揭晓盛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下为成长中国年会电视论坛:蛇道VS狼道--谁决定成败实录。

  主 题:2006成长中国高峰年会峰会

  时 间:2006年11月26日下午

  地 点:香格里拉饭店

  主持人: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来主持这样一个讨论会议,下面欢迎这场讨论的嘉宾上场。咱们这一场成长中国这个大会,去年也有一场在这个期间有一个关于跨国公司的座谈,今天也有一场,我们感觉中国企业成长有一个标杆或者一个竞争的对手或者竞争的学习对象就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应该说它在全球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组织架构一直到企业的经营理念这样三个重要的方面都有一些值得我们中国企业学习的东西。特别是一个企业要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不是关起门来发展中国的企业,而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发展中国企业。必须要瞄准当今世界这些大跨国公司它们是怎么来在新的背景下展开竞争和发展的。而且大家也知道,从去年以来,咱们的媒体,还有很多的研讨会上,对跨国公司的作用引起大家的关注,到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它们在全球化中,它们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有自己的组织管理架构,也有自己的发展理念,这样一些东西和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我们中国企业的发展是什么关系?所以我们想这次今天这场讨论,实际上就是想就这个问题议论一下。因为这场讨论的题目是跨国公司的发展新趋势。我们请了到了六家跨国公司的代表,有很多很著名的公司一会儿请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来说一说,他们对跨国公司发展的趋势或者说新的发展的动向是怎么看的,结合自己的公司。

  我想在他们谈到这个看法以后,我们能不能就跨国公司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什么作用,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发挥什么作用或者说还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我们跟他们一块来议论一下。这场讨论的主要内容,后面六位嘉宾每个嘉宾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他的公司的情况,就刚刚两个问题,跟他们一块讨论。如果时间还有富余的话,我也希望在场的参与者,大家可以对这些公司提出问题,造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下面就从我旁边开始,从杜总这边开始介绍。跨国公司发展新的动向是什么,他了解的公司是什么样,简单的说一下,然后大家讨论后面的问题。

  杜军:谢谢王教授!我是NEC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杜军。回答王教授提的问题,特别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目前在中国的现状。

  我们从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大大小小合资独资公司加在一起,中国大陆区有49家,总投资额累计投资额30多亿美元,去年在中国制造,总的制造产值是53亿美元,绝大部分90%以上都出口了,出口到日本、欧洲和东南亚。这个公司到今年107年,107年前成立这个公司的时候,是日本第一家美国和日本合资公司,当时一百多年前,贝尔发明了电话以后,美国想到日本卖电话,当时日本提出来市场换技术。是这样发展过来的。现在涉及到通信、半导体、计算机这样一个现状。因为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我们的方针是想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研发和上游产业的转移,到现在为止,我们更多的是把加工生产转移到中国,今后还要加大上游产业的发展。第二更加密切和中国公司合作,我们意识到在中国市场上,可能很多未来本地的品牌也会更有影响力,而我们的强项一个是我们有自己的品牌,我们还很强的是在元器件产业上,整个日本产业也有这个特点,日本除了有一些在家电汽车品牌领域之外,其实在器械方面,可能还有很好的基础。我简单说这么几句。

  主持人:杜总讲的很有意思,去年光NEC在中国制造达到53亿美元,差不多400亿人民币。而中国企业现在达到400亿产值的公司,我整体上没有记错只有30来家制造业公司,是一块,就能进入中国前三十家大公司之列,可能销售没有那么多。

  杜军:销售很不好意思讲,我们全球销售额是460亿美元。

  主持人:这个公司也是当年的合资公司,跟美国合资。

  林德茂:我是中国INFOSYS技术有限公司CEO,执行董事。我们是印度第二大软件服务公司,可能感受会比较深一些。我们来中国才两年多一点,我们来的目的很清楚,我相信我们来中国有三大任务,第一大任务各位知道在印度的软件开发,外包企业非常发达,我们第一个责任是来中国成立INFOSYS在全球第十个国际开发中心在中国。成立开发中心的用意,我们要广泛雇佣中国人才来加入我们公司,从事国际上的软件服务。第二对跨国企业我们的客户做服务,第三来中国都有一件任务就是开发中国市场,这三个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

  谈到跨国企业在中国,我的资力目前是跟各位老总在台面的我们很浅,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很清楚的任务,我们来成立一家本地化的公司,但是我们是一个跨国际,在国际平台上开展的本地公司。跟一般的企业是多少有一些差异的,我们的基本目的就是要来让中国人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能发挥他们的才华,能力,能够接受国际上的事物。我们来中国是为中国带来新的平台,能让中国人走上另外一个国际平台来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对人才上的一些需求,其实我们提到对国内贡献,可能最主要是我们把现有的在国内的软件人才,能够培养成在国际上的一个通才。公司在对员工的培训跟职业化的培训方面,比如公司对新员工招聘结束之后,我们至少有三个月的基本培训,变成职业化的软件人才,这个在一般公司来说,并不是很容易做的,但是在我们公司是一个基本的使命,对任何员工都要做到。

  第二点我们做到,因为我们对软件人才需求,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基本上就是人才,我们和学校的合作,以及和教育部的合作我们做了很多的动作,比如和教育部合作派一百位的大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我们公司去签约实习一年,这些都是我们希望把我们公司的一些做事的经验跟理念能够深入到社会上去,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是在国内的人才能够在软件上能够充分的提供给每家公司都可以使用。我们和学校合作,我们把公司的教材和学校分享,我们每一件事情,今天公司要发展,并不是一味地争取市场,而是希望这个市场充满有国际化的职业人才。我相信INFOSYS国内很多人觉得与象共舞的感觉,我们希望把公司资源能够和这个社会一起来分享。谢谢!

  主持人:刚刚林总实际上是印度第二大软件公司在中国的一个企业,有大量的跟中国的合作外包,而商务部现在正在积极推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外包,这个我觉得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我们欢迎张总。

  张先民:各位好,我是Novill公司的张先民,我们公司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也曾经在IT领域领军一段时期,但是我们现在转向到了我们一个开放源代码的一个操作系统。我这边稍微解释一下,各位可能对微软公司的windows和office比较熟悉,就是控制整个电脑运作,我们公司也是提供同样功能的操作系统跟office同样的办公套件,我们和微软公司很大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就是开放源代码,而微软不是,开放源代码是目前软件业一个非常革命性的运动,一个公司当有研发结果的时候,并不是把它申请专利,保护委员自己所有,而是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公司的产品,所有源代码都在这个地方,这个好处就是广大使用者或者开发人员的时候,如果有一些新的想法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网上登录,加以改变同样回馈给这个网上,也就是如此,目前发展非常迅速。

  我们今年8月,我们的产品开发出来的时候,我们桌面已经有非常完备的三维功能,这个东西是微软目前达不到的,微软是在两个月才会出现三维的功能,也只是我们功能的一部分,我们的运行模式是开放源代码的,我们的开发人员不只是Novill公司有很强大的开发人员,而是全球对这个课题很有兴趣,也提供了很多的贡献。开放源代码在全球风起云涌,在软件业造成很大影响,这个影响对中国将会影响更深远更巨大的。为什么?刚刚我们听到NEC跟INFOSYS两位老总谈到他们公司状况,有一点很明显像NEC已经超过一百年的历史,INFOSYS有几十年的历史,他们的经验技术累积上来讲,是中国本地企业有一个距离的。开放源代码的这个运动不一样,我们有任何最新的想法,最新的产品放在互联网上,所有的包括中国广大的一些开发人员用户都可以看到我们的开放源代码,这个开放源代码的动作对中国软件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因为它的开放性可以很快速的缩短中国软件业的技术水平和全球技术水平,这个也是Novill公司希望把新的思潮,新的思路带到中国来,加速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希望和中国软件业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不管是对Novill还是中国软件业都是一个新的里程,新的结果。

  主持人:张总讲了一个关键词开放源代码这样一个软件公司,和原来的软件公司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希望大家好好分享他们这个公司的成果。下面欢迎柳总。

  柳永茂:大家好!我是来自诺维信公司,大家可能不是太了解,诺维信是一家丹麦的公司,它主要是以生物技术为主来生产工业酶制剂的一个公司,酶制剂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我简单说一下就是生物催化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加酶洗衣粉,这个酶就是我们生产的,当然用在轻工纺很多领域。我们和在座的比不是很大的公司,因为这个行业不是很大,可是我们占有的份额很高,我们占了世界市场的45%恩。我们从94年进入中国以后,这十几年间我们在中国发展非常好,我们现在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和我们在国际上差不多,我们是一家不是很大的跨国公司,但是我们确是世界上运行的最好的公司,我们在道琼斯工业股票上,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上,连续五年获得生物和医药板块上世界第一名,我们在可持续发展上在世界上做的很有特色,在中国我想告诉大家一点,我们不仅仅,我们在中国开拓市场,我们也在中国创造新的需求也在培育新的需求,而且培育新的市场和创造新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中国竞争者,大家共享这个新的事物。比如90年代末,中国的酒精工业,由于假酒案导致了它的萎缩,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客户,如何帮助他们开展起来。美国20多年来把酒精用在汽车燃料里,既解决环境问题,也代替了汽车燃料里的有害物体,美国已经进行了20多年,而且进行的很成熟,为什么不挪到中国来,当然挪到中国来牵扯到轻工、农业、环境、能源系统等等方面,当然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最后推动中国政府在中国使用燃料酒精,现在看来有十几个省市开始采取燃料酒精,我们创造了很大的市场,最近我遇到中国酶制剂工业协会的秘书长,他告诉我中国的酶制剂运行非常的稳健,大家都在发展。

  我们还做了一些事情,美国能源部给了我们公司美国部分要我们开发一种从秸秆、麦秸或者玉米秸转化成葡萄糖然后取代粮食,我们现在做酒精还是用粮食,从秸秆转到酒精这个是很大的一个大跨度,现在的研究成果离工业化还有一步之遥,我们把这个拿到中国来和中国的企业合作,特别是中国当前能源问题,生物能源问题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我们开发市场,也创造新的技术。

  主持人:柳总认为他们公司在中国不光是开发或者占有中国市场,而且通过创造需求,创造了新的市场是这么一个观点。下面咱们欢迎张总。

  张醒生:大家下午好!我叫张醒生,是盛禹铭集团董事长。大家看到前面的都是一些跨国企业,我代表中国企业,为什么我会在这里,说起来有一些渊源,因为我本人在跨国公司工作过十几年,曾经引领过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全面发展的业务,尤其是在本地化发展中。把我放到跨国公司在中国成长与发展命题中,我也要贡献一点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我觉得跨国公司今天已经和中国经济密不可分,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我个人可以基本上,因为我经历了一个全过程,基本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贸易阶段,那个时候从改革开放到92年邓小平南巡,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形态基本上是以代表处的形式——卖东西。这个阶段比较长,这个阶段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探索的一个阶段。到了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94年王教授所代表的当年的外经贸部,在94年首次允许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尤其是控股公司,这个原因就是由于从纯贸易角度到中国的发展,当时中国各个发展政策管制还比较严格,跨国公司不可能直接来做生意或者直接来生产的,要获得一系列的牌照批准,于是各地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都有个要求跨国公司来办合资企业的这种需求,于是我们不妨看看今天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尤其早期进入的,基本上是一个大瓜后面挂了一串藤,有几十个公司,我当年服务的爱立信在中国也有几家大的服务合资企业,第一阶段是贸易阶段,第二阶段是合资阶段。

  到了9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加入世贸,随着中国本土企业逐渐强盛,尤其加入世贸以后,很多我们过去游戏规则行政管理手段已经大大不能适于经济管理运行规则,这个时候大概从2001年开始,过去我一直讲中国跨国企业发展第三阶段要出现,现在还在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合变独,合资企业被跨国公司反向收购,回来变成它的独资公司,这个原理很简单,过去我是被迫跟你合资,因为我不跟你合资就进不了这个门,今天这个门槛已经没有了,我干吗还要用合资公司来分我一半利润呢?因此在加入WTO之后,大量的过去的合资企业被跨国公司反向地收购变成独资公司。这个阶段现在还没有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我个人估计2007年1月1号以后,随着我们过去限制的WTO的这些规定到了期限以后,大量的合资企业更加多的自由会被它的外方进行收购变成它的独资企业。

  第四个阶段,事实上也是在这两年就开始了,我称为扩展阶段,就是说从贸易到合资企业,到独,到扩展,这个扩展是有它的天生的经济原因的,第一无论跨国公司还是本国公司,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公司都是像牛羊一样,追逐着水草,追逐着利润,当你的市场越发达,消费能力越强,所有的经济要素越透明,它的经济运行的规则越易于掌握,这个时候它在本土扩张的能动性越强,在这个阶段上,我们不妨套用一个经济术语叫做簇群效应。跨国企业在中国基本上形成了这么一个簇群的核心作用,因此往往一家跨国企业在中国聘用的员工可能只有几千人,可是间接为它服务的,2003年我离开爱立信的时候,爱立信在中国4500人,为爱立信服务的周边人员有5万人。因此这样会很自然沿着我们工业经济的规律去形成它的利益关系,因此限制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书生气,你限制的是中国的民族企业的获取发展的这种前景,我倒觉得虽然我自己在跨国企业,现在我在本土企业,我倒觉得最重要的对给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同等待遇,现在跨国企业在中国享受是的优惠的税率,而中国企业背负着世界上最高的税率,中国企业交33%的税率,当很多检查说中国偷税漏税,我想这是政府逼的。英国在撒切尔开始改革以后,英国的税负从欧洲国家最高税负降到20%几,瑞典我当年服务的爱立信的母国,当年企业税收40多,为了振兴这个国家的经济,税负降到28%,因此谈跨国企业,我注意到这两年,中国国内有一些议论,跨国企业在中国是不是有一些限制它的发展,我觉得限制跨国企业的发展是荒谬的,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你限制了它就限制了它的周边的一个工业价值圈的形成,反而应该利用WTO给中国企业和跨国企业一个同等条件。谢谢!

  主持人:张总虽然现在不在跨国企业,但是他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刚刚讲到一个关键点,他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簇群,跨国公司以这个核心为圆圈,影响了一大批中国当地企业。下面请摩托罗拉的副总裁杨佰宁先生演讲。

  杨佰宁:谢谢我现在还不是摩托罗拉的副总裁。摩托罗拉要以在中国20年的发展历程来讲,基本上刚刚张总讲的这几个历程都是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经历,现在是快速发展的阶段,以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战略为例,我们一个是讲很多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以后,都会讲到要本土化、本地化,其实现在摩托罗拉,我们讲的是摩托罗拉中国的全球化。其实也是一个从侧面反映出发展和扩张,另外一个也是说,我们在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中国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积累了很多的能力,我们需要把中国的业务进一步的提升,提升在公司全球的创新链和价值链上。我们要把摩托罗拉在中国的业务全球化。

  另外一点,刚刚另外几位嘉宾也提到了,就是研发的事情。在中国现在其实已经成为摩托罗拉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就是从我们的生产来讲。同时我们在有制造中心的同时,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把摩托罗拉全球的研发,摩托罗拉在中国,变成摩托罗拉全球研发中心之一。我们说到研发,大家要知道,我们原来做的更多的是这种软件开发,现在越来越多的是包括研的那一部分,就是基础研究这一部分,也越来越多的来到中国前不久差不多一个多礼拜以前,刚刚宣布了无线宽带的研究室,那个研究中心其实就是基础研究的一个中心,那么从规模上,和我们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相上下,就是说,摩托罗拉在中国,我刚刚说了,一个是把公司业务要全球化,另外一个要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在中国的研发,这一些其实都是从一个侧面上反映出来,整个市场可以给我们机会,我们也会抓到这个机会。比如从研发来讲,摩托罗拉在03年的时候,我们研发人员还不到一千人,现在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研发人员已经超过三千多人,而且这个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另外不仅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类大城市,我们在成都、南京、杭州研发已经发展很快了。前不久我和美国商业周刊一个记者,他在采访我们成都研发中心的时候,我当时跟他讲了一句话,他说为什么摩托罗拉敢到成都这种地方来,除了当地的政策,除了当地人才之外,其实我觉得像摩托罗拉这种公司,它之所以能去到成都、南京这些,其实也反映出了对本地市场的一种信心,以及它对驾驭本地市场的能力。就是说他不仅知道在北京上海怎么做生意,我到二级城市也会做生意,这个也是反映出跨国公司越来越了解本地,融入本地的一个表现。

  主持人:杨佰宁提到了摩托罗拉公司从分享中国市场获得了利益。我觉得刚刚六个公司发表了很好的看法,六个公司既有通信公司,电子公司,爱立信也可以算电信方面的公司,也有生化公司,像柳总的诺维信公司,还有两位软件公司,不能说行行业业都有,但是和我们大家了解的跨国公司所做的事都有一些联系。

  从我们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因为我是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我们中心也经常调查跨国公司在中国做了什么,他们怎么成长壮大的。因为我们的题目是成长中国,讲的是中国企业的成长,其实跨国公司也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所以我想成长中国也含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长,刚刚你像张总讲到四个阶段,我觉得确实概括的很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成长,它跟中国自己原来的企业,就是内资企业,因为我们既然把跨国公司看成中国企业就不好说是外国企业了,它是中国企业的一部分,那么跟它相比,只能说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之分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共同市场上又合作又竞争,改变了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成长环境,我刚刚一开始提到中国企业讲成长,你必须要看到我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成长,是在一个开放的条件下的成长。不可能现在说把外资企业赶走,我们自己发展这个做不到,而且刚刚他们都已经讲到了,他们已经深深地融合到中国经济中来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的成长,我就想需要进一步琢磨一个问题,刚刚实际上大家已经讲到了,我想再提一个问题。跨国企业或者说外资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的一部分,在中国市场的成长它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中国企业带来的是哪些影响。

  积极的影响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消极的方面。你比如从我们调查来看,现在有一批外资企业集团在中国的销售总量或者制造的量达到400亿人民币以上,按我们调查不下10家公司,最大的公司你像三星,去年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达到175亿美元,第二大是LG,就是韩国的,达到130亿美元,我刚刚提到中国的公司达到这个规模的中国制造业公司其实不多。当我们入世的时候讲,今年入世五周年,刚入世的时候,大家讲狼来了,可是后来感觉狼也没有来,现在一看在这个五年里成长起这么一批销售总额达到三四百亿人民币以上的外国企业,外资企业,这个时候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呢?你要说积极影响你认为是什么?张总已经提到了一些,下面是不是重点讲一下中国企业怎样共同成长。特别是中国下边要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能够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做什么?起负面作用呢?还是积极作用呢?这个我不点了,咱们每个人简短发表看法,大家也可以准备,有什么问题一会儿可以提。

  张醒生: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政府相关部门做了这个研究,但是做的不够细,这些公司一百多亿美金的销售额在中国,它有多少是从中国本地采购的,中国本地直接贡献的产值有多少?有多少员工在这些所谓为这家公司一百多亿美金产值中来服务的,这么一分析完,你发现根本不是一个跨国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的名,已经落在了中国本土公司的群里,因此在这种情况小,仅仅是看它的这家公司,因为很简单,因为它要合并报表,它把财务数据都合并到它这了,事实上无数家公司,刚刚你提到LG130亿美金,可能下面有两百家,五家不同名词的公司,在中国的31个省份为它制造元器件或者提供其他服务,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光说LG在中国生产130亿,实际上是很多很多集体的企业生产的。

  从这个利益上讲,我想利弊已经很明显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非常有利的,这样的跨国企业哪怕130亿美金,哪怕1300亿美金我们都应该积极欢迎鼓励让它发展,因为它带动了我们其他的中国的企业。

  另一个阶段是人才。其实跨国企业到中国,包括自己现在出来,自己做,我仍然非常感恩非常得益于在跨国公司工作的这十几年,这十几年中,跨国公司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我记得当年我们搞本地化,我是中国本地化领导小组的组长,我们制定了投资计划,制定了厂房的发展计划,制定了业务拓展计划,最困惑的没有人。没有合适的中层领导干部来管理这些企业,或者哪个部门的经理,那个时候大量要聘台湾人,美国华人,香港人来管理。经过四五年之后,基本上中层职务全部都是本地人承担了,现在看一轮新的浪潮,很多在跨国公司工作的会跳出来,把自己学到的本事再来拷贝到一些公司,再来做一个新的公司,把这些理念把这些关系把这资源都在用在中国公司上,从这个角度上,对中国社会有资金的好处,有就业的好处,中国面临的压力就业太严重,昨天我看到电视上讲,公务员考试一万多个职务,50多万人报名,42:1。现在我们在公司里最难应付的就是朋友、同学给你打电话我女儿我儿子大学毕业了,找不着工作,您能给个职务吗?说实话挺辛酸的,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说要砍这些公司,对中国就业没有什么好处,城市人口的就业解决不了,农村就没有办法向城市进行经济转移,中国的社会,和谐社会从何谈起,因此从这个角度,我觉得不但要更加的坚定不移地执行吸引外资,而且应该更大胆更放手让跨国公司在中国自由发展,中国企业五年、六年,今天我路过北京车展的时候,我看到世界一流的车都到中国来了,可是中国的民族品牌照样在同台竞技,华普、吉利、力帆全都在那,因此这是一个相辅相成,所以我的观点在这里就是大力发展外资直接投资和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要设障,对于中国的企业只有利没有害。谢谢!

  主持人:张总观点鲜明。我赞成你的观点。

  张先民:我刚刚提到了我们Novill公司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一个操作系统,我们了解目前中国最高的国策是改革开放,我们这个操作系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是一个改革性的一个思潮,是开放源代码是完全开放的,目前中国对跨国企业的原则就是市场换技术,我们的技术基本上开放源代码,意思上是每一代产品,当有了新的研发成果的时候,绝对放在互联网上,绝对是开放的这个技术。所以从Novill这个公司,不管政策原则上还是市场原则上,我们绝对符合中国最高的原则的。更深层的意思,我们看一下目前中国软件业有一个最大的瓶颈我们受到了微软公司一个垄断,在微软公司垄断下,我们必须Novill新的思路,开放源代码的思路是能够和本地的广大的开发人员,许多的本地的公司一起合作来开发一个适合中国本地操作系统来跟微软相抗衡,来跟微软来竞争,甚至进一步的推广,从中国开发一个适合不只是适合中国,可能适合全球的一个很好的软件产品来推到全球去,我感觉往往我们在这边一直争论国外国内,我这边要强调,目前事实上有很多新的思潮,新的思路,我刚刚提到开放源代码这个思路,这个东西不属于美国,不属于英国也不属于中国,这是一个全球性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我觉得说,中国如果是说我们要昂头挺胸,新的事迹要和全球竞争,不要局限于这是本国的,这是外国的,而是要迎接一个新的技术,新的互联网的想法一个思潮,在这个思潮下面,我们才能够引进新的技术,开发新的技术,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跟国外的竞争。

  主持人:张总从开放源代码方面提出了一个问题,它不是美国的,也不是中国的,而是站在一个全球的角度看怎样抓住这个机遇。

  林德茂:我回到国内已经12年了,我看了从合资到独资公司来到中国,我发现最大的问题,今天我在软件行业很明显的,我们知道在过去如果各位清楚,在行业里面有超过8700家的软件服务公司在中国。但是当我们往国外看的时候,真的在国际舞台上,软件服务业的话,中国公司几乎等于零。

  也就是说,今天在过去十几年,将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国内的行业是蓬勃发展,所以你看到外资企业、跨国企业不断想走进中国淘金,来占有市场。我相信这个相对而言,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各位不但是想说,如何跟外企在国内能够充分的配合,而且我觉得应该更积极利用外资的架构来走向国际舞台。我举例从我个人公司来看,其实我们公司讲白了就是一个软件服务公司,但是我们的人才,张总说了,人才在管理层,在软件服务业还是断层的。很不幸今天,我还需要今天从印度引进中层的项目管理人进来,中国在技术上是好的,但是没有办法站到世界舞台上去竞争,在今天这个世界在中国很重要的是把每一个人能站到国际舞台上的时候,你再想说跨国企业是不是有价值,过去我相信跨国企业造成的一批人才,由于WTO。各位如果只想压制外企,今天要鼓励外企雇更多人做更大的事业,帮助国内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刚才张总说有很多下一代找不到工作,事实上在软件行业,在北京上海人员流失20-25%,在这行业我们人才是短缺的,短缺情况下,人才流动从负面来讲损失很多人,从积极来讲,这些人走入市场,也流入市场,也希望这些人才帮助各行各业,利用他在我们公司学到知识帮助成长。我们公司一再强调,在我们做整个行业,整个公司走向一个国家一定做一个本地化的企业,绝对是帮本地化企业创造一个国际的舞台,来让员工有机会发展,有机会让各位和我们合作,一同走向国际,我相信各位的服务和伙伴,很多人都想到国外发展,也希望各位有机会跟外企合作往国外走,不要总在国内。

  主持人: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可以借助跨国企业一块往外走。

  杨佰宁: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未必是走出国外以外才开始,在中国本土以内,在市场上和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一起竞争的时候,这种国际化已经开始了。不一定要真正走国界之后出,有跨国公司在中国,为本土企业提供很好的参照了资源,或者在中国本土上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切实地去热身和练习,这也是国际化里面非常重要的步骤。

  刚才几位谈到人才的问题,去年麦肯锡发表一个报告,他们做了一个调查,只有10%的人符合跨国公司或是要国际化的大型中国公司人才的要求。谈到中国教育系统的问题,刚才几位都谈到人才,大学教育是一个人才的来源,现有中国教育体制下,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人员在职培训,或者继续教育,这也是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在做国际化,或是全球化的人才储备。

  我在外企已经十四五年了,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看到我外企的同事,现在离开公司自己去创业,自己去做一家公司。或者到中资的公司去做,现在人才的互动越来越多。所以跨国公司在中国除了带来资金和技术以外,人才的影响是更深远的影响。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发现我们经常和跨国公司打交道的政府部门,比如商务部等,和这些部门沟通的时候很容易,而且说的大家说话都很明白,和跨国公司接触和政府打交道比较少的,跟他们办事所谓的国际上的通用办法还是有一定距离。中国开放肯定关不上,有这些跨国公司在这,无论从资金人才等等,包括做事的方式,思维方式等等,都是对于本地的一些企业机构,包括政府机构一个参照。我不敢讲一定是学习的榜样。

  杜军:几位老总都说了,说一些自己的经历,还是应该继续开放下去,到明年的时候在北京建立首钢NEC,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集团,在上海建立华虹又是最大的半导体集团。当时国家很需要高技术和资金,回过头来看,为国家做了很多共享,现在出了更多合资企业,甚至独资企业。今后还有什么正面作用和负作用,经济总是在发展,中国虽然这些年发展很好,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让外企继续进来,带来新的产业和技术,反过来如果走向封闭的道路,反而会失败。

  因为我们是一个日本公司,日本市场还是比较封闭的,日本国家制定了一些体制标准,更多是照顾日本,保护日本国内的市场,IT行业里最常引用两个例子,一个日本PC机市场,20年前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国内PC市场85%是我们公司提供的,当时IBM、惠普都是我们提供的,因为制定的标准不一样。后来随着发展,日本也生产IBM兼容的PC机。我们虽然占领了日本市场但是没有走出去。

  另外一个是移动手机,日本第二代是自己制式和我们国家GSM和CDMA不一样,在日本市场也被它牢牢占领了,在日本很难见到诺基亚、摩托罗拉,都是日本本土的品牌。副作用是什么?这些日本的品牌几乎都没有走出日本。所以现在日本已经接受了一个教训,在第三代移动通讯,或其他标准都坚持国际标准,走向开放。举这个例子,套今天的话题也是这样,今后中国还应该继续开放,继续和这些外企们一起在一个市场拼搏。这个过程会是什么样?最近世界上很流行一本书《世界是平的》,这作者也引用中国人讲一句话,过去怕狼来了,然后与狼共舞,最后我们也要变成狼。他是引用别人的,我是引用他的话。我想起1998年的时候,微软在中国办研究院,当时咱们的媒体铺天盖地,说这回狼真的来了,来到我们家里来了,过去研究人才都拉出去留学了,现在外企研究院就办在中关村,这很可怕。八年过去了无论政府、社会、企业都对外企研究院评价很高的,有一个溢出效应,过去八年在微软、IBM、或大企业工作过的人才,再回到国内企业,甚至回到国营企业发挥的作用非常大,大家反过来非常正面的评论这事情,这就是从狼来了,到与狼共舞,到最后我们也变成狼。所以我主张继续鼓励外资和外资合作好处大于坏处。

  主持人:刚刚各位都从各个角度,提供了一些思路,因为我们讨论虽然是成长中国,中国正处在转折期,通过前面28年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应该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发展,而且一再强调企业的成长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定要了解全球的经验和教训。

  从我们最近的调查来看,确实对前28年经验总结,成功的经验是什么?就是改革开放。最近温总理在南方参加中国第100届广交会的时候,特地访问量家公司,一家是通用电器在广州的企业,它高度赞扬外资企业对中国的贡献,而且强调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所以我们感觉到中国的成长,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国际的环境,也离不开进入中国的这些外资企业。而且下一段中国企业要走出去,怎么样和外资企业一块走出去,我们要在这样一个新的转变增长方式的时候,更好的发挥跨国公司的作用,让它不仅为中国的经济数量型高速增长做贡献,而且为中国转变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接下来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提问:你好!我叫赵国宾,是国宾学校的校长,刚刚诸位都提到了人才的问题。我想了解一下,在座的老总在你们的企业里有什么具体的,把你们现有的人才还不符合标准的人才,培养成为符合国际化运作的,符合外企运作的人才有什么样的一些具体措施或者是战略?谢谢!

  林德茂:我们公司INFOSYS我跟您解释一下,我们公司在过去一个季度,我们雇了一万人,最终我们结论是一万人我们流失了3千人,所以我们净增是7千人,在过去三个月里,尤其软件业要培养一万个人,都做同样的事情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行业我们的公司有一个很庞大的队伍就是培训。我们从学校新招的学生学员进来以后,变为正式员工,我们有12周的正式培训也就是从学校软件计算机专业毕业我们还给12周培训,由于培养国际化的员工,我们还增加两周英语培训,所以在14周以后,他才正式上岗,才正式接收我们项目来做一个软件完全职业化的人。这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整个公司里面,基本上预算中就留这了块预算来做这些准备,这是一套完整体系。我们考虑14周的培训,在我们公司里的评估以及国外评估是相当于一个软件背景的学识知识的培训,靠着这个14周把学校毕业对知识比较松散的人才变成对软件业比较职业的人才,还是和校方配合,合作一些方案,来确保我们教学方案和教案能够跟学校共享,希望未来能在学校里能做经深入的,在学校来发展,减少我们公司方面的需求。

  张先民:我简单补充一下,Novill在中国有一个研发中心,我们这些研发人员他的技术水平没有话说,聪明程度也没有话说,软件开发能力没有话说,唯一欠缺的就是他们对我们这一行软件上,它的全球化思维上,他们的高度不够,所以说,我基本上要求他们,因为Novill最大研发中心是在德国和美国,我要求他们必须每天和德国美国研发中心其他的研发中心人员密切交流,要提高他们的眼界,他们他们的看法,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

  提问:你好!这个问题先问林总,一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入职有12周的培训,一共加起来14周,您说了有一个紧缺的人才,国际上项目管理的人才,您可以简单说一下,针对项目管理的人才,您在很长的时间内,可能不仅仅这个时间内,可能有其他的培养方式,您是怎样来把他从国内的一些人才培养成为一个国际需要的人才呢?

  另外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不情之请,我们是一家专门做人才测评类的公司,我们为蒙牛已经做了三年了,如果有可能,您刚刚讲一个国际合作,希望有机会跟您合作,免费为您做这个项目管理方面的一个服务。谢谢!

  林德茂:第二点台下再商量。第一件事,我们做的事情是这样,我们目前员工这样招法,70%是从学校里招聘,30%是从社会招。我们发现在社会里招的,经过中国成长过程,很多人才变为本地化人才,把过去在学校学的语言方面的能力都抛到脑后了,无形我们的中层阶级如果和国际接轨语言是跑不掉的,我们的做法是双向的。第一我们总公司在印度,我会在印度找一群在技术上、项目管理上跟语言上比较强的印度国际化的员工来中国协助我们成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把员工送到总部去培训,到印度总公司去接受培训,参与项目。无形中对员工提升非常快,经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他们的语言能力都上来,中国管理层除了国际化关以外,其实语言上的障碍满高的。很不幸我很幸的是和印度人打交道,你听懂了印度英语,我相信很多语言都能听懂。

  杨佰宁:麦肯锡这个特别提到了语言问题,不光语言本身,还有语言背后的跨国文化的这种敏感,对这个敏感是一个。另外就是在研发方面,或者是说合作当中缺少团队合作经验和精神,这是中国学生特别需要急于补充的。

  提问:林德茂先生您好!您作为国际软件外包行业的专家,我想请教您,跨国企业选择软件外包方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可以选择自主开设研发中心也可以选择软件外包方式这两种方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发展的障碍有哪些?谢谢!

  林德茂: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今天不是来谈软件外包的议题,我相信各位很多的家里请了阿姨帮助您处理家务,这个就是专业化的服务,您愿意花专业化服务来减少你们在这方面的需求,简单来说我相信各位都是在各行各业都是学有专精都有需求的,其实每一家公司都应该专注他所需要专注的部分,软件对我们来说是我们的专业,也就是说,你把你的长项充分的专注,其他的你应该交给专家或者专长人来帮助你处理。这是全世界都是这个潮流来走的,这样才能帮助您把心思放在您的关注上。

  瓶颈这个,当你谈到发展,你对国际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层管理层能够和国际接轨。今天我们的瓶颈绝不是人才上,我相信经过培训,中国人远超于世界人的聪明程度,有没有办法很顺畅了解国际文化,了解跨国企业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和世界接轨,我相信每个行业都是这样,今天印度之所以能够发挥,就是因为国家的首选语言是英语。我相信我们还是感谢秦始皇把语言和文字统一,今天既然统一的是我们文化做母语,因为要和国际接轨,你势必还是要接收其他人的语言来帮助你实现成长。

  提问:我是体育营销开发公司的!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问各位老总,对体育营销持一个什么态度?第二个问题,就是问在场所有各位08奥运的前提下,现在有和国家游泳队有合作的项目,你们是否感兴趣。

  主持人:时间不够了,底下再回答吧,因为还有最后两分钟时间,概括一下,第一轮发言,刚刚讲到来自北欧,来自日本,来自美国的这些公司讲了他们的新的动向和趋势,动向很明显,这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它正在壮大,而且正在迅速地发展,并不会说因为中国的一些讨论,它们就停止在中国的发展。而且我觉得从事实上来看,最近五年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多的五年,我们的统计最近从中国入世到今年入世五周年,跨国公司或者整个的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占中国改革开放28年以来的40%以上,就这五年里差不多占了28年以来的40%,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在这个期间,管理架构上做了重大调整,比如刚刚提到的一开始可能是合资,后来独资化,现在确实出现了有的叫做簇群,我们一般总结为产业链,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产业链,从管理架构上,全球化的过程提高了。另外他们在经营理念上,更加强调公司责任和当地共同发展,刚刚提到的这些东西,要分享中国的市场,同时也让中国分享跨国公司的竞争的实力。我觉得这样一种动向,发展趋势,给中国企业提出了一种挑战,中国企业下一步怎么走?但是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如果我们和跨国公司合作,和它竞争,也向它学习,我觉得中国企业不但在国内可以迅速成长,在下一步走向世界还有这么一个合作的伙伴。所以我觉得怎么样抓住这个机遇,把这个挑战转换为一个机遇,我觉得这是更好的。

  所以我觉得咱们的心态还应该继续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全球化中和跨国公司共同成长和咱们这个大会主题可能就更贴近。所以我觉得刚刚几位都从我们接触的跨国公司都讲的很有深度,大家有时间可以会后交流。感谢我们在座的六位嘉宾。这一场到这里就结束了。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