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首届青年华商峰会 > 正文
 

青年华商峰会:全球华商首聚北京共寻中国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 17:50 新浪财经

  中华民族的“华”字是全世界我们每一位华人都十分熟悉并且高度认同的文化符号和集群符号。我们说在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了其中的一个在哪里,这个“华”字就会在哪里。只要这个“华”字在哪里,我们精神的血缘,我们文明的脉冲,我们生命的苦难与呼吸的传承就在哪里,我们的开创与光荣也就在哪里。

  这“华”字像一棵大树,一棵中华民族的繁茂挺拔的大树,给我们以生命的根源和根
据。铺开了,这个“华”字就像一张大图,一张中华民族的抚恤经络的大图,给我们以生命的血型和造型,它对于我们是一种不可更改的父母的生命基因。

  “华”字足以值得我们崇尚与自豪,“华”字已经超越了它单字本身的意义,因为五千年的文化使它在人类这个星球上彰显出了自己特有的华贵、华美和华彩。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个“华”字又把我们凝结在了一起,让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后裔,以我们一代青春的风华,赋予它光华、精华和升华。“华”字就在我们心中,它是连结我们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国结。

  1月8日上午,由全国青联主办,全国青联中华青年交流中心、国际EMBA俱乐部承办的首届“青年华商峰会”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隆重召开。首届“青年华商峰会”是全球杰出青年华商领导人的首次盛会。

  峰会以“和平发展的中国:新世纪、新华商”为主题,分“世界的中国机遇”、“建造国际大都市”、“新一代华商领袖展望未来”、“走出去——中国的全球整合”、“金融创新”、“产业升级”、“科技变革”等10个主题论坛。

  来自美国、欧洲、港澳台、新加坡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海内外青年华商精英、跨国公司亚太区领导人、全球知名商业团体负责人、著名学术机构学者和文化界人士以及海内外主流媒体参加了此次盛会。中国18个国家部委、团体的有关负责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政府领导及众多国内企业界青年领军人物出席并发表演讲。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首届青年华商峰会主席周强先生首先致辞。周强认为,进入新世纪,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和中国的实践都表明,能否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发展的机遇,最广泛的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发展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阶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我们伟大的祖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地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团结奋斗。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为包括青年华商在内的海内外中华青年施展才华、创新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中国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艰苦创业,其中有相当的人事业有成,他们虽然身居海外,但是始终关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许多海外同胞的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在这当中,一大批青年华商和中国青年企业家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广大青年华商一定会抓住机遇,与海内外的青年一道,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希望于青年,更希望海内外青年创造,举办首届青年华商峰会,就是推动海内外青年华商合作与交流,为实现民族复兴献计出策的一项措施。今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将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继续致力于广大联络海内外的中华青年,继续为海内外的青年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搭建平台,共同为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为大会做了主旨演讲。成思危认为,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可以说联系是越来越密切,在看待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我们要看到三个方面:

  第一个,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大家知道,经济全球化,从资本主义出现初期已经就开始了,因为当时欧洲的一些国家都到海外去寻找原料,后来是寻找劳动力。二十世纪,全球化是加速的,最初从原料贸易,到产品贸易,到技术贸易,到资本的输出输入,这个过程是发展的。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关起门来独立发展。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中国是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需要世界。

  成思危还认为,世界也需要中国,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二十几年来的和平发展,应该说我们在经济上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来看,中国的作用应该说更引起世界瞩目,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0%,所以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这次我到美国演讲很深的体会,就是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很多方面的关注,当然关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赞扬中国的快速发展,另外,也有人宣扬中国威胁论,特别是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引起了很多媒体的评论。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没有中国参加的世界贸易组织,不是真正的世界贸易组织。而且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还可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生意,能有利于改变原来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一些世界贸易的规则,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南北合作,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世界贸易的公平,所以这是中国和世界的第一个关系。

  中国和世界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我们大家也知道,从事经济全球化情况底下,我们应该对世界发展加以更多的了解,对我们的贸易伙伴、合作伙伴的法律,它的经济、文化,都应该更多地了解。但是,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我在美国曾经谈到,我说和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来说,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是要差一点,很多美国人对中国很不了解。我说无知还不要紧,偏见就更危险,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无知的了解是零,偏见的了解是负数,所以我说世界需要了解中国。需要了解中国什么呢?

  林毅夫认为起码要了解中国的当前四个特点,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中国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中国在世界目前来看是一个稳定和安全的国家;第三,中国是一个有着强烈市场需求的国家,因为我们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不但是一个大的出口国,也是一个大的进口国,市场需求一直是快速发展。第四,中国是一个具有价廉并且优质的劳动力的国家。

  第三个方面是,中国需要和世界合作,世界也需要和中国合作,世界贸易就是希望公平、互利,在这方面,我们是努力地跟世界各国合作,特别是我们参加WTO以后,按照我们对WTO的承诺,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表明了我们是诚心诚意地希望和世界各国合作,取得双赢的结果。

  成思危也承认,不可否认,在我们和世界经济的交往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像反倾销的问题。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贸易保护主义、打贸易战不是好办法。只有通过合作的办法才能取得双赢,如果是搞贸易战只能是两败俱伤。

  成思危强调,中国的经济不能说过热,但现在有些投资过热,投资过热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力。成思危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投资转化率、投资占GDP的比重等指标来衡量投资是否过热。我们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是重要的,但是不能完全靠大量的增加投资,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成思危还给全球青年华商们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点希望是希望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推动中国的发展。爱我们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爱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爱我们13亿多华夏子孙;第二点希望是要融入当地的社会,要为社会做出贡献;第三个希望是希望大家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最后,我希望大家要团结、交流和合作。

  接下来,首届华商峰会联合主席、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先生,中国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先生,恒隆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陈启宗先生,美国高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汪静等嘉宾还就“世界的中国机遇”等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大国际MBA教授海闻、北京市副市长陆昊、济南市副市长杨鲁豫等嘉宾还就“建造国际大都市”的话题,与在场的华商企业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作为本次华商峰会的重头论坛,新一代华商领袖展望未来,引来了大家的强烈关注。黄乾亨黄英豪律师行首席合伙人黄英豪认为,华人有一个浓厚的观念就是对控制权看的比较重,比如王安电脑就是这种状况。结果就是选择一个不适合但怎么着也应该是的接班人,他的儿子,结果企业最后还是倒了。华商企业如何成为跨国公司、百年老店是华商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恒隆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陈启宗先生,大型的跨国公司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华商的企业不是,这是制约华商企业做大的一个难题。陈启宗先生还认为,华商企业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法制精神,儒家思想是对付不了腐败贪污的,唯一的方法是法制精神,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而中国精神里面也有很多值得保留的地方,比如说有智慧。大家最后达成了一个共识,虽然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很多的困难,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华商企业在世界上崛起是一定的。

  而在随后举行的媒体专访中,华商峰会联合主席、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先生、华商峰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吕虹女士、华商峰会组委会执委会副主任许晖先生告诉记者,从第一天峰会举行的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好评如潮,大家反映非常好!许晖还告诉记者,从实际到会的嘉宾构成来说,海外华商和国内企业差不多是各占一半,但海外华商稍微多一些。从整体情况来看,海外华商的积极性也要更高一些。林毅夫先生,在分析这种情况时认为,这应该说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海外华商因为长期生活在国外,对中国想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所以他们表现的要积极一些。

  首届华商峰会赢得广泛赞誉

  每日经济新闻供稿

  相比于第一天的精彩,首届华商峰会的第二天开的更加有特色。峰会组委会安排了中西融合、走出去——中国的全球整合、金融创新、产业升级、科技变革等圆桌论坛,各个安排的独具特色,但整体看来,又全部契合整个华商峰会的主题。嘉宾们在台上谈的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台下观众更是听的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各个论坛在主持人巧妙的调动下,场面非常热烈,嘉宾和观众的情绪都被全面地调动了起来。很多与会嘉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他们对此次华商峰会的举办感到非常的满意。

  走出去全球整合的机遇与挑战

  名为“走出去——中国的全球整合”的圆桌论坛,这个话题吸引很多华商的积极参与。在主持人《环球企业家》总经理兼执行主编李甬和长江商学院教授兼EMBA/EDP学术主任曾鸣的巧妙安排下,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的局长李弈贤;金利来有限公司的副主席曾智明;世界华商总会的执行主席廖俊桥;汇佳教育机构董事长王志泽;丰佳国际集团董事长耿健等五位具有丰富海外经营的经验的嘉宾把“走出去”这个宏大的问题,谈的深入浅出,让人受益匪浅。

  大家从我们为什么要走出去、我们走出去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和误区、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走出去战略?总之,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概括出来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如何利用全球资源,一个是如何开发全球市场的问题。五位嘉宾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各具独特视角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中西文化融合的盛宴

  中西方文化融合这个题目对以“和平发展的中国:新世纪、新华商”为主题的华商峰会来说,是非常恰当的一个题目。正如此次论坛的主持人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教授教授所说的,虽然这个题目有点软,但绝对是对全球华商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与会的恒隆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陈启宗、摩托罗拉公司资深副总裁兼中国公司总裁时大鲲、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博鳌亚洲论坛执行总监姚望、亚信集团总裁兼CEO张醒生、美联证券亚太区中国区总裁刘二飞等嘉宾就中西文化融合展开了高峰对话。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各自谈了他们对中西文化融合的体验和理解。并给出中国企业在成为世界级别的企业过程中如何解决中西文化融合难题的解决建议。赢得了在场华商,特别是海外华商的强烈赞同。

  在本次峰会组委会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其他几场圆桌论坛也是高潮迭起,引人入胜。无论是金融创新、科技变革、全球角色与责任还是产业升级,各个论坛都表征了当代最有意义的问题。而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见解更是体现这些嘉宾们的远见卓识。

  9日峰会的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就是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CEO谢福华的高调亮相。由于中航油事件的影响,谢福华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峰会组委会为此专门给谢福华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

  倍受关注的首届青年华商峰会,在大家的普遍赞扬声中,盛大闭幕了。但关于华商峰会的故事还在延续,关于华商精神的话题还在延续-----而明年的今天,我们还会在华商峰会这个伟大的交流协作平台上再相会在聚首。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青年华商峰会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