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亚太投资峰会暨Top Capital颁奖典礼 > 正文
 

论坛:聚焦投资新热点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 20:40 新浪财经

    2006第二届亚太投资峰会暨Top Capital颁奖典礼于2006年5月24-25日在北京举办,此项活动由《投资与合作》杂志主办。以下为论坛:聚焦投资新热点实录。

  主持人:会议进行到现在,我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投资热潮。

  最能打动VC,使之以巨资下注的项目一定具备三个条件,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一个
崭新的盈利模式和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最关键的还有一点,还要有一项特殊的技术。我们不难看出未来最具有

竞争力的,或对产业升级最具有推动力的技术性公司在哪些细分市场中出现,本场有七位总经理给你们最深入的讲解下面我们有请德同中国基金主管合伙人田立新先生上台!

  有请软银赛富基金合伙人周志雄先生上台。

  有请中国台湾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理事长华宏创投基金董事长陈仕信先生上台。

  有请集富亚洲投资北亚主管陈镇洪先生。

  有请美国橡子园创业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黄天来先生。

  有请中以基金合伙人 陈玮

  田立新:大家下午好。我叫田立新,是代表德同投资,今天这边我们有幸请来了几位在中国风险投资非常活跃的投资人,今天机会也很难得,我们今天的话题可能诸位是相当感兴趣的。今天我们的话题是聚焦投资的新热点,所以这里面也希望让诸位嘉宾来把他们的一些看法,来给大家分享。鉴于时间关系我想每位嘉宾先花几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一些他们的基金和他们的背景,然后我这边再来有一些问题,之后我想留给多的时间给诸位听众,我想诸位一定有很多问题,那么我们也更随便一点。

  这边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和我们基金。德同中国投资是刚成立的,其实是我们的第二个基金。我和我合伙人从第一个基金叫做龙科创投。过去六年在中国应该也是非常活跃,投资项目包括无锡尚德、包括北京港澳网络,那么我们在中国一直是专注于高科技的风险投资。那我们现在是一亿五千万美金。我们还是在高科技这个行业接着做我们跟以前类似的投资。那么我们这边的一些特点就是说我们是纯属于我们在当地,我们本地管理人能够控制,然后能够做决定,完全是属于我们自己管理和自己来控制的一个基金。那么我们对中国过去五六年的经验,我们还是蛮多。希望在未来有很多机会跟大家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合作。我个人以前是在投资银行做管理咨询,所以以后希望大家有机会我们在投资方面有更多的合作。这样的话,我请下一位嘉宾周志雄代表软银赛富基金的合伙人来对他们的基金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周志雄:我叫周志雄,我是赛富基金的合伙人。我们的历史是从第一期基金是从2001年的年底成立了,那时候我们只有一个单一的LP叫思科。我们第一期有四亿美金我们大概在04年年底开始融资第二期基金,这期基金在05年的七月份的时候融到了六亿四千三百万美金,我们从世界上比较知名的一些主流的基金的投资人融到了这么多。所以加起来我们的团队一共管理十亿美金的资金。我们这个团队有七个合伙人,早上阎焱是我们的主要合伙人,然后我们明天还有一个合伙人杨东在明天发言。我们在香港有三个合伙人。另外我们在韩国和印度各有一个合伙人。我们这个基金主要的投资方向是在TMT,也还主要是在传统意义上的TMT,但是这个领域在不断的被冲破。我们去年比较活跃,因为大家都在忙着融资,我们其实已经融到了,我们已经有钱可投了,所以我们去年大概投了两亿美金,我自己也投了五个项目。我们在中国还是比较知名和活跃的,谢谢!

  田立新:下一位请陈仕信,也是中国台湾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的理事长。

  陈仕信: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华鸿创投是我们98年融到第一笔资金,到现在管理1.5个亿美金。过去投资主要是在台湾跟硅谷。两年前我们觉得整个大陆要起来了,所以我们就非常积极来了解这边的状况。那么经过两年的深入研究,我们现在还有一个蛮算特别的投资的策略,所以我们今年做了一个策略准备到大陆来投。我们到目前差不多有三亿六千万的承诺。

  田立新:下一位嘉宾是陈镇洪,是集富亚洲投资北亚主管。

  陈镇洪:我们两个月前融了一个基金,1亿7千万美金。2002年到中国以后,我们投了6个案子,其中有一些投的很差的,另外我们是有三个退出。从去年七月份我自己花了很多的时间,我自己感觉中国是改变的很快。到现在投了八个案子,所以说感觉希望是每一个月在中国大陆最少投一个案子。最近我们在美国过去五个月有三个退出。

  田立新:下一位嘉宾是黄天来,美国橡子园创投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黄天来:橡子园创投是在2000开始的,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运作大概两个亿的钱。三年来我们在中国投资了12个项目,有八个是在中国,还有两个是在北京。我们投资是专著在高科技方面,尤其是半导体方面,我们开发了整机设计,甚至于未来对于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或者是新技术也都会很专注,谢谢。

  田立新:下一位是陈玮,是中以基金合伙人。

  陈玮:大家好。我们从2001年开始也想走国际化道路,现在中以基金规模是两亿美金。我们力争的是希望把以色列的一些技术带入中国,基金主要是投的稍微晚期一点的项目。

  田立新:下一位嘉宾是黄佩华女士。

  黄佩华(Helen wong):大家好我是黄佩华。是GGV的总裁。我们是2000年成立的。是2000年成立当中最成功的一家。现在管理着四亿美金。我们在美国是跟一个顶级的风险投资公司合作,他们洛克菲勒家族的VC。我们现在在大陆有十来个项目,退出的有三个,包括阿里巴巴。还有NEC在中国上市,现在市值有15亿没几美金。

  田立新:现在各位嘉宾对他们的基金已经所介绍。我想我们现在来进入我们今天主要的话题就是投资新热点,我想这里面诸位听众也很关心这个问题,我本人也很感兴趣,我想知道我们同行的VC在做什么。包括刚才这些东西,有讲WEB2.0,有讲各种各样新的行业,刚才诸位有没有听到,台上的各位嘉宾,过去一年投过两个多亿,还有很多有上市,那其实我想这边可能有一个大家很关心的话题就是,现在在您看来,下一个的投资热点,或者说您现在关注的投资热点在哪里,我想这个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

  周志雄:其实你看一下去年什么项目拿到最多的钱可能就是投资热点。或者说有多少个项目拿到了什么钱。其实去年我觉得应该拿到很多钱的项目,其实反而比较冷。今年开始比较热了。其实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说我们这个基金基本上还是一个自由的基金,就是合伙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他可以选择投什么,可以说服其他的合伙人这是一个好的项目。我的观点不代表其他的合伙人,我其实一直在找的就不是热门的项目,找的一定是冷门的项目。因为热门的项目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说,由于这个热门了,可能第一从VC的角度来讲,价值就被炒高了,这是不应该的。第二个是可能整个行业本来不该被炒热,结果就被炒热了,原来是只有第一、第二能拿到钱,现在第三、第四、第五都能拿到钱。唯一做的事就是第一要来抢你的客户,现在拿到了一大笔钱。那怎么抢客户呢?就是杀价,这是对谁都没好处。第二个就是他会抢你的人,因为事情都是人干出来的,所以他就出一个很高的价钱把人抢走,所以这样的话一定是两败俱伤,所以我个人来看,我觉得整个VC比较健康的环境,大家该是看一些自己比较有希望的产业和产业,然后按产业链去投这样不会大家一窝蜂的抢项目。另外我希望发现一些比较好的项目不会大家有冲突。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去年投的几个其实都是好项目,但是是不是热也不一定。比如说我去年投半导体的时候,其实半导体是冷门的,因为02、03年大家都来投半导体的项目,有点过热,所以04、05年大家都不爱看。另外我投了电视购物的项目,投了一个考试教育,那时候好像也没什么人看。电视媒体、新媒体大家看了很久了但是没人下手,我就先下手了,热的项目我就不太想投了。

  陈仕信:我非常同意周总看法。投资新热点有两个,现在一个是你在哪个获得最多的资金那个就是最热的地方但是那个也是比较危险的。因为新热点可能不是市场上很热的部分。我一直认为做创投要做的好,不要去抢现在很热的项目。因为刚进入产业的时候,次产业非常快。华鸿投的还不错,当三五年的推出的时候希望这个产业还比较热。我们六年前投了台湾的一个手机设计制造的一个公司,大概七年前全世界是三大,但是我认为某种经营方式的手机一定会获得成功。结果我们从去年陆陆续续退出我们大概赚了30倍。

  所以我想在大陆我们看了一个第一季的投资的数据,大概有超过60%的资金在大陆,是投资到网络跟电讯。这会让我有一点点紧张,因为现在有这么多的外资,这么多的等在这里,再往这个领域去投的话,对我们来讲是不是有点太热,所以我们的策略,下半年到大陆来的话,我们会去投技术比较深,像一些系统、硬件、关键的组件这一部分来。那这一部分相对其他的网络算比较冷门,但对我们来讲,反正我们就一个亿美金也不大,所以冷门的产业能够吸收到我们的资金没问题。希望这些产业在我们退出的时候能够变的比较热。

  陈镇洪:从我们角度,我们希望是从亚洲区的,包括从日本、台湾不同的经验,因为我们是早期的,投了二十几个案子之后,感觉是可以投的已经差不多投完。很多人现在正去医疗、去新

能源、去教育,反正不同的领域去找。如果是我已经投了一家公司,但是在座的各位有一些不同的经验,在美国很多的同行,他们是投同业的竞争对手把他们做并购,这个是很普遍的事情。在中国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当然现在说哪一个行业有机会,我感觉是每一个行业都有机会。包括中国现在我感觉资格是比较老一点,因为有太多钱。可能是我目前压力很大,我依然是说投早一点,看看几年以后怎么打算。

  黄天来:我们投资的项目,因为我们差不多都是科技创业出身的,所以我们投的都是跟高科技有关的,高科技行业在中国,是相对热门的。我们现在的素质很优秀,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带领他们经营这个高科技公司,所以我们投资的公司很多都有海归,他们会从台湾再聘请更多的海归回来,来跟他们共同经营公司。所以我想我们在国内的八个公司的话,大概有30%、40%甚至有更多。这个对中国未来高科技发展应该是有很大的帮助。

  陈玮:中以基金可能还是投一些高科技的。可能在座的里面我们比较特殊的还是国有企业,原来管的还是以人民币的基金为主。所以国有企业人民币基金和大家投的不是特别一样,我们胆子比较大,什么都投,因为不是高科技,所以就什么挣钱投什么。这些年我们有一些经验和教训,我最近也在思考,我们经验不够,而且是人民币投资的,所以我们只能香港去上市,完全走的不同的路径。我们是两段的,早期项目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很难说你投完了这个项目之后是个什么样子。另外有80%的资金投的比较靠后。严格说我们没有一个严格的领域,大概是互联网IT这块,生物医药相关的也会有一块。传统产业我们也会有一个。另外我们在地域上,因为大家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一块,早上我去看一个非常小的,现在已经作价到一亿美金了。我们在全国有一个网络,所以我们也会在其他的地方去投一些可能不是爆炸性的,但是会比较稳一些。

  什么样的项目最容易获得成功呢?我觉得有四个,一个是你投这个项目你最好和中国的人口相关,最好每个人都能买一个。第二个和中国的GDP相关,只要GDP涨他就涨。第三个最好通过网络实现,现在时髦的什么就做什么。最后要让投资者看清楚,有多少潜在客户可以赚多少钱,所以我们说可以做一个传统的。

  黄佩华:我们这边是看公司的管理者和商业团队。最近我们投的几个项目就是原创方面的比较多,包括土豆网、包括博客网。我想就是因为我们美国的资源蛮丰富的,所以对美国的事比较了解。接下来我们看好的几个领域,包括医疗方面,消费品方面还有生产方面。我们想找下一个AIC。

  (主持人)田立新:那讲到这边我想我不用多问问题,因为时间也有限。我想看看大家诸位台下的嘉宾,有什么问题我们根据时间来问一下。

  观众提问: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般大家知道在苏丹副是十个案子七个案子可以完全输掉,两个案子打平,一个案子成功就是二十倍三十倍的收益。好像中国来讲VC比较保守一点,可能他对回报期望不会那么高。我想你们在这个投资中间,你会觉得什么样的一种成功的多少件,百分之多少上市了,百分之多少卖掉,百分之多少失败,大概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

  第二个就是中介,他会跟你牵个头说收5%的手续费,我知道VC怎么想的。

  田立新:我先简单的回答一下,因为这个问题蛮简单的。你讲的这些东西我相信我们在座的VC都理解,因为我们VC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我想我们在座的都是在中国相当长时间的VC了。那么你刚才讲的,我们这边是这样的,我们都不希望输,但是输没有关系。但是我们想要赌个大的,上个十倍二十倍以上的,我们想赌这个。那对某些行业、某些公司我们可以利润很高。但是有些基金呢比如说晚期的,我们就比较保守。觉得这个对我们来讲我们是比较灵活的。你刚才讲的中介这个我觉得各家有各家的想法,我们也是比较灵活的。因为中国对VC行业比较新,比较特殊。那我们没有应该什么不应该什么,大家就在什么时候再谈。所以我们总体都是蛮灵活的。

  周志雄:其实各个基金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做早期的基金对失败的容纳一定是很大的,但是做稍微大尺寸的晚期的,他们对失败的容忍可能就会相对小一点。而且其实可能真正会出新的失败率会非常低。因为你看了一个项目他的规模已经盈利了,然后你再给他砸一千万美金,让他死也不太容易。

  第二个其实看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在买方市场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付钱给你。卖方市场的话,如果有本事把这个案子捏在手上那也没办法。

  陈仕信:第一个肯定是没办法。第二个也是跟地区不一样。像美国基本上是技术从零到有,失败率比较高,可是他回报率也比较高。在大陆跟台湾基本的模式的创新。

  陈镇洪:从我们韩国的经历来说,我们只有一个是亏的,其他没有大问题。我们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我自己作为一个非台湾本土的风险投资企业家来说,在台湾如果大股东搞定以后,基本上这个案子很少倒下来,这是我十六年的经验。第二个就是我在台湾的一个杂志我们本来要投的企业,创始人给抓了,所以我们感觉没有把这个案子投下去。其他的失败的经验不是太多。中国我自己总结一下,如果是过去几年我们没有投阿里巴巴、没有投分众、没有投百度、没有投盛大,基本上这个风险公司基本上是一个白本了。所以中国来说我感觉明明要投个四个五个在这几年表现最好的公司。

  黄天来:我们对这个投资是尽量的想要成功,对案子我们都会尽力的帮助他们。

  陈玮:第一个问题我说一下,我们投的案子有三分之一是死掉了,有三分之一是不死不活的,当然我们作为本土的VC可能在投资机制上和外资不太一样,就是国内本土的我们投了一些比较好了,但是没有超过20%。

  黄佩华:我们这边失败率算是蛮低的是10%以下。平均我期望一个项目回报大家有三五倍这样。

  田立新:看看诸位下一个问题。

  观众提问:

  我想请问一下生物疫苗类的行业,会不会是下一个投资热点。怎样为生物疫苗类的行业寻找天使基金,如果生物疫苗类公司去美国上市的话有多大的可能性?

  田立新:我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我一点儿都不懂,所以我不知道。

  黄佩华:我简单的说一下吧,因为我们在美国合作的是投生物疫苗比较成功的一家。我们在这方面的RND还不是那么高,所以我们觉得非常先进的公司可能还是在美国。不过我们在看一些医疗器械,看那些医疗服务,还有替美国的公司做外包服务,做这种RND的服务我们也在看。

  陈玮:因为我们无知无畏,什么都做,我们可能有好的项目也会看一下。因为符合那几个标准,中国人多,生病的人多,花钱看病的人多,所以有可能是下一个热点。

  田立新:我想这边时间是不是差不多了?那谢谢大家这边听我们大家谈一谈这个,谢谢各位嘉宾,下面有机会再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