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吴玲玲
王老太今年67岁,乐观、健谈,是亿万富婆、股市大亨。作为新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见证人和参与者,王老太与年轻的沪深股市一起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十多年的股海生涯,有喜悦,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教训;有大赚,也有大赔。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了解了她,也就了解了股市。
美国涉股掘来第一桶金
王老太原在机关工作。那时,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日子虽很自在但很难让要强的她满足。1984年3月8日,她拿出自己仅有的400元积蓄,和几个朋友创办了一份名为《中国信息资料》的半月刊杂志,开始了创业生涯。八十年代末,王老太去美国探望在那里工作的儿子。这次探亲虽然时间很短,却也没改变老太太闲不住的性子。到美国不久,她便和几个台湾、韩国的朋友搞起了房地产。他们买旧房子,翻新后再卖出去,王老太因此赚到了为数可观的“第一桶金”。在美国,王老太发现一个现象:一半以上的人都投资股票市场。于是她在儿子的指导下成了花旗银行的小股东。王老太坚信,银行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银行股的股本扩张能力强,经常送股、扩股又拆细,是个人投资的好品种。
1989年底,王老太带着在美国淘出来的“第一桶金”和对股票市场的认识,回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
眼光独到一跃身价过亿
当时,深圳红荔路上有一家很小的证券登记公司,股民们可以在那办理股票过户登记手续。王老太回忆:“那时的股票市场还是柜台交易,实行的是记名制,没有存折,交易用的现金都用大黑塑料袋装着,非常原始。”在登记公司的门口草地上常有人聚在一起“谈股论金”,王老太把自己在美国股市的经验讲给大家,一不小心做了最早的“股市老师”。王老太发家致富的基石是她对银行股的深刻认识。1989年“深发展”开始上市时,盐田港的村支部书记响应号召,带着村里人集资买了12万股,后来想卖却卖不出了。王老太对银行股情有独钟,1990年春节前后,便以每股8元多钱的价格将这没人要的12万股全接了下来。随着“深发展”股价的不断上涨,王老太的资产也膨胀起来。一时间,深圳有个王老太靠投资股市身价过亿的说法在股民、尤其是深圳股民中广为流传。
熊市无情吞掉几亿资产
股市风云变幻,1993年深沪两市股票大跌,王老太没想到这只是沪深股市三年漫漫“熊市”的开始。想想那几年,老太太唏嘘不已:“当时明知是螳臂当车但我的钱还是一点一点地去在‘救市’,越跌越买。总是希望能以自己仅有的一点力量,稍稍减缓股市的下跌。”最终她将自己所有的钱投进股市,直到连吃饭的钱都没了。股市向下运行的趋势并没因此而改变,王老太却在浮亏几个亿的巨大压力下病倒了。医院发出了无数个病危通知,亲戚们只好忍痛将其账户上大部分的股票清仓出货。可老太太福大命大,经过三个月的抢救,她居然坚强地活过来了。命是保住了,但是浮亏却变成了实亏,几亿元资产被股海吞得无影无踪,她只能暂时告别自己深爱的股票市场,去美国的儿子家中休养。一晃就是几年,等老太太再回到国内股市圈时,时间已是“大牛市”之后的1997年。虽然经历过大起大落,王老太对股票市场的热情一点也不减当年。不仅如此,她的心态反而更平和了。“其实我也就是股市里最平常的一个散户,一个希望中国证券市场能健康发展,自己也享受利益的股民。”
B股开放智者一朝翻身
怀着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强烈信念,王老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今年2月份,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人开放,B股“跳高”似的上涨,一天一个纪录。王老太套了八年的B股不仅解了套,而且股价再次赚了几倍,再加上她以前买入的“海航”和“蜀都”法人股也都已上市流通。今天的王老太身价再次大涨。而这一切,王老太却戏称为:“天下掉下来的馅饼,我接着了。”
王老太从最初白手起家办杂志,买没人要的“深发展”,到靠被套的B股咸鱼翻身,她每一次都走在了市场的最前面。表面上看似巧合,事实上却浸透着她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力:创办《中国信息资料》,适应的是即将到来的中国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发展;买入“深发展”,是对银行业独特拉动作用的超前认识;买B股,更是基于她对B股市场必将被激活、必将大发展的准确判断。王老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但也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股市投资者。
谏言献策始终情系股市
王老太热爱证券市场,她一再说:“我希望我们国家的股市能健康成长。”在90年代初,王老太就提出:“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建立游戏规则,建立规章制度,而且要执行好,并不断地完善。”1993年,王老太作为股市里一位普通投资者,直接面对在深圳考察工作的中国证监会高层领导,并提出了许多搞好股市的中肯意见。记录这段佳话的照片登在了当时的《深圳特区报》上。王老太还曾给深圳市长写信,诚恳地说,深圳应利用特区优势把股票市场搞好,不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能把这个市场给关了,这条路只能向前不能倒退。说这话时正是股市进入低迷的1993年年底。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说起股市里的庄家,还有目前还存在的不合理政策,王老太义愤填膺:“股民应该赚取的是经济发展、公司发展所带来的收益,股市里允许有投机,但不是像一些庄家那样,通过编造虚假信息来骗取其他股民的钱。”即使这样,王老太依然情系股市,坚信股市有用,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好处。
心态乐观炒股也能防老
记者向老太太讨教炒股秘诀,她笑着说:“这秘诀你们肯定知道——以投资的心态买,涨高了就以投机的心态卖了。大家常说,王姨赔了也乐呵,的确是这样。”
每天去股市是王老太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跳动的红红绿绿的数字,老太太更多地是在享受其中的乐趣:涨了没追上,算了,看下一个吧;跌了没卖出,等着,下次还有机会。收盘后,她戴起老花镜研究上市公司资料,还时不时地挑他们的刺。有不少朋友问王老太:“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在炒股?”王老太总是乐呵呵地回答:“炒股可以防老。”谈起股市带给自己的欢乐,老太太有说不完的话。“股市能陶冶人的个性,因为赔赚都和人的秉性有关系。在这个市场上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也要不断学习新东西,我有时会听股民报告会,上老年大学,听听绘画、音乐课,欣赏服装表演。投资股票,要关心各行各业,脑子老得转,吃饭时还想着国内外大事。人老了,思想可不能老化,股票让我更加贴进现代社会生活,还能结交不少朋友。”
生活朴实想要回报社会
王老太说起远在国外的孩子,禁不住流露出思念之情:“两个儿子都在国外,我希望他们能回来,虽然国外的收入高,但发展的大好机会还是在中国。我还盼望中国能尽快加入WTO,让儿子们在国内能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岗位,这样,也就能有亲人陪伴我度过晚年。”
王老太有钱,但她仍说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她的吃、住、穿都不奢华。“你看,我平时穿的很平常,住的也跟其他老百姓没有多少区别。我现在也没有轿车,上街倒愿意多走几步,当然打的多一点。股友们都知道我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因为这是自己多年的习惯了。”问她那留那么多钱干嘛?“留着写遗嘱!”说着她笑了:“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的孩子们在物质上不需要我。钱虽然不少,但也是享受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得来的。所以,这些钱更多的将是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