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制造业升级有待与国际接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20:31 新浪财经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起了世界各国投资者的青睐,国外资本不断涌入我国市场。其中大部分投资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形成了制造业产业群,以加工组装产品满足国外产品需求为主。外商的投资带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但由于这些制造企业不是本土企业,而是外商的直接投资,因此可以说,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一直走的是“国际代工”的道路。

  这种“国际代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只是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从事低技术的加工部分,本身不具有科研能力,因而也就不能形成较强

竞争力,不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当今社会的竞争是知识和技术的竞争,不能掌握先进的科技,就永远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称雄。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有待与国际接轨,培养科技人才,掌握先进的技术,打造自己的品牌。

  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必须有一批技术型人才。“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成果,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经济发展水平。而我国制造业技术型人才的结构明显不合理,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型人才比较有明显的差别,具有高级技能资格的人才占整个制造业人才的比例过小,而初级技术人才比较过高,因而技述创新能力很有限。因此,要想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必须培养一批高级技术的人才。

  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品质,不仅需要高技术的人才,还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企业本该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三个流程的集合体,但国际经济一体化使这三个流程出现脱离现象。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只进行生产活动,很少涉及研发及技术创新活动,更不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制造产业升级,必须与国际接轨,使企业不仅具有制造能力,而且具有设计能力,拥有自己的独立核心技术,增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提高市场竞争力。而所有的技术都来源于创新活动,为获取先进的技术及持续更新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从海尔,还是从微软,都可以看出,品牌是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技术、能力的标志,是市场上的通用语言。我国东部沿海制造业的升级,必须摒弃粗制滥造的加工观念,逐步建立品牌思想,建立一批可以代表中国形象的品牌产业,参与国际品牌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而品牌的建立,与技术创新、技术人才培养又是息息相关的。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沿海制造业升级,有待与国际接轨,掌握先进的技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并打造自己的品牌,参与国际竞争,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作为“国际工作”的代工者。

  亚太财富(北京)经济咨询中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