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 > 正文
 

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裴嵩发言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 18:32 新浪财经

  由北京科博会组委会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中经国研经济咨询中心独家承办的2006中国经济高峰会于2006年5月23-24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国际饭店举行,本次高峰会的主题为:和谐增长—中国经济未来五年。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以下为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裴嵩发言实录:

  裴嵩:各位来宾大家好,我看了一下,开了一天会很辛苦,我最好说不讲什么了,
让大家解放了。我还是比较简短的,用尽快的时间把我的想法和大家做一个共享。实际上去年科博会,我就来了。当时我记得有一个会场的内容也是好像今天的这个内容,也是讲“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关系,一年的时间出现了一些发展和变化。去年政府层面,党中央鼓励自主创新,创造创新国家的号召当时还没有提出来,这是去年年底才开始提的,经过一年的发展,国内大环境方面还是出现了很多的变化。现在自主创新变成了一个国策,应该说是一个大环境上的变化。我想在这里交流一个想法,实际上我也感觉,尽管大环境上有一个变化,但还是有一些环境的问题,依然对企业的创新也好,

自主研发的工作存在着一些的影响,而这些问题实际上有一些是企业自身很难解决的,大家也了解文化层面的问题,创新这样的一个工作实际上不单单是企业重视了,某个企业的主管重视了,这方面的工作自然而然的就会出成果,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看美国和日本的区别,美国大家公认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创新国家,日本的发展也非常快,但目前大家仍然认为美国的创新比日本大,这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美国的国策也好,文化也好,民族的性格也好,就是一个创新的大环境。而日本相对来讲和中国很像,偏于保守和封闭,在文化和观念方面都是存在着一定的瓶颈。大家了解,中国人比较崇尚尊重权威,崇尚老资格的,在各方面的老资格的这样的一些人也好事也好,崇尚听话,服从领导和管理,这都是文化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整个大的国家小到企业,想来做新的创新,做后面整个全社会的创造的发展,应该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利的影响。当然现在要想解决这种问题,涉及到的方面是很多的,也不是一些单独的企业和市场层面的工作就可以解决的,但是我觉得确实这是中国需要从整体上变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整个社会变成创新型的社会,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文化的问题,民族观念和意识的问题在这里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是宏观的问题需要考虑,我们的市场,经济社会里的一些制度方面的问题,刚才前面皇冠公司的江总提到大陆公司存在的问题,比如短期行为,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考虑,这些问题绝对不是且的领导者和企业的主管们愿意这么短视,这么急功近利,这些道理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懂的,但为什么直接操作会有这样的情况?是迫不得已。大家也都了解,一些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可能在研发的投入、在创新方面的关注的程度和国外的很多公司都有很大的不足,有很多事情做的比较急功近利。是受制于国内公司体制的限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都是要当年摊销的,在研发方面一加大投入,马上一年的业绩效益就要受影响,股价就要掉,股民就不干了,你的方方面面的领导也好,合作的关系也好,都会对你发生相应的疑虑,你整个企业的经营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作为企业的领导来讲怎么办?如果说加大投入,考虑得很长远,有可能今年都过不去,过了年就下台了,下课了。中国的这种环境,存在的制度上的问题,逼得企业去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这种问题不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可能是需要国家从整体、从宏观经济、从市场的角度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从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国是不是能够变成创新型的国家,是不是能够涌现出无数的具有创新的意识也好能力也好的企业和个人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在这样比较高层次的论坛上,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光谈一些企业层面的比较低层次的问题,又是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可能对现在提出的大的一些政策和方向实际上不能真正起到作用,现在我觉得应该从上到下对方向都没有什么怀疑,但是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假如不解决,有很多现在的口号也好,提出的一些要求一些发展的思路也好,可能很难实现。所以我觉得这块在我们考虑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这样的发展过程中间,这样的一些问题确实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而且应该说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而且要拿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否则光靠具体的杜立德经济实体,很多问题难以解决。我和大家交流的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