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国际论坛:政府改革成下步改革重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12:58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 苏群 在为期两天的“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与会代表对政府改革发出期待,他们表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已经到非改不可的地步,政府改革应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本次论坛是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共同主办,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转型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改院董事局主席陈锦华表示:执政党能力建设对政府转型提出了迫切要求。政府主导的改革开放,在获取丰富收益的同时,也支付了巨大的成本。当前,政府既是改革的主导者,同时也是被改革的对象。如何重新清晰地界定政府的作用和政府的边界问题,就成为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的关键。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向全社会提供低价、优质的公共品,而不是搞什么产业政策、名牌战略。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执行一定的宏观政策,有时制定一些产业政策是有意义的,因为落后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公共知识的平台。但是即使这样,到了一定阶段,政府也要逐步从企业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过程中退出来,因为企业和市场发展起来后,政府就不再有信息优势、知识优势和人才优势了,所谓“指导”就不再有合理性了。 中改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认为,我国已进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时机和条件从总体上说已基本成熟。当前经济生活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大都与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机制相联系。虽然大部分商品市场和一般要素市场都已经放开,但政府对资金、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主导权。土地的非市场控制仍然高达70%左右;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还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投资主体角色;在财政支出方面,各级财政支出的40%左右仍然投向了竞争性行业,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在行政审批权改革方面,虽然大幅度废除行政审批权,但某些重要审批权控制得更严,甚至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总之,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弊多利少,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