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红粉笔贵州行追踪报道之一:走进贵州顶方小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3日 18:31 新浪财经

  “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贵州行追踪报道(一)

  文•孙丽萍

  “我选择成为红粉笔支教志愿者,因为我自己就是从大山深处的乡村学校走出来的……”9月4日,河南百瑞信托投资公司副总裁刘屹和10名其它志愿者,走进了贵州省开阳县顶方小学,开始为期两周的支教生涯。

  由21世纪报系发起的“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作为中国唯一一个面向商务人士的志愿者支教项目,启动于2005年,它以精神扶贫,快乐学习为教育目标,此前已在江西井冈山、云南丽江、湖南凤凰举办了三期。

  贵州行是“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第四站。联合国驻华机构发布的《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中评估报告曾这样描述贵州农村:“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上海跟葡萄牙这样的发达国家是接近的,但是西藏和贵州的农村地区只相当于非洲的纳米比亚或加纳这样的贫穷国家”。

  参与此次“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贵州行的11位志愿者表示,不远千里来到这所乡村小学,不仅仅是为了献爱心,更想用自己的所知所长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心灵之窗。

  《21世纪经济报道》从9月8日开始,陆续刊登关于“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教育计划”贵州行的最新动态。

  顶方小学印象:网络社会的盲点

  9月4日,顶方村中心小学为红粉笔志愿者队伍举办了欢迎仪式。作为全年合作方的上海

通用汽车雪佛兰品牌向学校捐赠了三百余只新书包。根据计划,志愿教师们将为小学组建一个拥有上千册捐赠图书的图书室。

  掩映在贵州山区青山绿水中的顶方小学,是中国4万多个镇、近70万个村庄的数百万所乡村学校的一个缩影。

  2006年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而言意义非凡。今年全国乡村义务教育将实现从基本由农民办,变为基本由政府办。顶方村小学正是农村义务教育“新政元年”的教改标本之一。

  学校不大,两幢二层小楼房加上一个简陋的操场便是全貌。进校门的地方晒着玉米和辣椒,被日头照得红艳艳、黄澄澄,很有乡村风味。

  下课钟声响起。三百多名孩子跑出教室,或在老木头凿制的跷跷板上玩耍,或在学校东边一个自然形成的水泥斜坡上玩滑梯,或是在操场上追逐着打来打去。一张张因为营养不良而分外黄瘦的小脸,沐浴在阳光下也一般地鲜艳和灿烂着。下课钟声很特别,主教学楼二楼挂着一枚铜片,到了时间,老师便用一柄小铁锤,敲出哐哐当当的声音。

  顶方小学是所完小,从一年级至五年级都有,各一个班,六年级有两个班,此外还有学前班,共315名学生,15名老师。”在贵州省内的所有乡村小学中,顶方小学的校舍和硬件设施,已算不错。据了解,该村所在的开阳县但在贵州所辖县城中财政收入列第9位,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水平也位居前列。

  任校长向我们介绍,学校里只有几名享受补助的穷困生,退学率也很低。现在县城里的父母,尤其是年纪轻又在外打工的都非常重视教育,知道知识的价值。他们和城市人一样,无论自己怎么吃苦,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跳出“农”门,改变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乡村学校的条件在改善,这让我很欣慰”,同样从乡村中走出的刘屹对记者说,20年前,他就读的农村小学只有三面墙壁。没有电灯,傍晚只能点着煤油灯看书。  而上海

阿尔卡特有限公司的志愿者安伟则认为,乡村小学硬件设施的改善背后,反而隐藏着与城市教育更大的落差。“整个小学只有一台不能上网的电脑。它成了网络社会中的一个盲点!”

  在体验了乡村小学的教学之后,来自香港罗氏(纺织)集团的志愿者李慧敏认为,乡村教育的另一个软肋是教师。顶方村小学的15名教师中不乏大专学历者,但缺乏知识更新的能力以及更为宽阔的视野,使他们无力带给农村孩子除了电视之外的任何新鲜资讯。“这是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乡村教师们自己缺乏求知的热情。这正是我们希望改变,也有能力改变的情况。” 

  营养丰富的“百宝粥”

  趣味数学、创意英语、西方音乐美术欣赏……,连日来,红粉笔计划的志愿者们给顶方村小学带来了创意十足的课程表。

  “‘红粉笔计划‘认为,不仅要让生活在闭塞乡村中的孩子们开阔视野,还要让他们体验快乐学习。”来自北京埃哲森管理公司的朱华,为六年级2班的学生准备了四大块教学内容:计算机知识,包括用手提电脑教学生们上网,发送电子邮件;足球课;生命教育;以及讲述贵州地方文化故事。“无论城里孩子还是乡下孩子,教育应该给他培养的人格品质、价值观念应该是一样的”,他认为,健全的乡村教育应让孩子“具备爱心、拥有技能,珍爱生命,对外部世界充满热情和向往,同时又具有强健体魄。”

   志愿者的素质教育理念,短短几天中,就给顶方小学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能玩游戏,而不再是滑水泥斜坡、老旧沉闷的跷跷板。23岁的志愿教师陈妤,上课第一天,就带着五年级学生在操场上玩起了“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几十个学生手拉着手,兴奋不已,大声嬉笑着,一会儿向左跑,一会儿原地跳跃。平静的校园沸腾了。

  快乐的孩子们第二天就给新老师带来了礼物:还带着泥土的甜红薯、双色棒冰、青黄色多汁水的梨。对于羞涩而没有学会表达的他们来说,这是最为甜蜜的肯定和赞美。

  没有一个志愿者老师在按照教材上课,他们试图把作文、演讲、英语、数学、音乐美术乃至其他学科的内容放在一起,给乡村孩子们煮一锅营养丰富的“百宝粥”。

  “同学们主动问老师什么时候上课,我教了这么多年书,还是第一次见……”负责四年级的本地乡村教师张老师感慨地说。事实上,此前顶方村小学所有的英文、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都是由语文和数学老师们兼任的。志愿教师带来的“快乐教育”自然格外吸引孩子们。 

  关于公平教育的话题

  在顶方小学支教的短短几天中,志愿教师们不断地耳闻目睹着让他们辛酸而又感动的事情:学校的大多数孩子由于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五六年级的孩子们虽然已经十一、二岁,看上去还都是小萝卜头,还没有城市里二、三年级的孩子个子高。尽管如此瘦小,很多孩子每天都要步行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才能从家里走到学校来读书。

  由于中国城乡两元对立结构而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几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这绝不是轻松的话题。而贫困只是其中原因之一。资料显示,我国有4万多个镇、近70万个村庄,每年仅乡村失学儿童就有110万余人。

  2006年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将或多或少地改变这一局面。据介绍,从今年起,贵州省将用5年时间,分阶段逐步将该省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省、市、县分项目、按比例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入学及学校发展的问题。

   此外,贵州省级财政每年将安排6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并继续对全省18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中小学就读的,与所在城市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问题正在解决,现实正在改变,但需要我们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城里的孩子从小学英语、学钢琴,而乡村小学的孩子甚至没有最简单的益智玩具。”志愿者李慧敏认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以及由此形成的差距,将让这些农村孩子一直面临无法改变的竞争劣势。

  而志愿者刘屹认为,进入城市不该是乡村孩子的唯一梦想。乡村教育的真正出路在于发展职业教育,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谋生,不必背井离乡流放在城市边缘。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等相比,乡村孩子最需要的是职业教育,将他们培养成种田能手,养猪大户,医生,兽医,司机,技工,商人等等。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本期红粉笔志愿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