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正文
 

赵晋平:推动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4:14 新浪财经

  由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协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欧亚经济论坛”于2005年11月10-11日在中国西安举行。新浪财经对此次会议独家视频、图文直播。首届欧亚经济论坛目的是探讨欧亚大陆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塔,土库曼斯塔,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俄罗斯、中国,还包括亚洲内陆及东亚的一些国家之间,如何进一步形成更密切的经济互动关系,开展更务实的合作,从而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促进国内和地区的稳定。以下为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长赵晋平演讲实录:

  刚才几位讲演的嘉宾应该是从更多务实的角度,就优先发展合作领域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体现上海合作组织在上一次峰会所达成的共识,我觉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从学者的角度更多立足于长远的目标,上海合作组织以及欧亚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出现一个粗线条的勾勒。

  在10月26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总理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促进合作组织人文等提出五点建议。这五点建议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欧亚地区合作,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积极态度和坚定的信心。我就以下问题谈我个人的观点。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的前景,我们应该从这样几个角度认识这个问题,在目前全球经济合作一体化趋势下,进一步为我们增加了很多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希望有应对区域集团化新趋势的挑战。那么什么叫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有三个含义:第一是贸易和投资的便利,目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商品、资金、人员流动的效率,我们把它叫做贸易的便利化。第二是功能性合作,选择一些优先发展的具体领域,在这样具体领域可以进行一些资源、信息、技术和共享联合的开发,比如在

能源领域、在交通领域、农业领域等等;第三个层次的是制度性的合作,双方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使贸易、人员自由流动。第三个合作也就是制度性的合作,应该在它合作的深度、广度方面远远超过了前面两个,作为制度性的合作可以为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提供制度性的基础,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个地区、各个国家正在追求通过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带动本国的发展。根据世贸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7月,已经达到了138个,在这138个自由贸易协定中,成员的贸易额已经占到全球贸易额的50%左右,在众多的自由贸易中,来自跨地区就是不同国家的贸易协定占15%。作为中国来说,在本世纪在积极推动区域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2002年开始中国和东盟之间自由区的贸易谈判开始,从今年7月份正式实施,2003年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之间的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正式启动,并在2004年1月开始实施,中国正在加快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巴基斯坦等一些重要的经济合作的双边谈判,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取得争更多的成就。中国已经和东盟、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就建立这制度性的安排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看待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一体化呢?这就是我下面的第二个问题。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未来作用。从目前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初期已经把经济合作纳入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之间合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2003年9月关于经贸合作的纲要签署以来,在很多领域这种经贸的合作进程得到加快推进。就目前来看,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短期的目标,在3年实施组织,在交通、农业这些一些优先领域的合作,第二是中期目标,在2010年实行本地区的贸易化,改善相互的贸易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第三步是在2020年之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建立货物、资本、技术、人员的流动,这样一个目标已经为我们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前景勾勒出了一个光明的前途。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本身来说,按照2003年的计算,人口已经达到14.9亿人口,覆盖的面积是3020万面积,GDP达到2.3亿美元,上海合作的GDP相当欧盟GDP的20%左右,上海合作组织的GDP相当于欧盟的71%左右,这就说明上海合作在推动未来贸易有相当大的潜力。我们这个地区目前是经济增长比较高的区域,在这个地区如果成功实现经济一体化,在2010年以前这个地区的GDP占30%以上,上海合作组织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集团。

  下面我讲我第三个问题,也就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以及它的经济一体化对于我们推动本地区的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它对各方优越性具体有什么样的效果?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通过建立这样的区域安排,有利于建立一个周边关系的稳定和平发展环境,有利于解决

中国经济目前所存在一些市场资源等其他问题,中国可以根据开放自己的市场,为区域成员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回避世界上其他一些贸易集团扩大区域,可能给我们带来贸易转移的影响。但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通过这样制度性的,提高本地区成员国经济融合程度,从而为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的政治、人文、安全提供更为坚固的基础,从其他成员国来看,建立这样的性制度性的安排,有利于他们自身的资源合乎产品,找到一个长期增长持续的市场,有利于吸收中国企业投资,可以回避欧盟其他成国扩大的风险,有利于WTO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从这一点看,给我们带来共同的利益,是我们共同的发展目标。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是否有可行性?首先第一点上海合作组织是国际法意义的区域组织,同时有元首会议、总理会议、秘书处等这样组织的框架和运行体系,第二点上海合作组织的各位成员已经有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意愿和目标;第三点区域的一些成员发展一些国家合作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目前区域内一些成员试建立一些区域合作。比如哈萨克斯坦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合作。第五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最近几年中国和上海其他合作各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就是由市场力量推动下的融合已经逐步形成,这种市场的力量或者说使得企业在进一步扩大和贸易投资方面的,需要有一种制度性的安排,来为他们提供一种保障。根据中国的统计,2004年中国和其他五个成员国双边贸易已经达到270亿美元,在今年1-9月份这个贸易已经和去年全年的贸易额一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这就说明市场力量为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第四个问题:我们如何来推动所期望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呢?首先我们注意到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和障碍,在本地区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区外对本地区的敢于也受到影响,包括我们制度完善方面存在不足,我相信通过区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会克服消除这些障碍,我再次提供这些建议,我们应该确定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具体时间表,比如说从2010年开始启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的贸易区谈判,这样会加快我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面进程;第二建议是上海合作组织的自由贸易区可以采用东盟和区域的模式,可以在一些具备条件和的伙伴之间率先建立一些双边的区域的自由贸易区,最终过渡到覆盖总体的区域贸易安排。

  第三点为了让所有的成员尽早享受区域经济的成果,实现平稳过渡这样一种目标,区域内的一些经济大国可以采用参考曼谷协定的方式,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势力比较薄弱的优先开展一些大的市场开放和自由的活动。第四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一方面正如刚才几位专家所提出的,应该加强成员的交流,通过论坛的方式交换意见,另外我们要加强政府层面的研究,为我们未来经济一体化勾勒出明细的框架和目标。最后希望我们通过这个论坛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进一步增强我们推动区域合作的信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