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首届青年华商峰会 > 正文
 

世界的中国机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4日 17:41 新浪财经

  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全国青联中华青年交流中心和国际EMBA俱乐部承办的首届“青年华商峰会”于2005年1月7-9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以下是本次会议现场实录:

  1:联合主席陈启宗、林毅夫、汪静、许为平致辞。

  2:主题论坛——《世界的中国机遇》

  参与发言:林毅夫、傅自应、曹玉书

  林毅夫、傅自应、曹玉书答疑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接下来是峰会联合主席致辞的时间:

  现在让我们有请恒隆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陈启宗先生,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先生,中国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先生上台致辞。有请!(掌声)

  我们有请高通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汪静先生上台致辞。

  现在我们首先有请恒隆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陈启宗先生致辞。

  陈启宗:各位朋友你们好,我是香港来的,今天我看了一下,很多都是香港来的青年商界领袖,香港的朋友们,大家站起来给大家看一下好吗?(热烈的掌声)香港回归了,所以都能够上来交流,我认为是一件非常的事,中国的市场恐怕是百年一遇的一件事,也就是说在每个世纪里恐怕只有一次这样的机会,那么在我们这个会议里,无论你是青年华商,还是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头子,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香港的朋友来到国内,一定有很多向当地的青年华商学习的机会。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香港的华商也可能为内地华商带来一些启发也说不定,所以我们有这个交流的机会,我们香港的朋友一定能够借这个机会学到很多东西,另外全球各界的青年领袖也能从香港的朋友学到很多东西也不一定,所以我对这次会议的成功是非常有信心的,成委员长他刚才说了一句话我有一点不同意,他说港澳台的朋友们,可能我们对爱国的内涵有一点不一样,当然要是你是美国来的,泰国来的,新加坡来的,印尼来的,可能会同意刚才委员长说的话,但是我希望香港的朋友们,在爱国这件事上,跟国内青年商界朋友他们爱国的内涵能够越来越接近,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有请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先生致辞。

  林毅夫:各位青年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大家知道,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中国的世纪,而这个世纪的到来,是建立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上,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海内外华商共同努力。这是我的第一点意思。

  第二点意思,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商场如战场,在这个多变的战场中要利用机会加快发展,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为受届青年华商峰会的特别支持机构,将会在未来的社会永远当青年的华商在面对世界经济挑战当中的决策支持机构,那么在商场的竞争,跟任何竞争一样,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人才,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经济EMBA研究院愿意和海内外商学院和在座的华商培养在商场上能够独当一面,能够打赢胜仗的人才,最后我预祝青年华商首届峰会成功,我也预祝所有在座的华商跟不在座的华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贡献,同时跟中华民族的复兴共同成长。谢谢!(掌声)

  主持人:谢谢林毅夫先生,待会儿他会就中国接下来我们有请高通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汪静先生致辞。

  汪静:大家好,我叫汪静,我是从美国特地赶来参加第一届青年华商峰会的,我想看看从美国回来参加这次峰会的有多少人?请大家站起来(掌声)刚才我们有一位从美国来的朋友提的问题实际上是代表着我们在美国华侨的共同心声,关于双重国籍的问题,是否可行当然还要考虑,但是代表了一种心声,在美国的华人,特别是青年华商,迫切地希望参与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经济建设之中,我记得去年12月8号那一天晚上,作为一个青年华商,我认为是一个非常有感触的夜晚,那一天是美国媒体宣布中国的联想集团把IBM的PC业务买下来,同一天是中国深圳的华为公司宣布在欧洲和美国分别建立两种技术支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因为在以前,我们都知道,外国的通讯设备公司我们把设备卖到中国来,占领中国市场,我认为这是第一次,中国的公司,华为公司为美国和欧洲建立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刚好发生在联想购买IBMPC业务的同一天,那天晚上我也接受了美国一些媒体的采访,特别问到我,你作为一个华人,一个在世界五百强公司里一个比较高级主管的华人,你有没有感到吃惊?我说我想法很多,因为中国的和平崛起现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而且把很多优秀公司变成以中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所以包括美国人在内不得不认同,你问我是否感到吃惊,我说没有,因为虽然总部在美国,但是我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一直两边走,所以我对中国的发展、崛起和成长还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我既然非常熟悉,因此就没有感到吃惊。我想跟大家分享这一点,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变革之中,我觉得华人,特别是青年华商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青年华商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所以我祝愿大家参加这次论坛能有收获,祝愿首届青年华商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最后我们请北京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先生致辞。

  许为平:领导们终于散会了,我们开始言归正传。我代表道中国际集团向我们今天参加会议的全体朋友以及新闻工作者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首届青年华商论坛峰会终于召开了,这句话我的第一个体会,本人97年7月1号从伦敦飞到香港,正式回到中国的土地上,开始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浪潮,现在可以认为是很了解中国的本土文化,这八年当中,我觉得首次有这种感觉,回到了青年华商,自己的家,青年华商,世界青年华商终于有自己的家,青年的家,所以我相信,本次青年华商的会,应该是一个非常活跃,非常轻松,非常有朝气,非常激情的一次盛会,当然,我们作为中国的华商还要了解、尊重中国的文化,就像刚才美国朋友讲的,所有世界各国的华商,我们血管里流的血还是中国人的血,我们的DNA还是中国的DNA,所以发展再快,二十年确实创造了世界经济的一个奇迹,但是我们毕竟要知道,这是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所以很多的意识,很多的方式我们是需要让它有一个过程,需要等待,需要让它经过这个过程,就像我们今天上午的会,需要两个小时的等待,进入到真正的论坛主题。但是我们可以庆幸地看到,中国已经开放了,中国已经走出来了,中国已经可以有年轻的商人,有我们自己的演讲舞台了,那就是中国的希望真正有了,上世纪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老人已经说过一句话,我想三十多岁的华商,以及在中国本土接受过教育的华商都应该知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属于在座的年轻的华商们”,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我也相信本次大会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这么多的世界各国的年轻的华商精英的参与,一定是能够成功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再次感谢四位主席简短而精采的致辞,也确实体现了青年领袖的速度和效率,感谢四位。谢谢!

  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本次峰会的第一个主题论坛,第一个论坛的题目是《世界的中国机遇》,如果现在问一个问题,对于未来经济版图影响最大的一股力量来自哪儿?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提到中国,确实对于中国商业兴起所引发的中国机遇,有人说是触手可及,不过也有人说仿佛有的时候是若隐若现,现在我们提得最多的是一个词“中国机遇”,为什么有中国机遇?它究竟体现在哪里又如何把握?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嘉宾,首先介绍第一位,比较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也被视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人学家,首届青年华商峰会联合主席的林毅夫先生;第二位是一位学者型的官员,他在中国政府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有长达二十多年的商贸管理经验,他就是中国商务副部长助理傅自应先生;第三位同样是一位学者型的官员,他对于宏观经济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他曾经多次参与或者负责中国政府有关宏观经济管理的起草工作,同时还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发言人,他就是国家发展或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同时也是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人的曹玉书先生;那么我们今天的流程是首先请三位嘉宾做主题发言,在发言之后我们有提问的时间,希望大家多多参与。首先请林毅夫先生发表他的演讲。

  林毅夫:各位青年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是有点感冒,所以讲话的时候鼻音可能会重一点,也许讲得不太清楚,但是听起来可能比较带感情一点,请大家多包涵。

  第二,今天我本来是作为主持者,但是我自己申请要当主讲者因为中国有一句话“人师范在,好为人师”,我是北大的教授,主持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我自己不发表观点的话,我会非常难受,所以我就由主持者变成主讲者,大家知道,在最近一些会议,我在各种场合表现得非常乐观,经常讲,二十一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而中国世纪的到来,会给我们提供无限多的机会,孔子有一句话“万般不入,为官不居”,我作为台湾人回到祖国大陆,我作为在美国的留学生,再一次带着我漂亮的妻子跟孩子回到祖国来,是因为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跟它的逐渐实现,但是当我表示非常乐观的时候,也有很多朋友不太相信我的判断,他们为,中国现在人均收入还那么低,中国还有那么多农民,中国国内还有那么多问题,怎么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变成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其实这种怀疑不必要的,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根据著名的经济史学家爱德森的研究,中国的经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还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在研究东西经济历史比较学者当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一个叫做希普拉的学者他写的,欧洲从公元一千年到公元一千七百年,那本书最后一页的结论是这么写的,他说“一直到十八世纪开始的时候,欧洲跟中国相比,欧洲是一个贫穷的、落后的农业经济,而中国是一个发达的工业经济”当然了这是到十八世纪初,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国很快从世界最大最强的文明古国,变成了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从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发生了工业革命,技术变迁的速度突然间加快,从公元零年一直到十八世纪这1800年的时间里,欧洲人均收入每年的提高只有0.5%,也就是一千年的时间人均收入才达到50%,可是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欧洲经济发展的速度突然加速,从原来的每年0.5%,一下子提升到工业革命这两百年,平均每年提高2%,也就是提高了40倍,而我们知道,它所以能提高40倍的原因,也就是技术的不断发明创新了,当欧洲的经济增长从每年0.5%,提升到2%的时候,大家知道,每一百年,经济就要增长七倍,每两百年,经济就要增长52倍,也就是这样,中国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从最大最强的经济变成世界上最落后的经济之一,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赶上上一次技术变迁,变革时代的机会。

  当然了,这样的一个经济格局的大变化,使中国从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变成最落后的经济,而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的仕人一向是以国家为己任,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追求中国重新强盛的机会,当中也经过很多努力,开始有左中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到后来孙中山王兴的民主运动,以及北京大学推动的运动,我们知道,即使经过这么多努力,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一直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一直到1949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讲“中国人站起来了!”,但是中国人真正要重新站起来的这个希望,其实是一直到改革开放这二十五年的时间才实现,我们知道在改革开放这二十五年的时间,我们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达到9.4%,二十年的时间,我们平均经济增长是9.5倍,比欧洲以后一百年才增长的时间我们25年的时间就增长了9.5倍,当然了,中国的经济重要还不是在改革开这二十五年的成就,中国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摸索到一条让中国经济复兴的道路,很可能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长的时间里,继续保持经济7%,8%,9%,10%的增长,我所以有这么大的信心,是因为从历史的统计来看,技术变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那么在一个现代社会里,技术变迁有哪些环节?发达国家它自己发明技术,而就像今天早上成委员长讲的,作为发达国家的文化,我们技术创新是可以以引进的方式来取得的,它所需要的成本,所要冒的风险比自己发明技术小多了,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经验来看,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能够掌握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然后发挥后发优势的话,中国很有可能在未来二十年、三十年还保持8%到10%的增长,而我这个信心是来自于,比如说根据各种研究,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日本在1960年的水平,我们知道,日本人从1960年用28年的时间,人均收入赶上来,当然我不认为说中国会利用28年的时间人均收入赶上来,但是经济总量赶上美国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按照这个技术的力量,我相信,中国在未来三十年,每年平均起来保持9%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而发达国家由于新的技术日新月异的发明,从长久的历史来看,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不会超过2%,而中国可以比它高出7个百分点,而7个百分点每十年翻一番,二十年翻两番,三十年翻三番,中国现在的收入大概是美国的2.5%,从美国的2002年到2030年,我们这样的速度发展起来,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就要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20%,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五倍,更何况中国人这么快速的经济增长,根据日本的经验,根据韩国的经验,根据台湾省的经验和新加坡的经验,一定会货币升值,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是法国的1.5倍,也可能是5倍,如果中国的经济规模将来实现的话,我想会令全世界,尤其是我们青年华商,中国会变成全世界的工厂,给世界员工,收入低的老百姓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中国也会变成全世界的商场,提供一个巨大的空间。

  在华商峰会快会之前,我曾经预测,到2030年的时候,全世界五百强的大企业当中,应该至少有一百家是华商企业,我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我们在2002年的时候,财富五百强的企业当中,192家是美国的企业,占财富五百强企业当中的38%,而美国的经济2002年的时候占全世界经济的规模是30%,日本也是这样,在2002年的时候,财富五百强企业当中,它占了88家,占了17.6%,在2002年的时候,日本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规模是15%,一直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跟美国的经济规模是平分秋色的话,各占20%的话,那么财富五百强的企业当中有一百家也就是20%,应该是中国的企业。那么我想这个机会是大陆的华商跟海外的华商共同做大做强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海外华商,他是在十八世纪中国衰落的时候,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到海外营生,但是我们中华文化所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优势在海外创造了一片空间,但是海外的华商,他骨子里面,他血液流的永远是中国文化的血液,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建立在儒家,以家为单位作为文化背景,而在家里面,不仅是父母的家,是祖先崇拜的家,那么这个根是在大陆,所以呢,海外华商,海外华人就像今天有位同志讲的,不管你走到什么地方,不管你拿的是哪个国家的国籍,你心怀的还是祖国。所以孙中山在革命的时候曾经讲到,华侨是革命之母,因为华侨共同关心着中国的命运。而且我们也看到,在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从海外到中国来投资的,也是我们海外的华侨,到二十一世纪,我相信这个机会为我们海外的华商提供的,比任何企业都要多,我说二十一世纪会是中国的经济,我说二十一世纪中国市场会给世界提供非常多的机会。其实我已经看到这个趋势,财富五百强的企业也已经看到这种情形,我在国外开会经常坐在我旁边的就是五百强的财务长总经理,他们看到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他们了解到他们现在是财富五百强的企业,但二十一世纪他们还是不是财富五百强的企业,决定于他们这家公司能不能在中国站稳,可是他们到中国来投资非常容易,因为外国人法,而中国人当时的法制环境不完善,而中国人是讲情理法,海外华商知道怎么来处理情理法,现在中国加入WTO,法制环境改善,任何法律,总是要人来处理,来支持,那么当中,还是有情的部分,还是有理的部分,那么海外华商由于内心里面血液里面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知道怎样谈话,我们知道怎样理解文化,我们知道怎样在中国进行跟人的交易,跟物的交易,那么就会把握商业机会,不管是海外华商还是大陆华商都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所以我说到2030年的时候,全世界财富五百强当中,有一百家企业是中国的企业,我想大陆的华商可能占几十家,海外的华商也很有可能占二十家三十家,所以我讲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不管是海内还是海外的华商的世纪。

  过去,由于中国的衰落,有很多华商背井离乡,但是他们一直关心中国,现在祖国母亲强大起来,我相信大家可以共同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个人的事业也能够发展。谢谢各位(掌声)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先生做主题发言。有请!

  傅自应:各位年轻的华商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特别高兴首届青年华商峰会,刚才林教授发表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他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确实让我们感到很振奋,不管怎么说,我可以肯定的说,二十一世纪是不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不要去辩论它,至少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发展的世纪,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发展的世纪,我想基于三点考虑,第一点,我们上个世纪将近二分之一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它的经验,我这里有一组数据,中国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中国的经济总量是1400亿美金,刚才成副委员长讲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万四千亿美金,增长了十倍,增长的最大原因就是中国的开放,二十五年间,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增长了56倍,对经济增长十倍的贡献是多么的大,大家可以自己算算这个帐。

  另外还有一组数据就是目前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由于中国的开放,外商资本进入中国来办企业,现在是23万多家注册的公司,那么中国的工业增加30%是外商投资企业形成的,去年中国的税收是两万五千亿人民币,这当中20%是由于开放,中国的就业岗位10%是外商投资企业,所以我想,我们有上个世纪末期二十五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经验,应该说林教授刚才说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确立了,特别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发展的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轨迹,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中国的开放,中国的发展,为全球经济,为人类和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前二十五年,全球的贸易总量增长了十倍,中国的贸易总量增长了56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们充分地享受了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中国去年出口了177亿件服装,这是除了中国人以外,每一个白人、黑人,不管是美国人还是黑人,平均每个人穿了中国的三件服装,中国去年出口了50亿双鞋,除了中国人以外,中国为世界上每一个人制造了一双鞋。另外中国的改革开放又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市场,原材料50%左右的铁矿沙依赖于中国,中国三分之一的原油需要进口。由于市场的开放,我们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在中国服务领域赚钱的机会,所以说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对全球经济是做出了贡献的。

  第三,刚才成委员长讲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的第三个观点,中国的开放,中国的发展还要为我们在座的青年华商朋友们提供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的机会,本世纪前二十年中国经济要发展,同时我们的对外贸易总量也要发展,去年中国的进口总量要超过五千亿美金,我们保守估计,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的进口总量要超过一万亿美元,这是给大家提供了个巨大的货物贸易市场,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一个庞大的服务贸易市场,这个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13亿人口,不说这个巨大的数字,元月六号中国诞生了第13亿位小同胞,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在这13亿人口里我们有一个庞大的服务贸易市场,中国现在每天有两万两千个新娘出嫁,每天有四万四千个小宝贝出生,中国去年新招的大学生是385万,预计今年要超过400万,大家想一想,每天两万多个新娘出嫁,四万多个小宝贝要出生,那么庞大的一个教育市场,可见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是多么的巨大,是不是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很好的幼儿园服务、幼儿园教育包括医疗保险服务?这我就不用多说了,所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刚才林教授讲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发展的世纪,所以这个发展世纪就给我们华商的青年朋友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所以我的结束语是:让我们携起手来,在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中,大家不断地壮大、不断地发展,同时也恭喜大家发财,我的演讲到这儿,谢谢。

  主持人:谢谢傅先生,最后我们请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曹玉书先生做主题发言。有请!

  曹玉书:首先祝贺我们首届青年华商峰会的召开。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世界的中国机遇。作为企业家如何审视中国的机遇,我想首先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大家我们应该从大势上,从总体上,从战略上,从长远上去审视机遇,我想至少有三方面:

  第一,就是经济发展的走势,包括长远和当前的发展情况。

  第二,就是政治和社会的稳定状态。

  第三,就是体制和政策法规的环境。

  那么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确确实实有着很好的机遇,从发展情况来看,未来一个时期,刚才说是二十一世纪,我想在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国将保持比较快的发展机遇,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之所以得出这个判断,我想,首先我们保持比较快的发展存在着良好的物质条件,经过五十多年新中国的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六年的积累,中国的工业基础条件,三资产业的结构支撑状态,还有我们组织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经验,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和成长,特别是最近经过宏观调控,克服了经济发展中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使我们中国的经济保持了9%以上的发展速度,这为今后中国继续保持比较快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中国支撑经济比较快的繁大因素,目前分析都是很喜人的,首先从投资上来看,中国的投资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2004年,我们的投资增长率在25%左右,2005年和今后的一个时期,中国的投资有望继续保持比较快地增长速度,而且在保持比较快地增长速度同时,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益能够不断地改变,不断地提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投资能比较快的增长,但是我们不希望投资有过大的波动,过大的起伏,更不希望投资结构扭曲,投资效益低下,我们希望投资能够持续地、长时间地、比较快地、比较健康地增长。而这一点,在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经验不断丰富地情况下,我们很有信心能够保持这一点。

  支持经济的第二个因素就是消费,我们中国人民富有节俭、奋斗的传统美德,同时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在消费上也在不断地变化,我们保持着9%以上的实际消费增长率,而且这个增长率是相当地稳定,特别是我们人均收入超过一千美元之后,我们的消费结构升级会提升我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这对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一个强大的、不可忽视的动力。

  第三,就是我们的进出口,进出口是支撑经济的重要因素,2004年我们的进出口总量超过30%,今年,2005年我们的进出口形势仍然是很好的,所以说,分析支撑、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来分析,我们目前经济发展的态势是很好的,完全有信心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经济质量也比较高,从今后一个时期的角度来看,我们正处在难得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中国完全可以保持着比较快、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这种既快又好地持续发展,是为我们青年华商未来大展宏图的搭建地一个舞台,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大展宏图。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国内的政治和社会格局,总体来看应该是相当稳定的,无论从高层是地方,大家都集中精力来搞经济建设,民族团结,人心思变思上,整个社会不断地趋向和谐,总体看,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在当今世界里,我们是很自豪的,尽管在局部的视点上也有些磕磕碰碰,但是中国的社会总体应该是稳定的,这为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都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第三,政策、体制和法制环境,经过二十六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也在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我们不断地在调整和完善我们的政策,使我们的一些重要领域能够克服政策和体制的一些束缚和羁绊,使大家能够不断改善对中国法制环境的预期,比如说2004年我们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有一点认识就是要标本兼治,把发展和改革结合起来,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就推出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其中包括大家很关心的投资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为大家在中国的投资,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按照新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那么只要不是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一般的投资实行企业自主的决策,其中企业投资涉及到一些战略资源配置等等跨区域、跨流域的项目,也不再审批,而是推行审核,审批和审核有着很大的区别,审批要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而审核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应该由企业自行负责,政府只核实你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规划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审核的程序也由过去的三或者是四个环节简化为一个环节,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目前正在推进这项改革,有些方面正在完善相关的办法,还遇到了一些原来没有遇到的,但是我们相信这种改革总会推进,那么今后政府审批的只是政府出资的,就是政府拿钱的一些项目,这也是完全符合谁出资、谁决策的原则,我想这也是世人所能够理解的。

  总之,从我刚才介绍的三个方面来看,总体发展的态势,社会稳定的状况和政策体制、法律的环境来看,中国很有信心的,那么商机到底在哪里?我想从眼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从宏观政策这个角度来考察,就是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步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具体来讲,中国的农业是一个相对比较薄弱的产业,而中国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存在着大量商机的,只要能够把握得好,分析得透,能够抓得住,是会大有作为的,从国外经验来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往往都是越做越大,做得非常不错,从工业情况来看,我们发展高新技术是整个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针,发展装备工业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在这些方面,有很多项目都是大有可为的。

  从服务业来看,现代的服务业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承诺的条件,我们是很讲究信用的,到2006年基本上开放完毕,到时候,现代服务业大家进入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要加快实现现代化,他们的基础也非常好,在这个地区可以更多地去发展一些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部地区实行中部崛起的战略,这些地区发展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善,在这些地区,他们有很好的交通条件,也有很好的一些其他的投资基础,在这些地方投资也应该是相当不错的;西部大开发我们已经进行了五年,五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设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省会之间、州和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基本建成,县和县之间的柏油马路明年也全部建成,西部地区整个硬件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善,而且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低廉,具有很多的矿产资源,人力和物力的资源非常丰富,也是未来我们青年华商投资的很主要的一个选择,东北老工业基地已振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去年、前年,2003年我们安排了一百个技术改造项目,现在陆续开展,去年以来我们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鼓励东北工业政策,包括财政引导各个方面,而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条件,工业设施条件相当不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总之,在中国投资,是很有前途,有多方面的选择的,只要大家能够抓住机遇,能够选择好项目,都会有很好的收益,有很好的发展,既可以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你们的贡献,又可以使你们自己得到快速的发展。

  最后,预祝我们青年华商峰会胜利召开,圆满成功,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谢谢曹副秘书长,刚才三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分析了华商作出的贡献和具有的优势,那么接下来的时间是观众提问嘉宾回答的时间,我们大概用十五分钟的时间,所以请大家抓紧。

  问题:您好,我是从美国波士顿来的,我两周以前和清华一大批从海外回来的留学人员一起参加了一系列活动,我们走了山东广东福建上海和北京这几个地方,发觉最近中国有个提法是中小企业走出国门,我想请教一下三位嘉宾,中小企业现在是否有能力走出国门,如何走出国门,以及走出国门过程中所要付出的代价,谢谢。

  傅自应:我看大家也不耐烦了,一点多吃饭了,所以我就先说说,我刚才讲到中国开放二十五年的经历,在前二十五年,我们主要注重于引进来,发展我们自己,现在中国二十五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包括中国各个层面的东西都进步得很快,发展得很好,所以中国大量的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基本条件,当然了,走出去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中国的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去,从我们商务部主管的境外投资走出去来看,首先我们就是要帮助中小企业了解市场,我们现在商务部下面有两大执行机构(非政府),一个是投资咨询中心,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法律、中介上的一些服务,了解国际市场;另外我们商务部现在有一个对外贸易促进局,主要是帮助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怎么来了解国际市场做货物贸易,特别是去年的7月1号,中国的新外贸法颁布以后,这是中国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只要你具有条件,你就可以登记获得对外贸易权做国际贸易,但是你拿到经营权不一定就能够做国际贸易,刚才林教授讲了,还要经过培训,所以现在我们商务部对外贸易促进局下面有个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就是你拿到经营权以后,你可以得到我们培训中心免费的帮助,比如你怎么跟国外商人谈判,怎么来签合同,怎么安全的拿到外汇包括怎么报官很多具体的商务事情。另外我们现在商务部还有一个网站,叫“中国贸易指南网站”,中国贸易指南网站就是把全球需要在中国采购的采购商,大概三十多万家,他的主要经营范围是什么,通讯联络方式是什么,在网上公布,对中国来说,你有出口意向的中小企业,商务部可以免费帮你在网站上做推荐,当然这只是一个起步,但是这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为中小企业建立很多公共的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我想中国的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会越来越好。

  林毅夫: 对这个问题我来补充一下,我们北京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经为中小走出去特别开了一个讨论会,所以对这些问题有一些研究,总的来讲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你研究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般当他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他不仅引进外资,而且会开始到国际上投资,我们知道全国来讲,我们现在人均收入才一千美元水平,可是我们东部沿海地区很多地方已经超过三千美元,甚至达到四千美元,这样一定会有不少企业走出去,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走出去的原因是什么,我想有方面的原因,一种是随着人均收入达到三千美元四千美元以后,原来他在大陆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失去,因此他需要到工资水平更低的地方继续使用那边的廉价劳动力;第二个原因是市场的准入,因为我们现在生产的很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很多发展中国家他们也是相对于这个阶段,因此对我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入会有不少保护的政策,包括数量的限制,那么拿一个具体事例来讲,比如中国的摩托车,其实现在中国已经变成了全世界的摩托车制造中心,中国的摩托车在越南非常受欢迎,但是我们走出去输到越南会受到关税限制,所以基本上来讲,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而且它背后肯定还是经济学的一些根本道理。

  问题:早在十年前在厦门大学学经济学的时候就对教授提出,这十年来一直在研究,在这里我作为一个经济学研究人员,向我们学院的老师致敬。(掌声)在您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存在一种后进优势,我们在纽约做基金的人也非常关注,我们都会谈到这个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够保持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经济学原理当中,我们当都知道后进优势实际上不可能成为一种抛物线的发展过程,在开始这一段,因为快速学习先进技术和引进资本会使发展速度相当快,那么当技术引进到了一个程度,要开始转向自主研发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过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当中,中国经济不可能避免。这一点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一点,请专家解答一下。

  林毅夫: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我们首先看到,经济发展是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水平的提高最主要是技术,这是后发国家的一个优势,如果用得好的话,从日本,从亚洲四小龙所表现出来的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这只是一个潜力,要把这个潜力发展起来有两个方面,随着我们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制度,我们的金融结构也必须不断的调整,就是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必须跟经济基础的提高而不断的调整;第二方面,虽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但是引进的技术还是必须消化,还是必须吸收,而且根据当地的状况来做出不少调整,因此虽然是以引进技术为主,但是自己的发展也不能够忽视,这样就可以进行一种过渡,当我们把国外能引进的技术都引进了,那么当一个阶段以后不可能再引进,总要自己做,可是如果你在引进的时候你就知道怎么去消化吸收怎么样去培养创新人才,那么这个过渡会过得比较好,我们拿日本的例子来说,日本在八十年代以前,基本上大部分技术是引进的,因为他引进技术成本,造成了所谓战后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到八十年代日本技术已经达到一个水平了,他就不需要引进技术了,在这种状况之下,其实日本企业也是非常好的转向了自发研究,英国出版的一个金融时报上有一篇文章讨论在2002年的时候,在美国拿到专利最多的公司,发现十家公司当中有九家是日本公司,日本其实在企业界也是进行这样一个过渡,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是有聪明才智的,我们中国人在创新能力上是很强的,我相信这段时间我们靠引进,当我们必须靠自己研发才能够推动技术进步的时候,我们一定可以顺利进行这种过渡。谢谢。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是问曹秘书长的?请举手。

  问题:你好,我是每日经济报的记者,我想问曹秘书一个问题,因为您刚才从政策角度谈到了宏观调控,您也谈到了宏观调控下对于华商来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一个商机,但是民间有一个逆向思维,国家宏观调控所要下的项目,恰恰是说明了这个项目,因为大家都看好,所以很多人会去投资,他认为这个项目行业会非常有前景,就是说您调控的东西他认为恰恰是应该上的项目,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谢谢。

  曹玉书:谢谢你的问题。从政策来讲,宏观调控是宏观行为,理论上来说不是直接项目,所以你这个问题应该说是不成立的,因为宏观调控只是在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中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的,为了运行经济周期而实行一些宏观调控的政策,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那么当然我也理解你问的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就是说在宏观调控中,有一些项目想上,而由于宏观调控的原因受到了影响,那么从宏观调控政策本身来讲,也不是说对于新的项目就完全抑制,更不是要把发展打压下去,无论是谁,无论是国有、民营还是外资的,都是一视同仁的,那么也会让有一些项目受到抑制,但是这些项目它所在的领域,要么就是本身结构不合理,明显地存在着供大于求,要么就是它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它自己可以赚钱,但是贻害于这个社会,所以这些项目,它可能受到一些不同的影响,我想从宏观调控来讲,它的初衷并不是说要人为地对哪个项目进行抑制,我不知道我的回答你是不是满意。(掌声)

  主持人:谢谢三位嘉宾为我们做的精彩发言和细心讲解,同时也感谢朋友们的热心参与。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