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崔保国:数字化报纸转型主要有四个方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 10:15  新浪财经

崔保国:数字化报纸转型主要有四个方面
图为清华大学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保国。(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10月19日-20日,首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暨品牌媒体联盟成立大会在沈阳隆重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这次会议。以下为清华大学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崔保国的致辞。

  崔保国: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我们的研究。今天我讲的内容是讲品牌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首先介绍一下清华大学在电子报纸、数字化媒介方面我们的一些思考。清华大学传播学院创立了五年,在范院长的带领我们也作出了一些探索,我们成立了媒介经营管理与研究中心,另外与路透社、日本经济新闻社成立了一个研究所,我们主要是研究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就这个课题大家昨天已经讨论了很多,今天我想谈一下电子报纸的一些探索和国际上最新的一些进展和状态。

  2006年4月欧洲的比利时时报首先向首批50名忠实的读者推出了电子报纸阅读器。2006年4月14日,《解放日报》首次实验推出电子报纸。首批5名读者,2名IT科学家、3名资深新闻阅读人士进行了试验阅读。2007年开始,美国报业巨头赫斯特集团计划对下属报纸试验推行电子报纸。现在电子报纸是什么形式呢?这里有几个图片供大家参考。(图)这几个是日本开发的电子报纸,最新的就是把电子报变成纸质的,可以折叠的。另外是可以看漫画、可以看杂志的,也有PDF的,这样几种新的电子报纸的式样,电子报纸比较先进的是日本,日本主要是索尼、富士通他们开发了一些电子报纸,现在已经进入了市场试用阶段,但是现在成本非常高,特别是折叠式的电子报纸还没有正式的进行试用。

  《解放日报》是这样一种形式的试用,但是范围非常小。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索尼公司也开发了一种阅读器,这个阅读器不仅仅是读报,所有的电子书、电子杂志都可以用阅读器阅读,和《解放日报》的形式差不多,我们是采用索尼开发的一种产品。现在阅读器已经和书的感觉和尺寸差不多了,作为电子书和翻页石油来讲是比较便利的。这种阅读器的阅读方法,一张解放日报版面可以在一张纸上呈现,从阅读上来讲是比较便利的,你可以移动版面,你回车就可以再回大的版面了。但是目前成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价格比较贵,如果是大规模普及以后,我认为是对传统报纸是有冲击的。技术的创新可能会对报纸这样的一种媒介形态有革命性的冲击,但是报社,对于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行业来说永远是有存在价值的。比尔盖茨提出了报纸还有40年的生命,默多克在自己演讲中也认为报纸还有40年的生命,日本每日新闻的总编专门写了一本书《报纸消逝的日子》,他预测报纸将在2030年消失,他认为日本是把世界报业推到极致的国家,日本只有1.2亿人口发行14000万份报纸,世界上发行量第一、第二、第三的报纸都在日本。

  但是这样一种报业会不会在三十年以后,20年以后就消逝呢。我个人认为报纸永远是不会消逝的,报纸在近几十年消逝的可能性我认为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个行业衰落的趋势,或者说媒介形态转变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从我研究日本报纸的发展历程来看,日本报纸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采访过日本新闻社的社长,我应南方日报的邀请对日本大报进行了采访,日经社长告诉我,现在他们报纸上的收入是两千亿日元,大概相当于我们的三百亿人民币。2020年的时候他们在报纸上的收入,预测是0,就是说纸质媒介的收入是0,2005年的时候他们报社的收入结构已经变化了,新媒体的收入占两千亿里面的20%,但是新媒体的收入在利润当中已经占35%,新媒体是利润率非常高,而且每年增长率非常高。日本的报纸从97年、98年以后发行量和广告额都是处于波动和逐渐下滑的状态,但是电子媒体是在迅速发展的。

  电子报的目标,信息量至少与纸质报纸相同。电子报必须便携、可移动、可以随时阅读,充分发挥日经的经济报道优势。日经为什么能取得这么高的流水?在整个报纸经营业绩中占到20%的流水,占30%多的利润率,就是因为它有数据库的开发。他们的网站登陆是免费的,但是一旦需要有价值的数据下载,就需要输入收费ID,根据自己使用的文章的篇数来收费。

  数字化报纸的转型主要有四个方面: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移动平台的建设,报纸信息化的程度,数据库的建设。最后还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理念的创新。网络的经营和传统报纸的经营不是一种理念的,没有谁为了专门读一份报纸上网,网络要给受众、给读者一次性的满足。所以我们要强调信息共享,在收益上共赢。我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非常愿意和各位报业同仁一起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谢谢大家!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