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房地产 > 房地产 / 内容





房地产广告大战:乱花渐欲迷人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3月10日 09:42 建设报房地产周刊

  房市激战正酣,各路诸侯大展拳脚。而广大百姓感受最直接的则是广告攻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路牌、传单 ……不一而足,触目可及。往往是楼盘还没兴建,楼书已率先登场,争着跟消费者混个脸儿熟。俗话说:内行看门道。这形形 色色的广告背后,真藏着不少学问。

  纸上的战争

  过去的一年,京城业界进入了一种两难境地:不打广告,便没有电话和看房者;打了广告吧,白花花的银子便跟着往 外淌。说到底,北京刚刚尝到由集团消费向个人消费、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滋味。

  众多的楼盘广告形式中,报纸媒体以绝对优势稳踞霸主地位,占有60%左右的份额。楼盘广告之所以偏爱报纸,是 报纸的特性使然。与传单、海报、路牌相比,开发商认为报纸广告的权威性与可靠性无法替代;与广播、电视相比,报纸广告 更具有易收藏与便于比较的特点,且信息含量大,区位、环境、售价、配套、物管、按揭以及开发商资质等因素悉数包容;与 网络相比,报纸广告的受众面大而区域集中,最益于定向投放,与房地产的区域化特征相适应。

  于是乎,以报纸广告为主、其他平面广告为辅的广告争霸赛,演化成耐人寻味的“纸上战争”。

  据对京城10种主要报纸媒体的调查显示:去年房地产广告的刊登量为5156则,创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我不轻信广告

  各地的广告大战都很激烈。据了解,北京的平均广告投放量是销售额的1%,在上海,这一比例是1.2%,而在广 州,则已上升至2?/FONT>3%。每逢房展会开幕,花花绿绿的宣传材料使劲往人手里塞,甚至遍地是楼书。几天展会 下来,倒便宜了拖着垃圾袋忙着捡破烂儿的大妈。

  与大声叫卖的开发商相比,消费者的心态日趋冷静。调查表明,70%的购房者声称“绝不轻信广告”。消费者协会 每月披露的简报中,“广告欺诈”一项有增无减:

  某开发商承诺24小时供应热水,业主入住后,拧开水龙头,流出的除了凉水还是凉水;某广告中注明小区四周绿草 如茵,然而,业主已入住两年,周边仍是尘土飞扬的大工地;某房型效果图看上去很美,卧室里壁橱、梳妆台、双人床相得益 彰,而楼盘建成后却发现,这卧室里仅剩下了一张双人床的地儿……看来,房地产广告业有待规范。

  但是,想购买,您还得看广告。抱着一堆广告回家,摊在床上反复比较,然后连连召开家庭会议磋商,再把老婆、孩 子拉到现场去看……就是不轻易掏银子。开发商急得快红了眼。其实,消费者也急,都说用户是上帝,这“上帝”时时得防着 别掉在广告陷井里。市场上好房子不是多,而是少,学者管这叫“有效供给不足”。

  上海市比较规范,但竞争更显激烈。据调查,开发商每万广告投入,大约能换回20通电话垂询,平均每通电话的成 本高达500元之多。

  广告是楼盘的脸

  楼盘不同,广告也有别。透过一幅幅广告作品,您能了解到开发商的经营理念,因为地域不同,所以理念各异。

  广东得风气之先,毗邻港澳,吸收营养,早在京城房市一幢幢、一片片面向集团销售时,广东已率先进入散户时代, 大到推广战略,小到广告设计,力求完善,煞费心机。许多开发商早在楼盘发售前,便以书面形式整理出上百条“售楼知识问 答”,供售楼小姐掌握,严禁对客户信口开河。

  再看看北京,“××华苑、”“××豪庭”、“ ××嘉园”……名称震耳,楼盘却似曾相识,个性化特征难觅。广 告用语极尽渲染之能事,热炒“概念”,一忽儿滥刮欧陆风,一忽儿套用智能化。大草坪、大水池、双会所,大而无当,又不 敢使成本过高,只能偷偷在住宅主体质量上打折扣。这是缺乏理性的体现。

  同行从上海带来一些楼书,都是厚厚的一本,翻开一看,很像一部购房知识手册,实用得很。据介绍,沪、穗房市品 牌化战略已露端倪,开发商早已不再大包大揽,他们请一流的设计所、一流的建筑队、一流的销售代理行、一流的物业管理商 ……开发商自始至终起的作用是对一流资源进行整合。目前,上述两地的楼盘也像力士香皂、报喜鸟西装等商品那样推出了自 己的形象代言人,令北方地区自叹弗如。

  新千年的第一缕春光洒落房市。我们呼唤理性经营。

  (本报记者 杨哲彬)


相关报道:分析:博物馆里能否做广告
相关报道:网络公司做广告偏爱“搭乘”地铁有原因
相关报道:方丈80万买下15秒电视广告时段播放公益广告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房地产 > 房地产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