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点评 > 哈啤股权争夺战 > 正文
 
AB收购哈啤触发啤酒市场新变局 青啤尴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 08:20 证券时报

  在中国,啤酒属于区域性产品,业内品牌很难做到全国性推广。无疑,收购是直接打入异地市场的最佳做法。当这场竞争有了外资参与的时候,市场更是烟尘四起,格局常因一次次收购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几次外资重大并购后一盘点,会发现国外巨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在中国的布局,国内三大品牌青岛、华润、燕京的势力版图也在悄然变化,二线品牌则左右突击。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最终会是谁称霸主、几足鼎立?并购尚未终结,整合有待继续。各路啤酒厂商鏖战于诸侯割据纷争中,还远未到排座次的时候。

  □刘小乐/文

  AB对哈啤:志在必得

  新世纪以来,香港证券市场最大的收购战终于尘埃落定。

  7月12日,美国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下称AB)表示,到7月9日下午4时,已有效接纳中国第四大啤酒制造商——哈尔滨啤酒(0249.HK,下称哈啤)6.6亿股的股份收购建议,相当于哈啤已发行股本的64.42%。连同此前购入的3.61亿股,AB现时有合共约10.21亿哈啤股份, 相当于哈啤已发行股本的99.66%。

  由于AB已获得不少于收购股份价值的90%的有效接纳,将向其余股东提出强制性收购建议。强制性收购完成后,哈啤将退出登陆才两年的香港股市。

  这是AB又一次“寸步不让而又充分尊重对手”地在全球建立排他性的销售网络,扩大自有品牌。

  早在1995年,AB就已收购原中德啤酒厂,开始生产和推广其自有的主要品牌百威系列。这一做法开始并不成功,但AB借此建立起了高忠诚度的经销商队伍,终使百威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外来啤酒品牌,在中国的高档啤酒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今年3月,巴西美洲饮料公司(Ambev)和比利时国际酿酒公司(英特布鲁Interbrew)联合,组成跨国集团InterbrewAmBev之前,AB是全球第一大啤酒商。目前AB集团年产值约为130亿美元,已在全球控制着14个啤酒厂,其中12个在美国,它是美国证券市场上的大篮筹股。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分析师陈磊指出,此前,AB已经持有中国最大的啤酒公司青岛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0168.HK,下称青啤)9.9%的股份。然而,作为全球第一的AB不可能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浅尝辄止,仅仅满足于和青啤的合作。去年,AB就曾与河南的金星啤酒进行接触,同时也在寻找其他的并购机会。

  此次,AB锁定哈啤并阔绰出手,颇有些志在必得的意味。

  今年5月,全球另一个啤酒大佬南非啤酒SAB MILLER(下称SAB)曾提出以每股4.3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哈啤股份。当时,SAB持有哈啤29.6%的股份,华润啤酒49%的股份。

  随即,AB公司开出比SAB高出29.8%的每股5.58港元的价码竞购。结果,SAB放弃全面收购的计划,并将手中所持的哈啤股份也悉数卖给AB。全球两大啤酒生产商的竞购,令哈啤股价在近两个月中一路攀升40%。

  如此手笔,是因为AB很清楚,哈啤在中国啤酒市场上的地位远比它在香港30多亿的市值来得重要。

  行业人士分析,在中国啤酒市场上,青岛、华润、燕京三个品牌前三强的格局基本确定,青岛、华润已有外资方进入,燕京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一直比较稳健,对于外资参股持谨慎态度,加之目前国内可供收购的对象已经不多,谁获得了列位第四的哈啤就是得到了一枚重要棋子。

  目前,哈啤拥有啤酒生产企业13家,年生产能力150万吨。据统计,哈啤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占到4.3%。在东北市场上,哈啤与SAB旗下的华润,各占30%的份额。

  青啤尴尬?

  在AB收购哈啤的同时,有香港媒体透露,AB计划在3至5年内将私有化后的哈啤注入持股9.9%的青啤,从而给青啤进入东北市场打开一条通道。

  但也有人认为,哈啤与青啤的整合难度不小。

  业内人士指出,青啤目前在全国啤酒市场的占有率约为12%,是市场的老大,它在不断的收购以后已经进入整合阶段,况且青啤在欧洲也有自己的扩张计划,可能不太愿意AB增持自己的股份。

  AB拿下哈啤,对青啤的发展会带来比较复杂的影响。

  AB 在此之前已经和青啤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但二者的合作若顺利的话,AB 应该不会有此番的再度出手收购中国的啤酒企业。AB此前收购河南的金星啤酒的意图,和此次收购哈啤,这似乎折射出了青啤和AB之间的不和谐。

  AB当初牵手青啤,可能是相中青啤强大的收购和整合能力。但这几年青啤忙于内部整合,停止了收购扩张的步伐,可能令AB有些失望。另外,青啤一直试图说服AB将转债转股的时间拖后,这又和AB尽快在中国市场站稳的原意相左。综合种种原因,所以才会出现AB收购哈啤的事件。

  陈磊分析指出,此种格局之下,可能的结果有几种,一是假设AB能够妥善处理好青啤和哈啤的关系,那么青、哈联动将给两家企业都带来好处。甚至AB若看好青啤的整合能力,不排除AB将哈啤的部分股权注入青啤的可能,正如目前市场有人预测的那样。这将在很大程度地推进青啤业绩增长的速度。据悉,青啤去年在东北市场上的销量只有11万吨,而整个东北市场的份额有350多万吨。而哈啤在东北市场有一个成熟的销售渠道。

  然而这种可能性的现实阻力较大,除了青啤有自己的考虑之外,哈啤也有自己的考虑,据市场人士透露,哈啤拒绝SAB全面收购,就有防范华润方面控制的考虑。而哈尔滨市政府恐怕也不愿意哈啤落入青啤手中。

  第二种可能就是,如果AB 没处理好两家企业的关系,就必须为其收购行为付出代价。就如同SAB没有处理好哈啤和华润在东北市场的关系,结果令哈啤高层单方面终止与SAB的合作。

  有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青啤可能会是这场并购战中的唯一失落者。

  AB当初进入青啤的时候,签订的是一份排他性的协议,协议规定在存续期间,AB与青啤都不能再与其他企业再签署类似协议。

  但这个协议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现在,AB把哈啤收入囊中,肯定会把战略重心放到与哈啤的整合上,从而使得AB与青啤的合作更加微妙。

  AB公司称,收购哈啤符合自己的长期利益,作为合作伙伴的青啤表示了认同。但如此一来,哈啤在今后AB的中国战略中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AB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AB此举收购哈啤,是为一直在东三省步履艰难的青啤开路,还是打算另外开辟康庄大道,尚难定论。但无疑,AB此举是其中国战局的又一重要步骤,对本已战火四起的中国啤酒市场的影响亦不可谓小。

  AB与SAB 哈啤与华润间的角力

  从势力版图来看,哈啤的主要市场在东北三省。中国啤酒市场上排行第二的华润啤酒的管理本部虽在北京,但最主要的市场亦在东北三省。

  哈啤归AB所有了。

  而华润啤酒有49%的股份握在SAB手中。

  东北啤酒市场可能在这两大品牌外资背景变换尘埃落定之后,上演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2003年7月,SAB斥资8700万美元收购哈啤集团29.6%的股份,当时,两家达成协议——拥有华润啤酒49%股权的SAB与华润集团分家,SAB获得其在东北啤酒市场的资产,并将之注入哈啤。

  如若成功,SAB与哈啤将在东北啤酒市场独领风骚,而哈啤的市场价值亦可期飙升。

  不过,SAB从未认真考虑过放弃与之合作10年的伙伴华润。进入哈啤后,SAB的分家计划从未启动。

  有共同合作发展协议的SAB与华润,还一度决定联合收购哈尔滨政府所持有的哈啤股权。但哈啤方面要求“以治权换主权”,两家在东北的啤酒业务交由哈啤管理层管理。

  然而,有业内人士称,华润啤酒自成立以来不断的攻城略地,大肆圈地,通过并购跃居全国市场的老二,自然不甘心把东北市场拱手让给哈啤,而哈啤长期在东北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一直把华润作为头号对手,而哈尔滨市政府也有自己的利益考虑。

  有接近管理层的人士称,SAB与哈啤的合作始终不是特别顺畅,中间总夹杂着一个华润。因此,当SAB提出全面收购的时候,哈啤已经有了避免受华润方面控制的考虑,而AB适时地出现了。

  “退出哈啤的SAB并非输家,”陈磊指出,“SAB在高价出让哈啤股票的过程中,套现大量真金白银,足以支持华润在东北打一场价格战,主打华润的品牌雪花啤酒。”

  而据老牌财经杂志《经济学人》透露,SAB确有在东北支持雪花啤酒降价的计划。

  中国啤酒行业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而价格战必然进一步压低利润率,使市场波澜又起。当年同属于SAB旗下的时候,哈啤与SAB旗下的华润之间的明争暗斗就已经非常激烈,而现在哈啤归了AB,东北市场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

  啤酒市场的割据纷争

  日前,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肖德润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今年前五个月啤酒产量超过1000万吨,估计未来每年稳定增长约6%,而按照中国的人口计算,人均啤酒消费量约19.7升,与人均26升的世界消费水平仍有差距。所以,中国啤酒市场潜力巨大。但在中国,啤酒属于区域性产品,即在某一区域会有一个品牌,因此啤酒品牌很难做到全国性推广。

  中国的啤酒市场,因而有了诸侯割据纷争的特点。

  记者在北京一角,人民大学饭馆一条街上的所见,在国内其它地方相似上演——在这里,顾客能喝到的基本上是燕京啤酒,偶尔会有雪花啤酒(华润)的促销小姐在一旁殷勤推销。至于青啤,服务员会告知,“我们这里不供应”。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啤酒厂商各自为政由来久已,各家都有自己的实力地区,都在防范别家进入,但同时也在试图进入别家领地。

  尤其是几个市场老大,都青睐于通过收购直接打入异地市场的做法。

  2003年,一向稳健的燕京啤酒频频出招。

  3月,燕京收购福建惠泉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这是燕京近年收购的15家企业中规模最大、资产质量状况最理想的一宗。

  惠泉啤酒,是福建省第一大啤酒企业和第一知名品牌,近三年的啤酒产销量均稳定在40万吨左右,位列中国啤酒行业前10强。

  有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在接手惠泉啤酒之后,燕京在福建市场的产能将超过70万吨,可望占得当地市场的半壁江山。燕京不仅为其与青啤、华润等企业争夺国内啤酒市场赢得重要砝码,而且奠定了燕京进军台湾市场的基础。

  在今年3月,青啤华南事业部发生集体跳槽事件,有45人从青岛啤酒华南部倒戈到燕京啤酒,北方事业部也有一些人转投燕京,总计人数达90个。

  而华南地区曾是青啤当年“走出青岛”战略的第一步。此番人事地震后,燕京啤酒也把开拓外埠市场的首站选在华南,市场人士指出,这不仅是因为燕京与青啤“英雄之所见略同”,也还有从青啤跳槽来的销售骨干人员给了燕京底气的缘故。

  “燕京啤酒已经有了桂林漓泉,又有了福建惠泉。在2002年,燕京啤酒还曾以2450万元收购了福建汇源啤酒公司,并在此基础上扩建成年产30万吨的生产基地。现在加上华南事业部的成立和新厂的建设在即,燕京啤酒对南方市场的野心不容小觑。”业内人士称。

  华润啤酒也没有闲着。

  今年3月,在经过将近一年的艰难谈判后,华润啤酒和浙江钱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举行股份转让合资经营签字仪式,双方决定共同经营“浙江钱啤股份有限公司”。

  双方协定,华润啤酒将为新公司注入3500万美元的巨资并持有70%的股份,钱啤集团持有30%的股份。

  据统计,钱啤2003年的销售量为24万吨,年增长达到26%。凭借其影响力和销售渠道,华润可以迅速扩大其在浙江市场的份额。

  此举令中国啤酒业遭遇又一次行业地震,青啤、燕京和华润传统三强地位如何重新排位也成为颇具争议的问题。

  青岛啤酒也没有守株待兔。

  除了在广东已有的三个生产基地,日前,青岛啤酒已经收购了湖南的郴州啤酒厂,并将其扩建至年产10万吨的生产规模。

  “可以说,三强的地位几乎在每一次并购完成之后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业内人士指出。

  在三强争霸的同时,市场上出现了第四股力量——国外大品牌。

  其实早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外资品牌就曾经大规模进军中国,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制约,登陆的外资公司纷纷出现水土不服,大多数公司铩羽而回,嘉士伯公司当时就把在上海的工厂卖给了青啤。

  而最近两年来,外资公司掀起了第二次进入中国的高潮。

  陈磊介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整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产品结构得以调整,形成了一个中高档市场,而人们对外资品牌的接纳程度也在此间发生了变化。这些都给外资的并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外资一方面加紧了对国内啤酒上市公司优质资产的争夺,另一方面也在注入一些中型的啤酒厂,利用其生产能力和市场基础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经历过几次外资的重大并购后,国外巨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完成在中国的布局。

  陈磊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啤酒市场上前10位的品牌,除了青岛,燕京,华润之外,其他的几乎全被外资所占据。中国啤酒市场已经“非常国际化”。

  从这种不断调整的市场局势来看,中国啤酒市场三足鼎立的局势其实尚未稳定。

  华润啤酒总经理王群也曾指出,中国啤酒行业“离三足鼎立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其论据是,目前中国啤酒市场上所谓的“三足”,所占的市场份额加起来才50%,市场上大量存在一些有1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在省会城市占据份额10%以上的地方品牌。在美国市场上,排名前几位的品牌市场份额从60%扩展到80%花了20多年的时间。

  王群认为,目前中国的啤酒行业恰处于从春秋到战国间的过渡,未来的5-10年中,如果中国有10家左右的啤酒公司,每家公司年产在100万吨以上,这都将是正常的,“因为中国啤酒的集中率比较低,目前你要想做第一并不太难。但如果能在未来的5到10年中,你一直保持第一,可能是比较难的事情。”

  陈磊认为,目前的啤酒市场上似乎仍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领跑者。青啤过去收的太多,在整合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而燕京在并购方面比较的谨慎,在整合方面做的好一些。

  最终,谁能在整合方面做的最好,将决定谁能走在市场最前列。

  相关

  2002年以来中国啤酒行业重大的外资收购

  2002年4月,SAB增资华润啤酒1亿美元;

  2002年10月,青岛啤酒向AB公司发行总金额14.16亿港元的定向可转换债券,该债券全部转成H股普通股后,AB公司将最终持有青岛啤酒27%的股权;

  2002年3月,英特布鲁购买珠江啤酒24%的股权;

  2003年4月,英特布鲁以8500万元收购中国开开集团啤酒业务70%权益;

  2003年6月,嘉士伯斥资2.2亿元收购云南大理啤酒;

  2003年7月,SAB斥资8700万美元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29.6%的股份;

  2003年9月,英特布鲁以1.3亿美元收购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在华啤酒业务50%的股权;

  2004年1月,荷兰喜力又将21%的粤海啤酒股权成功收入囊中;

  2004年7月,AB获得哈啤90%股份的有效接纳,将向其余股东提出强制性收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哈啤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