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中国风投领域热度升温 外国投资者实力远胜内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1:3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当250名中小企业主面对350名风险投资家时,中国风投领域的热度已经临夏!若如业界所言,90%的钱可能被10%的机构赚走,这一轮的赚钱者会是中国人吗?

  作者:本刊记者 李明瑜/文

  面对数百名乐于冒险的风险投资家和背靠大型产业基金的战略投资专家们,中国的企
业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快乐。无论是淘金的,还是卖水卖铁锹的,千把人日前聚在深圳,筹谋的正是怎么能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美味”。

  当近六成投资目标可通过海外IPO实现高收益退出,不时有十几倍几十倍收益的故事流传业界,还有什么力量阻碍海外风投进入中国?“现在又回到了5、6年前的投资气氛,”摩根大通中国部董事总经理方方说,“中国是美国投资者不可忽视的地方。”

  5年一轮回,风险投资再度升温。

  风投骤热

  4个月前,无锡尚德的一夜成名不仅造就了中国新首富,更让外界惊羡风险投资从中赚到的超额回报。在尚德故事中,如果说公司创始人施正荣难以拷贝,那么最易复制的部分就是风险投资的成功。

  实际上,最近一年,通过海外IPO实现超额回报退出的案例不只尚德一家。分众传媒、中星微也都是极其鼓舞人心的案例,伴随如此创投故事,中国风险投资再度升温。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是“中国风险投事业之父”,并创办了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成思危指出,当前中国风投业的历史机遇有三:一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风险投资家的关注;二是中央政府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第三是刚结束的两会通过了“十一五”发展规划。

  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曼红认为,2005年11月颁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也直接刺激了本轮风投热。

  中国风投热的重要标志就是钱多了。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2005年中国实际新募集的风险资本总量达到195.71亿元,其中来自外资比例最大,为33.9%(见图1)。

  “2006年,中国风投领域的第一个趋势,钱会越来越多。”方方预测说。另有专业人士称,2006年上半年,将有来自40家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50亿美元资本会到北京寻求合作伙伴。

  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灭仍犹在目,5年后的新一轮风投热有何不同?

  英特尔投资亚太区总监张仲表示,风投业有周期性,因此应该投资那些有长远目标的公司。英特尔投资的目标,比较注重跟英特尔现有产业相关,以利于产业对接。

  方方则认为,互联网、芯片设计、传统电信领域仍然会是投资热点,但这轮风投热的范围会扩大到医疗器械、新能源以及拥有新商业模式的传统产业。

  不过,就中国全国范围而言,风投热不是全国热,而是局部地区热,三大热点地区就是北京、上海、深圳,最热的地区是北京,2005年北京地区获得的风险投资约占总量的33%。而增长最快的地区是西部,2005年获得风投资金同比增长约100%(见图2)。

  大头被谁赚走?

  退出是风投资本实现盈利的关键环节,被并购、IPO、失败清算是风投退出的三条出路,以IPO方式获利最高。在比较553个风投项目的退出方式时,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外资风投有58%的项目通过IPO的方式退出,而内资风投的相关数据仅为17%。

  由此,中国风投与外资风投的盈利能力顿见高下。

  沪深两市停发新股,中国企业IPO的出路只有转向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以及新加坡。正是如此,本来就资本雄厚、业务能力成熟、熟悉海外资本市场的外资风投优势更为明显。

  恢复中国本土资本市场的IPO,显然能解决部分问题。由此,成思危在本次论坛上建议,若要扩容,可从深圳中小板开始。第一,它的扩容对整个市场影响不大。如果中国企业上市,每一家也不过融资2到3亿元,扩容50家也就100多亿元。第二,扩容重要的作用就是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也是为了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也指出,造成“外强内弱”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制度性缺陷,这首先表现在中国没有多层次资本市场,不能为资本退出提供交易平台,使境内资本流动性严重下降。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态单一、资金来源不足、缺乏有力的引导政策也是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外强内弱”已成定局,而且还将延续。

  美国中经合集团(下称“中经合”)管理的风投资金规模为4亿美元,在中国投资的分众传媒取得了25倍的回报。中经合董事总经理张颖预测说,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今、明两年能从风投基金手里拿到钱的几率相对较大。但是,5年后,成功的或留下来的基金数目会很少,若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考虑,大约是10%的基金会赚90%的钱。

  这个预测意味着中国人可能又一次错失本次风投高潮。

  “如果说,以前大家谈论的问题是资金、人才、税收、政策等单独的问题,那么现在大家谈的是系统问题。”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董事长何国杰说。

  确实,仅就“资金实力”比较,内资就远不敌外资。尽管中国有15万亿人民币的存款,但却没有向普通人融资的渠道。

  “外资风投一个项目可以投两三千万美元,而对本土风投而言,一个案子投两三千万美元的机会可以说极少。”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说。内资风投确实难以与外资竞争。因为短腿,一个好项目,外资可以提高价格,中国风投只能后退。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天威英利上市主承销商争夺战中,仅在高盛、美林、德意志银行几家投行中竞争,难觅中资身影。因此,尽管涉及风投业务的内资新公司纷纷成立,但是否能分得一杯羹仍待时间检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