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7日 18:19 新浪财经 | ||
12月16日,德国、希腊及葡萄牙三国为欧元举行了首发仪式。在此之前,法国、荷兰和爱尔兰于12月14日率先向国民推出首批欧元硬币,为欧币元旦的历史性正式流通,迈出了极具象征意义的一步。而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意大利、卢森堡及西班牙6国,也紧接着于15日首发新硬币。至此,欧元已经在欧元12国中全部亮相,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将正式成为拥有逾3亿人口的欧元区的流通货币。 欧洲实行统一货币源自于一位经济学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大胆设想,他就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 迟来的诺贝尔奖 其实早在60年代,蒙代尔就富有远见地预言,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汇率变动和资本高度流动对经济政策会产生极大影响。他以一篇论及“最适当货币区”的文章奠定了欧元理论,最终促使欧元顺利出台,因此被尊称为“欧元之父”。1999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蒙代尔,以表彰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的分析”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长达7页的赞词,更肯定了他“欧元之父”的地位。虽然外界评论这一奖项来得实在是太晚了点,蒙代尔却丝毫不以为意,倒是近100万美元的奖金令这位经济大师头疼了一阵日子。结果还是制定了一个颇具蒙氏风格的花钱计划,首先修缮自己在意大利的豪宅,然后再花钱为自己的儿子买一匹矮马,最后以欧元形式存入账户。 三个经典故事 一头漂亮的银发,一双亮亮的蓝眼睛,一张生动的面庞,69岁的蒙代尔是一个魅力十足的老头儿。论及学问,蒙代尔在同行眼里地位甚高。曾经在麻省理工大学教过他的保尔·萨穆尔森就称赞:“他将人们对货币的注意力重新引到国际贸易中来。”但蒙代尔的懒散也同样名声在外。他经常杯不离手,别人常弄不清他是清醒还是微醉。他又是电视迷,与经济学家对电视及报章时事评论员的言论嗤之以鼻不同,他心目中的“美国最聪明的人”,竟是电视台的两位主播。他经常数天足不出户,呆在家里看电视,除了偶然上超级市场购物和回校讲课。有一段时间,他的一头银发长至肩头,令他的崇拜者颇为不安和失望。他们希望蒙代尔多多走出他30多年前低价购买的乡间别墅,与公众更多地接触沟通。 而他平时的为人处世简直就是一个“马大哈”,有三个经典故事令朋友和媒体津津乐道:一则是他曾当选美国计量经济学院士,但因为他根本没拆信,对此荣誉全然不知;二则是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后,忘记出席就职典礼,让等待听他就职演说的崇拜者空欢喜一场;最后一则是他担任《政治经济学学报》主编期间,经常懒得看稿复信,以至于这份学术刊物最终惨遭倒闭。蒙代尔也为自己的“我行我素”付出了代价,按他在经济学界的贡献,1999年的诺贝尔奖算是姗姗来迟。其实,早在80年代初他已被列入候选人名单,但因“举止怪异、行为不检”而遭除名。所有人都为蒙代尔遗憾,仅仅是个人性格原因,竟让诺贝尔奖晚到了近20年。 所有荣誉不及宝贝儿子 在他的个人网页上,很有意思的是,主页上展示的不是诺贝尔奖,也不是欧元,而是他65岁得来的宝贝儿子尼克拉斯,一张父子亲热无比的合影占据了最重要位置。 蒙代尔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接受大学教育,后赴伦敦经济学院做研究。1956年蒙代尔24岁时就以题为《论国际资金流向》的博士论文一举成名,荣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在1961年至1963年间,蒙代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部门工作。1966至1971年他开始担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和《政治经济学学报》杂志编委。其后在1970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的货币委员会。然后在1972年至1973年间,他参加了旨在成立欧洲经济及货币联盟的研究小组的工作。1974年至今他一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此外,他还一直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顾问。 蒙代尔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来自两个领域,一是经济稳定政策,二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蒙代尔的经典代表著作包括《国际经济学》和论文《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等。1965年、1974年、1998年和2000年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讲学。199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杰出人士奖。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9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个成功的预言家 经济学家能够成为成功的预言家吗?自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之后,经济学逐渐以严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代数、统计和计算机技术建立了宏伟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大厦,力求解释现实经济生话,并且预测经济发展的未来。但在小阿尔弗雷德·马拉傅的著作《迷惘的预言》中却指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史就是一部充满了各种经济理论实验的失败、各种预测失灵的历史。一些经济学家感叹:“这个世界要以我们向前预测六个月或一年的能力来评判我们的专业,而那不是我们非常擅长的事情,经济简直就是不可预料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几乎没有经济学家预测到会发生危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拥有1997年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莫顿和斯科尔斯,但却在投资俄罗斯时惨败,这些对经济学而言是一个具有讽刺性的结果,那么蒙代尔能够改写这样的历史吗? 2000年姗姗而至的欧元,其相关的理论文章早在1961年就已出现在蒙代尔的案头上了,那是一个当时被讥笑为疯子思维的问题:主权与货币有关系吗?一个主权国家有必要拥有自己的货币吗?但在40年后,欧元顺利诞生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被打破了,疯子变成了预言家。 1961年,蒙代尔在一篇论及“最适当货币区”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什么时候、哪几个地区的国家放弃货币主权,而改用共同货币会有好处”这个重要问题。蒙代尔认为,建立共同货币的好处在于贸易交易成本的下降以及相对价格不明朗因素得到减少等。但他同时也研究了共同货币可能存在的弊病,其中最主要的是:当某个区域的需求有变或出现“不对称震荡”,以致实际工资需要下降时,很难令就业率维持在高水平。因此蒙代尔认为,共同货币区如需要稳健运作,必须有高度的劳工流动率来配合,以抵销上述干扰。在共同货币区内某地区出现“不对称震荡”时,若该地区有极高的劳工流动率,就能维持全民就业。欧洲就是蒙代尔心目中的“最适当货币区”。 蒙代尔的研究具有独创的超前性。70年代中期以前,当全球大多数国家仍以“布雷顿森林协议”制定固定汇率政策,即采用固定汇率之际,蒙代尔已进行有关浮动汇率及资金高度流动的突破性研究。他除了考虑一个国家应在何时放弃本国货币外,还阐明了不同汇率体系采取不同政策有何意义。如果推行浮动汇率,货币政策将扮演主导角色,财政政策只起辅助作用;但若采用固定汇率,情况则相反。在资金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汇率等外在目标或稳定价格等内在目标为导向,但不能同时以上述两个目标为导向。 作为欧元的理论奠基人,蒙代尔对欧元的诞生评价甚高。他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欧元可能是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元取代英镑主导货币地位以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发展。” 对中国情有独钟 他喜欢中国,很关注中国的改革,近年的研究经常涉及中国的经济领域,并著有《过渡经济中的货币和金融市场改革:中国个案》。他经常来中国讲学,还在人大开设了一个经济学讲座。虽然现在他所到之处都有了镁光灯的追随,别人眼中那个喜欢散步的普通外教已变成今天众人追逐的经济大师,但他仍保持了学者本色。他说,他非常希望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点事情,“能有这样一个讲座,我可以实现这个心愿了”。 他认为,中国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成为全球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一支主要力量,发展前景非常好。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持续的,而且随着经济的现代化,中国必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不久前,罗伯特·蒙代尔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发表讲演时指出,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在西方经济进入衰退的寒流中保持高速增长。他预测,9·11事件之后,以美国经济为发动机的西方经济还将继续下滑至明年年中方能进入谷底,然后才会开始回升。但他认为,世界经济放缓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恰恰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和制度框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个机会。 他的判断是以下面两点做支持的:第一,中国市场不能萎缩。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需求下降、经济开始出现衰退后,中国市场便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寄托。而中国加入WTO更是世界经济的一剂强心针。他认为,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中国应该有对策,要想办法建筑新的需求和替代市场。第二,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总出口从最初不到世界的百分之一增长到百分之四,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奇迹。他分析,这种奇迹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外资的大量流入和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他认为,中国如果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过程中抓紧时机建立一些制度,以利于更多的外资流入和民营经济的更加迅捷发展,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在世界经济寒流中保持温暖。 亚洲需要统一货币 蒙代尔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地指出:亚洲需要一种共同的货币。他的理由是,欧元建立之前,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都以美元为主,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无法与美国匹敌。而现在,欧洲形成了统一的货币,欧元获得了极大的扩张潜力,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因此,统一区域性货币可以改变权力对比,现在是欧元与美元齐头并进,有一天,欧元会比美元还要重要。所以,建立亚洲货币,对于联合亚洲国家、壮大亚洲区国家实力都很有帮助。 蒙代尔提醒人们记住欧洲的经验,优化外部货币,让经济结成一体。有“欧元之父”之称的他说亚洲可以以此为基础,建立可行的新货币———亚元,同时保持稳定性,这对中国有很大的好处。 他认为,亚洲的解决方案可能在于,采用一种以在亚洲进行国际贸易为目的的平行货币。理想的做法是可以规定一组货币,由一个亚洲货币基金会制造,并且由这些货币的储备金加以支持。中国应在这个问题上作出贡献。 在未来,美元、欧元和亚元三大货币区还可以建立统一联盟,保持汇率稳定,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不同货币区必须首先就通胀目标、经济指数、货币政策、汇率和造币达成共识。不仅如此,他甚至说还可以进一步统一世界货币。 入白宫或是给博士们讲课 其实,除了创建共同货币理论之外,蒙代尔还是供应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有关文献中,他的排名在创建“拉发曲线”的拉发之前,其有力的证据是供应学派经济学中的“蒙代尔———拉发假说”。只因蒙代尔惜墨如金,著述不多,并且视名利如浮云,才不能像拉发那样出任里根时代国会预算局首席经济学家而名扬四海。当拉发、杰克·坎普、尤德·万尼斯基等人出入白宫替里根的减税政策出谋献策之际,蒙代尔却在巴拉圭的孟特维德亚大学给博士生们讲课。 然而,连拉发和万尼斯基本人都承认蒙代尔的杰出贡献。万尼斯基称:“蒙代尔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经济学家。”拉发说:“蒙代尔得奖绝对名至实归,他是我一生中看到的最应该得此奖的人”,并称“蒙代尔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经济学家”。 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通胀和滞胀困境,蒙代尔开出的药方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分途而行(过往的经济学家都主张两者互相配合),通过紧缩银根来扼制通胀,通过减税来刺激增长。这和当时如日中天的凯恩斯学说大相径庭,也与古典经济学家的主张不同。在凯恩斯的世界,紧缩银根会使总需求萎缩,其消极效果正好抵销减税的积极作用,因此医治良方是扩大政府开支和实行物价工资管制。古典经济学则认为首要任务是平衡预算。蒙代尔的推理完全不同,他认为减税产生投资诱因并加强工作意愿,结果形成减税———增加投资———提高就业———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便是拉发曲线的由来)。可惜,福特政府对他的建议置若罔闻,蒙代尔便从此远离华盛顿,让拉发独领风骚,结果在80年代引发了里根革命,美国经济开始了长期增长。但减税政策后来导致美国出现双高赤字(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又使供应学派经济学家遭到多方面的攻击。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赞词中对蒙代尔在供应学派经济学方面的贡献不置一词,是否出于上述原因不得而知。 对于欧元兑美元疲软的走势,蒙代尔并未感到失望,相反欧元目前表现恰与他的期望相符。“之前欧洲各国的货币都被过高估价了,而欧洲的失业率又非常高。这欧洲是有利的,因为这使欧洲更加具有竞争力。”他说。至于他的以欧元形式存入账户的诺贝尔奖金,他说:“放心,我没有亏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