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向文波:中国本土企业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 18:03 新浪财经

  

向文波:中国本土企业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图为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11月4-6日,由《中外管理》杂志社、北京中外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办的第1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以下为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演讲:

  主持人: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下午最后一个内容,2006年大家可能发现一个公共很关注的事件,就是围绕着凯雷收购徐工,中国企业家终于以自己的声音首次就产业发展的走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引起了社会激烈的论战,有人说这是一种觉醒,也有人说这不过是一种落伍的民粹,中国企业一方面需要独立自主的创新和创造,一方面又要多快、好、省的全球性资源。下面,我们掌声邀请这场论证引发的主角向文波先生。 在向总演讲之前我也问您一个问题,最近您一直在呼吁阻止凯雷收购徐工的案件最近有了新的进展,就是凯雷大幅度下降了对于这个收购案持股的股权比例,徐工保住了半壁江山。您用一句话告诉我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向文波:

  我的心情还是比较快乐的,我认为他的方向是对的。

  主持人:

  谢谢!下面开始您的正式演讲。

  向文波:

  各位嘉宾,非常感谢大家,这么晚了还在这里等待听我的汇报。

  实际上我到这里来是接受一个考试,杨总给我出的一个题目,叫做“产业安全与中国创造”。杨总出题、我来作答、答的对不对,好不好,我心里没有底,最后请我们杨总打分。刚才江南春先生演讲非常精彩,给我很大的压力,他很

幽默,但是我要谈的话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可能很难幽默起来。大家原谅。我想谈两个观点:

  第一、我对中国创造的理解

  现在中国创造是一个很新的话题,但是到底中国创造意味着什么?衡量我们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按照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觉得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至少要从这么几个角度考虑,或者是评价。

  一,我认为中国所拥有的自主科技成果占世界科技成果的比例不能低于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例。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我们GDP数量很大,但是我们科技成果很低,这个不能说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创新型的国家。这个里面讲的就是我们经济的科技含量问题。

  二、我觉得中国对外的外贸依存度应该在20-3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现在大家知道我们对外贸易依存度是70%,不是我们不想,我们想世界的生意都给我们做是最好,但是这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中国产品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障碍。最近在世界贸易组织西方这些发达国家在围攻我们中国,欧盟最近公布他的对华贸易政策,

  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又成为一个热点的问题。我们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频频受阻,我们的产品和鞋子被烧掉等等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自己的寻求发展和强大的过程中间,过分的依赖国际市场,这是不现实、是不可接受、不可持续的。大家很清楚,中国现在的人口是13亿,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欧洲人口是7.5-8亿,美国3个亿,日本1.3亿,加拿大可能是3000万人口,韩国是4500万,澳大利亚不到2000万,加起来的人口还没有中国的人口多。如果我们开动这个庞大的机器,为世界提供低附加值的产品,世界现行的经济贸易体系都会摧毁,欧洲人可以躺在床上睡觉,我们中国人可以养活全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现在美国外贸依存度只有25%,日本只有26%,美、日已经是高度国际化、市场化的国家了。我们站在中国向外看,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假如站在世界往中国看,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我们这么过分的外贸依存度意味着我们国内的需求乏力,就是国内需求拉不动,需求拉不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又是国内消费能力太差。消费能力太差是什么原因呢?国民收入太低。

  农民工的问题是现在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这里有一个统计数据,现在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是57%,在商业和餐饮业里面有52%,在加工制造业岗位有68%,在建筑业岗位有79.8%,农民工收入平均是700块钱,这700块钱还要被某些黑心的老板克扣、拖欠,还要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去催。我们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是很差的,他们一般必须承受长时间的工作,10-12小时,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几乎没有什么福利。所得收入只可以解决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问题,既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就是提升自己的技能,也不能解决抚养后代,就是为他自己培养接班人的问题。而我们经济发展是不可能长期建立在低收入、低素质的劳动力基础上的,我们的农民兄弟他们扛起了整个中国,现在还能扛得起整个世界吗?这种经济增长是不持续的。它会影响社会的和谐,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的基础。

  三、中国的本土企业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现在我们经济是高度依赖出口的,而出口贸易60%是来自于外资企业,高科技产品出口的80%是来自于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是来自于外资企业。所以,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已经非常高了。这就引发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的主体性问题,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本土企业,这里我不讲民族企业,否则可能有人讲我是一个民族主义分子,我对民族主义分子没有研究,但是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词。我讲本土企业,我认为中国本土企业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这是现实的选择,与民族主义无关!因为中国是有两个基本的国情:一个国情是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价值观点和政治制度,所以中国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政治大国。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必然与其它国家存在意识形态的冲突,所以我判断美国、欧洲对中国的遏制政策会一种长期战略,而不是一种权宜之计。第二国情是: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中国拥有13亿人口,在他走向强大的过程中,必须拥有和追求自己的全球利益。比如说我们对世界资源的依赖,包括石油、市场、矿产,这些都意味着对现行贸易体系和经济格局的冲击。中国的崛起需要新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次序,基于这两点、我们自己的强国梦只可能要我们中国人自己实现,别人不可能帮我们实现。为什么西方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为什么对我们进行武器禁运,如果真是市场化,我们中国又有钱,为什么外国人不把武器卖给我们呢。中海油收购优尼克,出价比别人高25亿美元,他为什么不卖给我们呢。中国有这么好的市场,我们希望市场换技术,对大家这么友好,为什么外国人还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呢?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至少从现在的现实来看,中国的强国梦必须是自己实现,中国的本土企业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四,中国各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至少不应该低于该行业的国际平均水平。作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如果你的产业积累、你的行业积累水平很低,不能说你真的已经成为了创新型国家。中国目前的这种只重规模不重效益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经济GDP占全球GDP的比例大概是4%,但是我们消耗了世界石油资源的7.4%,煤炭资源的31%,铁矿石的30%,钢材的27%,氧化铝的25%,水泥的40%。我们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西方发达国家的5.9倍,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是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这里面也有一个因素,就是中国虽然是一个制造大国,但是我们利润很低,比如世界上四台笔记本电脑有一台在中国江苏生产,但是我们只赚了10个苹果的钱,要给微软交几十美元,要给英特尔交几十美元。尽管产出很大,但积累很低,相对资源利用效率自然就很低了!而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中国的资源是无法支撑中国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的,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企业的盈利能力,我提了这么一个指标,就是平均盈利水平不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第二、产业安全是成就中国创造的必要条件。

  我们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是创新的主体。

  中国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我们做梦都在想一个问题,怎么样尽快的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怎么样尽快的引进技术。我们尝试过以市场换技术,以项目换技术,我们也可以以其他更优惠的条件、政策资源换技术,但是收效不大。实践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首先是用钱买不来的,发达国家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我们有钱也买不到。第二、我们是换不来的,开放我认为做的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我们希望换来的技术并没有得到。拿来主义行不通,我们很多同志讲我们对外开放可以引进,搞拿来主义多好?谁不想拿来主义?谁愿意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因为拿不来,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人家的命根子,人家怎么会把他的命交给你呢。在我这个行业就有两个典型的事例,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时有两个国有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结果到现在两个国有企业全部退市,已经没有他们的声音了,他们当时走的是拿来主义的路子,就是和国外合作,合作过程中,第一,人家没有把真正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你,第二、没有把真正没有把核心技术转上给你,你每产一个产品,必须买他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利润拿走了,自己赚的只是一点辛苦费,根本没有自我创新的能力,当你把这个市场打开之后,他的先进产品一下进入中国市场,一下把你打垮,你前期做的工作都是为他开拓市场,这样的案子已经不胜枚举。这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所以,从现实来讲,我们中国人必须放弃幻想,必须靠自主创新实现我们的理想。

  (2),谁是创新的主体?我们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是大家都很清楚我不重复,实际上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企业都是创新主体,真正大量的技术是在企业里面,而不是在政府的研究所里面。

  (3),我们讲引进消化这条路对中国是走不同的,引进消化有两个国家很成功,一个是日本,一个是韩国,他们是靠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当时的历史的背景,因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大阵营对垒,美国是刻意扶植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是有意把技术转让给他们的,但是他对中国实行的是技术封锁。再一个,就是世界发展的环境不同了,大家更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以过去讲的引进消化的路对中国也是走不通的。

  (4)、外资企业不是中国企业,有人讲外资企业是中国的企业,对这个观点我是极不赞成的,外资企业不是中国企业,我讲两点:第一,在经济上他不是中国企业,起码他交的税就比中国企业少!我曾经跟证监会的一个老领导交流,他说外资企业,你让他在中国上市,他不愿意,为什么呢?他逃避不了一个问题,就是关联交易,从经济上讲,外资企业是可以通过各种关联交易的渠道把利润转移出中国的。第二、从政治上看外资企业也不是中国企业,因为外资企业主不是中国的国民,他对中国没有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比如现在讲美国的企业,他首先必须服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打一个比方,如果美国对韩国实行经济制裁,在全球美国企业的产品是不能销售到韩国的,美国军火商也不可能违反美国政府规定卖给中国军事装备。如果徐工被凯雷控股,他就不能给中国生产军事装备的。他的先进技术不能向中国军事工业转移。外资企业必须服从中国的法律,这一点没错,但是他同时也必须服从业主所在国的法律,从这个角度讲也是有区别的。

  外资在我们中国人们的心目中,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过去资本在我们的眼中是非常邪恶的,资本是带血的,但过去仇视资本是不的对的。现在,大家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好像外资就是活雷锋,他来就是帮助你实现现代化的,这个也不对。昨天香港《镜报》刊登了一篇在中国

留学的英国学生的文章

  讲了他在中国的离奇的经历,由于一幅标准的外国面孔,他经常莫名其妙的当作外商被邀请签合同,去一次给他1000-2000块的费用,并且请他可以以外商的身份到中国的许多地方免费旅游,我觉得这个太过分了,外资就是外资,资本是逐利的,他是跟着利益走的,他既不是邪恶的,也不是活雷锋,但是现在在中国人现在的心目中,外资有点过分的被美化了。

  二、产业是中国创新的平台,必须高度重视产业安全问题。

  而我个人认为中国产业安全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从我们自己内部来讲,大家知道国有企业是我们中国经济里面的主体,大家都知道国有企业都要改制,现在有种改制思路很危险,就是国内的民营企业靠不住,国有企业卖国有企业没有什么意思,没有实现改制的愿望。国有企业又必须改革,MBO又行不通,这个逻辑推演下来,华山一条道,就是卖给外资。从国外的角度讲,国外资本加大了对中国产业整合的力度,因为外资是很敏感的,他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潜力,看到了中国产业的价值。有的甚至提出了斩首行动计划,提出这个口号是触目惊心的,我想任何外资不会在其他的国家说我要收购这个国家所有的产业龙头,这个口号只有在中国提出来。背后是什么原因?就是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过程中间,而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重大机遇,外资看到了这个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过去我们政绩考核标准,把引进外资成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从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来讲有强大的动力推动外资收购中国的国有企业。过去我们靠市场换投资,靠土地换投资,靠优惠政策换投资,现在靠优质的国有资产换投资,这些因素加起来不能不说中国的产业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徐工作为这么大一个国有企业,我为什么反对他被收购,一个是他的交易价值太低,现在有两个收购案大家关注,一个是苏泊尔,是做高压锅的,他的交易价格比徐工高,而他的盈利能力只有徐工的二分之一,他的销售规模只有徐工的六分之一,他的净资产不到徐工的一半,他的品牌价值徐工是80亿,他是15亿。徐工是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第一品牌,苏泊尔生产民用消费品,五金制品,无论是品牌价值、技术含量、盈利能力、企业规模两个企业都不是一个规模,在我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徐工卖给凯雷的价格要比苏泊尔卖给德国的公司要便宜。徐工并购一度被称为国有企业并购的新标杆,就是说卖的最好的。所以,我想通过徐工问题的讨论,达到加强国有资产交易的管理的目的,我们装备业的龙头,机械行业龙头只值20多亿人民币,我们整个中国装备制造业值多少钱?另外,我们有一万亿美元的储备,怎么花这个钱还是很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但是我们为了两亿美元,把国内机械行业第一品牌就这么卖掉了?我认为是不应该的。第二,我觉得徐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他由外资绝对控股,也是不合适的,因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是外国人对中国进行封锁的技术,大家知道1983年发生日本东芝事件,东芝事件是什么原因?就是日本东芝向前苏联出口了一个精密设备,就引发出了一个政治问题。但是,现在我们要把自己的装备业龙头交给人家,那么未来中国创新依靠谁?如果是这种改革思路可以被接受和复制的话,产业安全是无从谈起的。所以,我谈产业安全问题,很多人讲是民主主义,我说是胡说八道,因为维护本国产业安全是全球的一种惯例,美国、日本、欧洲、加拿大都有自己产业安全的机制,但是中国没有。中国的经济处在转型过程中间,我们大量的产权交易要进行,而现在我们却没有与之配套的国家产业安全管理机制,这个问题你说有多么严重?所以,我也想通过徐工这个案子讨论,引起大家对建立国家产业安全管理机制问题的重视。

  我想如果外资对中国的产业是加大兼并和收购的力度,一方面我们内部有强大的力量推动把国有企业卖给外资,一方面我们国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业安全管理机制,那么我们产业安全是不是危险?是不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讲中国产业的安全现状是非常严重的,尤其严重的是我们产业安全意识还很薄弱,我提出这个问题以后,还有很多人不理解,还有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在搞保护主义,还有很多人认为我们是保护落后,都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哪里来的,怎么叫保护落后?还有人在讲不要对中国企业进行过多的保护,我不知道我们的保护措施在哪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长达几十年给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国家,在一次论坛上我讲,我说请你们告诉我,我们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空间在哪里?在中国企业走到海外过程中,我们受到反倾销调查,受到人家的抵制,在国内自己的本土不能享受和外资企业同等竞争待遇,人家比我们优惠,而中国企业又普遍的落后、管理、技术、规模、资本都不是和外资企业在一个数量级。我们靠什么去拓展自己的空间?我们靠什么壮大自己的民族产业?很多人都是国际主义者,每天沉浸在全球化的幻觉中,完全脱离现在的政治和经济现实,唱一些脱离实际的高调,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害的,我们应该从这个错误的观念里面觉醒过来!

  我希望全社会能够高度关注产业安全这个问题,因为产业安全是我们实现中国创造的一个基础,假如真的像有些人说的外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那么中国的强大就变成很简单的事情了,我们建议进一步的放宽条件,进一步的提供优惠措施,把世界500强都引进中国来,中国创新国家不就实现了吗?还要我们大家这么苦苦的努力干什么呢?另外,现在我们能够买到美国的

波音飞机,空客也要到中国研制造厂,我们为什么还要搞大飞机计划呢?因为我们可以买到波音飞机,但是波音飞机的战斗机不会卖给你,他只会装备美国的军队,不会装备中国的军队。

  如果世界真如某些人说的那么美好,真是那么市场化,政治和经济是没有关系的,国家是没有边界的,世界是大同的,大家都是世界公民,我讲的这些就都是错误的。

  如果世界不是这样,那么有些人的观点就是错误的。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