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奥运 北京欲做体育会展业龙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08:21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叶加 发自北京 记者近日获悉,由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北京市体育局等委办局主办的“2005北京国际体育场馆设施及体育用品展示采购会”将于7月15~17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我们正想通过类似的大型展览展示会,利用奥运商机,真正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体育会展城市。”北京市体育局体育市场管理处处长范正说。 他表示,北京有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各场馆设备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广阔。据了解,2008奥运会将使用37个比赛场馆和59个训练场馆,在北京的比赛场馆达32个。资料显示,北京的体育设施建设将投入170亿元人民币。 上海的政策更优惠 “要想成为体育会展中心城市,也许上海才是最大的竞争伙伴。”范正表示。 他举例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国内最大的体育会展盛会,以在各省会城市流动参展的形式举办,今年将落户成都)曾于2001年在北京举办,当时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北京首次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变成为“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二是首次突破6万平方米的展位。“北京原本想把博览会留住,但由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无法承载规模日益扩大的博览会,而不得不把展会交给了上海。” “虽然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博览会临时确定在北京举办,但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意思,2002~2004年3年都在上海举办。上海确实有优于我们的场管设施,那里建了一个新的国际博览中心,而且在吸引国际展览公司进驻上海的政策上,确实比我们更优惠。”他说。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所会展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轶尊说,上海作为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已经显现出会展业的明显优势,“这是地域经济结构的特点。” 实际上,与北京、广州两地会展业相比,上海会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许多国际展览在中国的第一登陆地,也就是说,很多在上海召开的国际会展是在国外比较成熟的会展。徐轶尊认为,这为今后上海会展向着国际化方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据专门负责博览会事务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的竞赛器材、场馆设施部李峥说,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博览会共有1000家展商参展,15万人次与会;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博览会共有678家展商参展,12万人次与会。按规模上海是比较具有优势。但她同时表示,很多参展商都认为上海的展位价格比较高。 范处长进一步说,两个展会虽同属体育会展业,但还是有所不同,首先博览会是以体育用品为主,而展览展示会是以设施器材为主。另外,博览会国际品牌并不很多,但展览展示会由于有北京投资促进局、中国贸促会的协助,相信可以迎来一大批国外参展商。 体育产业的长远规划 “实际上,发展体育会展业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发展北京的体育产业。”北京市体育局体育市场管理处副处长邓旭说,“2002年全市从事体育产业的人员6.7万人,各种经营收入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他同时表示,跟国外体育产业占GDP3%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北京的体育产业还存在几个问题,第一是体育产业的行业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政事不分;第二是体育资源配置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体育设施投入不足与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现象并存;第三是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引导政策,对部分体育服务收税过高,企业负担过重。” “我们已经在优化管理服务方面作出了努力。”范正透露,在全市“十一五”计划期间,北京市体育局准备做一个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划,但要和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