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源):现在请王明富先生做一个评论。
王明富:我被安排在这个专题组里,不是因为我主持的这个公司,和君创业,可以和其他几位的公司相提并论,而是因为我是整合并购方面的专家,所以安排我在这个组里。田源主持人要求我对几位企业家的观点作出评论,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在座每一位朋友都听清楚了,每一个企业家嘴里的整合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这是我的最大印象。至少在今天会上出现了三种整合的概念,也就是和君给人家做咨询时的几种模式。一个整合的概念是行业性收购兼并,这种整合我们视之为产业整合。第二种整合是公司战略选择的生存方式,基于价值链上的能力整合、竞争整理。比如说张总讲的更多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出现第三种整合,是讲公司内部资产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象首创刘总,我们就是老朋友了,他讲的就是这样,还有茅道临先生讲到的新浪内部的整合,是内部管理调整的概念。实际上整合这个词,这几年来应该说非常流行了,大家嘴里都挂着整合,但是在对话的过程中,整合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所以往往是你往这个方向说,我往那个方向说。
当然象这样的会,应该说是发散性的讨论,哪一种观点都可以提出来讨论。我现在要说一说我对整合的理解。首先对中国产业来讲,究竟要整合还是要分拆,这是一个问题。我95年在君安证券当研究所所长,我最早提出一个观点,中国凡是志存高远的企业家,至高无上的选择是产业选择战略。那时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大部分的老总都是受到一个困扰,整个产业结构太散乱,重复建设太厉害,而且由于这种情况,大家低起点恶性竞争,最后结果是全行业大家都觉得难过面对竞争性的产业来说,中国产业最大的问题是首先完成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完成产业升级换代。究竟是整合还是分拆,整合基础上的升级换代。你看最近几年中国的大公司,比如说中国电信的分拆、民航的分拆等等,讨论中国电信要不要拆的问题上,周清老师表现的智慧魅力我印象非常深。中国电量看的非常明白,一定是分拆的基础上引发整合,一分拆之后,国家发电系统,分拆成国家电力系统,五个发电公司,老板想到的第一个是整合,怎样尽快跑马圈地,把独立的发电公司尽快的收购进来,整合到我的旗下来。两个命题是同时面对的,而且要在一个过程里完成,这是中国产业结构变迁非常重要的特点。
中国产业究竟是分拆还是整合,按照分行业来看。对行政垄断性行业来说,应该是分拆基础上的整合,对竞争性行业来说,应该是完成整合基础上的升级换代,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接下来讲整合的含义,从宏观上讲,整合实际上就是一个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是一个产业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应该更多从这个层面上思考中国产业整合的问题。比如说医药管理局,认为中国医药厂太散乱了,六千家,销售额突破一千万的就有三千多家。要考虑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中国成功的商人太多,但是成功的企业太少,如果你真的是有志向的企业家,要有整合的战略,里面有一个细分,一个是行业横向兼并,有行业的整合,在国内就我个人的观察,做的最成功的例子,应该是中国的啤酒业,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就是靠整合完成的。做的最大手笔的,民营企业里就是德龙集团,完全是整合的战略,而且无论是燕京啤酒,还是青岛啤酒,还是德龙或者是华润,在日常操作的过程中,如果了解的话,对每一个企业家来说,都会深受启发。我建议过很多我的客户,去研究研究德龙或者是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从跨国公司在中国整合来说,我个人认为最成功的就是柯达,其次就是达能对水的整合。这是企业战略上的选择,实际上是行业上横向合并的概念,是存在市场规模,在这个基础上,用足够多的市场份额来养育我的研究开发能力,来领导产业的秩序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是这样的战略选择。这是作为公司层面的整合概念。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基于价值链竞争上的资源能力的整合,对制造业企业来说谁都知道,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咨询的过程中也发现,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在于识别价值链上,我们有一个感觉,就是平庸的企业家跟高手企业家的分水岭在于识别价值链上,比如说刚才茅道临先生说到的新浪,价值链是往电视或者是手机上的对接,有可能往这个方向走。假定我做新浪的CEO,可能就不是这样,所以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认为做了这么多中国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也当了很多独立董事,我认为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是对价值链的走向是非常明确的。
我分别对两种整合概念阐述一些观点。行业性的兼并,最重要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我经常有一个比喻,很多中国企业做横向合并时,是做麻袋装土豆的工作,是把自己公司的品牌当做一个麻袋,把这个行业里的中小企业当土豆,这种整合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的。如果你做企业家,选择你的战略是做产业整合,一定要避免麻袋装土豆式的整合,所以你要加进你的技术、管理、改进甚至是治理结构上的改进。第二就是产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公司的战略能不能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你选择怎样的产业,有几个产业是大家要注意的。你要注意这个产业的进入门槛,如果这个产业的进入门槛非常低,最好不要去整合,你整合完了以后,收购拉到你的麾下,拉到你的麻袋里,结果是到底又起来了。门槛太低的企业,中国有两个很出名的企业,我看它在产业整合上走的比较累,最重要的原因是选的产业整合的对象不对,门槛太低,重复建设非常容易进入。要注意消费分层,很多企业家笼统的认为要整个行业通吃,实际上每一个产业、行业里,都是有消费分层的,要选定你的目标市场、消费群,做产业整合,更容易成功一些。第三个要注意的问题,在选择产业的过程中,要考虑在WTO时代,国际产业分工时中国有没有比较优势,我个人比较得以的案例是中远修船产业的整合,完全立足于全球的范围内,现在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了,在这个基础上做整合。
中国还是有很多整合者,现在不考虑效益的问题,纯粹是为了规模的扩大,这也是非常可贵的企业家精神,永恒的冲动,要扩张,要把对手吃掉,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东西,企业家个人的扩张冲动,建立起企业帝国,跟你做资本的整合,有一个协调的过程。很多企业家是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的,作为企业战略的整合,要注意到这个问题,接下来注意一个案例,就是柯达,大家知道可达进入中国,已经落后于富士了,这时富士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已经有40%多了,所以它做的第一个动作是全行业收购中国的感光材料厂,第二个动作是用15亿美金掌控终端,建立渠道,第三个动作是进行专业的分工,这样的产业整合,跟简单的麻袋装土豆已经很不一样了。
我给有志向的企业家做战略咨询时一般是倾向于这样的意见,倾向于资源和战略的整合,我一直认为利润对中国企业来说没有战略性的意义,因为中国经济体是大规模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资源都在变化,任何企业有利润,往往是逮住特殊时期有利润了,过两三年不行了。以前象深科技等等非常好,现在不行了。我们看到这么多企业的沉浮,发现目前在这个经济阶段,对中国企业来说利润是没有价值的,而资源、系统、能力、战略是最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