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原: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 12:56 新浪财经 | |||||||||
谢平:咱们下一个发言是中国证券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原女士。我有幸跟李青原女士是同学,我们俩是人民大学经济系1985级的博士生。
李青原:如何看待当前的资本市场,什么是资本市场?我愿意这样概括,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它是一个机制,它不能保证你进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它不可能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因为预期在变,上市公司的情况也在变,我觉得大家谈这个金融体系,我曾经也向有关领导建议过,我觉得现在确实需要讨论中国金融体系的目标模式和体制的目标模式,有什么样的体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当然市场主导这是一个大的设计,在具体的,还有比如主业经营、副业经营、监管模式等等。 大家刚才讲了很多股市和银行资本市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有一点应该强调的,虽然他们都是金融,但是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我们都知道,经济活动无非是一个对利益的追求,那么一个客观的经济现实就是当大家都在争取得到利润的时候,这个利润被逐渐的平均化,成为一种趋势,而总有一部分资本要追求超额利润,实际上平均利润的形成是由于大家都想得到超额利润,所以客观会有一个超额利润的产生,这个趋势。抽象笼统来讲,银行在做什么?我刚才讲了资本市场是什么,银行我认为基本可以概括为“转储蓄为投资的中介金融服务体系”,他们俩的区别是什么,如果我们看利息和资本市场收益,它的区别是非常不一样的,因为银行所支持的基本上是平均利润的产生和不断再产生,因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社会的平均利润是3%的话,你很难想象银行的利息是8%,一个很简单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就是“利息是产业资本利润的分割”,银行家之所以能拿到利息,是因为他分割了产业利润的一部分。因为钱放在银行里是绝对不能生钱,那么资本市场是干什么的?因为永远有一部分资本有能力产生超出平均利润的产额利润。这部分资本是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最有活力的,最需要人承担风险来实现这一部分超额利润的实现,因此在资本市场应该是实现超额利润的分割,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社会金融体系两个不同的功能,它所连接的两部分,投资者、筹资者和中介,后者的风险大于前者,收益也应该大于前者,否则,投资者如果安于利息,为什么要到资本市场冒风险?这是两个基本的不同体系的作用,和它所形成的不同的场。刚才陈总愿意讲佛学,我愿意讲气功,我们人民大学有一个老师就讲“社会场”,我觉得用什么东西都不重要,只要大家觉得这个东西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就可以,描述的方式大家可以去选择,我个人倾向于这样来看待不同的体系,因为它是不同的,它所要求的监管也是不一样的,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我们在谈论目标模式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资本市场和银行到底有什么区别,虽然都是金融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了这个观点的话,我们在看待这两个市场,在解释它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社会现象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根据,这是第一点。 我们的目标模式肯定是这两个市场要同步发展,有一个课题是哪个为主,我认为不是为主,而是这金融体系的两部分共同运作产生出来的合力,是支撑一个经济能够稳定,能够发展,有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它一定要发展,刚才陈总讲的很清楚,现在我们的情况就是资本市场严重滞后,九条意见的出台,实际上是对经历了十年的资本市场发展而对资本市场实际上需要在体制上脱胎换骨的一个思路性的指导。发现这十年过去,资本市场还是这样,什么原因呢?在最开始的时候,实际上对资本市场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就是有一些误区,所以现在回过头重新整理,资本市场到底干什么?要把它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是我们的战略决策,放在这个高度来认识,那么对以前的一些与之相悖的思路进行清理,这也就是我吴教授要我讲的如何看待当前的资本市场,首先要搞清楚资本市场是什么。 至于这十多年出现什么事情我就不讲了,因为九条意见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清理了,那么这两年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什么是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观。 从一个角度来讲,实际上九条意见也是提出了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观,我们的经济科学发展观需要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财富积累中,人、社会、自然三者要有一个协调,资本市场要协调发展的话,要协调什么?我觉得主要是协调三部分人,他们的利益和风险的均衡,我刚才讲了,资本市场是干什么的,参与这个市场,使这个市场能够持续发展,第一就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创造者——上市公司;第二个部分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发现者——证券公司;第三,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实现的支持者——投资人。这三部分人,他必须能够在资本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得到自己与风险相适应的回报,这个资本市场才可能运行,有这么一个运行的机制的话,它就能够持续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那么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九条意见已经明确的清理了过去一些错误的思路,比如重筹资,轻改制,重上市,轻回报,如果像原来的思路就没法儿继续发展,持续将近四年的低迷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么九条意见出台之后,投资者是非常有希望的,从1300点上到1700多点,大家对这个充满了希望,九条意见发展一周年了,市场二度低迷,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个人的看法是九条意见是一个思路性、纲领性、开放性的文件,它是一个指导,而落实九条意见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要对这一系列的重要任务作出顺序的排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落实,后落实,哪些事情做出来是事倍功半,哪些是事半功倍,哪些事情你先做会为后头的任务设置障碍,哪些事情先做会为后面的任务设置条件,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去做详细的论证,因为需要时间,需要陈总刚才说的智慧。而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市场的反应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在这方面是有很多改进的空间,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是我的第二点,九条意见之后发生了什么。 第三点,我想谈一点我一向的观点,应该做什么,我一向的观点是仍然要坚持尽快解决股权分制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在去年解决全流通问题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已经做过一篇演讲,在那个论坛上我也多次发表了我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我一个字,一个标点都不改,另外我认为,如果要解决股权分制问题的话,必须要搞清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国九条里面讲的,要特别注重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这个公众投资者指的是谁,指的是已有的七千万个帐户代表的投资者,还是指的理论上十三亿人,甚至包括外国人,都可能随时成为的公众投资者,我认为是前者,为什么?因为这部分人支持了我们迄今为止这些上市公司的上市改制所应该支付的成本,承担了他们的风险,因此在解决股权分制问题首先应该保护他们的利益。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资本市场是全国人民的资本市场,比方说可以用某些方式让十三亿人来参与解决股权分制问题中两种不同股东的谈判,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这样做,首先它在理论上是有误差的,第二就是在现实中,如果这样做的话,会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或者社会成本,是不是就不能做?不是不能做,我觉得世界上,从哲学的观点上没有不能的事情,它都会发生,只不过发生之后,社会代价不一样,而我们现在讲,要三个代表,要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管是理论的研究也好,对具体政策的落实也好,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概念,否则的话,由于概念的不清楚,在具体制定落实政策的时候产生误差,会给我们股的解决带来很大的障碍,这是我要讲的第四点。 咱们经常讲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一系列都是指导我们经济工作,指导我们改革开放的基础,但是具体到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在当前的情况下,特别要强调邓小平理论里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哪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讲得很笼统,在中国面对着产业升级城市化,提高国家竞争力,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什么?最重要的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承担科技商品化在转化中的风险,那么这个时候我认为让哪些支持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这部分人我们广大投资者,特别要注重他们的利益,而且这部分人也应该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最后我想讲,资本市场发展非常重要,在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特别在决策中,我们执行长提出来要提高执政能力,为什么要提高执政能力?因为不够高,所以才要提高,那么要提高,这是一个过程,所以因此我认为,股权问题大家在担心,是不是不解决了,我个人得到的信息和我个人的理解是证监会正在做很大的努力来落实这一条,分裂表决机制实际上是为解决股权分制问题做一个基础,大家还是要有信心,执政能力的提高不但要靠执政者本身,也要靠公众、靠舆论,也要靠公众所聚集出来的一些有社会良知有专业精神的知识分子,谢谢大家。(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