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会 > 正文
 

分会3: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进程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14:45 新浪财经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于4月21日-23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以下为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分会3: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进程实录:

  伟凯文:对于中国的银行业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及改革来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能够有一种可持续的平衡的发展,使得我们今年在储蓄的时候能够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这方面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首先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现在中国的银行业正在迅速发展,以前可能是处于一种垄断的局面,我们看到了四大国有商业集团,这四大商业银行都是非常庞大的金融集团,他们的员工也是数量非常巨大,总数大概是亚洲所有上市公司员工的总数,大概是50万,这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字。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能够和中国整体改革相脱离。这个改革是否成功决定着中国广泛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改革是否能够成功。而且也是和其他方面的改革是否成功密切相联。在这个领域有两个重点领域第一个关于个别的银行,第二关于整个的系统。对于个别银行来说有三点,一点就是对于他们的帐户进行重新的注资,第二就是进行公司治理的改革,第三就是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以及盈利的能力。刚才蒋定之先生已经给了我们一些数据,说明中国的中央政府现在正在支持四大国有银行进行重新的注资,重新的注资对中国银行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的重新注资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使得这些大的银行能够继续发展,而脱掉历史的负担。

  与此同时,在管理这些银行的时候,也应该注重在未来提升银行自主负责的能力,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能够解决这些错误,独立承担这些错误。未来如果进行改革的话应该看一看如何实施措施。特别是在特别复杂多变的世界当中。最后一点,能够提升这些银行的竞争力,并且能够让他们越来越多的盈利。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主要的这些大的银行都是靠利息来进行收益的,他们的收入主要是由利息所产生的,其他的比如佣金在中国的银行收益当中占很小的一部分,03年只有不到8%,92%都是从利息获得的。但与此相比。汇丰银行大概是43%,美洲银行40%都是利息收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但是未来实现改变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因为我们现在有充分的理由看到中国现在正在进行城镇化,我们也看到中国人民的收入也正在不断增长,这些都是强劲的刺激了内需,使得银行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比如说给家庭的汽车信贷,还有信用卡业务,还有保险业务。能够产生出更多的

理财产品,所以银行面临着非常好的机会来提升他们在未来的盈利能力。当然,还需要他们能够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并且还要在公司文化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对个人银行来说,实现这些改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整个系统,这需要作出的改变是很长的,我只列出了几点:第一是在利息方面进行进一步放权,为银行业提供更多可信的信息。还有就是与此相辅相成的资本市场的改革,促进更多公平竞争,在银行间进行更多的竞争。最后一点就是要改革扩产,我们要尽可能的意识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刚才我说到,没有什么,如果表现不好的银行也存在的话,那么就突出不出表现好的银行了。

  所以我要强调的就是,我们要不断的把竞争引入到中国的银行业和金融业,并且在这个领域的改革,以及开放应该是在一些领域进行改革和开放。在一些领域进行竞争,然后把竞争扩大到其他的领域。

  在这些转变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应该是中国银行业不断持续的要引入外国银行的竞争,在蒋定之:副主席的讲话中也讲到了引进外国投资者的重要性。因此,我想谈一下在韩国的银行业从98年开始的一些巨大的变化。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都意识到了这个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现在也在不断引进外资银行来促进中国银行的发展,他们已经提出了时间表,而且用这个时间表来进一步促进、改变,99年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提出了这个时间表,就是说国内的银行业外资银行在五年内完全开放。在现在,我们可以说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中国的一些监管机构和中国的一些国家的商业银行也在不断的引进战略的投资者。现在不是关于资本的问题,而且关于技术的转让问题,正如蒋定之:副主席刚才提到过的,就是说要加强中国银行的能力。

  因此,我们也必须要提醒自己,就是我们的这些努力有多么成功,如何来实现成功。我在幻灯片上给大家展示了一下在中国银行当中的外国投资,可以看到,外国投资都是比较小的,在西方的股权持有中,他们希望能够控股,但是几十亿美元的投资只是投资于中国银行的少量股份的持有。尽管西方对这个投资是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相信中国的银行业发展,如果他们不和本土的银行进行合作,他们无法取得成功。这在整个世界上都是这样的情况,因为在银行业可以出现一种非常国家化的倾向。比如说在澳大利亚就是同样的,在20年前向外资银行,也就是八几年的时候,向外资进行开放。

  但是,在银行的构建过程中,澳大利亚的银行还是控制着80%的零售业务,所以现在对于这些外资银行来说,他们也知道现在在中国的银行业扮演的是一个不是那么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外资银行不断的进入中国银行业,并且在中国银行当中已经占有了少量的股份,他们的理念也在不断的融入到中国银行当中。正像刚才蒋定之:先生谈到过的,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像建设银行在去年秋天的成功上市,还有工商银行和中行即将上市,也会将这些市场上的商业运作的规律引进到这些银行运营过程中。

  亚洲的银行业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银行不仅对整个亚洲银行非常重要,而且对中国人本身来说,这些银行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看看现在中国银行的改革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我想特别谈到的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文件,提到了中国的借贷、增长、信贷、定价、地区、模式发生的变化,这是在06年3月作出的报告。这个研究可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网站上看到,这个研究表示出基于研究的基础上,这种信贷的区别,还有信贷风险的管理,在中国都已经建立。

  我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论是非常客观的,所以我觉得他们得出的结论也是正确的。但是,尽管中国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信贷风险的定价,现在还没有采取区分的做法。而且在这个工作文件当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提出整个银行业改革的全面效果在几年之后才能明显表现出来。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说,中国的银行业要完全改变它的经营机制和职能。

  中国的机构和有关部门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应该说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改革,来引进根本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曾经在政府从事过工作的人,我想政府和业界的人士采取了措施会稍有不同,正如我以前曾经说过,应该说我主要关注的是在如何进一步引进外资银行的竞争方面,我觉得中国政府应该做得更多,应该以更快的速度来引入外资银行的竞争,并不是因为我认为引进了外国竞争就能够很好的改变和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数据。而我觉得,这种竞争会进一步改变中国银行经营的体制。

  在中国,我想这种引进外国竞争的速度越快可能结果会越好,应该提高对于外资所有的限制的最低水平。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快步骤来引进外国的竞争,所以我的一个总的结论就是银行业的改革开放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是对于银行本身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对于中国的市场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现在虽然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但是我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最倡导、最呼吁的就是应该让更多的外资银行加入到这个过程当中,我和郭董事长、蒋定之副主席都说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银监会和有关的中国商业银行都改革开放过程中作出了很多工作和重大贡献。谢谢。

  郭树清:非常感谢伟凯文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先生发表演讲。他做金融应该是最合适的,而且不应该在宏观部门做金融,应该在微观部门做金融。他后来进入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工作,而且是中国证监会的常务副主席。然后到国务院体改办工作,我非常荣幸他在体改办共事两三个事,然后我就不再那儿了。然后再回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金融情况非常熟悉。20多年来,李剑阁先生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绝大部分过程,很多文件的起草都参与了,让我们欢迎他给我们演讲。

  李剑阁:谢谢主持人的介绍。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正像刚才两位演讲者所说的,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的一个亮点,去年中国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先后在香港成功上市,表明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中国国有银行的重组、上市,正在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情。

  这几年,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主要是在这几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银行重组改制上市加速推进,通过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逐步达到巴赛尔新协议的要求,通过产权改革,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控机制,建立起现代股份制银行。通过盈利模式的改革,改变传统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提高盈利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银行业重组过程的一个特点系大胆引进了外部的战略投资者,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整个过程公开、透明,既充实了银行的资本金,也实现了银行资产的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从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上市以后的股价来看,重组的效果得到了市场的高度好评。

  第二,银行经营形态进行了改革。在金融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对我国金融业产生了影响,为了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浪潮,提高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实现金融综合经营,是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中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试点,尽管目前我国仍然实行分业经营,但是在金融业综合经营方面已经事实上是存在的。目前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一个是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出现了很多业务合作。二是成立了多种形式的金融控股集团。今后一段时期,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模式改革将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跨市市场的、交叉性的金融产品和控股公司将不断涌现,这对中国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和限行的分业监管的体制都会提出新的要求。

  第三,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中国的中央银行提出,要在巩固和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的政策基础上,适当简化贷款的基准利率期限档次,推进长期大额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另外,将完善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建立实时动态的再贴现率,跟中央利率形成一致。这意味着央行利率决策的灵活性、自主性将进一步增强,能够更好的通过利率的调整向市场传导政策信息。中国银行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了人民币利率互换的试点,加快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发展,可以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形成高校统一的债券市场,打通债权市场、货币市场、贷款市场和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之间的联系,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提高中央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能力。

  同时,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利率互换能够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规避资产负债利率错配的风险,向客户提供不同利率结构的贷款和理财产品,提供了一个条件。

  第四,外汇储备将进一步优化资本管制逐步放松。按照前不久中国中央银行的公告,三项经常项目的外汇管理政策得到了调整,同时还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可以采取各自的方式,按照规定集合境内资金和购汇进行相关的境外理财投资。央行新的政策对减少外汇储备、缓解

人民币升值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更大的意义意义在于,到今年底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开放,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拓宽了金融机构的盈利渠道。在这之前,中国外汇管理局也已经表示,今年将允许保险公司购汇进行境外证券投资,还将引导境内机构和个人外汇资金进入境外的外汇市场,同时逐步降低保险公司境外证券投资的准入门槛。而且将进一步研究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和存托凭证,也就是CDR等有价证券和跨境资金所涉及的外汇管理政策。

  同时,外汇管理局还将规范境内居民持有境外股票和股票期权的外汇管理规定。中央银行在今年1月4日开始在银行间及其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价值,通过双边清算进行基期外汇交易。随着OTC柜台交易的发展,将形成分层次的外汇市场体系,就是具备实力的大机构之间进行大的交易。实现了这个制度以后,将进一步增强汇率形成在市场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第五,金融创新活跃,银行间的衍生产品市场建设开始加速。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巨大进展,提供更多的规避金融风险和活跃市场交易的衍生产品的要求日益迫切。目前中国政府正准备筹建期货交易所,在实际成熟的时候推出股指期货等产品。央行还提出,进一步完善多种交易方式并存的外汇市场体系,积极推出新的外汇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以有效控制风险为前提,积极进行金融创新。丰富企业和个人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目前看来,外汇市场的多层次与集中撮合交易方式为主的中国外汇市场交易中心将继续发挥作用,为了提高效率,今后将转向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两种交易方式相结合,重点发展无形市场。在交易方式上将发展重点为灵活的汇率所建的远期交易核心的管理工具。

  第六,调控机制和银行监管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这几年银行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娴熟的运用各项经济政策,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成功维护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央银行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开拓金融发展的业务空间,为中国按照对WTO的承诺,全面对外开放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中央银行方向明确,步骤稳妥,成绩显著,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这几年,中国银监会已按照国际先进的监管理念,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强化了风险不备的因素,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综合控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得到了很大改善。他们按照准确分类、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要求,现在更加关注核心资本,风险集中度、不良资产和透明度问题。从2003年底到2005年底,我国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银行由8家增加到了53家。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资产占银行系统总资产的比重上升到了75%。从2003年底到2005年底,全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从17.2%下降到8.9%,中国银监会从成立到现在时间不长,但已经在银行业的指导、监管、改革和发展中扮演了举轻若重的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中国政府将毫不动摇的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失时机的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并且会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包括银行业改革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谢谢大家

  郭树清:谢谢李剑阁先生的演讲。下面有请里昂证券的董事长顾家利先生。他是里昂证券的创办人,担任了加拿大商会主席,亚洲公司管制协会董事,香港贸易发展局金融服务委员会成员,以及香港证券专业协会企业顾问委员会成员等职务。他一直非常关注新兴市场的发展,会以外国投资者的眼光看待中国银行业所发生的变化。我知道,顾家利更想讲的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同时,证券业的改革也不能耽误。

  顾家利:谢谢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刚才已经有三位演讲人做了主旨发言,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继续进行发言。我希望我的演讲能够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你们。

  对于中国来说,融资的能力现在可能是更加方便了。第二,在中国信贷可能过于膨胀,在这个领域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于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第三,每一个开公司的人都知道,当你作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在实施这些决策的时候肯定会遇到问题,中国的银行业也遇到了问题,在各省、各市的分支处理的时候有一些不当得地方。

  我觉得对银行业的改革如果孤立起来,将它和中介代理孤立起来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我觉得他们应该连起来一起进行改革。回到我的第一点,也就是从中国进行融资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全球公司所关注的重点。中国的资产价格也在不断的攀升,并且很多跨国公司都有了中国公司的资债。现在有一个好的趋势,有些人认为把本国的资产卖给外国的机构不是一个好主意。现在中国有一些人是有这样的观点的,如果用国际的标准来定价中国的资产,尽管这些资产还主要由中国的政府和中国的公司所拥有,但是也会造成一些问题。

  我觉得外国的资本在中国创造奇迹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美林集团在这方面的业务非常好,我的意见就是在中国如果进行融资,可能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第二点就是一些挑战,银行所面临的挑战。其他的一些演讲人也已经或多或少提到了这些挑战,对银行的管理来说,如果要是国际上的一些标准,促进他们的盈利的话,如果要产生出更多的产品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管理层面上,这个挑战是非常集中的,还有就是监管的环境,这是非常复杂的。银监会现在是主要的负责部门,银监会也主要制定一些规则,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监管的环境。而这个复杂的监管环境也会影响立法和一些政策的制定、实施。比如说存储的过程当中还有破产的一些过程。这都是非常复杂的,对银行来说也是非常复杂的,他们操作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这种复杂性还在不断增加,我们也知道中国正在尽力做好这方面,可是这太复杂了,所以也一些批评的声音也是正常的。还有就是银行正在不断膨胀,员工也不断增多,有一个30年的银行肯定拥有很多的员工,并且正在不断增多。在美国也是这样,特别是高级的管理人员,我们在吸收一些高层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年的管理人员,后面业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中国的银行业也面临着过热的现象。有些人认为中国的资金过剩,我不知道这个观点对不对,现在我们存款和贷款的比率在中国是不太平衡的,是失衡的。在中国还有大量外汇的储备,在第一个季度,新的贷款增加了16000亿美元,全年大概是25000亿,胡锦涛也是宣布了中国的GDP增长数字,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增贷款的数量正在猛增,所以这也有可能造成在未来作出判断的时候,会有一个错误的基础。

  在中国的银行业当中,我们看到有一些定价还是比较合理,但有一些是不太合理的。比如说利率的规定,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在利率方面有一些举措,但我觉得这方面的步骤还是有点慢,而且也不会很快,利率的制定肯定对银行作出决定造成一些影响。我们觉得在未来可能利息还要进一步降低,和今天相比还会进一步降低,这也会造成很大的问题。

  第三点要谈的就是在开规模比较大的公司,肯定是在实施政策的时候遇到问题,中国的银行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的官员的决定肯定会影响银行在当地业务的进程。如果银行能够实施成功的业务的话,不但要有一个很好的宏观政策,并且在地区层面上还要有进一步的改进。就是国家应该提高他的科技含量以及宏观调控的水平,但是地方在一些省市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不过多的介入银行业和金融业的决策。我觉得这也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在未来加以解决。在地方的层面上,在省级的层面上实施金融政策应该更加顺畅。

  第四点,我觉得对于金融业进行改革,如果不同时考虑商业银行资本市场,还有基金市场,以及股份市场是不对的。如果进行改革的话,银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会保证中国在未来持续稳定的发展,在资产管理方面,在中介管理方面,可能这方面的进展太慢了,而且相互都是分离的。我认为,如果人们不注意到这个问题,重新为中国的金融机构进行注资,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和合作伙伴,仅仅靠注资是不够的。

  我觉得市场是最重要的,而并不是公司怎么做,而是股票的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这在中国的观点是不对的,就是完全依靠股票市场的表现,而不依靠改变自己公司的治理。我在中国也看到了很多的问题,中国的股票市场发展有一些严重的问题,而且如果有人继续有这种看法的话,将会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应该更多的注意到注资的方式,资产管理我们在进行改革,银行我们也在进行改革,为什么不能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中国的政府应该作出决断,推进银行业的改革,同时也和金融业的其他领域改革相结合,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能中国政府应该更好的分配资金的组织。二,公司对经济形势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美国、欧洲公司都会进行非常详细的研究,中介、代理机构也应该有着适时的信息的更新,通过不断研究来掌握最新的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三,就是管理层。我们应该更好的把管理层进行机构化,特别是在资产管理的方面。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避免一些职权不分的现象,因为职权不分肯定是不能避免风险的,会造成一些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我还是对中国比较乐观,对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也是比较乐观的,我对于银监会所做的工作,对央行所做的工作也是比较乐观的。

  我只是想说,我不知道中国的证监会能不能做的更大,步子更快一些,使得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能够和股票市场的改革相结合,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短期内很好的发展这两个领域。谢谢。

  郭树清:谢谢顾家利先生。最后一位演讲的嘉宾是汇丰银行董事长郑海泉献先生,他长期在汇丰银行工作,担任汇丰银行的首席经济师、首席财务官、总经理和执行董事等职务。并且两次担任了香港中央政策组的高级政府官员的顾问,下面有请郑海泉先生发言。

  郑海泉:谢谢。刚才的发言人实际上已经把我要讲的都已经谈到了,我想谈的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商业银行和国内银行的合作经验。我们向国内两家银行进行了投资,就是上海的交通银行,其中一家上海交通银行,我们可以加的新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合作经验。但是我想我不能跟大家分享太多的商业机密,所以我首先想作出一些回应,回应我同事所谈到的,一我是同意蒋定之:副主席的说法,就是要继续进行银行业的改革,实际上我也听到了一些说法,就是怀疑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外国投资者在不断产生盈利,有的人认为这是不对的。但实际上最终会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对国内的金融机构和外国的金融机构能共同努力实现一个共同目标。

  我们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我们选择他们是因为我们和他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比如同样管理的理念,同样的目标,这对我们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在合作的时候,我们的想法是要合作,而不单纯是为了赚钱。而且我们的目标还有要改善公司治理,要加强管理,进行管理、训练,要向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我们要确保我们有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使人人都可以感到骄傲的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的股东、我们的员工和我们的客户还有政府都满意,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所以,我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对这种外国的战略投资者有所置疑,实际上我也看到了在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而且进展是非常明显的。当然对两方来说有文化和结构上的问题,但是成功的处方是要不断推进对话,要在高级管理层进行对话。我们谈到了我们的战略,我们也尽我们所能来发挥我们的帮助作用,我们也希望用我们的绵薄之力使中国的金融机构能继续推进自己银行业的改革。

  关于提到的一些问题,还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或者是银行的企业,我想第一我们有这样一种感觉,刚才我的同事也谈到过了,中国的银行收入主要依靠一种来源,就是来自于利息。除非银行能够有多样化的收入的来源,他们才能够降低风险,不管是从积极的置换周期来说,还是从产业的结构改变来说,都必须要实现这点才能够降低风险。实际上,如果只单纯一种来源的话,他们是非常脆弱的。所以我们需要仔细考虑,是不是应该允许银行能够进入其他的金融服务的领域,这样他们能够使得自己的风险加以分散。

  特别是在利率的风险方面。因为这个方面有很多的风险因素,刚才我们的同事很多都是专家,但是中国的利率放开的过程实际上很受人欢迎。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压力,如果银行只单纯依赖于利率的收入,会有很多的压力,我在汇丰银行曾经有这样的压力,当时香港的滞胀是非常严重的,所以给银行的收益空间不断减小,所以我们受到了很多压力。在香港利率方面有很多自由的衡量,或者是可采取的做法的权利,但在中国是不一样的。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加以考虑,使得商业银行能够使他们的结构更加合理。

  此外,我也想再谈谈我们和交通银行合作的一些经验。关键之一就是高级的管理层对于公司的理念要达成共识,对于如何管理公司,还有价值理念,都应该有一个共识,这也是一个合作伙伴关系要成功的基本因素。必须要对你的同事非常信任,对一些问题,比如像风险管理,要进行很好的对话。而且最重要的是高级管理层要尊重他们的核心理念,还要尊重他们公司的透明度的原则。

  实际上我有一个准备好了的演讲,但是这种演讲比较乏味,所以我就简单说了一下。谢谢。

  提问:刚才我听了蒋定之主席讲的,我很同意,我知道国内的银行是需要有一部分的外国经验的,也能把我们银行的体制进行改善,所以很赞成他的意见。当有人对国外银行投资在我们国家银行时,我是在做的,也是全国政协开会的时候有一个人讲的。第二个问题,来迟了,来的时候蒋定之:主席在展望。我的问题是,我们香港的同胞,我讲了我是中国的香港人,香港的中国人,为什么我们香港的同胞好象不可以在我们国家的银行,在上市之前去做一个小股东,好象国内的民营企业一样,这样是不是对我们的一国两制的一国一方面有一点冲击?所以我也有一个红眼镜。

  蒋定之:民营资本和外资资本进入我们银行业,正常是没有障碍的,也没有其实的。民营资本金了国内银行,比如我们的农村信社、民生银行等等。在这个场合,我的回答可能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谢谢。

  我理解你的问题,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新的政策,研究正在进一步扩大内地和香港的紧密合作。另外,外汇管制越来越宽松,过去我们欢迎外资来投资,包括香港同胞的资金,保证外汇能够自由兑款,当时大家对人民币没有那么大的信心,至少没有现在这么大的信心,十年以前。

  提问:我们是做融资服务的,我想讲一下我在欧洲、加拿大、美国的事情,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国外都可以买到建设银行中石油的股票,中石油股票今年买的时候一块钱,现在都变两块钱了,都很好。外国人进来以后,我觉得是特别好的事情,让他们赚钱,我们发展,这都是很好的事情。这个比较适合中国政府,从国外回来的好多朋友跟我说他们都是建设银行的客户,因为外国的就不应该跟外国人争了,国家在中石油大的企业里面的股份什么时候有没有一个想法发给老百姓?这样老百姓可能对中国的股票市场会更有信心,外资企业可以进来的话,我想知道,什么时候国内的同胞,除了香港、台湾的同胞以外,国内的同胞也可以买国外的股票。

  李剑阁:目前由于外汇管理对个人放松以后,实际上国内的人如果通过正当的渠道已经可以一定程度的参与它的资本市场,如果中国公民想买那边的股票障碍越来越小。现在很多人说,为什么中国企业都到海外上市,不在中国A股上市,这有很多原因。去年以来中国进行了所谓的股改,但在股改过程中股价波动比较大,监管部门对股价的关注和它所承受的压力,使得它一年多来没有进行IGO。

  另一方面,你要注意到,比如说建设银行,去年他在香港上市是十多亿美元的发行额,据我所观察,中国A股市场现在的承受能力,就是承接股票的能力好象还不足以这么大的发行对股价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有可能在香港市场,发股票对现有股票有什么影响,他并不在意,根本不会想这个问题,不是一个问题,但好像在我们国家变成了一个问题。当然,应该承认,香港市场不是香港的市场,是国际市场,每次发行都到欧洲、美国,甚至还到日本,所以购买香港H股的机构是遍布全球的,当然资金量和国内A股市场的资金量也不能相比。所以我觉得原因比较多,政策上其实没有障碍,就是市场好象不够成熟,所以它暂时还有些困难。

  提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请教郭董事长。请您讲一下当初的过程,当时是怎么发生的。第二,对于里昂证券,您认为对资本的管理和资本的发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郭树清:我们这是关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不是关于建设银行的。如果我回答太多的话,是不是觉得我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了建设银行。她的问题我想是大家都关注的,其实我们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在公共场合解释过。第一,建设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蜂拥而入,有很多,事实上是我们选择了一个范围,列了一个单子,可能成为我们在内合作者的大概全球有十几家,当然包括汇丰银行。实际上真正有愿望、有实力、而且愿意承担这个风险的更是少之又少。像美国银行这样的侯选者确实不多,但我们同时接触过十来家的,都是谈过的,谈判是在完全平等的、公认的、认真的、合法的基础上,我们有三个方面的法律,中国法律、香港法律、美国法律,我们同时都有律师和顾问,进行了认真的、艰苦卓越的谈判才确定下来。后来大家说市值是不是低了,实际上相当于1.19元买那个价格,这是A股的时候。后来2.35元,涨了一倍多,现在都三块多,更是翻了番,也是给了他们特殊的优惠了。

  因为引进的过程是对所有可能潜在的投资者都是公平的,大家都是有同样的机会的。另外,美国银行他们给我们提供了技术服务。而且他们还会承担风险,当然还有一个时间问题,他们进入比较早,时间本身是有价值的。

  伟凯文:我们主要是中介的服务,对于银行来说,我们也是提供资产管理,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主要的核心就是信息。我们有很多的分析师,有150人,在亚洲、世界各地,在中国也有很多分析师。这些信息我们都收集起来,对我们来说这些信息也是一件商品,如果能够把信息收集起来,这些信息就可以成为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出卖,然后就可以获得利润,所以我们是这样来让我们的业务运作起来的。所以我刚才演讲的时候也强调了一些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如果有资金重组的调查研究的队伍,给投资银行来进行咨询服务,特别是给中国的银行进行服务,将会是非常有益的,所以中介代理和中介公司会给你更好的资金,让很多领域的业务都建立在更好的信息上,包括资产管理,谢谢。

  提问:我是原来中国香港大学的教授,我在学术界做过一些研究,可能我的问题跟今天的主题有点远,但我觉得我的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在福布斯2000年的列表当中,我看到中国建设银行好象是排名第65。作为中国我感到非常高兴。

  但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银行的内部发展、内部调整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建设银行,还有其他的一些银行。进行内部调整同时走向国际,进行国际化是非常关键的。对中国银行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关键的,当然是从长期来看。所以我想让各位嘉宾和我们分享一下一些初步的设想。就是中国银行国际化未来的走向。

  郑海泉:我认为,如果我们再往下走20年或者是30年,中国的银行将会在世界上进行扩张,并且要遵循国际上的一些标准和规则。我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将会对中国市场和其他的市场成为一个主要的增长动力。在近期,我的估计是中国的银行首先要着重国内的发展。而且这也是我的建议,我强烈的建议,我们刚才已经讨论了一系列的情况,中国的银行在接下来的10年、20年肯定会更有竞争力。我刚才在演讲的时候你也提到国际上的一些银行都是在本国最有竞争力,当然中国的银行也不例外,肯定在中国做的是最好的。所以重点应该是在国内,同时也吸引一些国外的客户,主要的中国银行已经开始走向国际,也希望其他的地区能够继续来遵循公平贸易和其他的规则,也希望中国的银行能够遵循这些规则。

  总的来说,郭主席和他的一些同事,我的建议就是还是要注重国内,中国现在发展非常快,也非常大,在作出决定以后,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实施起来肯定比较复杂、比较困难,我们刚才也谈到了中国银行业的组织结构,还有规模,所以实施起来肯定非常困难。

  提问:我知道郭董事长是一个外汇专家。中国已经成为外汇储备的第一大国,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巨额贸易顺差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应该如何用好外汇储备?在中国银行改革的过程中,这些外汇储备是否会像以前注资的形式一下,能起到积极作用?

  蒋定之:副主席,请问在黑龙江中国银行的案子之后,银监会在风险防控上有没有更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蒋定之:我原来做外汇管理信息,现在我应该太多的评论外汇方面的政策。所以我想你的第一个问题就省略了。

  二十一世纪报:请问李剑阁主任,在中国的银行分管方式改变上,如何摆脱依靠利息差的局面?能否给一些具体的建议?

  蒋定之:现在的案子出现总的趋势,除了中国监管当局监管不断加强,和银行业自身风险控制的不断完善,银行业一些案件的出现,不断呈一个下降的趋势,我可以向你说一下,刚刚我们银监会召开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银行业的按揭总量比去年有所下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二是我们所谓的大案要案。第三是涉案的金额下降幅度比较大。

  所以总的趋势还是很好的。我对银行业发生的一些案子应该说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定位中,也是难以避免的。银行监管的加强,特别是随着银行自身的分析内控的加强,公司治理的完善,本身的独立性、严肃性、专业性,像黑龙江商业市场的案子我看会得到一个很好的扭转,这样一个情况从经管当局来讲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郭树清:我们每年都会遇到一些媒体、公众关心的问题。比如95、96年、99年、2000年的个案现在发展也是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从银行来说,我们不希望案件发生,银行业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业,据我所知,外国同行他们遇到的欺诈,涉及到违法的案件数量比我们一点都不少,而且绝对数量比我们还多,他们的机制在什么地方呢?他们能够很快的控制损失,每个案件涉案金额很小,而我们有的时候金额非常巨大,而且控制损失控制的不好。但是我想强调一点,案件还会有,但是管理的力度是在加大,整个我们的内控是在改善。

  顺便我也说一下,整个MF关于中国银行业的工作报告评论,我个人感觉,总体上来说尽管有很多论点和根据是对的,但是总体上悲观了一些。

  李剑阁:刚才你问的第二个问题,因为在这个会上我不需要提出很多的建议,可能不是今天的会议需要特别讨论的问题。中国政府为了促使商业银行提高效益,刚才我在发言当中已经列举了很多很多可以使得商业银行在今后不再紧紧依靠利息差取得利润。比如金融创新的问题,比如说综合经营的问题,其实在这我的讲话当中已经讲了很多了,如果你作为报纸采访的需要,我可以会后给你一份文字稿。

  郭树清:女士们、先生们,我知道大家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但我们已经超过了预定的时间。论坛到此结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0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