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桁林讲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 23:13 新浪财经

  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我想讲讲宏观政策,经济政策的一个检讨。一般对于我们现在的宏观政策,因为政策有延续性,我们首先的话应该是检讨,这个词可能我们不太习惯,一般检讨以前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的宏观政策,它的一些基本的影响。我们现在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它首先就在谈成绩,第二个谈问题,以前政策可能都会谈一些影响,或者吸取了什么教训,这个跟我们领导制度也有关系,因为你现任的不好谈前人的功过是非了。所以这点对我们无论是从研究上来说,还是政策的走向来说其实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下面就谈
谈宏观政策的问题。

  我们现在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政策,政策里边简单的分是一个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从经济政策来说,他有宏观经济政策,我们现在非常有局限性,范围非常确定,第一个它考虑的是短期的,第二个它考虑的是需求面的因素,第三个它是有限的目标。我们只有在这个层次上讨论宏观经济政策,你可以考虑到结构性的问题呀,或者说其他的方面问题,他就不是说我们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在这么短的时期范围内从需求面能够带动得了的。从经济政策来说,从目标来说有高、中、低。所以我们现在讨论宏观经济政策之后,从经济的指标和结果来看,我们来分析,经济政策有效无效,有时候他这个结果跟我们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本身没有变量的东西,我们谈论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这个跟结果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我们拿到一块来谈就是有一点问题。还有我们政策有效无效,还要考虑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就像一个车的挡了一样,你开得远一点可能就走得更直一点。我们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从一个长期的,动态有效的观点,这个从最近的投资增长过快当中,我们应该吸取一些这方面的教训。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对我们来说需要吸收很多新的经验,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现在逐步要适用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这个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政策,现在从90年代开始,开始这方面尝试了,敢于用这个政策,提出这些政策,本身的话我觉得是朝着规范化或者是朝着市场化方面发展的。这个我觉得应该是肯定的。我觉得宏观政策有效无效,我觉得有效无效我们就要考虑我们采取的政策跟结果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我们所采取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是靠发行国债的办法,基本上效果是不大,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GDP增长得这么好,各方面指标压力也不大。更多的是考虑的是经济等于过快造成的原因,我们采取的超前消费,消费信贷这个有直接的原因。我们国债发行得这么多,他填坑式的需求管理,我觉得效果不是很明显。

  所以我们讨论宏观经济政策,我们经济增长这么好,是有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同时又对宏观经济政策又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所以我觉得本身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都是有内在的一种矛盾。这个恐怕应该是分辨清楚的。

  保育钧:这个很简单,过去也是对的,现在也是对的。历来就是,我们什么时候说过去是错的,没错。

  桁林:就是说这个效果是不是由它引起的。

  保育钧:这个统计局可以根据领导的意图来,这个投资形成了多少,拉动了多少经济。

  桁林:我现在就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说过慢,过慢当然对他压力很大,因为就业什么的都存在问题,为什么过快对他压力也很大,我觉得他根本的点,就是说我们实际上经济增长点是不多的,一个是消费信贷,然后主要是住房信贷,然后是带动了一批产业都是顺着这个主干去实现的,如果把这个消费链取消掉,我们的经济马上就下来。所以你实际上没有多元化的话,你整个经济没有全面的起来,你把这个取消掉,那整个经济就限制在里边了。你把住房信贷搞一下,马上住房这块就上不去了。

  我觉得05年,你说的改革年,你可以做很多方面的工作,但是根本的实质问题是进不进去。比如说特别是投资领域来说,你这些垄断性行业,大家都是拼命的往里边挤,其实实际上大家都有预期,这些行业不可能是被取消掉的,而且他预期的价格是会上升的。所以你第一个不能改动,不但不改,你还得是保护它的。所以这个行业的预期是很好的,他第一个不允许别人的竞争,第二个你是对他一些政策的支持。他进入这些行业,他是除了价格方面,他的风险是很小的。

  主持人:这是你的判断还是政府的意愿?

  桁林:我作为一个投资者。

  主持人:是政府想这么干?

  桁林:政府是不可能干。

  主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

  桁林:我作为一个投资者,我认为政府他不会动,所以我要拼命的往里边挤。

  主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怎么看?明年是改革年,垄断行业怎么改?

  桁林:政府当然是要限制。就维持这么一种运作状态,这是最好的,他不可能有一个很大的动作,他可以有小动作。我没有一个结论,我就是分析它的行为过程。就是这种状态,他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但是根本的话,他不可能消减这方面的因素。那么现在因为政府为什么说他能够把这些做得很多的限制措施,因为我们现在应该看到,说市场的承受能力增强了,以前消除的也是国有企业,限制的也是国有企业,现在很多的民营企业在那儿,所以政府经济增长过热的条件下,政府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对他来说,采取的政策的余地增加了。这就是我讲的基本的观点。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