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文化 > 正文
 

被撬动的资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 16:5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 超

  上海报道

  李佳析是上海天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伙人,他的公司在上海的“天使投资”圈内还是小有知名度的,上海鼎尊天使投资俱乐部的一位李姓负责人评价,“他们公司操作还
是比较规范的。”李佳析自己表示,公司在国外大的VC(风险投资)中也有一定知名度。

  而对于这家公司的核心业务,用李佳析的话概括就是,“聚集分散的资金,投资到初创型的公司,然后采取统一的管理,使其增值并获得相应的回报。”

  小试牛刀

  李佳析投资有个原则,“不投互联网,要投就投有技术壁垒的项目。”这或许多少与他的经历有着些关系。

  1993年从

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他就直接到山东一个电力信息系统公司。这是个校办企业,资产规模几十万元。总共就十几个人,全部都是老师,而他是唯一的企业编制,这就意味着要自己赚钱养自己,学校是不养他的。有了生存的压力,他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开始和这些老师不一样,“他们很重视技术,而我觉得营销也很重要。”他觉得这个校办企业的产品单一也是个问题。

  于是1994年他申请在

福建建立一个办事处,“我们不仅做产品的推广,也还开发新产品。我们自己拉订单,然后组织队伍实施。”这个阶段不仅李佳析实地体验了营销的价值,也为他积攒了一笔钱。

  到了1995年,当这家山东校办企业开始由硬件拓展到软件业务时,李佳析自己开始尝试一些冒险的“行动”,“我的一些朋友在开发软件,他们的技术很不错,我也相信他们,就做了几笔投资,规模大概10万元,虽然这几笔投资都失败了。”这似乎也验证了天使投资的一个定理,“第一笔投资一般都是失败的。”这些投资,今天看来,只算是李佳析小试牛刀的开始。

  2000年,尽管山东的这家校办企业已经发展到了2个亿的规模,产品品种要增加到了十多个,李佳析还是打算离开。一直到了2003年,他才正式离职,移民去了加拿大。主要原因是,“老的一帮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老师带学生,学生永远是学生,高校出来的企业成功的还是比较少的。”

  在加拿大,李佳析观察到两个有趣的现象,“到了加拿大我也访问过中国

留学生,女孩子过得好的比较多,她容易接受现实,男生很多都回来了,而女生都留下了;第二就是在加拿大个人创业的比率比较低,加拿大相应比较成熟,一般人都是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

  对照这两个“标准”,李佳析显然适合回国寻找创业机会。

  “经验主义”

  2004年刚回国,李佳析显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创业机会,“回国以后,我也试过做投机,也就是资本运作,但是没有成功。”

  最终还是在老本行中发现了机会,“我一些朋友是做风险投资的,他投的一个公司虽然技术是领先的,但是我分析他的客户群不稳定,而且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他需要的流动资金很多,最后变成给银行打工了。最后不幸给我言中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历,李的朋友尝试着在投资项目时候,让他帮着看看,“要是看到好的项目,我也跟着他们投一些。”

  而有一笔投资使李佳析真正“坚信”了自己的“经验主义”,“我后来回头看我最初呆过的那个公司,虽然它有很多问题,但它还一直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它的营销能力是薄弱,但是他们的技术还是不错的。而且老板的品质很好,我反正不指望它发财,但求超过银行利息,而且我始终感觉它会被战略投资者看中。”李佳析借了笔钱,投到这家公司。这样的判断多少有些“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色彩,然而机会真的被他撞上了。“最后我投了大概半年时间,果然被中国微软看中,一旦被大的公司看中,他们自然会运作。”

  除此之外,李的简历上还写着“先后参与创办和投资的中小企业,目前已经有一家被微软、长江实业投资收购,一家在美国NASDAQ上市,还有三家正积极筹备在美国NASDAQ和香港创业板上市”。

  李佳析觉得自己还有另外一个机会,“中国最早的风险投资是政府拿钱出来成立投资公司,钱是政府的,亏也是国家,赚也是国家,这样就决定了它的效率四不高的;还有国外的一些风险投资,他专门投一些项目对人,对政府依赖性弱的公司,他就把中国的项目拿到国外上市,然后退出。本土的天使投资者还是匮缺的,因为中国真正的企业家少,而这些企业家可以操控的资本更少。”

  有了这两个背景,李佳析开始认真考虑两个机会,“一个是给创业团队提供钱,帮助他们创业和组织团队;还有一个是可以根据经验挖掘一些有潜力的项目和团队,推荐给大的VC。”但他觉得必须采取组织的形式,因为可以有相关的制度保证。“单打独斗,毕竟规模有限。”

  水纹效应

  2005年开始,李佳析和谢琛、郭平、蒋秋文组建上海天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核心执行团队,李找来的这三位合伙人也都有创业或者VC的行业经验。李佳析解释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先是紧密的合作人,然后是二级合作人,不是很紧密的合作人,这样一圈一圈的下来。”

  而至于这些“泛合伙人”的来源,“我同学一看我不是过得很好吗,我一些项目不是也退出了吗,不是也存活了吗,他们也想跟着我投资。开始是我的亲戚,后来是我的大学同学,然后是高中同学,大家都来加入我这个组织。”

  对于公司的核心业务,“我们主要是负责找项目和对前期项目做评估,看有哪些收益和风险。但是区别于一般投资管理公司的是,我们自己首先投钱。”李佳析规划的这个组织的盈利模式不是收佣金,而是“我先看项目,如果觉得项目好,我自己投10万或者20万,然后大家都觉得不错,也投钱,我用10万撬动50万,20万撬动100万,大家一起把项目做起来,那我就赚钱了。”

  投资的一般程序是李和核心团队主要负责找项目,找到合适的项目后,大致估计项目的资金需求量,然后决定在什么层面融资,“是仅仅需要核心团队的资金就够了,还是需要第二层第三层的融资。好的项目,我现在最多可以调动1000万人民币的资金。”如果需要第二和第三层的资金,“我们一般先在核心团队内,大家各投5%-6%的比例,然后外围钱比我们多,投的比例也比我们高。”

  找到好的项目后,李和核心团队的主要工作除了融资外,就是帮助组建创业项目的团队和提供相应的营销帮助。“营销能力是我们的长项。”因为目标是三年后资金退出,李有意识的保持与国外VC的紧密联系。“一般我们看中一个项目,决定投资后,我们要提醒大的VC开始关注。”

  李佳析现在走的还是一个逆向的道路,先有项目,再筹集资金;而且资金的范围仅仅限于李的圈子,且李佳析均有自己的资金进入项目。就上海投资天使管理公司投资的项目而言,“多数成功的都是朋友、同学、亲戚介绍过来的,因为他们至少不会拿了我的钱,就消失了。”李佳析说,“现在一切都还不规范,以后理想的状态是做多了一定的规模,能够从国内外筹集到资金专门成立一个基金,投资早期的项目。”

  一切似乎都还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