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正文
 

杨旭升:精确定位 创新进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14:39 新浪财经

  由经济观察报和香港管理专业协会共同主办2005-2006年度暨第四届中国杰出营销奖已正式启动。6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杰出营销奖快速消费品决赛。以下为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副业务总监杨旭升发言。

  杨旭升: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有幸来清华大学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2005年可口可乐与麦肯·光明合作推出的品牌营销全案,我演讲的标题是打破常规,大创意的大整合。

  刚才孙总也提到一些创新的问题,同样我们也有一个观点,在市场竞争高度白热化的环境下,碳酸饮料,更具体的说可乐饮料之间的竞争,已经突破了原先经典的市场营销想法,4P、4C,我们是怎么用创新的手法,想办法开拓一些新的沟通渠道、新的消费渠道,来开通我们新的消费群。在2004年,可口可乐已经提出要走自己的品牌主张,推出了一系列的主题广告片,2004年是奥运年,在2004年,基本上我们围绕奥运主题展开了自己的活动。从营销角度来讲,这只是围绕奥运事件,对全年来讲还有其他的广告辅助,在2005年我们有一个新的挑战,总的来讲是如何提高品牌度,实际是整合媒体优势,其他各种各样的优势,合作方的优势,去体现年轻消费群的价值观,生活的渴望,可口可乐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最喜爱的品牌。

  我们确立了几大营销目标,概括讲,怎么去开拓和渗透更贴近年轻消费群的沟通渠道。第二,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他们对品牌的喜好度,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保持市场的领导地位和促进销售。当然确定目标之后,我们要在04年的基础上,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年轻消费群的需求,他们的需求在哪里,消费者在演变,市场的竞争环境在演变。我们看一下我们所定义的年轻消费群,我们称之为新生代的开路先锋,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是年轻消费群最大的心理需求,他们的心理怎么样去满足,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梦想。在70、80年代,大家只有一条实现梦想的道路,就是学业,而现在成功的道路可谓是百花齐放。经典的案例就是斯诺克冠军丁俊辉,就是走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成功。这是年轻消费者的一种梦想。包括刚才提到的

超级女声,也是一条成功之路,并不是经典的小学、中学、大学、MBA、EMBA。

  我们观察他们的生活形态,我们可以看到,运动、时尚、音乐、舞蹈、友情、爱情,这是比较经典的兴奋点和生活中的热点,有一些也不是全新的,但是是爆发性的,比如说网络聊天、博客、网络游戏,我们要抓住一些新的事物去创新,利用这些新机会开创他们新的需求。一些数据显示,网络游戏在网吧中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网吧本身的成长也是一种爆发性的,它是一种新的战略渠道,在找到新的机会点和新的需求方面,我们在05年的营销策略上就想,怎么利用这些心理需求,他们的兴奋点去开拓我们的新思路,去创新。

  于是我们制定了我们一整套的营销策略,最关键的中心点,我们需要有一个大创意来引领整个整合行销,整合行销如果只是一个大的执行,很完美、漂亮的执行的话,对我们来讲是本末倒置,最重要我们有一个大的创意,去引领、整合,用一个主意、观点去整合整个的行销,不只是主流的渠道,比如说传统的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我们要在创新的渠道突破,去突破新的市场渠道,新的传播渠道,用这个大创意整合,去面对我们新生代的开路先锋。所以核心是打破常规的大创意,大创意的核心是一部连续播出六个月的广告连续剧,核心是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在整个连续剧中是核心的,展现出不同的品牌角色和产品角色。

  我们直接切入年轻消费者的兴趣点,他们的热点,通过五集正片,涵盖了友情、爱情、昂落游戏,起到滚雪球的效应,成为年轻消费者当中的热点话题,紧紧扣住一个主题,比如说谁说女孩不能采取主动,我有自己的风格,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有自己的品位,我有自己的特长,都是从青少年的身心讲,而不是高高再上的明星说要怎么样,而是平等的态度对消费者进行诉求。这样使得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度、好感随着播出而递增,这种滚雪球的效应是远远大于单支广告片的效应。

  最重要的是,改变以前只在主流渠道投入,而是采取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并重,而且更加重视质量而非数量,我们并不追求在电视广告上投放GRP多少,收视点多少,而是质量多少。我们推出电视广告片都是45秒,网络上推出的片子是60秒,可能是80秒,消费者欣赏广告的时候去感受可口可乐的品牌主题。可以看到,我们从电视广告出发,结合互联网广告,可乐自己的品牌网站,传统的线上、线下媒体,更重要的通过战略联盟,搞一些战略促销,而不是简单的送什么礼品,去推动自己的品牌主张,让消费者真正融入其中。

  打破常规的整合,已经抛开了单一的主流渠道,现在

世界杯上比较流行的词语来讲,就是实现了两翼齐飞,新的传播渠道和市场渠道去和我们的开路先锋进行沟通。

  我先介绍一下主流媒体上的执行,我们是拿出了中国电视广告业的“老友记”,这是美国相当流行的美国电视剧,其实也不是借用,只是一种巧合,我们有六个明星,我们做了五集正片,去展现我们的概念。同时推出了电视商业广告业最长的广告,就是5分钟的迷你电影,而且仅仅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次,现在我们分享一下广告的片断。

  可口可乐在这个广告片中的角色,是一种友情的黏合剂的作用。所谓的一种化学反应。当然仅仅是迷你电影,我们所推出的一系列活动,刚才我提到是一个整合,仅仅是5分钟的广告播出,我们也采取了一个小的整合手段,通过平面媒体、户外广告、互联网广告去推动,如果只放一次,必须实现很高的收视率,通过整合手段推动收视。

  同时在互联网上,我们也采取了很强劲的措施,采取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并重的策略,首先推出了网站,不再是单纯的企业网站发布信息,而是很多的互动,青少年可以注册玩一些游戏,发一些留言。携手新浪网发布一些广告,搞一些线下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借助网络游戏开拓新的广告渠道。

  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双赢的策略,使所有的合作伙伴从中得益,不只是网络游戏的发行商,游戏的引领商,包括可口可乐自身,都是双赢的策略。同时让年轻消费者参与,让他们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借助网吧,05年可口可乐在16000家网吧推出了陈列活动,占到05年中国注册网吧数量的10%。

  我们看一下结果,在一轮又一轮的活动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可口可乐的品牌偏好度比04年上升了3点,成为消费者的热点话题。这是一些调查数据。此外,ICOKE.CN也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站,在4小时内访问就高达100万人次,广告下载量达到25万次,在迷你电影一周内有有25万人次。

  在销售方面,在网吧渠道覆盖了差不多160家网吧,销量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100%,另外总的销售来讲,比04增长速度也是超过10%。

  总结一下,通过05年我们的营销方案,可口可乐成功的开拓,并且渗透到更贴近年轻人群的沟通渠道,网络、网吧,大幅度的提升了年轻消费者对可口可乐的喜好度,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销售的稳步增长,由于保密的关系,我是不便于透露增长多少,但是是两位数的增长。这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可口可乐的案例。谢谢。

  主持人:谢谢杨先生,我们开始问答。

  孙国辉:不评价,但是有一个感觉,我感觉是,在目标客户群这种定位的基础上,主要是一个品牌推广的方案、策略,我问一下,除了推广方面的创新之外,你有没有其他的创新,比如说产品创新,因为产品和品牌是密切相关的。

  杨旭升:像可口可乐这样成熟的品牌,如果是从可口可乐公司讲,有很多新的产品,但是从可口可乐单一产品讲,并没有太多新的口味。可口可乐在60年代曾经尝试过推出一些新的产品,但是从全球市场讲并不成功,因为大家更喜欢它这种真实原创的口味。你可以看到,现在在包装上有一个经典的标志,告诉大家,我这个产品是最经典的产品,是原始的产品,并不满足突破产品口味方面的尝试。其实它们有尝试,但是并不作为主流,在04年也推出过香草味可口可乐,在大陆做得很成功,是唯一一个成功的市场。

  孙国辉:现在你推广的客户群,16—24岁,跟以前客户群有什么差别吗?

  杨旭升:在目标客户群上没有差别,但是我们把定位定得更加的精确,有别于我们的竞争品牌。我们为什么提出是开路先锋,我刚才提到他们的价值观,我们抓住他们的需求,从中国整个市场环境发展看,现在年轻的消费者越来越有个性,勇于表现自己,希望成为团体里的一个领袖,我们抓住这部分人,就能带动周围的人。

  主持人:陈小姐。

  陈一枬:刚才说的案例是个大创意,你强调整合传播,这里有不同的渠道,但是这是很多品牌都要做的,如果说做长的5分钟的广告,其他的公司也做过。在中国的话,1分钟的广告,百度也是做过短片的广告,在创新方面你们不是第一个。

  杨旭升:我知道也有一些广告偏向于系列剧、连续剧,但是定位上讲,我们是中国电视广告版的“老友记”,当时也是一个巧合,正好也是六位明星,三对人员,我们就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启发了我们,把明星、消费者的故事融合进来,这种还是一种创新。从长度来讲,在香港都有很长的广告片,但是在大陆,我们用这种形式作广告连续剧,这是一个创新。

  主持人:王老师。

  王建国:我提个问题,如果要你做百事可乐的方案,你会和现在的方案有不同吗?

  杨旭升 : 会不同,百事可乐更偏向于引领时尚,百事可乐的广告片讲,更定位是超级球星,我是这样做的。

  王建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目标客户有差别吗?

  杨旭升:都是针对年轻消费群,关键是定准心理需求。

  王建国:他们的差别在哪里?

  杨旭升:最大是心理认同,去当人群的意见领袖,只是定位16—24岁中,他们是开路先锋,他们认为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仅仅是我很酷,我的做法是完全有悖于常人的做法,大家的价值观是这样的,对不起,我不做,我做酷。但是他们做的是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实现梦想。

  王建国:你认为可口可乐哪一点体现了你的个性?

  杨旭升:所有的想法是来自于自己。

  王建国:如果你的原创离开了产品,再核心的特点,和百事可乐的根本差异是有古典的、经典的,如果你的创新的形式脱离了产品最核心的个性,你的创新有什么用呢?所以我问你,你创新中间,哪一点能够体现紧紧抓住了可口可乐的特点。还有是顾客,百事可乐顾客不仅仅是年轻的问题,如果你打百事的广告,你说有不同,我讲很难有很大的不同。

  杨旭升:百事可乐是用超级巨星,比如说去年推出的本土广告,所有的百事巨星,都变成了超幻的人物,长出了机器样的翅膀。我们的策略,我也是年轻人,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王建国:我认为,可口可乐有很多年纪大的人是喝的,有怀旧的思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差别是年轻上的差别,你刚才打的是过分的年轻,如果跟百事可乐争年轻族群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话会破坏可口可乐的定位,你一定要鲜明的体现可口可乐的定位。

  杨旭升:我们刚才提到,可以看到滚雪球的方式。

  王建国:你的广告很像是给百事可乐做的,这是我的看法。

  杨旭升:您可以保留您的观点。我刚才就讲过了,百事可乐崇尚的是酷,是摆酷的广告,我们的广告讲的是真实的生活,所有的广告片内容、主题都来源于生活,这就是真实,而且我们讲到的主题是原创,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是抄袭某人的想法。可以看到我们的主题,我们有自己的氛围,我们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并没有播放舞台广告片,只是播放了友情,但是其他广告片都是点出我有自己的品位,不是说你的职位比我高,就听从你的建议,按你的生活生活,而是说我有自己的主意,我有我的生活。

  主持人:高老师。

  高建华:我想问你们上市的策略,你觉得是进攻战还是防守战?

  杨旭升:进攻战,百事可乐在04年,基本上还是局限于比较传统的做法,比如说百事音乐流行榜,我们是创新的在网络渠道,从网络这些渠道中,我手上有一些数据显示,现在巨大的娱乐是网络,而不是电视,我们紧紧抓住沟通的渠道打进攻战,在这方面是战略,是从长远的眼光,而不仅仅是主流媒体,如果是主流媒体,我就是防守战术。我们是全攻全守,我们保持传统的渠道,同时在网络渠道上有所突破。

  高建华:是否认为你们在目标市场上是老二,你选定的目标客户群范围内,什么样的企业是打进攻战的?如果是老大的话,一定是防守,除非你是认为,你不是老大。

  杨旭升:不一定是老二才打进攻战,我主流渠道打的是一种防守,但是在新的渠道上,是看谁有战略眼光,有新的突破,而这块市场转为我自己的市场。我只是在新的市场渠道里做很强烈的进攻。

  高建华:你觉得市场是空白吗?

  杨旭升:不能说是空白,但是对碳酸饮料这个市场讲,其他品牌、其他产品并没有进入到网络沟通渠道上来。

  高建华:那只是手段,从战略上讲,老大永远是防守战,而且不跟竞争对手比,自己不是老大的,才会向老大发动攻击。

  杨旭升:从大的角度讲是防守,但是我们今天的创新是新的渠道要去进攻,这块渠道放在那边,从媒体的消费习惯讲,消费者已经从主流渠道转向这些新的渠道,在这些新的渠道没有被占领之前,可能大家都跑到山腰了,但是山峰还没有到,我就先占领这个山峰。在2006年,可口可乐在网络渠道上也是有攻有守,守住网络渠道这块,但是又有新的突破。比如说百事可乐今年和门户网站进行战略联盟,可口可乐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已经不是和门户网站联盟,而是和聊天工具的网站联盟,更加贴近消费群,永远是走在市场的前端。

  主持人:谢谢杨先生,谢谢他给我们带来同样精彩的案例。我们也发现不仅仅是王老师的问题犀利,我们每个评委的问题都很厉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