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广:十年内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不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 15:12 新浪财经 | |||||||||
2005年1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主办的第九届(2005年)中国资本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市场主导性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新浪财经作为网络独家支持媒体正在全程直播本次盛会。论坛第一模块: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银行还是资本市场。以下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先生论坛模块第一部分互动演讲中提出的观点:
对于中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还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基本的看法我认为是银行为主导,我可以更加明确的谈我的看法,原因是三点: 第一,中国的历史演变,造成了我们目前的金融体系就是以银行为主导,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当中的规模,说两个数字就比较清楚了,银行的存贷款现在达到了十几万亿,可能要将近二十万亿,但是我们在资本市场上,股票的流通市值大概就是一万亿多一点,如果你要加上所有的企业,比如不流通股加起来也就三万多亿,这个比较可以看出来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分量,再加上如果是流量增量的概念,每年新增的银行贷款,也就是给企业的贷款那一块,现在差不多是两万亿左右,而股票融资加上企业的债券,差不多也就一千亿左右,所以这个比例,增量加上存量你可以看到未来的发展,这个历史形成的目前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从功能上来看,银行目前,确确实实起着筹集资金跟分配资源的主要功能,而我们的资本市场,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还是非常弱小,甚至于大家,可能我记得去年还是前年都讨论边缘化的问题,我记得去年讨论过是不是把股票市场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等问题,实际上真正反映中国国民经济晴雨表的是中国的银行资产,银行资产的好坏,不良资产的高低,确确实实能反映国民经济的健康与否,而股票市场到目前为止来说,由于种种原因,不展开讲,基本还是局部的,有限的反映国民经济,所以这个角度来看,资本市场还远远起不到,或者替代银行这样一种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包括最重要的,刚才我看了他主要的报告,如果建立市场主导型的一个理由,或者说优越性就在于能够降低整个社会的金融风险,就是刚才谢教授讲的,股票市场是能够降低股票市场的平均风险的,这是一个平均问题,但是这是在书本上,在中国,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不光是经济的风险,甚至于还有社会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资本市场的功能在目前的中国也很难发挥它的作用。 第三点,也是他们的报告里提到的,从制度、环境、法律、背景这样一种更宽泛的社会背景来看,中国的银行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国有银行的基础上,而国有银行基本上是建立在国有企业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到目前为止还有它很强的生命力,它的生存还能维持很长的时间,那么作为一个股票市场和资本市场,它对外部的法律制度的这种要求,刚才谢教授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也有很多国际的案例来说明,实际上今天我看很多媒体的人来,资本市场对媒体人员的要求也远远不是我们今天的媒体人员可以满足资本市场的要求的,做媒体的人都知道,管制各方面都很严重,举例说明,一个资本要运作的话,它所具备的这种制度、法律等整体的土壤在中国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回答这个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不要寄予这个理想,当然说战略选择,我想是管十年或者二十年,但是我自己的观察,我觉得十年内,银行主导不会改变,我可以很自信的得出这个观察。二十年以后,现在还不能做结论,我也同意这个观点,所以尽管我本人也是致力于做资本市场的事情,但是我们对整个中国的金融体系和结构要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现状是什么样的,未来怎么走,真正的问题我想我们私下跟几位教授有交流,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从银行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而是怎么样充分发挥市场主导的作用,从国际市场的经验来看,可能也不是简单的,未来的国际金融就是从银行主导转变成所谓资本市场主导,也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