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2006中国品牌建设高峰会 > 正文
 

新经济杂志社社长杨明:迎接中国品牌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22:34 新浪财经

  领袖品牌评选活动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广东新经济杂志社社长 杨明

  这是一个全球融合的时代,这是一个品牌先导的时代。品牌是国际市场的通用语言,是支配性资源,是争夺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全球化浪潮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将取决于品牌的较量。表面上看品牌只是一种形象、一个标志。但在它的背后则是一种信誉、一种承诺、一种文化,是所有产品信息的浓缩,最终它给产品带来的是高附加值。如一提到电脑,大
家首先想到的是IBM;提到软件,自然是微软;提到汽车,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奔驰、宝马、通用、丰田。如果我们希望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让更多中国品牌成为长久不衰的国际品牌就是一条必由之路。

    2005年,中国品牌可谓内忧外患。一方面,中国巨型企业如中海油、TCL,海外扩张进程受阻;另一方面国内众多品牌纷纷落马,国外品牌则大举进入。过去我们说,商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今天,欧洲大陆焚烧中国产品的浓浓火药味却已飘越重洋。偌大的世界,已经难以容下几双甘居地摊货、廉价货的“中国制造”!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6年的发展,诞生了一批象“联想”、“海尔”、“华为”这样的知名品牌。但我们的知名品牌与世界级品牌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的品牌建设之路还要经历相当长的曲折和艰辛。

    21世纪是亚洲世纪,中国的发展为全球所瞩目。中国100多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成了“世界第一”,是无可争议的“制造大国”。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与品牌支撑,中国制造的产品很多都只是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而且容易导致贸易摩擦,是名符其实的“品牌小国”。2005年12月,新华社一条电讯稿称,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美国249席,法国46席,日本45席,中国仅4席,令所有国人为之汗颜。

    2005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商务部2005年12月9日至10日召开首次全国品牌建设工作会议,决定采取树立自主品牌典型、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宣传等六大举措,并联合
财政部
提供资金支持,从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品牌战略。

    对于我国的品牌建设工作,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

竞争力,就是生命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拥有名牌的多少,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体现。要从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我们的优秀企业争创世界顶级品牌。”一个名牌往往使一个企业名声大振;名牌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力的重要表征,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先进生产力。可以说,没有国际性的大名牌,就没有现代化的经济大国。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出访国外时曾说,我的左脸是索尼,右脸是丰田。可见国际性的大品牌,对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多么重要。领袖品牌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标杆,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的希望,他代表一种力量,一种规则,一种文化,一种消费的价值取向;首席品牌官(CBO)是企业专门负责品牌战略与运营的高级管理人员,是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推动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性力量。在国外,许多大企业都设有首席品牌官(CBO),有完善的品牌管理制度,美国还有首席品牌官协会,定期对企业的品牌建设问题进行研讨。这是美国经济称霸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国内,首席品牌官还是个全新的概念,并未形成一个阶层。

    值此国家大力倡导民族自主品牌,举国关注民族产业振兴之际,中国国际名牌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首席品牌官俱乐部、国际首席品牌官资质认证机构、广东新经济杂志社决定,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2006中国品牌建设高峰会暨首届中国十大领袖品牌、十大首席品牌官评选”活动,评出影响中国发展的“十大领袖品牌”、“十大首席品牌官”,目的在树立中国品牌建设的标杆,培育和构建中国品牌官阶层,推动中国品牌事业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举办“2006中国品牌建设高峰会暨首届中国十大领袖品牌、十大首席品牌官评选”活动,把优秀品牌蕴涵的品牌文化以及潜移默化形成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将从今年开始,一年一度举办的峰会和评选,办成品牌精英荟萃的盛大节日,成为品牌文化的盛宴,成为国际品牌、本土品牌和新锐品牌的展览场。希望中国早日拥有与自身的“制造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品牌,既是“制造大国”又是“品牌大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