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主持人做总结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 17:08 新浪财经

  

主持人做总结发言

图为:主持人许玉道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8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培养计划执行办公室携手第一财经日报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金融市场分析年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由新浪财经提供独家网络支持。

  主持人:一个完整的会议有开始有结束,基本上梅小姐的演讲是一个结束,结束起码有一个总结的话。我想大家参加了两天会议非常累了,听了很多专家的讲解,我也惊奇的发现很多专家虽然站的角度不一样、工作领域不一样,但是对一些大的问题认知基本上是一致的,思想方面的认知是一样的,包括对当前的宏观环境和金融市场大的背景认知也是一样的,下面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每位演讲人的观点,我想这一句话对大家也许会有帮助。

  第一天上午的王一鸣院长的演讲,大家说那么多的数据、图表记不住的话,我觉得他支持了一个观点:当前经济总体是偏热,但尚未过热。如果再往下说一句话,经济处在潜在合理增长区间的上限。谈到的根源在于流通性过剩。基本上是这么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最重要的。

  王院长的演讲是非常精彩的,因为大家知道他在中央政治局里面也做过关于宏观经济的报告,在

中央电视台
中国经济
大讲堂也做过专门的讲座,讲的非常好,是非常严谨的一位教授。

  第二位专家是李佐军,李博士也是我自己的一位好朋友了,他的观点一句话概括,我自己认为和三年前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国步入重化工业阶段。如果说重化工业发展走势,他认为未来中国重化工业多少年,大概到2020年。包括未来的投资的机会、投资的方向、未来十个赚钱的行业,基本上围绕着重化工业的发展以及所匹配的服务产业的发展。

  史建平教授的观点实际上是比较定性的,他的观点是比较保守的,包括他倾向于用中文授课,对境外上市比较反对,对于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否改进治理结构的疑虑,实际上他的观点代表了一类观点,但是我觉得他在他的观点里面,实际上演讲之前我们下面喝茶水交流大概三分钟,我们在一个观点上一致的,最初我们把金融开放当成是狼来了的心态。现在经过几年之后该开放了大家稍微有一点盲目乐观。如果提取那么多观点或者一系列的谈到的共识之外,我觉得基本上有这么一个核心的意见,金融开放当前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乐观情趣稍显盲目,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开始。

  夏斌所长的演讲,如果也用一个观点归纳的话,如果愿意站在我们参会者最关注的角度来归纳这个观点,下一轮关于货币政策和

汇率政策的调整,走势当前尚未有定论,经过8月份和9月份的数据出来,尤其是8月份的数据出来可能稍有眉目,也许会有动作在9月份。这是我自己在下面的理解,我想我们在座的可能理解不一样,只是做一个交流。当然夏所长用比较大的篇幅,对于流动性过剩提出了他大概十一二个解决方案,他用了六个字,每个字背后都有好几个解决的步骤。为什么夏所长来讲这个呢?大家注意到整个两天的会议基本上大家都谈到了流动性过剩对整个经济环境、对整个金融环境、对商业银行未来可能带来的冲击、金融风险,实际上夏所长是我所知道的专家里面基本上第一个比较鲜明的提出流动性过剩的专家,是在今年的4月初的时候提到这个观点,后来这个观点陆续的被央行、被银监会、被官方机构开始采访和认可,所以他是在这个观点上面比较领先的一个人物,甚至他提到了解决办法,其他更多的专家是提到了流动性的问题和带来的危险。

  Ben Simfendorfer他是我们在邀请的国际专家里面北京引以为骄傲的,实际上他到苏格兰黄金银行的时间并不长,他是研究亚洲外汇市场的,挑三个人他基本上会有一个。我注意到他的观点有这么几个判断,第一,欧洲货币基本上处于强势阶段,但基本上也是强弩之末,所以对欧元未来的走势要稍有防范,现在基本上是在高峰的阶段。对美元他基本上一个判断是美国走弱、美国疲软的阶段会持续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对人民币的走向,他认为人民币短期可能走强,但是认为人民币未来不一定,他有这么一个规律,所以这个观点可能是供我们借鉴。

  张炳南的演讲风格是非常受听的,他谈到了一个愚蠢的人对黄金价格走势做了预期。但是他昨天也做了一个愚蠢的人,他也做了一个预计。实际上从他的嘴里面没有明确的谈到是涨或者是跌,基本的判断是涨。他认为所有的信用产品可能会受市场的波动非常大,但是黄金这个产品不会受信用产品和资本市场的波动不是特别的密切,甚至亚洲金融危机对它的冲击都不会很大。他基本的观点是,对黄金市场需求的拉动,现在的缺口是逐年的在增加,所以他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黄金如果要折合的话金价应该折合到1500美金,现在是在600多美金。我不是做黄金的,所以我对这个没有特别的概念,就是它现在还差得远。这里面的钱也不是那么挣的,做黄金和做股票不太一样,做黄金说没就没了,做股票赔90%还有10元钱呢,但是赔90%的股票还不算多。我觉得张炳南毕竟是作为报社的一个社长,所以他的演讲的技巧或者夸张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昨天下午许主任的演讲我这里就不总结了。(主持人许玉道)

  今天上午关于债券市场,实际上今天上午关于债券市场我们请的专家和组合是非常有意思的组合,基本上是一个老中青的组合,实际上他是最早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的一拨人,他们比较喜欢谈历史,经过文化大革命等等,会谈历史,但是他们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奉献了很多心血,把这件事情看成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有这么一种情绪在里面。王主任的演讲用一句话归纳的话,基本上是地方政府负债的风险现在越来越暴露。中央政府,包括中央政府的代言人,比如像国开行,可能要采取疏导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要认可它的合法化,一部分要控制,但是有一部分还是要扶植它,因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合理的成份在里面,基本上核心思想是这样的思想。实际上他的观点和几次交流会上的观点是一致的,发现学者改变他们的观点也是挺难的。

  唐俊实际上代表了年轻派,大家看到唐博士很谦虚、很绅士,实际上这是最新一拨做债券、做基金的年轻从事金融的形象,刚好他的导师就是今天下午的宋逢明教授。本来他从事的亚债ETF就是新生事物,所以实际上他的很多发言实际深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他谈到很多,像对资产证券化,也谈到未来证券市场创新的方式,所以他谈的一些内容和沈司长有一些重复的部分,但是站的角度不一样,唐俊更多的是站在债券发行本身是否认可的角度,沈司长更关注的是债券市场结构的设计和债券市场不同产品推出的步骤和先后顺序。

  沈司长的演讲用一句话总结,首先他认识到了相比国际资本市场中国债券市场是欠缺非常多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但是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另外他对未来债券市场的发展,新产品的推出,给我们也做了一个表格,大概有七八个产品,我看到是未来战略市场发展推动的力量。大家知道在中国债券市场如果谈到企业债的话,基本上发改委在做企业债的批复,央行坦率地说,我接触到的经济学家里面,央行最近两年为企业直接融资所做的创新、所做的努力是可圈可点的,这点上来说沈司长功不可没。沈司长的演讲里面谈到了很多,包括回顾,包括当前的发展和未来的规划。

  穆迪集团亚太区副总裁Katrina Tai,我觉得今天是很对不起她的,因为给她的时间是非常仓促的。她是专门为演讲从香港放弃了她的假期过来的,而且大家知道她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几十页。大家看到国内的演讲者都没有做这么认真的准备。我觉得Katrina Tai准备的内容是非常好,实际上大家知道制约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债券的信用。沈司长说了一句话,市场不承认也不行,前提是评级机构评的级别科学不科学,不是市场认识不认识,首先是科学,市场才能认识。当前国内在企业信用评级方面是比较欠缺的,一个是评级机构比较少,另外一个方面是专业人士比较少,可以看中国做评级工作的人非常少,尤其是做企业评级的。另外,实际上是打破了我们的一种观念,我们经常会认为企业发债的评级可能更多的关注到财务目标,今天通过她讲以后你会发现,财务目标只在里面占很小的一部分,她会关注到主权层面的、宏观层面的、企业战略层面的、组织架构层面的、业务层面的,我更发现她好象跟波士顿咨询的角色有点类似,所以这是评级的两个部分,所以经过这个展示以后我自己是有收获的,我也希望大家能有收获。目的也是非常好的,每次我们的高层论坛的演讲都非常好,但是很可惜我的另外一个部分,原来也是他们的亚太区的高级副总裁,刚刚离开穆迪,所以今天我们聊起来觉得非常的可惜,不但是中国的金融机构人才跳槽,国际金融机构待遇那么好也是跳来跳去的,所以大家时间长了平和心态接受这么一个事实。

  关于今天下午的演讲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忘记了,还是很清晰的脉络,朱民博士的演讲应该说代表了中国年轻银行家的形象,对国际市场了如指掌,对国内差距非常有自知之明,对改善的手段有多种策略了布局。朱博士同时也做过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也做过中国国际银行金融研究所的所长,我在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个小道消息,没想到记者朋友不够意思,当场就问人家是不是当副行长,显然上市公司在这里不能多谈。朱行长助理在银行业方面坦率地说我们接触的银行家行长应该是很多的,但是我们非常佩服的朱先生是年轻的一辈,他非常博学。大家谈到看到这件事情容易,解决事情不容易,比方他谈到,一个是从对公业务向对私业务的发展,这是银行发展的走势。另外还有从信贷业务项中间业务的过渡。我今天本来想问朱行长助理一个问题,中国银行在做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本来中国银行研究所实力是非常大的,多的时候是七八十人,现在是一二十人。什么概念呢?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中国的银行业走向经营的时候,因为中国银行业人才的局限,他们在开发高端产品的时候在人员方面是有局限的,原来都是做贷款的,都是催还款的,走向综合金融的时候,在研发方面队伍的欠缺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考虑的,尤其是他当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所长,但是我们又看到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造以后上市的时候所领导的研究机构就变成20人了,本来中国银行跟国外的银行对比,我所掌握的数据研发队伍差了十万八千里。我觉得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说我对这件事情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我自己觉得中国银行业普遍的研发能力是需要提升的,这一点本来我今天想问他了,但是看大家那么热情,就把时间送给大家了。

  宋逢明教授应该说是金融工程方面的专家,我们大家所理解的大学教授基本上只讲西方经济学、讲曲线、讲供给和需求,但实际上宋教授不是这样的一位教授,他关注到的是金融工程本身,也就是说比较关注实践操作的,所以从宋教授他的观点,他对商业银行治理的哲学,和他所呈现的对货币市场金融创新上的很多思路都是非常开拓和大气的,所以也是不可多得的讲的比较好的专家。实际上他所谈到的金融市场创新,我自己倒是感觉和朱民行长谈到的这些,和沈炳熙司长谈到的这些,包括和唐俊博士,和昨天的夏斌司长,等等这些人谈到的一些有些还是一致的,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说。

  梅卫红小姐的演讲可能是技术层面的,在座的如果有真正从事商业银行的稽核和资产管理方面的对大家一定会有帮助,但是如果大家在座的都是行长的话,我觉得可能帮助没那么大,可能大家更愿意听朱民行长或者宋逢明教授的演讲,所以应该是不同风格的组合。

  我的总结就到这里,今天到这儿结束,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