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成思危:知识差距才是各国财富差距的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16:07 新浪财经

  

成思危:知识差距才是各国财富差距的原因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9月10-11日,在国家发改委特别指导下,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举办的2006中国企业高峰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会议主题是:“着力创新,持续发展:中国的创新之路”。新浪财经独家进行图文直播,以下为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午宴上精彩发言。

  成思危:

  谢谢!女士们,先生们,中午好!作为世界经济论坛的老朋友,我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见面,并且发表一个简短的演讲。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在午饭前做一个长的演讲是不受欢迎的,所以我尽量做一个简短的演讲。

  这次峰会的主题是中国的创新之路,所以我的演讲题目就是探索中国创新之路。大家知道,今年年初召开了科技大会,通过了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并且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的目标,提出这样一个目标,是根据中国发展情况以及世界的发展情况确定下来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确实有一些趋向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在去年财富论坛上,我曾经就此发表过演讲,知识差距和财富差距,坦率地说,世界上财富是存在着分配不均的情况,大概是占世界人口18%的高收入国家,占有了世界GDP的80%。这种财富的差距如果追究它的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在于它的知识差距,也就是说,现在有些高收入国家,它本身并没有什么资源,但是它能够创造比较高的价值,而有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反而处于比较不够发达的地步。所以,我们说在21世纪,在知识经济已经初露端倪的时候,知识差距不能弥补财富的差距也是很难消除的。

  我认为知识经济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经济中占主导的地位。在OECD国家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情况。以知识为技术的产业部一定都是高技术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运用高技术进行改造,这是第一个特但。

  第二个特点,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主导的作用,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增长有三个因素:投资、劳力和综合要素,所谓综合要素实际上和知识有关的科技、教育和管理,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的创新等。

  第三个特点,知识在生产力的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按照生产力经济学的原理,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这三个方面可以说知识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是搞

化工的,现在很多化工厂都是用DCS,已经很少用到体力的工人。像劳动工具方面,现在的改进也是很大的,在劳动对象方面,由于技术的增长,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一些不可能利用的资源现在在进行利用,而且利用可再生资源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管理在生产力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管理是生产力的软件,它把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优化组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个特点,知识在产品的成本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以前我们说产品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或者说与资本有联系的成本,与劳动力有联系的成本以及与原材料、

能源有联系的成本,必须加进第四个就是知识的成本,包括专利使用费、技术许可费以及品牌等等方面的因素。

  在这种情况底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很可能会造成一些国家是头脑国家,它是产生知识和输出知识,另外一些国家变成躯干国家,只能够引进知识和应用知识,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要既有头脑又有躯干,创新对于中国将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根据传统的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引入新事物造成变化,我个人认为创新为了环境的变化采取的新举措,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知道,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最优良的物种,而是最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如果套到经济和社会上来说也是这样的,谁能够最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谁就能够得到生存和发展,而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得到生存和发展,就要采取新的举措,当环境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做出变化,这就是创新。所以我想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为什么在这种情况底下需要创新。

  从中国来看,有几个指标可以看到是有问题的。第一,技术自己拥有率大概是50%,也就是说差不多50%要靠引进技术,我不是反对技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技术自主率不能提高,对它的发展有影响的。第二,中国的科研力量虽然很强,每年据说有三万项省部级的科研成果,但是转化率是非常低的,真正能够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产品的大概不到20%,能够形成产业的不到5%,这就说明,大量的科学技术创新并没有真正体现和运用在经济发展上。第三,中国的企业在创新方面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大概从全国来看,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企业大概只有万分之几,即使中关村这样高技术比较集中的地方,根据我的调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也只有3%,也就是说中国企业没有真正能够成为创新的主体。我们提出创新国家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但是这也是中国必须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创新有三个方面: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我们讲创新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同时推进。在技术创新方面又有3种类型:1、跟随创新。引进消化吸收的技术,再在此基础上创新,像韩国的CDMA手机就做得比较好,核心技术是美国的,但是引进了以后,发展了一系列外围技术,所以在韩国CDMA在引进基础上取得比较大的发展。2、集成创新。把已有的知识技术集合起来,产生一种新的产品。复印机的发明可以说明这一点,发明复印机之前,所有单个技术都存在,但是组合起来变成一个新产品这就是一个创新。3、原始创新。从科学研究的发现开始一直到构成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从中国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很大的力量还是要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方面,在原始创新方面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根据我们的人才各方面的优势,根据中国资源的特色来做,现在不可能做很多原始的创新。

  创新的结果我们是要在经济上发挥作用,所以,我们从经济上看,一个发展中国家,它的发展轨迹,从世界经济来看,大体上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输出原料,也就是卖原料、卖资源,现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是属于这种情况。第二个层次,资源变成产品,卖产品,把增加值留下。第三个层次,卖技术、卖知识,技术贸易卖专利、卖许可权,品牌、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实际上品牌的作用我们实际上有很深的体会,像这种领带,要讲它的直接生产成本很低的,一条领带的成本要讲原材料成本的话大概不超过10块钱,但是贴上不同的牌子,内在的质量可能差不太多,但是不同的牌子价钱就不一样了。我到中国领带之都的浙江盛州看过,一条领带如果说是中国的牌子288—588元,贴了国外一般的名牌588—888元,如果贴了国外顶级名牌888—1288,请问难道领带的质量有这么大的差别吗?这就是品牌的作用,品牌是商业的信誉,要建立这样一种商业信誉不是一朝一夕之工,但是一旦有了这样商业信誉就可以创造比较高的附加值。第四个层次靠输出资本赚钱。输出金融的服务、输出各种资本,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赚钱。所以,中国还是处在制造工业化的中期,主要是处在第一和第二的阶段,而处在第一和第二的阶段可以说在某种方面我们是遇到比较大的压力。中国的GDP只占世界的4%,但是中国的能源消耗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由于大量的制造业的发展,带来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都众多。当前中国处在工业化的中期,这个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中国必须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赶上发达国家。

  现在有人说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当然也很值得我们自豪,但是你仔细想一想,这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最初英国,然后是美国,然后日本,现在到了中国,我想过20年以后,也可能印度或者是巴黎的钢产量是世界第一,所以中国随着技术创新,不断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即使是产品也是这样,我们主要还在低端市场,通过创新逐渐向高端市场转移,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

  管理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管理本身也是涉及到生产力、涉及到经济效益,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想举一个例子,我们的钢铁工业、钢板、热轧、冷轧引进的设备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我们现在汽车钢板除了宝钢可以供应一部分以外,大部分汽车、轿车、小轿车用的钢板还要引进,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引进同样的设备呢?国内有些钢厂生产的钢板,尽管用的设备是引进的,但是质量不稳定,所以没办法要买国外的,只有宝钢的大概还可以。这说明光有先进的设备不行,还有先进的管理和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如果是一流的设备、二流的人员、三流的管理,永远不可能生产出一流质量的产品来,这说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制度创新。制度带有根本性的,特别是在法规和政策方面,关于这些问题首先认识到制度本身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制度创新包括什么,从制度来讲是体制和机制,体制说的是结构,机制说的是过程、程序,要创新的话,既要在结构上要有创新,在程序上也要有创新。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比如说在上市公司规定有三个独立董事,这是重要的,因为独立董事要代表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体制上的规定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你不解决好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独立董事的责任等,独立董事的报酬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还是解决不了的。为什么?如果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太松了,谁都能当,不懂得事的人也能当,那就起不了作用,如果任职资格太严,能当独立董事人太少,一个人兼十几个上市公司的董事,我看他也干不了事,这就是任职资格问题。独立董事的报酬,如果报酬给得太少,没有积极性,给得报酬太高,可能被管理层所收买。独立董事选拔,如果由管理层大股东选的话,选的当然是他的朋友,能够支持他的,这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说制度既要有结构的规定,也要有程序的规定。

  第二,我们应该认识到,制度本身是发展的,制度经济学有一个名言,交易先于制度,如果要把制度制定得十全十美才能进行交易的话,这个市场绝对发展不起来。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是不断地通过交易完善我们的制度,我们现在考虑研究金融衍生物的市场,很多人争论,制度要完善,这个东西有很大的风险,可以制定一个制度,很重要的就是先做起交易来,通过它不断完善,不可能在没有交易之前你做得非常完善,为什么呢?因为制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实际上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博弈,金融创新就是在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博弈之中创新出来的。比如欧洲美元,当年就是因为在美国对银行存款的利息有限制,对银行的运作有限制,所以就出来了欧洲美元这样一个产品。所以,我们说在制度方面,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交易先于制度,而且要在实践里头不断发展制度。

  第三,任何制度和政策都是在利弊权衡的基础上确定的,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确定的,所以说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政策,也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政策,任何政策都是在权衡利弊以后决定取舍,只要利大于弊我们就采取它。另一方面,今天一个好政策可能到明天,到若干时间以后就会成为发展的阻力,要做实时的修改。

  全国人大在立法工作方面也是在不断地推进,因为立法是一个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因为在经济立法上,我们主要要立三方面的法律:一是要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二是规范市场基本关系的法律,三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发许,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方面有《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规范市场基本关系的法律方面有《合同法》、《信托法》等,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法律上有《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在制定《反垄断法》,在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建设相应的法律体系,在这个方面应该说全国人大在不断地推进,我以最近人大常委通过的两个法律为例,我们通过了《破产法》,《破产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这次《破产法》立法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国外许多国家的立法经验,并且结合了中国的情况进行研究。我们通过了修改后的《合伙企业法》,修改后的《合伙企业法》引进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一是有限合伙制,为了鼓励创新,发展风险投资,这样就能够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我们也制定了有限责任合伙制,在一个合伙企业里,如果有预谋一个合伙人不正当的行为或者是失误造成的损失,其他合伙人付有限责任,这两个制度的引进,使得合伙企业法跟国际上更加接近,而且也便于我们进一步的运作。当然有些法律也讨论之中,常委会对反洗钱法进行了二审,无论在国际金融秩序上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我们还有最后一次审议,我们将会表决。对《物权法》进行了第四次审议,物权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因为对私人产、集体财产、国家财产进行平等的保护,对中国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立法方面也是在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三者都是缺一不可的。

  最后我想说一点,培养创新的文化,创新不是个别人的天才或者是灵机一动,而是靠整个社会有一种创新的文化,这种创新的文化鼓励创业、探索,容忍失败,不是成王败寇,不嘲笑失败者,而且要创造能够自由交换意见、自由探讨的气氛,有这样一种创新的文化,我们才有可能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者。

  归纳起来这样几句话,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一定是既有头脑又有躯干,所以一定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二,创新我们一定要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中国的创新。第三,努力在中国培养一种创新的文化,勇于探索、敢于创业,不怕失败,而且能够广泛地、自由交流的文化。谢谢!

  提问:

  我来自美国硅谷杂志,去年有一个很大的VC来自外管局11月29号得文件,今年又对风险投资有一个比较大的危机,希望您介绍一下新的政策?怎么看待风险投资的新的政策?

  成思危:

  M&A从世界上来看,现在SDI里头80%都是通过M&A,所以M&A作为世界潮流,我们肯定也要鼓励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M&A里头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国家的利益,不要说别的,像美国就是这样的,中海优尼卡最后也没有通过,考虑中国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在这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商业部最近公布了规定,规定的原则还是积极的,对M&A还是鼓励的,但是得与某些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行业,我们必须要有所规范,总体来看,我认为中国从发展中国家来看,中国在M&A政策方面比某些发展中国家还要宽松一些。

  提问:

  您刚才谈到创新的文化,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中国过去的历史当中一直是一个皇权,封建集权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包括今天很多社会企业和机构里开会,要不就是喜欢附和领导的主见,要不然就是没话说,文化和制度几千年的传承是不是未来创新当中较大的文化上的障碍?

  成思危:

  培养创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头也包括了企业如何作为创新的主体,实际上在市场经济里头,企业生产多少,为谁多少,生产什么,都应该由企业自主决定,但是他也不可能不受到其他企业决策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到国家政策和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讲的还是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让他自主地做决策,当然决策不可能脱离刚才说的这两个方面,学术上说是自组织的作用,由于企业之间相互的影响以及它和环境、国家政策之间的作用,它在一定时期还是可以推动经济向一定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经济有高潮、低潮,故事有熊市、牛市的原因。在这方面我同意你的意见,我们建议建立中国的创新的文化还需要下很大的力量,也包括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不要干涉企业具体的运作。

  提问:

  我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也很简单,这也是关于中国土地劳动力资源和资本,如果要实现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在中国考虑到现在经济体发挥重要作用的劳动力,您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模式是不是已经对中国过时了不太合适了。

  成思危:

  目前为止我们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制造企业仍然要在这个时候继续存在,但是我们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把它向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需要继续存在下去。

  主持人:

  非常感谢成教授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话题广泛的介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