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中期业绩劲增52% 中国仍是发展重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 13:45 世华财讯 | |||||||||
渣打集团200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达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52%。分析人士指出,渣打集团2004年中期业绩理想,2004年下半年前景看好,但其在增长策略重心中国的发展仍需一个长期过程。 渣打集团(2888.HK)2004年8月5日公布了其截至200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渣打集团200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达11.06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劲增52%;净收入
京华山一高级证券分析员黎少霞向世华财讯表示,渣打集团2004年中期业绩表现理想,京华山一也调高了渣打集团2004年及2005年的盈利预测至17%及13.4%,并将渣打集团的目标价上调17.8%至152港元,但渣打集团此次有较多的一次性收入及费用发生。2004年1月,渣打集团出售在中银香港(2388.HK)的投资获得纯利3600万美元,2004年5月出售在KorAm的投资获得纯利9500万美元,有关收益因购回在印度余下的后偿债务需支付溢价2100万元而有所抵销。同时渣打集团注册香港业务产生1800万元一次性费用。但即使扣除这些一次性因素后,渣打集团税前利润较2003年上半年仍有39%的增幅,黎少霞指出,这样的业绩也是较为理想的。 对于渣打集团的的经营前景,黎少霞表示,其对渣打集团2004年下半年的经营前景较为看好。贷款增长方面,渣打集团在亚洲及新兴市场贷款增长8.8%,这也为2004年下半年渣打集团的业绩增长奠定了较为良好的基础。此外,2004年上半年渣打银行在资本性投资、产品开发以及开设分支机构等方面已经有较大支出,例如个人银行业务方面,成本增加13%至6.74亿美元,主要是因为2003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投资分销服务和产品所致。因此,相信2004年下半年渣打集团的支出将趋于稳定,这也有利其业绩提升。 渣打集团在业绩报告中指出,香港是其最大的市场,中国是其增长策略的重心。2004年7月1日,渣打集团在香港注册了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此举使渣打集团能够更好地掌握CEPA带来的商机。但是黎少霞指出,渣打集团在中国的成长空间固然十分广阔,但短期内其在中国的业务对其业绩影响仍然有限。 与汇丰控股(0005.HK)、花旗集团(C.NY)等在中国内地的扩张相比,渣打集团的步伐要慢的多。花旗集团目前拥有浦发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600000.SH)4.62%的股权,并且通过与浦发银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合作使得花旗在中国的业务开展得较为顺利。而汇丰控股已入股上海银行8%的股权,其控股62.14%的恒生银行(0011.HK)亦获得兴业银行15.98%的股权,汇丰控股日前更是获得了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交通银行19.9%的股权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而渣打集团则退出了参股交通银行的竞争。但近日也有传闻称渣打银行正洽购光大银行至少15%的股权。 黎少霞认为,渣打集团与光大银行合作的主要障碍是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按照有关规定,中资银行向境外投资者出售股权最高不能超过25%,否则银行性质将由中资变为合资。而亚洲开发银行和光大控股(0165.HK)已分别持有光大银行1.9%和21.4%的股权,再加上渣打集团要求的至少15%的股权,光大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已远远超过25%的上限。但光大银行可以向监管部门申请特批,以满足渣打集团要求的入股比例又不改变其中资银行的身份。 即使渣打集团参股光大银行事宜能够尽快落实,黎少霞表示,渣打集团在中国的发展仍需一个长期过程。与光大银行相比,渣打集团的长处是消费贷款业务,而光大银行则更擅长公司贷款业务,除业务上的融合之外,双方的文化背景、经营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短期内渣打银行在中国的扩张速度有限,中国业务所占比重仍将较小。但长期来看,毫无疑问中国对于渣打集团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4年8月5日,渣打集团以港元129.50开盘,最高至134.00港元,最低129.50港元,收于133.00港元,较前日收盘涨3.10%。 渣打银行自1859年开始在香港开展业务,现为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渣打集团在伦敦及香港交易所上市,并于超过50个国家设有500多个办事处,雇员人数超过30000名。目前,渣打集团在中国内地设有7家分行、2家支行和6个代表处,在上海和深圳向企业提供包括人民币业务在内的多项服务,2002年5月又获准对中国居民开展个人外汇业务。2003 年12 月31 日,集团总资产为1202亿元,渣打集团的第一级资本比率及总资本比率分别为8.8%及14.6%。 (李飞 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