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观察家年会-2005年度演说 > 正文
 

经济观察报报业有限公司总编辑何力致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10:21 新浪财经

    2005年12月3日下午1:30-5:30,由经济观察报主办、中兴通讯赞助的观察家年会-2005年度演说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会议主题为告别白银时代—新儒商与新文化。

   《经济观察报》报业有限公司总编辑 何力:

  一年一度,《经济观察报》观察家年会又如期和大家见面了。“观察家年会”是我们一年来“观察家论坛”的一个总结,它既是对过去一年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反思,也是对新一年的展望。

  2002年的年会,我们提出,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不仅应该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重要力量,而且应该是文化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

  2003年的年会,我们提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要迎接两个融合的挑战,第一是中国与世界的融合,第二是我们社会不同人群的相互融合与信任;

  2004年的观察家年会,我们开创了一个新的形式,就是独立演说。我们邀请了吴敬琏、钱颖一、秦晖、江平四位中国一流学者,分别就经济、社会、法治和中国的改革进行了精彩的演说,明确提出了: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市场经济。

  今年的观察家年会,我们继续了独立演说的形式,我们希望这种形式能够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今年在独立演说的中间,还有幸邀请到十余位著名企业家,他们将和我们的独立演说家开展对话和讨论,这会使我们的年会更加丰满。

  今年观察家年会的主题是《告别白银时代——新儒商与新文化》。这样一个主题的大背景是: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最近的松花江污染事件是这种不和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今天的社会就整体而言,GDP仍很重要,但显然已不是我们追求的惟一目标;就个体而言,我们辛劳努力,拼命工作,也不仅仅是为了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

  我们反思,经济社会的增长方式应该如何更全面、更健康、更和谐;

  我们追寻,中国的现代化图景理应包括干净的水和空气,安全的社区和健康的精神世界;

  我们探究,如何在顺应全球化的潮流中又要和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作斗争,建设我们的新道德、新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我们还要努力为更多的“白银”而奋斗,但我们不要一个唯物质的“白银时代”。

  德国人贡德·弗兰克1998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著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弗兰克在书中试图以白银贸易把16至18世纪的欧洲与东方各自的发展联系起来。对弗兰克的学术观点我们未必赞同,我们在这里借用了一个概念:白银。弗兰克在书中谈到了一些西方学者关于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对硬通货的迷恋的研究,当代金融史学者金德尔伯格有一句名言甚至是:在西方挖出白银来,仅仅是为了再埋在东方。他们发问,为什么白银到了中国就止步了。他们认为,进入亚洲的硬币和金银基本上用于囤积和首饰。

  我们认为,从对硬通货贪婪的意义上说,东西方并无太大差异,但我们确实需要警惕成为物质的奴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于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已经达成了诸多共识,比如要有明晰的产权制度,要有健全的法治,要有提供基本普遍公共物品的现代政府,等等。

  但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与文化,什么样的伦理与道德,什么样的终极关怀,似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答案。

  这也就引出了我们今年年会的副主题——新儒商与新文化。

  我们知道,关于儒学,既是眼下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我个人认为,有两个问题十分关键,即儒学中能否产生出终极关怀的精神;能否与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观结合,搭上现代化的列车。当然,核心在于我们该如何认识理解中国的

传统文化,如何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批判。其实这样的争论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就从未停止过。

  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想多听听学者们的意见,我们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关注他们,在物质建设的同时关注精神建设。让我们共同研究、丰富、界定和树立一个又一个现代化中国的新儒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