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2004年中国企业高峰会 > 正文
 
专题互动会: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理智投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10:44 新浪财经

  主持人:宋立新《英才》杂志总编辑

  亲爱的各位来宾,很高兴你们选择了我们这个论坛。在开始论坛以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听听中国制造这四个字,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先有请黎先生。

  黎先生:我不是一个制造的专家,我在中国已经有八九年的时间,我在IBM公司工作。简单说,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首都,很多投资、很多的活力,从轻工业到电子业到石油制造、到钢制造,我想中国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够成为最先进的国家,我们确实有很多外商投资,为在设备领域,在制造业的效益方面,很多发言人讲到,中国的经济并不是取决于人力,经济的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和人的劳动生产率,我认为中国对我们来说存在着很大的机遇进行投资。

  付军(中国新华集团总裁):中国制造四个字意味着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产品和外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制造的产品。制造业快速的发展,体现了中国工业振兴,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东方巨龙的觉醒。

  提问:中国制造四个字,沃尔玛卖的东西都是中国制造。

  主持人:表示价格很便宜。谈到中国制造,刚才那位先生已经谈到,中国的东西比较便宜,也有人谈到中国的东西价廉物美,刚才付先生从形象、从感情上谈了他对中国制造的感受。黎先生从机会上谈到他对中国制造的希望。

  进入全球化,中国科技逐渐在丧失本土化分销、价格以及人力资本的优势慢慢在弱化,所以产业的研发和新技术、标准,这些成为新的竞争力源泉。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来谈这样一个话题,今天我们这个论坛主要的议题就是谈中国的科技公司,是要发展眼前的机会,投资眼前的机会,比如说对成熟技术的仿制,包括提升,包括DVD的制造,还是说着眼于新的行业,比如说纳米公司的总裁也来了,比如说这样一种高科技技术,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向,也是两种不同的战略的抉择。我今天很高兴介绍台上的来宾,听一听今天将有什么样人参与这样的论坛,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首先我要介绍的科技部副部长马宋颂德博士;

  东软软件股份公司的运营总裁高级副总裁卢朝霞博士;

  英特尔副总裁Claude M.Leglise;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沈向洋博士;

  美国纳米材料公司总裁兼CEO David E.Reisner;

  美国GSR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Robert Yung先生;

  大家知道投资的方向来自于政策的导向,在中国科技部谈到高新产业的时候曾经有过一句名言,政府的定位是不错位、不越位,我们今天要有请马部长给我们谈一谈高新技术产业区里面的发展,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政策上有什么样的思考?

  马颂德(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关于中国高科技产业区的问题。因为我想给大家最好的见解,我们如果在中国相应领域进行投资,投资到高科技领域。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科技部和地方政府已经建立了50多个高科技产业区,政府只是部分的投资于基础设施,在高科技产业区的考绩产业进行投资。十六年高科技领域高科技产业区的发展已经带来有400多个企业孵化器,形成了铸造高科技产业方面政府的重要作用。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想给大家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事实上50%的高科技产业位于在全国53个高科技产业区,第二个数字,平均的研发投入在这些产业中,也就是说在这些产业区中增加的值,超过了10%,这是全国平均值的八倍,更多的投资用于研发领域,我指的是在高科技产业区中进行的研发投资,这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数字。所以从这两个数字中,大家可以看到,对于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应该侧重全国的高科技产业区。

  第二点,关于高科技产业区,这是最活跃的两个因素,一个因素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年平均收入的增加在15年以来是30%,在收入方面、在出口方面,所有的经济的指数是增加了30%,我指高科技产业区的数字,这比全国的平均值要高得多。

  对于全国的高科技产业区第三点我想指出的是,是关于人才,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全国的高科技产业区,影响着人才的发展,我也给大家两个数字。第一个数字是,在全国高科技产业区中大约40%的人才已经获得了大学的教育学位,所有这些人的教育背景都是非常高的,比全国平均的教育水平要高。还有一个数字是,30000万个海外留学生从美国、欧洲、日本回到中国,并且建立起他们自己的企业,我指的是在高科技产业区,在八十年代,多数人回到中国,他们回到中国基本都是到研究所,留学生在海外,在美国,学习完之后,他们回到高科技产业区,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所以,这是关于高科技产业区的第三点事实。

  第四点,对于私营产业而言,它所扮演的作用,我再给出一个数字。在产业区中,在高科技产业区中的80%的公司是私营企业,或者说民营企业,他们是最活跃的力量来实现发展,这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有关全国高科技产业区最关键的几点事实或者环境。

  主持人:刚才马部长的讲话,我们听到了政府为扶植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制定了很多政策。英特尔副总裁他们在中国活跃了很多年,他特别谈到吸引他们的并不是优惠的政策,而是他们要看这个项目是不是可以挣到钱。所以下面有请英特尔公司的副总裁给我们介绍一下英特尔公司在中国这么多年,他们在投资上有什么经验?私人的投资应该绕开哪些陷井?

  Claude M.Leglise:(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刚才讲到中国和沃尔玛特销售中国的产品,包括芭比娃娃也是在中国制造的,风险投资在7、8年前在中国兴起的。第一轮的投资是这些公司,他们面向的是国内的市场,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像UT斯达康、搜狐这个门户和亚信,这些公司并不是仅仅从技术起家的,但是他们的目标是提供本地的产品,本地的服务,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诚然他们做得很好,这些投资商也做得非常好,非常感谢他们。在过去的18个月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另外一拨在中国投资领域一些工作有潜力成为世界级的公司,提供世界级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现在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是华为公司,它最初起家的时候是很低成本通信技术的提供商,现在它能够直接与阿尔卡特、北电、西门子在亚洲市场上、在拉美市场上和大品牌迎头对抗,可以在美国市场上与品牌厂商竞争,UT斯达康提供DSL产品,还有一些公司是设计TD—SCDMA,第三代移动标准的系统,它有不同的设计的特征,是和CDMA2000和WCMDA相对证,有独特中国的特色,它事实上可能成为令人振奋的技术进行出口,小的私营企业也提供非常高质量的产品实现安全性。还有提供了非常令人振奋的商业模型提供因特网的娱乐模型,商业模型可以出口到印度、巴西、德国,我们认为这些公司的经验并不是仅仅侧重于低成本的本地市场,他们创造世界级的市场和服务。我认为在后面的驱动力量,是非常大的人才和工程师。

  大家都知道,中国每年带来比美国更多的高品质的工程师,他们来自清华、复旦、浙大、成都大学或者西安大学,在这些大的城市都有大学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因此确实是有当地产生的人才,从投资商的角度来讲,这就非常简单了,如果有办法挣钱的话,一定是投资能够挣钱,我现在就说这么多。

  主持人:英特尔谈到希望能找到更有竞争力的工程师,这一点我相信他能在马部长的科技开发区里边能发现。同时英特尔发展的方向其实符合科技部马部长谈到中国希望有更多的有中国自主产权的,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下面我们要有新兴产业的代表,纳米公司的CEO谈一谈。在中国科技界的投资里面,在投资大米和投资纳米之间,他们一直是很难抉择的,因为大家知道,大米可能解决眼前的温饱问题,我说的大米是一般化的可以很好仿制,用辛勤、汗水获得利润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像充满风险可能也会带来巨大的收益,有突破性的技术。在这一点我们想听听纳米公司的CEO谈一谈他们对十亿中国人,在这样的十字路口抉择有什么样的建议?

  David E.Reisner(美国英佛曼纳米材料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非常感谢,我们最近有一篇有关科学和文化的文章,纳米跟中国以及带来的机遇是什么?在这儿科技部英特尔的代表都讲到,信息与纳米技术有关的,我们觉得这篇文章也是有关联的,在技术发展总体来讲,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领先的国家,因为中国愿意承担风险,在这个会上,我们也听到了很多的意见,而且也鼓励外部进行直接投资,同时政府的监督重点应该放在纳米技术,而不是发展上,事实上对于私营部门来讲,他们应该发展长期的技术,中国最大的资产就是人力资源,从人数和合格的人员的教育背景来讲,都是如此。中国在制造业的人才是有优势的,也就是说技能工人将代替机器,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生产线上帮助控制质量。

  如果看看纳米技术,具体到纳米技术,这是一个基于知识的开发领域,而且跨很多的学科,现在有纳米技术的巴克斯技术,在美国的一些公司,他们可以把纳米技术用于医药,而且还用于防护,比如眼睛的防护,事实上纳米技术用在工业行业,还有用来开发未来的装置,它事实上是可以带来无形的资产或者说财产。公司的曲折,当然这个技术不是受有形资产的驱动,或者是有形的技术驱动的。这对中国是尤其有重要性的。我们在这儿有能源的问题,有没有足够无形资产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果看一下无形资产,很显然是中国有很多的无形资产,比如说电子产品、软件、金融服务、媒体,这都是无形的,很多的资产,而且中国有12亿人口,如果看一下纳米技术,中国事实上它首先有采取行动的优势。

  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纳米技术的教父之一就是陈立,他是中国科学院的,而且开发了很多的材料技术,中国政府投巨资,事实上和美国欧洲的投资是一样的,如果你考虑一下美元的购买了,甚至在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的力度是更大。现在真正的问题就是,中国能不能走向下一拨,就是除了开发纳米材料以外,能不能由下一步变为更为复杂的纳米技术,这就是由材料变成装置,比如说电子技术触摸屏幕用于计算机的监视器,现在真正的问题是,中国能不能开发出技术基础设施,把技术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与美国和日本进行竞争,能够确保中国可以建起这个技术基础设施的一点就是,法律环境以及相关的IPR的保护。当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人力是很多的,而且是基于知识的经济,再加上基于知识的经济在纳米技术领域,这两者结合就可以带来很好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手上有一个数字,美国政府克林顿2000年到今天,他们投资了20亿美金在纳米技术上,同时在2006年他们还要投资10亿美金。所以看到,我们的大米可能通过汗水、通过勤奋可以种出来,但是纳米一定要通过金钱种出来的。所以在中国高科技公司里面,很多高科技公司,根据他们的拼搏精神以及他们在这方面更实际的考虑,像我们有些软件公司在世界上有些技术已经很领先了,我们请出中国最大的软件公司的CEO卢朝霞博士,谈一谈他们这些年根据实际的情况,怎么走高新技术产业道路的。

  卢朝霞(东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东软是东北大学下面的企业,我们实际上是从91年成立到现在已经13个年头,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我们通过四个步骤走出一条发展的道路。第一步我们拿技术换资金,拿技术换市场,进行了合资。这是在91年,我们成立的时候,就和阿尔派就组建了这样一个公司。

  第二步,我们进行多元化的改造,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社会上和我们员工的资源进行多元化的资金的筹措。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我们在96年,在上海上市,在社会上募集资金,成为中国软件第一家上市公司。

  第四步,也就是这几年,我们实际上是已经走向整合优化本身资源,搭乘国际特快列车,吸收了世界上的资源,发展自己的民族产业。现在这几年,我们事实上和东芝、诺基亚、飞利浦都有相应的合资,通过这样的合资,通过引智引技术引资本发展自己的民族产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有一个体会,一个高科技的企业,要根据自己企业普通阶段做相应的融资。

  第二个,发展一定要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进行引资,不要盲目引资。我们和飞利浦合资,因为东软在发展过程当中,除了做软件和服务以外,还做了嵌入式的软件,做了数字化的医疗设备,在数字化医疗设备方面,飞利浦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优势,和飞利浦合资。东软和诺基亚进行合资,也是引进诺基亚本身在移动通讯方面的技术和市场,一起针对中国的国情做相应的服务,一定围绕着核心业务做相应的引资。

  第三个方面,在做核心业务的同时,要看到未来的发展,进行创新投资投入。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制造工厂最需要的是嵌入式的技术,我们现在又开始在研究数字家庭、数字家电,研究汽车电子,研究数字化医疗设备,嵌入式技术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为它作为制造业的大的工厂,它需要很多先进的嵌入式技术,通过高技术和传统的产业相结合,肯定能促进中国的软件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中国信息化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主持人:其实有一个调查,男女企业家有什么不同,有人说男性企业家更看重以未来带动现在,女企业家只有建造现在,才能打造未来。从两位发言听出,对发展芳香油什么样的想法。为了使生产和研究不妥节,很多高科技公司已经把他们的研发中心带到了中国来,中国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科技有多少乘势而起的机会,如何能把这些技术抓在自己的手里面,下面请微软亚洲研究院总经理院长沈向洋先生给我们带来很好的例子,谈一谈中国成为世界研发中心的想法。

  沈向洋(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我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讲一讲跨国公司在中国做更多的研发会有什么好处,事实上微软作为一个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在中国要进行更多的研发活动,最近比尔盖茨来访的时候和温总理以及其它的政府官员会见再次重申,我们会加强在中国的研发工作。他在和政府领导人会见的时候,事实上盖茨讲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情况,表明这是最佳的投资。听到他这样说,我感到很振奋。我们想说说我们在最近六年的经验。

  事实上,我们一开始在北京是一个基本的研究实验室,是六年前成立的。六年来,我们从李开富先生一个人,现在我们发展到有200个人,而且这对我们来讲是大的发展,我想给大家讲几个数字,使大家能够坚信,我们可以在中国做世界一流的研究。如果看一下全球人民的想法,一旦说中国制造,人们就会想到是一些鞋、袜子等等,事实上我们也同样很容易地制造麻省理工学院具有专利的产品。我想首先说的是,这五年,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共出版750份论文,而且是ACM和其它非常知名大会的论文,我觉得还有最好的杂志,我们有这么高标准的750份论文,提交了出来。的确我们中国人可以产生世界一流的研究结果。

  第二,通过进行公司的基础的研究,这对公司是有好处的。我的第二个数字就是,我们已经做的技术转让就是微软给生产部门的转让,一共是72份技术,这72份技术指的是编程、代码,包括用于MNC等等。

  第三个数字,在中国进行研发可以创造跨国公司和中国社会的双赢局面,在最近几年,我们有1500个学生在我们这个实验室进行实习,其中很多的人之后都在本地的公司或者大学开始公司,他们在微软很有价值的经验,用在他们的工作当中,在IT领域,中国有很多的人才,如果看一下最近六年的情况,我们觉得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我们和当地大学以及政府部门,比如说科技部的合作,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当时叫中国研究院开幕的时候,朱丽兰当时科技部部长还有教育部部长都出席了,他们鼓励我们要和本地的大学一起工作,而且他们问到我们,你们是不是不仅发展自己的业务,和当地的大学一起合作,我们对此的答复是非常好的,我们和教育部签署了一个长期协议,用两亿人民币,用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的培训,在中国还有35个软件的研究所也受益,或者是学院。当然在中国进行更多的研发,不光有利于跨国公司,而且这是明智的投资,我们之了与和本地的大学以及政府部门一道工作,来创造一个很好的生态体系,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使中国的IT产业持续发展,生态体系也指有关软件、技术发展的其它方面。

  主持人:谢谢沈院长给我们的信心。大家注意到,我们的讨论会到现在已经有一条主线了,我们现在的资金是投大米还是投纳米,在中国有没有能够研制出像纳米这样高新技术的人才?我想刚才这条主线已经很清晰了。最后有请Robert Yung模式,美国GSR公司的合伙人,在中国投资要注意什么样的风险,他是专门研究风险投资的。

  Robert Yung(美国GSR Venture公司合伙人):我首先要讲的是,在进行技术发展的时候,总是存在着风险的,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很难预测,创新的结果,特别是作涉及到这样先进技术的发展方面。所以我想有四五个比较关键的领域,我们面临着挑战,对于中国的技术产业。第一个是,刚才很多发言人讲的,人才,特别是有经验的人才方面,以及高级管理层还有中层的管理人员还有服务管理人员等等。我想这些领域我们需要与发达国家这方面抗衡,必须需要这样的人才。第二个方面就是看一下人才的作用,关于数量和质量,以及最佳的人才方面,我想给大家一些数字,我个人认为,我是在加州伯格利学校教学,我有一些学生进行研究工作,他们目前是最好的学生,看一人才所发挥的作用,目前中国正从200万到250万左右的毕业生,有些是技术的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将会填补到技术领域,看一下其它国家,比如印度,印度每年有100万左右的毕业生,很多都是技术人才,在美国是200万的毕业生。但是只有四分只有左右,也就是50万左右是技术人才。看一下硅谷以及集成电路产业,有很多印度和中国的学生在那里工作。

  第二点,我想指出的是,产业的结构支持这类稳定的发展。一是资本或者明智的投资,不仅带来钱,还要带来运营经验,让你的网络能够得以开放和运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才能取得成功。同时还有很多的服务,我们必须在整个技术产业,我们需要法制环境、需要会计体系,这些基本的基础设施是由政府部门完成的,来提供相应的实验室以及相应的环境,让长期有风险的投资能够得以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大的公司或者风险公司投资。

  谈一下投资商,他们的投资是长期的,并且隐藏着风险,因此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必须有面向市场和面向产品的研发工作,这是由私营部门完成的。政府对于项目的支持也是至为关键的,这是对私营部门来说他们才完成这样的任务。

  第三个生态环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韩国、台湾,特别是在台湾,整个产业取得了发展,主要是在价值链中的一部分,我们有很长的时间才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在半导体的部件方面,这些地方的产业在逐渐成熟,有设计团队、有包装团队、软件还有销售团队及整个生态环境周围的要素,他们都具备了。他们还建设起非常强大的技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人进行投资,并且在中国本地进行投资取得了成功,取得了盈利,他们集合世界上各地优秀的人才,刚才讲到,刚才和英特尔这位先生在英特尔曾经是同事,关于在中国资源中心是非常好的,可以集中当地地方人才的优势。在美国,我们很多工作是放到中国的研究中心来做。如果看一下整个的生态体系以及相应的服务配套来说,我们非常高兴能看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态体系形成了,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是,我们不仅要能够在这个市场上进行竞争,同时我们还需要在长远和长期的角度,能够在这个市场上与其它的厂商进行竞争,在未来的十年之内,我们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在这个市场上出现。在未来的十年,在纳斯达克市场前十位的首发的股票的公司希望是中国的公司,现在已经出现一些很好的公司,像新浪、UT这些不同公司,现在都有数十亿美元的市值,IPO前十名的公司至少市值五百万美元以上,中国在纳斯达克市场是很有作为的,我希望在未来十年内有很大的作为。

  在每天结束的时候,我们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要思考,很多的挑战要应付,你必须侧重创新,有创新和研发,必须有相应的技术进行支持和配套,只有这样使成功成为现实。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