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企业领袖年会8月18日上午会议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12:55 新浪财经

  2006年8月18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6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主题为“投资上海---本土企业的新机会”。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论坛,以下为中国企业领袖年会8月18日上午会议实录。

  时间:2006年8月18日

  主题: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6上海论坛

  投资上海——中国本土企业的新机会

  地点:上海香格里拉

  主持人叶蓉:

  尊敬的胡延照副市长,各位尊贵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今天高朋满座、嘉宾云集,大家会聚在此,隆重举办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6上海论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和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向光临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以及专家、与会代表、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感谢。

  大家可能知道,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是由《中国企业家》杂志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到目前已经在北京连续成功的举办了四届,目前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凝聚和吸引企业家充分展现企业家精神与个性的重要高端平台。在关键的时刻,请关键的人物,来探讨关键的话题,这是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举办的目标之一。根据中央对上海的发展定位,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设成为一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如今,上海将迎来新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良机。那么中国的本土企业应该如何参与其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的?为此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第一次走出了北京,来到上海,邀请上海市及经济主管部门的各位领导,国内知名的企业及跨国公司的企业家朋友,全国各地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的代表,进行对话与交流,共同就投资上海——中国本土企业的新机会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希望继续逐步实现年会所举办的宗旨,这就是推进政府与企业两大逻辑的对接,推动中国与全球商业智慧的融合。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开幕式和论坛的嘉宾。他们是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先生;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艾丰先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名誉院长刘吉先生;《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先生;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先生;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根生先生;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云先生;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佳芬女士;上海国际会计学院院长夏大慰先生;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均金先生。正太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先生。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辉先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龙先生;瑞信投资银行业务董事总经理陈昌华先生;上海张江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纹如女士;凯德置地集团总裁林明彦先生;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增兴先生;上海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先生;上海长甲集团董事长赵长甲先生;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锡培先生;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先生;上海复兴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权宾先生;蓝天中国资本创始合伙人唐越先生。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明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先生,吴国迪先生,温州奥康集团董事长间总裁王震抗先生,黄丽泰先生,《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先生,《中国企业家》副社长黄丽路先生。

  此外,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中国企业家》报社历届评选出来的中国企业未来之星的代表,是具有成长性的杰出企业,彭朝晖先生、杨劲女士、李重量先生、丁玉章先生、蓝伟光先生、肖志国、朱佑兰女士、刘南林先生、严肃、陆华先生、阮积祥先生、孙坚先生、肖首清先生、孙爱军先生。欢迎各界的光临。

  参加本次会议的还由《中国企业家》全国理事会30多家理事成员企业,以及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北京、天津、武汉、上海等地的450多家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代表以及苏商会、浙商会、浙江生产力促进中心、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中关村科技协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有关负责同志,还有日本东来投资基金、韩国中华总商会、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等机构的代表,以及经济日报社、上海第一财经、上海电视台财富新闻栏目、新浪网等媒体朋友们。在此我代表主办方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掌声请出《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先生致开幕词。

  刘东华:

  谢谢主持人,不过我还要先介绍一下我们联办论坛的经委领导同志夏雨先生。

  尊敬的胡延照副市长,尊敬的各位贵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代表中国企业领袖论坛的组委会向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中国企业家》杂志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创办21年来和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共同进步和成长,见证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十年前,我们提出了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只有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中国,这样一系列的核心理念。在大家看来,《中国企业家》杂志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价值可能是在全社会逐渐的促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关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价值的共识。我们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也是把这一共识逐渐推举到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刚才我们的主持人介绍到,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从2002年开始举办第一届,今年已经要举办第四届,这次论坛是我们扛着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牌子,第一次走出北京来到上海。实际上在座的很多朋友知道,在这次大会之前,《中国企业家》杂志已经在上海近几年举办了若干的中小活动,包括两次中国企业家沙龙,包括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论坛和未来之星的颁奖,包括前年杰克·韦尔奇先生到中国来,由我们主办的在上海的两场论坛。但是这一次我们是第一次和我们上海市经委一起来举办这样一个大会,可以说第一次登堂入室。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认为自己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推动政府逻辑和企业逻辑两大逻辑的对接,推进本土商业和全球商业的这种智慧的融合。而上海恰恰是一个特别好的舞台,因为在这个大会之前,胡延照副市长跟一些企业家也谈到,上海不仅是上海的上海,更是全国的上海。我想在这儿说,上海也不仅是世界的上海,更是中国的上海。因为大家都知道,跨国公司登入中国往往会把上海看作是一个最好的入港处,我们也特别希望上海成为我们中国本土企业、本土企业家驶向全球市场海洋的最佳的出海口。

  今天这次大会,是我们热衷于让中国本土企业、本土企业家和我们上海市政府对接的一个做“红娘”的开始,我们特别希望这个“红娘”能够做好。特别希望像胡延照副市长刚才在下面说的,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和水平,服务全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能力和水平,正是上海本身发展和进步的能力的水平和标准。同时胡延照副市长也提出一句话,希望上海再次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发源地,因为在世纪初曾经是这样一个地位。

  最后,我再次代表《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代表我们的主办方感谢大家的光临,感谢我们张江新希望的协办单位,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主持人叶蓉: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先生为我们致欢迎词。

  胡延照: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的举行中国企业界领袖年会,首先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对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6上海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地的企业家、学者和专家以及媒体方面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次年会以投资上海——中国本土企业的新机会为主题,不仅为全球企业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也为我们上海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我相信通过我们的相互借鉴、交流和学习,必将推动中国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我们已经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经营管理规范,充满活力,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以及企业家队伍。我们不仅发展重大的一大批企业,而且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为打响中国品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我们不仅在制造业而且在现代服务业中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品牌和优秀的企业。这是我们上海企业家的光荣,也是全国企业家的光荣,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强大生命力的见证。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我们正在努力让上海成为经济、金融、航运中心,我们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把上海的发展进寄托于或者建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基础上。正在致力于加强产学研的战略联盟,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上海将全面贯彻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个两优先的方针。既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又要在服务领域方面,特别是在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发展,提高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所谓经济中心,说到底是一个服务中心,是一个市场中心。经济中心的能量关键是服务的能量和它的周边地区辐射能量,或者说它集聚和辐射的能量。因此,经济金融中心、航运贸易中心,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市场中心,是一个服务中心,因此我们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上海的经济逐步走向以服务型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上海的支持,上海企业只有在服务全国中才能赢得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空间。上海的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上海就是一个大舞台,就是一个大平台,上海的能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它海纳百川的能量和水平,上海是一个追求卓越的地方。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论坛,通过兄弟企业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一定会使上海成为一个投资环境良好,能够更大规模的涌现各类优秀企业的地方,上海应该成为企业创业的地方。我们相信,只要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预祝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6上海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在上海旅途愉快,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主持人叶蓉:

  今天我们的论坛主题就是投资上海——中国本土企业的新机会,下面我们将请出我们的演讲嘉宾,就这一主题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

  下面有请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刘永好:

  各位好,欢迎大家来到上海,欢迎大家来参加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大家觉得奇怪了,我是一个西部的企业,怎么在这儿欢迎大家来到上海呢?是的,我是一个来自西部的民营企业家,经过24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今天我们在这儿高朋满座,我特别的高兴,在兴奋之余,我又看了看,我们20年前,10年前,来这儿开会的人的身影越来越少了,说明什么呢?说明长江后浪推前浪,说明我们新一代的民营企业在成长,一代胜过一代,我感到很高兴。但是另一方面,确实中国的这些最早创业的民营企业他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有的发展不如现在那么好了,有的倒下去了,我心里有特别的感觉。是的,20多年来能够还在市场上拼搏,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实力,并且能够得到社会认同的民营企业不多,我为我们的企业能够成为这样的企业而感到骄傲。

  是的,我们有24年的历史了,假设再过24年我还能够站在这儿,我们的企业还能够站在这儿,我们这的民营企业家们还能站在这,那么我们中国的经济就大大的发展了。我想利用这个时间我讲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我讲讲关于上海。第二,讲讲我们在上海做的几件事。第三,谈谈我们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的方面。

  刚才胡市长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上海。是的,上海是中国经济的中心,是国际贸易和航运等综合的一个中心。在上个世纪的这个时候上海崛起,有一大批中国的民族之本在上海投资发展,同时十里洋场也迎来了国际很多企业到这儿来投资和发展。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本土企业,民族企业是上海的骄傲。很多在中国各个地方成长发展起来的企业,他们的第二中心,他们再创业的基地选择在上海,我们当时非常优秀的一些工商界的人物都在上海投资和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上海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人说上海是十里洋场。什么意思?就是国际500强企业来得非常多,非常好,上海楼房多了,街道宽了,磁悬浮列车开了,讲外文的人越来越多了,非常好,上海本土的民营企业也在发展,上海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天堂,在这个问题上,跟引进外资的角度来看,还稍有不足。我们上海不但要成为十里洋场,还要成为我们全国企业创业发展的海洋,我觉得这是符合中央对上海的定位,符合全国对上海的期待。

  上海有特别多的优势,它的交通的优势、林海的优势、金融服务的优势、人才汇聚的优势、我们基本员工职业化水准的优势等等,有非常多的优势。另外便于经商的优势,便于跟国际交往的优势,还有上海的法制比较规范等等,这些为企业的创业、投资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上海也有不足,就是商务成本比较高,工资高,房租高,经营条件比较高。怎么办?上海怎么样发展?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上海市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在上海经委总部基地促进委员会的帮助和支持下,在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新希望集团和张江高科和北蔡政府,我们还有一些创业者,还有一些企业管理者,我们组建了张江新希望企业家家园这个公司。这个公司的目的是做什么呢?就是创造一个适合民营企业投资发展的总部经济园区。这个地方选的位置在张江高科的范围内,交通非常的方便,离市区比较近,并且有完善的配套措施。经过了两三年的努力,我们占地2000亩的上海张江新希望企业家家园正式展开了建设的序幕。我们很荣幸成为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的赞助商,同时我们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信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上海张江新希望企业家家园即将在上海诞生了。这是一个占地2000亩的总部基地,这是一个有300多栋独栋小楼集科研和办公为一体的商务区域,这是一个环境优美的配套服务比较好,有较好税收优惠的区位。它的样本,它的前期,半岛科技园现在已经建成了,19栋,就在张江地铁站的附近。这19栋有人说是最漂亮的,有人说是整个上海最好的,因为它周边都是河,它的容积率只有0.8,更重要的是它的环境非常优美。我希望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去看看,现在全部建好。

  我们打造这样一个企业的总部基地,就是为了发扬我们上海这样一个龙头的地位,吸引更多的创业民营企业家和第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们,和其他有实力的企业家们在这个总部基地投资、发展,来上海展示自己的丰采。

  第三,我想讲讲关于我们集团这24年所走过的路和我们的一些体会。众所周知,我们是来自西部的民营企业,当时我和我的几个兄弟凑了一千块钱开始了我们的创业,做饲料、搞养殖,搞民营企业,经过24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十年前,我们明显的感觉到我们有相当的不足,尽管我们在成长,尽管我们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尽管我们有相当的竞争力,但是在法人治理结构、在财务体系、在内部产权的格局、国际化程度方方面面,我们有相当的不足。怎么办?我们立志要做中国优秀民营企业,我们立志要做中国最大的农牧业企业。我们制定了我们的发展战略,从十年前开始,我们逐步进行调整,进行规范,十年过去了,应该说我们的企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不单有3.5万个员工,不单去年销售值200多亿,不单我们向国家创造了6亿多的税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企业进步了,发展了,我们的治理结构严谨了,我们的财务报表比较漂亮了。我们不但在农牧业方面进行投资,我们在金融业、地产业也有投资,我们在化工业也有投资,我们跟在座的企业家们一块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之一。

  虽然说我们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明显的感觉到我们必须变革,必须创新,必须发展。有人说发展是不是我们多建几个工厂,多投几个企业就叫发展?我说不,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理顺内部治理结构。从五年前开始我在做减法,我原来担任过差不多100个公司的董事长,现在我只有三、四个董事长了。在五年前,我大概还有几个公司的总裁,现在我只担任可能一两个公司的总裁了。换句话说,我们在做减法。另一方面,有减就一定得加,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的人到董事长的岗位,到总经理的岗位,他们更年轻、更专业,更有职业责任感,我觉得把最优秀的人放到最重要的岗位,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另外我们成立了事业部,由事业部进行专业管理。第三,我们跟国际接轨,我们设立了相当多的一些机构,这些机构专门搞培训,搞文化,负责社会事务,负责一些文化传播这方面的事情。我们订立了我们新的发展战略,我们提出我们要打造世界级的民营企业,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八年以前我们开始走出国门,我们现在已经在东南亚国家建了六个工厂,并且取得相当的成绩,我们在海外的年投资回报率超过了30%,我们中国企业我觉得完全有能力走向海外,求得发展。我们计划在未来两三年内,我们在海外还要投资几家公司,使得我们在海外投资的收益占到我们集团收益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

  总之,我们在发展,这个发展更重要的在于我们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在于我们更加的规范,在于我们更加的国际化,在于我们培养更多最优秀的人,在于我们清晰的战略,我觉得这方面远远超过了我们具体投了多少钱,我觉得这方面我们的进步是明显的。我相信我们在座的不少企业家可能做的比我们更好,我们愿意跟大家一块共同团结起来,为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今天我们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上海召开,高朋满座,有不少优秀的企业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更年轻、更职业、更专业、更有激情。昨天我跟几位朋友沟通,讨论到晚上12点,我感觉到在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通过这样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沟通,通过企业家领袖年会这样的舞台,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讯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场所,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感到非常高兴。感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感谢大会组委会,感谢各位企业家的参与,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主持人叶蓉:

  我想代表今天与会很多朋友们要感谢刘永好先生在这里敞开心扉,让我们一起分享了他和他的企业20多年来的一个发展历程,同时也对更加良好的一个投资环境发出了呼吁。接下来我们将请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牛根生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牛根生: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企业界的各位领导包括行政部门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非常的遗憾,大会的主题是投资上海本土企业的前途。我感觉到非常有意思的是,成长性高的企业蒙牛算一个,但是新型企业蒙牛正好不是,也不知道是刘东华搞错了还是组委会搞错了,我们是传统产业,而且非常农民,非常农村,非常牧业,所以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大上海与大草原血脉相连的”。

  大上海,刚才刘东华先生还有胡市长,还有刘永好先生已经对上海有了评价,无论是经济中心还是贸易、金融、航运中心,无论是上海的今天或者明天,我们都知道上海是中国、世界和全国人民的上海。但是我感觉大上海非常有大气派,大上海的大气派让我在三四年前就有所感觉,因为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市场,人口密集度,刚才胡市长说了是最高的。所以作为我们乳品产业、乳品行业——牛奶重要的销售基地,我们三、五年前就来到了上海。但是由于上海定位非常清晰,由于上海的选择性非常的强,由于上海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我们养牛的、种草的、挤奶的企业,我们到了五六个区,终于排在了外边。所以我想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的牛奶企业,我们的奶牛还想出上海,所以你就别来了。产品可以进来,市场可以来,养牛厂千万不能来。所以我们有心投资上海,但是由于上海的定位,由于它是站在国际的角度去考虑上海的发展,我们没有进得了上海。

  那么作为大草原,无论是今天或者是昨天,跟大上海确实是血肉相连。我们记得非常清楚,在60年代初国家困难时期,上海孤儿院的3000个故而,一次又一次的向内蒙古告急,不是奶油炼乳就是奶粉,因为在困难时期,正常人都吃不饱,我们这3000孤儿怎么办?三番五次、五次三番,通过朱德,通过总理周恩来,后来几经波折,终于在半年以后,我们的领导人说,奶粉真的运不来了,炼乳也运不来了,而且还有保质期,干脆把孩子们运来吧。所以那个时候长江还没有桥,3000个孤儿经过7天半的运行,终于从上海到了我们内蒙古,分在了我们内蒙古所有的养奶牛的家里。我记得最多的一个家里接待了六个孩子,到今天为止这六个孩子其中四个在北京,既有国防大学的,又有北京大学的,还有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军工部门的,这个阿姨领养了四个孩子和两个没有领养的孩子,四个生病的孩子,这一家人接待了六个孩子。在文革时期正好北大有一个教授,因为这个地方学习文化比较落后,这个阿姨给给北京到内蒙古边疆劳动改造的教授,每天早上替他出去劳动,教授教这六个孩子,现在这六个还是四个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另外两个现在也做着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前年我带这些上海孤儿回到上海寻根,寻找自己的父母亲。我记得当时最清楚的,为什么我们这些孤儿要送到内蒙古没有送到西藏,没有送到新疆,没有送到宁夏,也没有送到广西这些自治区呢?想来想去,一定要把他们送到有奶的地方,内蒙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由于现在条件好了,再不用把孤儿送到内蒙古了,所以蒙牛包括伊利,我们把牛奶送到全国各地,送到你们口中,送到孩子们的嘴中。

  纵观历史,也包括今天的上海,刚才说定位非常清楚,内蒙古作为西部的一个省,我们虽然是边疆,陆地上海洋上大家非常清楚,最大的水域资源面积是海洋,陆地上最大的资源是草原,作为西部地区的草原,我们现在感觉到在12个西部开发的区域,内蒙古的资源最多。最大的资源在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非常大的资源。所以包括现在东西的关系,我们感觉到无论是西气东输,还是西电东送,包括西菜东运,包括西奶东喝,包括西药东运,无论是中国乳都还是现在的中国药都,因为连着五年八年,中国的药品会议都在呼和浩特市举行。这样的话,我们感觉到今后对上海的制约正像我们胡市长说的那样,不是在资金上,也不在智慧上,也不在人才上,主要是在资源上。资源对上海来说至关重要,全世界现在对资源的认识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没有资源,飞机将上不了天,汽车将上不了路,机器出不了产品。因此,我们毛泽东主席活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讲人口众多那是指东部,我们讲地大物博那是指西部,西部和东部的关系我想现在、过去和未来应该都是一样的。北京我想主要的体现是精,而上海主要表现是海,上海要想变成国际化大都市,一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胸怀,这个海正像刚才各位领导所说的不一定只是上海人的海,必须是中国人的海,地球人的海。

  我对上海有几点建议。第一,我感觉上海应该有海一样的市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中国最大的市场在上海。我很小的时候,无论用的铅笔还是橡皮都是上海产的,无论穿的鞋帽还是衣物都是上海产的,自行车、手表都是上海的,我们从小印象中最深的,上海出差背着很多大包小包全是上海产的。今天我想由于我们定位清楚,分工不同,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没有地域的划分,世界的饮料中心就不会在美国的亚特兰大,如果没有定位分工,德国的柏林和法兰克福应该是世界的汽车中心,但是它在斯图加特,世界上凡是大的品牌,大的产品,不一定全在大城市。我想我们中国假如进行葡萄比赛肯定不能派河南的,应该派新疆的,如果全球那些人生大赛,世界的大赛,我们首先不能在太行山,也不能在井岗山区,一定要在长白山区。全世界的乳业大赛,无论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丹麦,我看北京代表能不能去要画问号,上海代表队应该考虑,内蒙古代表中国乳业参加大赛。伊利、蒙牛这样的企业占据牛奶市场50%,我们非常清晰的认识到,蒙牛虽然是出口奶牛市场第一,原来香港整个地区50%是澳洲牛奶,30%是北海道牛奶,10%几是欧洲牛奶,现在我们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59%,现在香港超市或者是大的卖场,只要买牛奶的人,如果进去看没有蒙牛牛奶转头就走。最近温家宝总理去重庆一个养牛厂的时候说,我有一个梦,想要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喝上一斤奶,他连着喝了两杯奶问够不够一斤。后来两个月,中国奶协、包括我们企业,两个月的学习我们突然发现,世界上凡是有钱的国家总统和总理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都做过这样的梦,第一个是丘吉尔做过这样的梦,想要全国健身,这样我们推出了一款叫做OMP牛奶,这个牛奶不仅能把钙吸收,而且还能把钙留住,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知识产权的牛奶。这个牛奶已经登上了世界牛奶的顶峰,所以内蒙古不是大家想到的那样落后、偏远。长江商学院到内蒙古走了一圈,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他们给我们回的信息,真的没有想到,真的没想到,这样的信息可以跟大家共享。

  我想上海应该有海一样的能量,上海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能量,所以第三个建议,海一样的精神,海纳百川是胡市长刚才提到的精神,海孕万物的精神,由于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由于上海是我们上海所有企业家“出海”的平台,通过上海我想到了纽约的定位是“梦想和创造”,伦敦的定位是“不屈不挠”,他们有这样的城市精神,促使他们挤进了高端市场。上海应该考虑包容、服务、创造这样的海的精神,也必将使上海成为世界级大都市,陆地上最大的是草原,比草原更广阔的是海洋。所以草原与海洋的携手就是资源阈值回的结合,就是硬件与软件的连接,就是西部与东部的双赢。

  谢谢各位。

  主持人叶蓉:

  不管是传统经济还是新经济企业在寻找新机会的时候,蒙牛老牛告诉我们,他的企业一直与民生血肉相连。大家也都听明白了,给蒙牛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下面请出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王健林: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发言。刚才刘总做了声情并茂的发言,昨天晚上交流的时候,我听说他的企业解决了200万人左右的就业。我表示钦佩的同时也在想,他能把200万人能“忽悠”到一块跟他干不简单,所以我觉得刘总真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

  今天这个会议主题是投资上海,我就讲一个和投资有关的事情。我发言的题目是“商务成本不是决定投资的关键”。最近几年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地价、房价和人力成本逐渐升高,商务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上海的商务成本太高了,这么高的商务成本今后很难吸引到投资,因此要降低商务成本。

  我谈一个观点。我觉得吸引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商务成本,我讲四个理由。第一,商务成本越高的地方是越能吸引投资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世界上四个城市的商务成本是最高的,纽约、巴黎、伦敦、东京,这四个成本都排在商务成本的前十名,有的还在前两名,商务成本最高。但是这四个城市恰恰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和咨询中心,吸引投资最多。我查了一个小资料,这四个城市吸引的投资,当然包括金融中心的投资,占了全球资金30%左右,这四个城市可以说吸引了全球超过了四分之一的投资。在中国来说,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应该说是商务成本最高的,排在前两名,但是恰恰这两个城市每年吸引全球超过十分之一的投资。比如说就房地产的投资来讲,2005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总额1500亿,接近4000亿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占了全中国房地产投资四分之一以上。所以我举国外四个城市和国内两个城市来看,从理论上来说,商务成本越低吸引投资越多,从实践来看,恰恰是商务成本越高的地方,吸引的投资最多。

  第二,商务成本越高的地方是越能赚钱的地方。投资的目的其实不是看成本,是看投资利润率,看投资回报率,哪个地方赚钱资金往哪个地方流。从现在来看,北京、上海应该说是中国最能赚钱的地方。国家税务总局曾经出台了一个83号文件,关于所得税征收预征的文件,所得税每年揭短期较长,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区的税最高。万达本身有两个例子,我去年在北京、上海各投资了一个商业项目,光交所得税超过3个亿,这两个项目比我在其它项目获得的利润多。

  第三,我认为商务成本越高的地方吸引资金的含金量越多。按说资金都是吸引一个亿或者一千万,为什么还有含金量之说?从现在来看,一般商务成本越低的地方,吸引的资金大多数或者是劳动密集型,或者是对环境有污染,投资带来的负面的东西比较多,或者说对环境应该比较大。而商务成本高的地方一般对资金比较挑剔,所吸引到的资金大多数都是人才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或者是金融、贸易、航运这一类的资金投入。所以这一类的资金对资源的要求,对土地的要求,对环境的要求相对比较高,所以这些资金我认为吸引的含金量也比较高。

  第四,商务成本越高的地方投资环境越好。现实环境也是这样,你商务成本高了和别人就不能拼成本,不能拼土地,不能拼劳动力,就是要在投资环境上下功夫,现实看也是这样,一般越穷的地方投资环境越差,越富的地方越注意投资环境,中国很多城市,尤其小一点的地级城市,根本不在乎什么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越难。我自己感觉来看,凡是商务成本高的地方相对投资环境好,长三角是中国商务成本最高的地区。不管是上海还是杭州,还是宁波还是南宁都差不多,长三角占了全国2%的土地,容纳了全国6%的人口,每年吸引全国超过四分之一的投资。所以说我认为商务成本越高,一般来说投资环境越好。

  我简单讲四个小小的理由说明上海市在吸引投资方面没必要为自己商务成本的高而发愁,而是要进行投资的创新,只要维持、保持或者进一步创新自己吸引投资的环境,我相信上海吸引的投资将会越来越多,而且吸引投资的块头将会越来越大。

  主持人叶蓉:

  谢谢,接下来我们请出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副会长艾丰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艾丰:

  个各位上午好,我今天讲的围绕两句话,第一句话,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第二句话,品牌让上海更受尊敬。

  “十一五”规划内容很丰富,我给它浓缩了三句话。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任务是转变增长方式,操作的抓手是自主创新。这里最重要的是转变增长方式。2004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1/25,但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着1/25的GDP,我们消耗了世界1/4的钢铁,我们消耗了世界1/3的煤炭,消耗了世界1/2的水泥。也就是说,从投入、消耗和产出的比例来看,看出了我们中国增长方式的问题,我们的产出只占世界的1/25,但是我们的消耗是占1/2、1/3、1/4,按照这个粗放的模式很难发展下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两个办法,一个办法讲的比较多,一个办法讲的不够,当然讲的比较多不一定做好了。一个办法叫做硬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很多约束指标,我们提出了节约经济、循环经济,这个方面得到了重视,但是贯彻的还不够。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我们强调认识的还不够,叫做软资源的利用。我认为我们中国的经济,特别是企业家们,面临着对软资源的认识和软资源的利用。我们中国今后的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应该更多的靠软资源去发财。软资源跟硬资源相比,然资源就是信息性的资源,硬资源就是物质性的资源。

  软资源跟硬资源相比有几大优势,第一,软资源在使用中不被消耗。网上有一个信息,你调出来了,那个信息仍然存在,甚至还被使用,在使用中不被消耗,而且在使用中增值。第二,软资源不产生环境污染。第三,数量上原则上是无限的。这三大优势的资源我们现在利用的很不够。我们看美国污染不像我们这么严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资源。我们中国应该有更多的这类企业。除了这类企业以外,我们中国还有一大部分搞实业的,离不开物质性资源的企业怎么办?我叫做软硬兼施。软硬兼施比较好的美国企业就是肯德基、麦当劳、迪斯尼这一类。80年代末,我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候曾经组织过一篇文章叫《肯德基吃什么》,这个文章有四个小标题,第一个是肯德基吃鸡,没有鸡大家不去,这个鸡是硬资源,但是鸡很多为什么要吃肯德基呢?所以有第二个小标题,肯德基吃快,符合现代生活节奏快,就有软资源的味道,不完全靠物质,而靠一种操作。快也很多,中国的熟食也很快,为什么要吃肯德基?就有第三个小标题,肯德基吃派,很多人吃肯德基,是开洋荤,没去过美国也尝尝美国饭什么味。第四个小标题肯德基吃文化,实际上我们吃的是美国文化,美国文化不是越吃越少,是越吃越多,把他的文化带到全世界,也把他的经济效益扩展到全世界。所以我们中国要有很多企业,包括搞实业,搞物质性资源产品的企业,应该更多的考虑软硬兼施。

  软硬兼施实际上是三步曲。第一步我们研究的对象是软资源、硬资源统筹研究。第二步把它变成一种创意,变成一种模式。第三步把这种模式用一个品牌加以覆盖,叫肯德基,叫麦当劳,叫迪斯尼,于是就有了知识产权。这种模式别人不能用,别人用可以,拿钱来。有了知识产权以后,他卖的不是有形的“烧饼”,是一个“烧饼”的设计,我们现在只会卖一个有形的“烧饼”,他卖的是“烧饼”的模式,他卖的是画饼。所以品牌在我们转换增长方式当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品牌就不能利用软资源,不能利用软资源我们的增长模式就很难转化。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现在最重要的经济思想就是要认识到品牌和制造的关系。在上海我已经讲过两次,上海现在进步很大,我想为了肯定这个进步,我再讲一次。中国人重制造轻品牌,最典型的产业就是汽车产业。制造已经在我们中国按产量全世界第三,但是我们中国的品牌还没有真正起来,大家搞不清楚制造和品牌的关系,我是做一个比喻,我现在广泛的宣传我这个比喻。写文章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写文章的方式是自己写文章用自己的名字发表,制造是你,品牌也是你,署名就是你。第二种方式,自己写文章用别人的名字发表,文章是你写的,但是发表的时候是署了别人的名字。社会上有专门的人干这种活,干这种活的职务就叫秘书,秘书天天写文章发表,署名是首长的。中央有个大秘书说他的工作就是天天写文章,年年不见发表。为什么呢?都发表了,只是没有署他的名字而已,署了首长的名字。这是制造是自己,品牌是人家,这是秘书方式。还有第三种方式,就是秘书方式的对立面——首长方式。首长怎么写文章?首长出主意,笔杆子写文章,写好了以后顺眼了,首长署上名字发表。许多首长的文章写的都很好,并不是他本人写的很好,他主要找了笔杆子帮着他写的,所以那些文章都很好。所以不会写文章的首长可以写很好的文章,原因在哪里?他用了首长方式。

  我们中国的汽车业三大集团都是秘书方式,起码主体是秘书方式,自己国产化写文章,然后用人家的名字发表。国产车叫奥迪,国产车叫桑塔纳,国产车叫通用,都是人家的笔杆子。现在非常好,中国有首长方式了,比较典型的是奇瑞,奇瑞造车也不灵,但是他用首长方式造车,汽车设计不行请日本人设计,日本人设计个13种他挑了3种,3种优点加以综合变成一种,日本人设计的,但是是我的知识产权,因为是我让你设计的,我是首长,让你这个笔杆子给我写文章。发动机中国也设计不好,让奥地利设计,设计完了知识产权也是我的,因为我让你设计的。

  最近我到了一汽,一汽红旗的老总发牢骚,说我有一个新型的红旗还没有上市网上就批评我,说那个技术是外国某某大公司的,什么技术是外国某某大公司的,批评我这个新红旗。我说你把这个作者找到,让他多找几篇文章批评你,很可能是表扬你。为什么?因为你当了首长了,你的红旗用的技术不光是红旗的技术,你把全世界非常好的技术都用上了,因为你当了首长了,是表扬你。消费者如果真正知道你的技术是用了世界最好的技术,我看你红旗就会畅销,如果你天天说是红旗技术是一汽的技术,我估计卖起来会很困难。

  刚才副市长接见我们的时候也讲了这句话,我现在为什么在这儿讲?我很欣慰,上海的汽车可能有一个新的局面,上海第一要创造自己的品牌,第二这个品牌要综合世界的技术来打造自己的品牌,也就是原来上海当了人家的“秘书”,现在上海也想当一把“首长”,我看我们应该鼓掌。上海要开始当“首长”,这个动劲就很大,因为上海毕竟影响大,上海的条件会更好,上海如果把品牌抓起来,我们中国的品牌就更有希望。

  我稍微讲一点理论问题,很简单。什么叫世界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源整合全球化,但是光这个计划还不够,根据我的经验还要加另一句话,不是经济利益全球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因为每个国家是一个最大的主体。所以才有各种贸易摩擦,才有各种国际谈判,如果经济利益全球化了,就没有这些谈判,没有这些摩擦了。那么经济全球化说成一句话,这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怎么说?每个国家利用资源整合全球化争取本国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是一个赶超的国家,我们是个弱势经济,更要清楚这一点,强势经济可以不清楚。我举的例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老到你家里吃饭,他说没关系,咱们是一家人,他老到你家里吃饭,对他很有用。资源整合全球化怎么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呢?其实很简单,具体方法万万千千,理论方法就是一个,争取整合中的主导权。在全球资源的整合中,争取整合的主导权,就跟做股份制似的,你控股,你就有了主导权。因为在整合中有的是被整合者,有的是整合者。我们中国人如果有可能,不仅要做被整合者,更要做整合者,拿到整合的主导权。拿到整合的主导权当然条件很多,但是最基础的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主品牌,没有自主品牌你连主体的代表都没有,请问你如何整合别人?选你当头你没有名字,我们怎么选你?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不仅是一个富豪的问题,它是你的主体代表。我们现在讲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一个链条,自主创新一定要保证自主知识产权。秘书很多自主创新,创完了给首长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存在必须有自主品牌,你把你的自主知识产权都用在别人的品牌上了,为别的品牌服务并不是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你为别人服务。所以这是一个链条,自主创新必须导致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必须有自主品牌,没有说三个环节都是半途而废的。

  所以今天我很侧重第二句话,第一句话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我已经在北京讲过了,所以在这儿讲品牌让上海更受尊敬,因为原来上海品牌陨落很多,现在又重新启动,是非常值得关注和庆幸的一件事。谢谢大家。

  主持人叶蓉:

  谢谢艾丰副会长,接下来请出的是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辉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黄辉: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同仁大家早上好。我们均瑶集团是一家上海企业,所以我们非常务实。我昨天也行使了务实的责任,我们今天会议主题是投资上海,上海在新一轮发展中主题今天上午胡市长已经做了介绍,是创新和现代服务业。我昨天花了一点时间,用最现代的信息手段做了一个调查,第一个我百度了一下,第二个我用Google了一下。

  第一,大家知道百度去年年底有一个服务叫百度指数,这个百度指数是计算整个网民和媒体对某一个客体,某一个概念的关注度。百度指数中用中文输入创新型的城市,也输入现代服务业,结果百度指数告诉我这个概念不存在,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在国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或者说超过一亿的网民部落,对这两个概念,在过去半年或者一年过程中不关注,导致百度不能把这个关注度形成一个指数计算出来。同时我换了一种办法到Google上面,世界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同样去年有一样的服务,叫Google趋势,也是计算整个网民和媒体对一个特别的概念关注的程度。第一个我输入创新型城市的英文翻译,一输入进去,结果非常醒目。首先对最关心的十大城市,都是美国的城市,排名前几位的国家是美国、新西兰、新加坡、爱尔兰,还有我们的邻国印度。同样现代服务业也在Google上面做了一个指数调查,这个结果作为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但是也是最不想见到的一个结果,这个指数调查最关注的五个城市,第一个是孟买,第二个城市是得里,第三个城市是新德里,第四个城市是切尔曼等。可想而知,媒体最关注的国家就是我们的邻国印度。

  这五大城市都是在过去十年中是世界新兴服务行业,是高度信息化,富有创意而且是知识型的服务业,不管涉及IT外包行业,不管涉及金融服务业,不管涉及医药、研发相关服务业,这些企业都是非常有成就的。

  这个关注指数的调查说明了几个方面,第一个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城市,以及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我们上海市或者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我们首先需要更多的像今天这样,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上海的召开,有更多这样的渠道传播我们的思想和理念,能够进行思想的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使创新型城市和现代服务业这种概念能够做到家喻户晓,以便形成我们在每个城市,在每个群体里能够支撑创新城市和现代服务业的业务形成的土壤,同时推动在我们的社会里创意阶层的产生,以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城市向创新型城市和现代服务业的城市发展。

  第二个方面,关注度指数说明我们现在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创新推动创新型的城市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但是我们有一段经历,我们看我们国家的软件园,包括现在我们在各地形成的所谓创业街、创业中心、创业区等等,目前我们还是更多的拘泥于一个硬件的形式,没有形成一个产业支持我们创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建议政府在进行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在创造服务型政府的同时,我们在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建立或者说设立综合性的政府部门来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对我们的教育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保证能够更好的优化创新和研发的资源,与市场的需求进行对接,这些方面的工作对我们下一步发展创新型的城市以及发展现代服务业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最后,我们作为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应该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迅速转型,加强自主创新的投入,提高业务的现代服务业的含量,以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以及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我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民营企业一定会成为主力军,我们很有活力,我们没有体制上的制约,我们也没有外资企业对技术或者创新能力向中国转移这样一个保守的姿态。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同样发展现代服务业,也就是发展高度信息化的、富有创意的、知识型的服务业企业,也需要更大的投入。我们也希望在这个方面,我们政府能够给这个行业的企业,尤其是给这个行业的民营企业更多的支持。

  今天我们整个会议围绕着投资上海,我想创新型的城市,或者说创新、现代服务业都是我们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我想均瑶集团也是在座企业中,可能是能够把创新现代服务业,投资上海能够最有效融成一体的企业。均瑶集团在2000年初把总部搬到上海,在过去的时间中我们做了20项的投资。去年我们均瑶集团制定了以航空和营销服务为主业,全面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战略。在航空方面,大家也知道我们以天津或者以华北为基地的奥凯,同时我们在短期内即将翱翔蓝空的以上海为基地的吉祥航空,都是我们通过航空业以最优质的,最个性化,最专业化的服务为我们整个上海成为航空航运和贸易中心做出我们的努力,也为上海到2010年迎接8000万的航空客流做我们不懈的努力,让我们营销服务更加致力于食品饮料,以健康为主要概念的营销,这个作为我们的主业发展。我们作为总部在上海大型民营企业,我们希望在上海新一轮发展过程中,与上海市发展一道实现我们的使命,那就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加健康与舒心,我们致力于创造超乎人们想象的价值,使均瑶集团成为卓越的、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的企业集团,谢谢大家。

  主持人叶蓉:

  接下来要请出的是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云先生。

  马云:

  谢谢刘社长的邀请,谢谢各位企业家朋友,我进来的时候听见老牛在讲宽阔的草原,听得我热血沸腾,他说陆地上最开阔的是草原,我一下想象起来,我想下会的时候跟老牛去草原养牛。

  听了前面三位演讲以后突然忘了自己要讲什么了,艾丰讲的是领导,艾丰讲的是让别人替你去干,别人替你设计,别人替你写。黄总讲的是先百度了一下,又Google了一下,就没有雅虎一下,所以我就一直在等什么时候说到雅虎一下,他没有说。但是我觉得陆地上最开阔的是草原,人类社会最具想象力的是互联网。艾丰会长讲,我们不烧一点点煤,整个阿里巴巴公司觉得挺骄傲的,我们创造了很多税收,但是我们每天用的电是一点点,我们所有的成本就是人,还有房租和水电。所以我自己觉得,如果说草原是最大的陆地,互联网一定是最具想象的未来的窗户。我是杭州人,杭州人跟上海人永远是对在一起的,在上海人眼里我们都是乡下人。五六年以前我先把总部放在上海,当时在淮海路租了一个很大的办公室,装扮的漂漂亮亮的,结果一年以内特别累心,招人招不到。他们说阿里巴巴是哪儿的公司,几乎没有人理我们。最后我们决定从北京撤到上海,先选定北京,最后觉得还是回杭州去。当时我自己安慰了一下,我说在北京和上海我们是500个孩子中的一个,在杭州我们是杭州的唯一的孩子,所以至少我们在杭州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因为那时候还小。所以对上海我们有一种感觉,就怕我们这样的创新公司,因为上海比较喜欢跨国公司,上海喜欢500强,只要是500强就有发展,但是如果是民营企业刚刚开始创业,最好别来上海。现在想想定位是正确的,如果很小跑到上海来确实不好,在当地还可以。

  所以现在总结的经验,创办一个企业,搞出一个企业,在全国各地,只要有商机,只要有人,只要有资源都能做出来,但是做大做好一定需要一个规范的城市,一定需要一个各种各样资源、环境都配置的非常好的城市,上海是可以把你搞大,其它地方是可以把你搞出来。

  我关注了一下这几年上海让我刮目相看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上海的是那些不会讲上海话的上海人。真正的上海的改变是因为那些会讲洋文的,会讲我们这些说不准上海话,但是很想学上海话,我们到上海发现上海做大量房地产,各种基础建设设施,各种投资的绝大部分都不是上海人,影响当地城市发展的都不是当地本土人而是外地来的人,大部分地方都是这样。杭州大都市不应该比上海楼谁高,不应该跟美国比路谁宽,而是胸怀谁大,任何一个城市怎么包容容纳外地人来创业。所以我想上海有今天,是因为有很多不会讲上海话的上海人融进这个城市,帮助这个城市的成长。所以我觉得一个城市第一要投资的是人,第二要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一个城市的激情非常重要。所以这几年上海的变化,也是让我感慨万千,三年以前我再度来到上海,那时候我说上海不能超过9个人,搞一个办公室一样,因为人家说,我们在国外有一点点影响,人家老是说你们在哪里?我们说我们在杭州,杭州在哪里?我们说离上海180公里以外的地方。总觉得上海没有办事处不行,所以我们搞了9个人。但是后来几年阿里巴巴发现以后,我们帮助大量中国企业出口的时候,老外跟我们说,没有上海的企业估计你们中国出口供应商档次比较低。所以这三年以内我们从9个人发展到现在200个人,现在我们很有信心,在未来两年以内希望有2000人在上海参与阿里巴巴的建设。所以我们觉得任何一个城市首先投资人,我是杭州人,对上海总有一点不太好的感觉,但是冷静下来还是想一想,不得不对上海佩服,全国来说上海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比较高,到了上海如果不会用上海人企业永远做不大。第二是环境,我觉得上海是中国大陆上国际国化、规范化最好的一个城市,所以一个企业要在做小的时候为了求生存可能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要想做大,跟国际接轨,毫无疑问必须要先到上海。就像大海里游泳,先得在游泳池游一下才能进入大海。上海这个城市越来越具备国际竞争力,这是我自己的看法。还有城市的激情、变化、改变,我记得大概在92年左右,上海刚刚开始说要进行开发浦东,那天晚上刚好在看电视,中央说要把浦东开发好,电视上一扫过浦东全是破房子,我想这个估计是完了,要搞成这个样子太难。但是十多年下来,上海浦东的发展,我们出去参加各种论坛,心里感觉都不一样,上海代表一个新的重要,上海代表一个全世界新的一个蓬勃发展的地方。我觉得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会让这个结局改变,印度是在强盛发展,我记得四五年以前别人都在讲WTO,大家都在讲WTO进来了是“狼”来了,我在国外的感觉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很多跨国企业家因为中国加入WTO,所以中国这头“狼”来了,所以特别可怕。再过几年以后去搜索,我想出来的最多的是中国这个城市。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去讨论的话,中国跟印度在一起永远是吃亏的。两年以前我参加过一次中印基金论坛,中国就我一个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一个,他们每个人侃侃而谈,讲制度,讲体系,我也听晕过去了,我讲了几句他们也听晕过去了。游戏规则按照他们订的时候,怎么做都会晕过去。

  两个月以前,我在旧金山,在一次全世界的互联网大会上有一个分析师问我,怎么看待十年以后互联网发展?我自己觉得,互联问没有历史,电子商务也没有历史,我们这一代的人最有运气的时候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创造历史,去改变历史,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将会影响50年、80年以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人问我说,人类社会上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我这儿跟大家做一个探讨,什么商业模式是最好的商业模式?我说国家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不管做的多大,美国GE很大,波音很大,但是跟美国政府比差太远了,每年GDP的收入怎么都比不过,但是国家是不可能创建的。今天到沙漠上搞一个国家,别人马上给你灭了。但是今天在互联网人类社会在形成这样一种新的体系,国家最早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河边买卖东西,最后生意市场越来越好以后,有人开始吵架,最后说找一个人来做公证人,然后出现了法官,然后出现了法律,最后公证人说了以后还不行,有警察,再进一步又怕别人抢我们,建立了军队,这就是国家体系建立了,法院、法官、军队。今天在互联网上确实在形成这样的东西,互联网上是可以建立起一个制度,你最强大就可以建立制度,你最强大就有警察,就有军队,我觉得三四十年以后,全世界很多无数的企业,各个人类都会在虚拟社会上。而今天我们在网络游戏上面已经看到人类在五十年、三十年以后一定会生活在虚拟空间里。30年以前比尔·盖茨说,30年以后人类社会每个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那时候讲的时候人家说他是疯子。我认为,30年以后人类社会各个组织机构都会在社会上生存。我判断十年以后,全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中一定有三家是中国的,而世界三强之中有一家一定来自中国,十年以后世界500强的企业中一定有一家来自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这些民营企业靠制造业比较难必须靠技术搞创新。所以我自己越来越相信这一点。我希望中国民营企业能够有这样的机会,真正凭自己的实力能够打进世界500强。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最好的场地毫无疑问是上海。谢谢大家。

  主持人叶蓉:

  很想让更多的人听到马云的演讲,很想让更多的上海人听到马云的演讲。因为他讲的是一个爱上海的非上海人对上海的所思所想,也讲出了对新经济的一个梦想。梦想也许不足以使我们到达远方,但是到达远方的人一定有梦想。

  接下来我们请出的是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先生。

  南存辉:

  各位企业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会组委会邀请,能够有机会参加今天的会议。我想今天的会议主题是投资上海——中国本土企业的新机会。我想讲的题目是投资上海的理由。因为我们的企业在21年以前在温州开始发展,我们当初也想过如何到上海大城市借资源、整资源。是我们只能到上海请几位专家工程师,那时候到上海投资以后,上海地方政府没有现在这么热情,大概十年以前办过企业,后来又撤回去。20年以前只有在温州像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农民出身的老土可以发展,在上海不可以。现在不一样,我们在温州发展了以后,我们将近占了28%的份额,下一步再发展的话,继续向系统的发展,温州很多资源不够用,后来选来选去选择了上海。所以我想现在我们在上海的松江已经征了1500亩,第一期厂房已经建好,设备已经到位,已经开始生产产品。第二、第三期接着启动。今天我围绕着我们为什么选择上海,谈谈我对上海的理由。

  第一,上海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平台。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企业在自主创新上面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努力,无论是引进外资,无论是合作、创新,都在不断的提高。提高创新的地方我们看下来最好的还是在上海,因为我们在温州那么多年,受到制约的就是技术,技术来自人才,所以我们在温州也想了很多办法,想来想去就到了上海。到上海以后发现,上海很多技术创新手段,技术创新的一些思路、方法,在上海可以有非常好的环境。我们请了很多专家,当时我们问他都不愿意去,一听说温州就吓跑了。所以我们现在把800多位全国一流的高压输配专家集聚到上海,我们跟国外的一些专家的交流,他们觉得在上海都非常方便。所以使我们在输配电这个行业迅速崛起,现在产品已经运到了国内一些重点工程和国外一些大工程上。这个得益于技术的平台。

  第二,上海是一个人才的高地。我们最早的时候,在21年前发家的时候,请了上海四位退休的专家支持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对上海人才这方面的认识很有感触。这次我们在上海投资以后,我们发现上海人才不仅来自于上海本地高素质人才,而且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专家都愿意到上海来,因为上海的方方面面的环境都非常吸引人。不仅吸引了全国的专家,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所以现在我们无论是在投资,无论是在管理,无论是在技术研发方方面面,发展的都非常快,更有利与我们的企业通过上海向温州输入人才,有利于利用我们的企业向海外派出人才。现在我们到海外投资、开拓市场,通过上海这个人才高地,向世界各地输出我们的人才,促进了我们的发展。

  第三,上海是交通和信息的中枢。当初我们在温州的时候,由于企业刚开始起步,我们感觉不到交通给我们的压力,也感觉不到信息时代的压力。现在不一样,我们很多事情就在互联网上,很多的事情需要到大城市中快速的交流、互动。所以我们在上海已经感受到交通的事业发达,航空事业的发达,尤其我们在上海这么一个信息非常密集的地方,使我们许多的工作都在高速运转。所以我们来上海大投资的时间还不到三年时间,但是我们办公核心这块已经在这里很多年,完全感受到交通的便利性,航运的快捷性以及信息给我们带来得好处。所以我们觉得现在在上海的一些运作都非常方便,从而也带动了我们整个企业效率的提高。

  第四,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窗口。这一点我们认为更为重要,我们在上海也看到了世界500强当中有400多家都到上海来了,这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无论是跟美国GE合作,还是跟其他跨国公司谈判也好,我们在这些合作当中,基本都能够就近跟他们学习、交流。我觉得对我们的企业从引进来、走出去,向他们学习理念、文化,学习他们的一些经验我觉得很有好处。我们在上海投资以后,有很多大公司都愿意去温州跟我们合作,下一步我们松江园区建成以后,将来会引进一到两家跨国公司。在上海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竞争实力,可以跟跨国公司交流很多经验。

  第五,我们在上海投资感受最深的是上海地方政府的服务能力。原来承诺过的优惠政策基本上都能兑现,而且上海地方政府确确实实把企业的事情,把投资者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的利益,确实在想企业所想。这一点我们在全国各地都有投资,一对比的话感觉很明显。这一次我们在松江的投资,04、05年两年的时间,从征地到规划,到建设、投厂两年的时间,厂房全部起来,产品到了用户手里。假如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没有优惠政策的到位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我觉得我们对上海的选择是正确的,同时我们在上海的投资也没有离开过原来的发展理念。

  这次我们参加这个会议也想借这个好的机会,向上海市政府,松江区委区政府,向社会各界汇报一下我们自己到上海的一些想法。因为我们原来在温州的发展也很支持,我们现在发展的是高压电气,温州低压电气发展继续扩大、巩固、提高,在上海的高压会带动温州低压电气发展,所以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现在我们在杭州投资了自动化的产业,用信息化的技术嫁接传统的产业跟上海和温州紧密结合,促进我们整个产业水平的提升,所以这样我们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去年我在加州的斯坦福大学会议上演讲的时候,有人问我,正泰以后的发展到底想怎么做?我还是老话,我说我们是用减法做大企业,用加法做强产业。我们用减法做大企业就是专业化,不相关的产业基本不做,我们只专注于输配电制造业。用加法做强产业,主要是考虑到凭个人力量,凭一个企业的能力是不够的,我们希望不断的整合各方面资源,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所以我们现在不仅是跟国外企业强强合作,我们更欢迎国内的企业一起合作。所以我们来上海,也要学习上海海一样的胸怀。我想以后有其它的同行或者投资者,我们都非常欢迎大家在上海或者在温州,或者在杭州,或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我们一起合作,一起把输配电这个产业做强,一起把中国的品牌创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叶蓉:

  谢谢,接下来要请出的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名誉院长刘吉先生发表主题演讲。

  刘吉:

  各位企业家,很高兴我们又一次在企业领袖年会上见面,这应该感谢《中国企业家》杂志办的好,凝聚了我们的企业界,也凝聚了我们的学术界。我只能讲宏观的东西,至于企业怎么办我是不懂得,叫我赚钱恐怕会亏本。中国当前大的形势怎么样?我想简单说两句。因为经过过去两年多,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过一场关于改革的争论,使大家感到思想混乱,对中国的形势表示担忧。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已经解决了,因为胡锦涛同志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的会议上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精彩的讲话。“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努力加强或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要不时时机的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领域或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我觉得这段讲话是非常的重要,也可以说是对过去两年多的一个争论的总结,应该成为我们企业家进一步去观察中国的新形势,来发展自己企业的一个指导思想,手中的一把剑,一把有力的武器。

  现在的问题是全党、全国必须把认识统一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来,一切违反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的都是错误的,都是应该被摒弃的。第二,我们全党、全国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来把邓小平所开拓的这场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进行到底,直到胜利。我把这段话在这儿读一下,我们感到我们的党中央,我们的掌舵人对他所掌握的方向我们有信心。因为这段讲话中间,我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他不是泛泛的在谈继续深化改革,因为一般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谁都能接受。实际上这两年,讲的是深化改革,实际上把过去进行的市场经济的改革再深化回去改到计划经济当中去了,也叫深化改革,搞混乱。而这里,我觉得锦涛同志特别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方向。什么方向?具体来说,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的改革方向。他还进一步说,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要求我们,在一些领域和关键的地方进行新的突破。我想这使我们对中国改革开放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对中央的领导力充满信心。现在看这个领导力怎么化为执行力,我们怎么样来贯彻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从而能够把我们这样一个大好的改革开放的形势,大好的中国经济崛起的形势更进一步的培养前进。

  这里谈到上海的历史使命,上海在邓小平的改革战略部署中间是放在第二步的,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在非常困难的时期,邓小平同志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就是开发浦东,所以90年代看浦东,从90年代看浦东以后,上海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或经济、社会高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带头羊。那么现在怎么办?现在就应该按照胡锦涛同志讲话的精神继续前进,而且胡锦涛同志对上海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就是四个率先: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个率先,我的体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总的最后的目标,要建立这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要完成前面三个率先,而完成前面三个率先,我认为关键就在于推进改革开放。因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罢,这都对,为什么喊了很多年,不能推进的很快呢?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体制上的阻力。如果不克服这种体制上的阻力,我们就不可能完成这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所以改革开放才是完成这两项率先的动力,所以我觉得在上海四个率先中间关键还是进行改革开放。现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定的一些目标都是很正确的,比如上海应该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都是很正确的,上海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包括刚才说的汽车产业。但是我觉得上海最关键的还应该拿出来,在一些重要领域或者关键环节实现怎么样体制改革的突破。

  对上海提出这个要求,我们就应该对中央也要提出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上海提了四个率先,我们中央各个部门来说,第一,各项宏观调控应该率先征询上海的意见,是不是有利于上海的率先,包括沿海,包括长江三角洲。第二,既然上海率先,就应该给上海率先的政策,促进上海,促进长江三角洲,促进沿海的率先实现体制转变,通过体制改革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自主创新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是上海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当然这话上海不大好跟中央说,我在这儿说两句,既然给上海四个率先,就应该给上海率先政策,就应该在制定中央政策的时候率先听取上海的意见。我想这样会有利于整个长江三角洲或者是沿海的进一步高速发展,因为上海只是一个代表而已,上海的率先就可能为后继者提供必要的经验基础。

  历史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有了锦涛通过作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儿掌舵,给了上海这么一个率先的机遇,上海千万不要错过,上海的机遇也是全国的机遇,因为上海也因为地理位置或者历史的原因,处于一个很特殊的地位,五口通商的时候,上海才5万人口,但是后来很快就发展起来了,上海处在中国最富裕的长江流域的龙头地位。企业品牌不但讲自己的品牌,还得善于利用别人的品牌,上海就是一个最响亮的品牌,不到上海来用这个品牌,不是傻子吗?很多年以前我到美国一个小地方访问,他们一个议长问我,你是哪儿来的?我说是从中国来的,他还搞不清楚中国是哪个地方。但我说是上海来的,他知道上海。所以上海的品牌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企业应该利用上海的机遇作为自己的机遇。当然民营企业更应该利用,上海是近代民营企业的福地,很多民营企业,中国的民族企业都是从上海发展起来的。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不仅是企业,很多都是这样的,比如粤剧发源地是浙江郴县,粤剧的人唱的好了,就到杭州唱,杭州唱著名了就到上海来唱,老一辈的粤剧名家都是从郴县唱到杭州,唱到上海来,人才就是这样流过来。企业也是这样,当你是小企业的时候在本地发展,当你发展到大企业的时候,你要想再进一步的成为国际化的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不到上海来,不利用上海的品牌和平台的话,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我觉得上海是外地企业家的机遇,我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当执行院长以后,我经过几年的招生跟学生谈话,我发现上海的同学比例太大,外地同学比例太少,而上海同学确实很聪明,上海同学也很敬业,也很努力学习。上海人智商很高,上海人的情商也很高,所以他是一个很好的白领,但是在上海仅仅是智商高、情商高无法成为一个企业家,因为企业家还必须具有胆商高。就像胆量,过去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没有一点冒险精神在上海怎么发展?所以因此必须要有胆商,就是抓住商机该出手时就出手时,在最困难的时候用胆量顶住,渡过难关,所以胆商很重要,而上海人恰恰是胆量比较小,因为上海人目标是有限的,就是能够成为外国公司驻上海的总代表,年薪有100万人民币,然后坐着奔驰车,住着四房两厅的高级公寓或者是别墅,讨一个漂亮的娘子,生一个胖胖的儿子,到了圣诞节的时候带着全家到欧洲美国旅游一下,很好,创业是要冒风险的。因此今天在上海出名的企业家或者中国最出名的民营企业家都不是上海人,上海本土产生不了大的企业家。但是外地人一到上海这块福地,就很快的成为大的企业家。因此后来我提出来必须要智商高、情商高,还要胆商高。我觉得上海人才高地是一个白领人才高地,要想成为企业家,要外地人的胆商,外地人的闯劲,外地人志存高远的目标,和上海一流的白领结合起来。上海特别是外地企业家发展的一个机遇或福地。

  这里我谈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政府跟欧盟政府合办,本来合办的企业要放在北京,北京人不敢要,结果到上海,因为上海搞市场经济就要来了。要来以后,经过了十年的办学,现在MBA在世界排名20名,EMBA第13名,短期排名时间45名,三项排名都进入世界500强,亚洲第一,在中国是唯一的,目标就是要培养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或高级管理人才。我们希望在座的企业家,我们给你们提供人力资源,你们到上海来要想找白领或者是找人才的话,请光顾我们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谢谢大家。

  主持人叶蓉:

  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的主任王忠明先生,王忠明先生是今天为了我们这样一个论坛特地搭乘今早最早的一班航班赶到我们的会议现场,掌声有请王忠明先生。

  王忠明:

  这是我一个很大的损失,因为前面很多嘉宾的演讲没有听上。我特别赞成刚才刘院长讲的关于改革的一些主张,我讲两点。

  第一,中国本土企业投资上海,取决于上海能否进一步给出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的环境。我们现在都知道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对于发展和稳定都有比较明确的表述,发展是硬道理,现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稳定是压倒一切。中国选择了渐进改革的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它的一定的预期,现在重要的是我们的改革到底是什么?改革对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刚才刘吉院长引述的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以及最近学术界、理论界关于改革的一些讨论,我想事实上又到了一个深化改革首先取决于我们对于改革的深化认识的这么一个拐点。我个人认为当今中国区别于以往中国的最根本的标志,当然有发展有稳定,最根本的是改革。在十几年前,特别是在二十几年前,中国也有低水平的发展和稳定,在28年前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应当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我们在那时候虽然穷困,但是社会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真正的给我们当今中国发展和稳定有了今天这样水平的是什么?我想是改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稳定和发展。我们今天有了这样的稳定和发展,千万不能忘记是什么带来的,而我们今天的稳定和发展还是一个较低水平的,不是一个最高水平的,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我们也有很多不稳定,我们发展相对来说也是粗放的,我们有很大改善的空间。这种空间我们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靠什么来缩小?我想没有别的途径,就是深化改革。如果不能不遗余力的,不失世纪的,甚至不惜工本的推进我们的改革开放,我们就会痛失良机。因为当今世界,改革开放是两大潮流,不仅中国在改,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包括贫困国家都在进行或者试图进行市场经济趋向的改革开放。中国不是唯一的改革开放国,中国仅仅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国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深入的探讨,为什么我们现在又要重新讨论改革,为什么我们在相当程度上近期有所冷落改革?我想我们要深化改革可能要突破两个局限,一个是小农意识的局限,第二是渐进改革模式的局限。小农意识,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今天依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而基于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之上的小农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年深日久的。表现在改革上,我们太容易满足,我们人均GDP才1000多美金,却在非常大胆的嘲笑俄罗斯改革失败,而俄罗斯改革已经人均GDP3000多美金。我最近去波兰考察,波兰人均GDP是6000多美金,我们太容易满足。同时我们把对于成就的肯定,往往寄托在对于别人的失败的预期上。比如我们从来都没有肯定过,或者从来没有说过俄罗斯改革当中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而恰恰俄罗斯的改革真正的基金改革,仅仅是92-94年两年,后来的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渐进改革的一些做法,我们总是在宣传别人的改革是失败的,而我们多么希望别人失败,从而证明我们的成功。我觉得这种成功的基础,这种预期是非常狭小的一种小农意识。因为改革可以有多种探索,既然是一个多元世界,多元文化,为什么改革不可以有多种途径?在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敬佩邓小平先生,他是真正的战略家。我们大家都还记得92年南巡的时候,他为什么一步一回头,一步一回头,反复的叮咛深圳的党政领导,其实是在嘱托全党、全国、全国人民,你们要搞快一点,要搞快一点。放到一定的历史长度来回战谁胜谁失,还很难说,更何况为什么一定是某一个模式一定失败,或者某一个模式只能是唯一的胜利?我们为什么不应该有更加开放的胸怀?因此小农意识的束缚,应该看作是当前影响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的一大障碍,应当突破。

  第二是渐进改革模式。渐进改革模式兼顾了稳定的发展,兼顾了稳定本身,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渐进改革模式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渐进改革模式培养了我们每一个改革提出来所有人都伸手要好处,然而所谓的改革一定是既得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就意味着肯定至少有一个群体,会在短期内受损失,对于长远来说会造福整个中华民族。但是我们的渐进改革模式没有这样的观念,西德人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几千亿的统一税这就是代价,渐进改革模式同样由于是政府推动,有很多讨价还价的机会,使我们改革很容易出现滞缓。各位要知道,即使在俄罗斯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由于这种渐进改革的急风暴雨般的形态,甚至是非常粗糙的形态,也没有让俄罗斯人走回头路。这种渐进改革一波三折,对于我们来讲,各位渐进改革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关键的问题是今天我们处在这么一个特殊阶段,加入WTO今年已经是过渡期,临界钟点,大量跨国公司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更将大幅度进入中国。我们还有改革方面慢条斯理的余地吗?我们不加快改革,不深化改革,这样的风险更大,比不改革的风险更大。改革有风险,不加快改革,不深化改革的风险更大。因此我觉得对于投资上海,首先要看上海能不能真正做到率先改革开放,率先深化改革开放。第二投资上海对于企业家来讲要率先投资自己。

  到上海来,我觉得一般的人就别来了,不打算知识产权制作的人就别来了,因为我觉得一般的人到上海来,成本上可能比在狭小的本土上更大一些。你的人力资本,员工劳动力成本可能就会更高一点,你还有别的一些成本。你要到上海来,首先得掂量一下自己。所谓投资上海是在投资企业家,上海已经到了一个培育真正大企业家的时代了,这个大企业是怎么诞生的?根据我们有关的工作以及研究,在上海诞生大企业家,可能更多的会来自两种,一种是比较强势国有企业的改制转型为非国有企业,所谓的股份制企业混合经济型企业。宝钢已经上市,如果再加快股权分置,改变一股独大,很可能诞生大企业家。第二个可能会更多的来自冲着你投资环境相对比较优化,国际化色彩比较浓,已经有相当基础的,像南存辉这样的企业,很可能会考虑更多的投资你,从中诞生出比较大的或者大的企业家。在上海这种地方如果不想赚大钱,不想成大企业家,你最好不要考虑来投资上海。现在我们讲自富资源,我们富到什么程度?我们跟巴菲特370亿捐赠给比尔·盖茨的资金差距有多大?我们对富有的感觉更多来自于我们过度贫困这个概念。所以我们对富有的尺度也是狭小的,你今天要成长为大企业家,你不仅是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服务,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生产知识产权。知识致富是普遍性的现象,知识致富当中最高端的是知识产权致富,我们到底有多大的能力进行知识产权的生产?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来投资上海,可能在相当程度上要投资我们企业家自己,你要考虑你有没有到上海来当大企业家的天赋。

  在飞机上看到一个报道说,在世界青年体育运动会上,有一个肯尼亚的女子选手,3000米障碍赛夺得了冠军,而这个冠军非常奇特,就是光脚是赤脚的,不穿鞋的。别人问她为什么不穿鞋?她说我从来没有因为赤脚跑步而伤过脚,只要开始跑起来,我会忘记一切的。大概这就是别人说的为跑步而生的感觉。我觉得投资上海,你得考虑一下,你是不是为企业而生,你有没有这种独特的感觉。

  谢谢各位。

  主持人叶蓉:

  王忠明先生理性的讲述用了一个理性的结尾。下面请出的是上海土生土长的杰出企业家,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佳芬女士,有请。

  王佳芬:

  大家上午好。记得几年以前,也是《中国企业家》在上海召开了新上海人的企业家沙龙,我当时也是有幸成为不多的上海的总经理被邀请了,那时只是20多人的座谈会。今天由《中国企业家》杂志和市经委共同主办的这次论坛,我们在相聚的时候已经是有几百人的大会了。我想上海也是以创业家乐园的迷人风采永远是一块投资、创业、冒险的乐土,上海是中外大企业最理想的总部所在地,也是中小企业家发家、发财的吉祥地,我想也应该是无数成功企业家的起点和会合点。在这里应该感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今天上午胡副市长跟我们说,光明乳业是我们唯一一个最主要的本地企业,我想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在光明乳业已经15年,我们是一家上海最上海化的,牧工商一体化的国有公司开始起步的。从我们公司的名称,上海是牛奶公司、上海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然后是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次改名,充分的显示了我们走出上海,走向市场的探索和实践。在上海这样的环境当中,这是邓小平上海最后一次机会的讲话,使我们上海国有企业痛下决心,以合作、学习、超越的指导方针,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坚定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也是上海市政府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方针,使我们制定了用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的新战略,建成了全国近20家的工厂,在全国大城市生产光明的新鲜产品。也是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实施,我们把打造高科技企业竞争力,视为光明的卖点和亮点。借助上海现代业的发展,我们和零售业一起成长,借助上海的品牌,我们在全国20个省市设厂开店,把光明产品送到千家万户。借助上海的品牌,今年国际乳业联合会四年一次的盛会,10月份将在上海召开。光明乳业将负责承办国际乳业大会,我们将联手伊利、蒙牛我们的同行。在中国IDF的领导下,向世界同行展示中国乳业的蓬勃发展和光明的前途。我们也将共同迎接未来趋势的高品质乳业时代的到来。

  在与这座大城市共同发展的50年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里,光明乳业也形成了我们发展新鲜乳制品的优势。不管是规模的奶牛厂,到加工、送达商场家庭的冷联配送,我们全程供应链是集光明管理经验和信息化之大成,是光明和消费者最直接、最便利心贴心的供应链。我们从满足消费者新产品的需求,到创造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光明国家级技术中心代表着今天中国乳业和奶牛行业的最高技术,他们也为我们储备了未来三年到五年的最新的技术和产品。

  也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在行业里有很多的首创,我们首先领先把无形的纸盒鲜奶率先进入商场,我们鲜奶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我们优质奶牛育种项目是上海市科教兴市唯一一个农业项目,我们也是领先把新鲜乳制品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实现销地产。

  作为大城市的上海,我们这样一个传统企业,我们这样一个养牛企业,乳品加工企业,我们如何在大城市生存?今天会上都讲了,投资上海这样一块乐土,除了互联网的企业,知识产权的企业,我相信也有很多都市的产业也会在上海诞生。在上海生存企业的要害秘诀是什么?我想我们光明乳业的感受是这样的,你代表未来,你代表趋势。因为我们会非常强的感受到这座城市给你进步的机会核动力。上海这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把上海城市每一次变化都看成是机会,都觉得这是在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赢得时机。

  我记得我们计划经济,我们公司唯一销售来自于我们社区送奶上门的200万瓶牛奶。当城市发生变化的时候,你原来支撑你发展的通路怎么去改变?我相信十年以前,老外跟我语言,送奶上门的通路只有三年寿命。我觉得城市发展当中,在电子商务化,在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当中,我们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末班,然后把我们的通路改造成为消费者便利、喜欢的新的销售方式。现在,我们这条售奶上门的通路还在上海,在华东为消费者创造着巨大的个性化服务,从提供个性化服务当中,为消费者和公司创造着巨大的价值。

  把握未来,代表趋势,我们这座开放的上海城市也给了你强烈的竞争动力。我们上海市政府主动走出去,引进中外巨商,打破上海的垄断,有一次我在飞机上出差,碰到一位分管我们的副市长,他说如果你在上海的市场份额那么大,我就要引进竞争对手跟你竞争。我们政府就是这样,然后我们各路同行英豪也都以得上海者得天下。因此,在这样一个大上海的竞争环境当中,你都必须抢先起步,必须做代表未来,代表趋势的事情。并且定完目标以后,必须不遗余力的追求、实现。这样才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和代表者。

  为发展上海新鲜乳制品,我们面对国外、国内竞争,我们做了三次重大的改变,从产品来看,我们是进口了玻璃瓶的流水线,我们建设了保鲜奶工厂,我们改造了

酸奶工厂。从牧场来说,我们保持了上海5.5万多的奶牛,但是我们饲养方式一次一次在改变,一次一次在突破。我们整个运作模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我们三次重大的改变,以规模化、专业化为第一个阶段,以集约化、信息化为第二个阶段,以科技化、国际化为第三个阶段。我们以这样一种进取、创新、发展的精神保持着和上海城市发展的同步,从而保持了我们在中国新鲜乳制品的领先地位。同样当我们走出上海,在中国各大城市发展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为眼前的短期利益所影响,所以我们也必须坚持我们在主要城市形成的这种核心竞争力。

  我觉得把握未来代表趋势,这是上海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保证,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我相信也是上海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度集约的城市化建设,和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追求,使中国的乳品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我想那是一个产品结构优化的高品质时代,那是一个消费者追逐健康和新鲜的时代,也是消费者说了算的时代。我想我们今天的光明乳业正以积极的心态和扎实的行动在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

  借助我们10月份召开的国际乳业大会,我们代表着城市奶牛发展趋势的中国最先进的6000多奶牛厂已经在上海金山建成投产,亚洲乃至世界最大规模、最现代化的酸奶工厂,我们将在9月份建成投产。延伸到华东各个县、各个镇的现代冷链物流,将保证光明乳品的新鲜品质。

  把握未来代表趋势,光明乳业将一如既往。谢谢大家。

  主持人叶蓉:

  谢谢王佳芬董事长。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隆重请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做主题演讲。

  龙永图:

  各位代表,很感谢我的好朋友刘东华先生的邀请,来参加这样一次企业家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主要是讨论上海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机会。我觉得这个题目出的很好。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有机会,主要是看上海经济发展的怎么样,而上海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怎么样。可以说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上海经济的成败,也将决定外来企业能否在上海这样一块投资的热土当中取得最大的效益。所以我觉得在今天的会议上,我想讲讲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些热点问题,因为这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外部环境。

  刚才前面的嘉宾讲到中国改革的问题,实际上中国开放的问题,每当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关键时刻的时候,对于对外开放的问题就会出现一些杂音,对于中国开放的问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对于这点,我们还是要遵循小平同志的重要意见,就是不要争论了,按照中央的方针坚定不移的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关于贸易顺差的问题。现在中国的贸易顺差日益扩大,好象中国的国际贸易出现了什么大的问题,在国际上中国好象犯了什么大罪一样。实际上我认为,我们要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看待中国日益扩大的外贸顺差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排除一些误区,理解一下中国目前贸易顺差的日益扩大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国际上甚至于国内的同志都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低成本的产品大量对外倾销的结果。也有一些外国政府认为是我们中国政府执行所谓政商主义政策的结果。实际上都不是这样。由于中国的经济,特别是中国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当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中国国际贸易的顺差不是中国一家可以解决的。就像有外国话讲的,要两个人才能跳探戈舞。所以要了解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原因,要从全球经济和中国发展这样一个大背景利用。我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全球经济长期结构性问题产生的。也就是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代表的过度消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高储蓄的倾向相结合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经济失衡的结果性问题。一方面是过度消费,一方面是高储蓄。所以这两个方面相结合,造成了目前中国日益扩大的顺差。

  第二,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实际上是把过去很多国家,特别是向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对美国的顺差也同时转移到了中国。对美国来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第三,由于全球产业对中国的转移,美欧国家对中国大量的投资,他们在中国建立的企业向美国本土,向欧洲本土大量出口,所以我们中国的出口50%以上都是由三资企业出口的,就证明了这一点。总的来讲,中国日益扩大的贸易顺差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主要是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互动产生了新的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积极增长。

  再一个问题,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有很多人担心中国的贸易顺差日益扩大,将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摩擦,这两者没有更大的关系。产生贸易毛擦,从国内来讲主要是出口多了,多了就会产生多产,再加上我们国内的出口大部分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所以我们很多企业相互杀价,形成了严重的恶性竞争,从而出现了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倾销。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出现贸易摩擦主要是由于贸易摩擦在一些发达国家成为一个政府寻找不愿意搞经济改革的借口,从而对中国对外出口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所以产生贸易摩擦的并不一定是中国顺差日益增加的结果。

  总的来说,国际上特别是以西方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所搞的保护主义,我们中国内部竞争秩序的混乱造成的。我们中国即便没有顺差,贸易摩擦仍然会有。怎么样来应对目前我们产生的贸易顺差日益扩大的问题,我想讲两句话。

  第一,我们绝对不能刻意的控制甚至减少出口。为了我们中国的就业和税收,只要是不污染环境,只要是不破坏资源,我们还是要努力的扩大出口,这一点坚定不移。我们出口量非常大,但是我们的利润率比较低,我们的国家那么大,我们的人口那么多,所以我们还是要更多的花大力气扩大出口,特别是那些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的出口。我觉得我们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了增加高端产品出口的一些重要的条件,首先中国出口高端产品的空间现在非常大,尤其是

汽车行业。我们中国的汽车行业的出口只不过占整个国际汽车贸易量的0.1%,我们的软件出口只不过占国际软件贸易的0.4%,我们比较有优势的电子产品真正出口也不过占国际贸易的5%。所以空间很大,所以我们扩大高端产品的出口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第二,在出口高端产品的一些国家当中,特别是像日本、韩国和美国,他们一些基本要素竞争能力,包括劳动力的价格,包括土地的价格,还有包括人才的素质,和我们都有很多相比例的弱点,我们的竞争优势相当强,我们的竞争优势能保持10、20年以上。

  第三,中国正在加快物流业的发展,由于我们物流业长期落后,物流成本很贵,所以我们现代物流业只要一发展,我们的高端产品的出口就会大大的降低成本,从而具备更多的竞争能力。

  第四,在一些重要的产业方面,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产业集聚群,这些产业的集聚群将大大带动中国高端产业的出口。

  最后,目前的国际贸易摩擦主要针对中国低端产品,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高端出口产品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成为中国与外国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点。所以中国扩大出口,特别是扩大高端产品的出口是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还要不遗余力的,不要因为我们出现的顺差控制甚至减少我们的出口。我们在调整我们中国的出口政策,理应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解决贸易顺差另外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增加进口。我们中国的外贸政策长期以来把重点放在扩大出口贸易上,我们从现在起,我们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重点应该逐步转移到怎么样增加进口上面,怎么样改善我们的进口结构的问题上。我觉得这是一个重大的观念上的改变,因为我们长期以来认为只有出口好,进口不好,这是不对的,实际从国际贸易理论来讲,真正国际贸易的赢家是进口方。所以为了我们中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在世界贸易组织当中的地位真正成为一个贸易的强国,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增加进口,只有大进口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大赢家,才是真正的国际贸易当中的主人。美国WTO之所以常年以来说了算,就是因为他是全球最大的卖主。所以我们中国要努力的成为全球竞争的大庄家,使中国成为货真价实的贸易强国。

  第二,为了迅速提高我们的产业升级,改善我们中国的经济结构,我们必须进一步大量购买国外先进技术、专利,这样才能使我们中国的创新,使我们中国的发展能够走一个更加快速的道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在国外先进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发展我们自己的技术。这样才能真正在全球竞争当中始终处在一个优先的地位。

  第三,我们只有增加进口,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贸易摩擦的问题,一个大的进口国是不怕国外的贸易摩擦的。因为贸易摩擦所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如果面对一个大的进口国的时候,他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总的来讲,对于当前我们出现的国际贸易顺差扩大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又要以平常心来看这样的问题。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大的问题,也不是在国际上犯了什么错误,不过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是中国经济或全球经济互动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新的变化的结果。在这点上,我想起过去小平同志的一些话,当我们开始吸引外资的时候,小平同志讲过一句话,他不是经济学家,但是他都讲一些大实话。他说,人家外国人借钱给你都不怕,你怕什么?我想对于贸易顺差的问题我也可以用他一句话来讲,人家想买你的东西,他都不怕,你怕什么?所以我们还是一句话,就是坚定不移的扩大出口,使我们真正成为全球贸易的大国和强国。谢谢大家。

  主持人叶蓉:

  感谢龙永图先生精彩的演讲。各位来宾,我们今天上午的会议议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午的论坛将于下午13:30分同样在这个会场进行,我们稍后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