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房地产 > 房地产 / 内容





分析:土地拍卖“冷”关键在于政府没能垄断土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3月03日 16:39 经济参考报

  北京此次土地使用权拍卖,被人们寄予厚望。近几年,社会各界关于土地公开拍卖的呼声越来越高。拍卖是体现土地 价值的最佳方式,并能够避免土地交易的“黑箱”操作,促进土地市场的公开公正,完善投资环境。

  这一次,政府部门不乏精心准备,所拍卖的九块土地位于朝阳区广渠门大街北侧,是这一地区16个拟拍卖地块的首 批,而且它们均已被开发成熟地。但出乎意料的是以“冷场”收市。

  这不禁使人联想起几年前北京市首次拍卖土地使用权的场景,当时仅拍出一幅土地,而且拍卖会的场面也是同样的冷 清。

  难道符合国际惯例的土地使用权拍卖,在京城就那么难吗?

  媒介披露业内人士的评论:这次国有土地拍卖没有全部卖出去的原因之一,是此次拍卖的地块较大,以及受拆迁费用 和涉及诸多施工单位等影响,造成单个地块价格普遍较高。由于这次活动的公告出示仅一个月,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举牌者较 少。

  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尚待揭示。此次土地拍卖之前,政府部门并未垄断经营全市土地一级市场,土地供应的分散局面 未能根本改变,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的行为仍然存在。这就为拍卖会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既然开发商能够通过拍卖之外的方 式相对低廉地获得土地,他们又何苦到拍卖会上拼个你死我活呢?

  政府垄断经营土地一级市场,是推行土地拍卖的基本前提,即土地供应总量及供应次序严格受政府控制。这不难理解 ,因为土地一级市场如果不由政府垄断,政府怎能保证土地卖方市场的存在?如果不是卖方市场,买家干吗来竞拍呢?

  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几十年的探索,在房地产建设管理方面已有一整套成熟的办法。其特点是,政府直接抓土地一级 开发,将生地开发成熟地,招标拍卖。一般做法是:(一)根据城市的长远发展计划,充分研究市场需求,选择拟发展地段, 提出先后售卖次序;(二)根据选定的发展地段,政府收购土地,组织搬迁,腾空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生地开发成熟 地。制订投资规则及有关设计资料,向投标者提供;(三)选择有利时机,公布售卖地段,公开招标或拍卖,开发商设计方案 的优劣及投标额的多少,是决定其能否中标的关键。通过这样的办法,政府部门最大限度地获取了土地收益,实施了城市总体 规划。

  反观北京市的土地开发模式,由于政府没有建立土地一级市场体制,长期以来,将未开发的土地以各种方式划给国有 房地产公司,形成了政府批地、开发公司进行土地开发的格局,使大量土地通过各种渠道分散地进入市场,土地开发难以实现 总量控制。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土地拍卖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在前些年房地产开发热中,北京市的土地超量供应,土地征用和土地批租总量失控,其负面影响至今未能消除。从1 991年至1996年,全市建设项目征地和非农业占地共4.7万件,占地56万亩,平均每年用地9.3万亩,与198 5年至1990年每年用地7.5万亩相比,平均用地增加20%,超过同期经济发展速度。

  自1992年以来郊区县工业开发区共搞了30个、106平方公里。郊区县工业开发区的规模相当于市区近50年 建设的工业区规模的两倍多,加上近200个乡镇工业点,拟开发用地超过20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大量别墅区、高尔夫球 场、人工旅游景点等的开发,使城市建设占地猛增。许多土地被圈占后,并没有进行开发,处于闲置状态。

  近几年,北京市大力清理建设项目,收回大批闲置土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土地供应的分散、超量状态仍未彻底 扭转,这自然使土地拍卖难上加难。

  举出这些背景材料,并不是要为土地拍卖泼冷水,而是希望拍卖者首先成为制度创新者,能够探出房地产开发体制深 处的顽疾,痛下决心予以根除。

  有句老话:“功夫在诗外”,土地拍卖也同此理。因为这件事,不是把拍卖槌举起来就能一蹴而就的。 王 军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房地产 > 房地产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