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
到第三次见面的时候,宝国才给了我一张名片。这是他表示信任的一种方式。
怀疑和警惕是他们在圈内生存的必备条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几乎已经成为他们社交的铁律。
这个圈子并不大,在北京、深圳和上海,他们经常有一些小规模的隐秘聚会。地点通常选在高尔夫球场、五星级酒店或者某个雅致的茶馆。
谈论的话题多数时间在汽车、房产和娱乐上逗留,只有偶尔的几句,才涉及资金、股票和公司,但心照不宣的暗示已足以酝酿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密谋。
他们是一群股市操盘手,资本市场中的猎食者。如同水底潜行的鳄鱼一样,他们的生活孤独、危险,但充满刺激。
操盘手是外界对他们这个特殊人群的通称,也有人把他们叫做"庄家"。他们的工作,就是集中优势资金,通过各种方式炒高股票价格并从中牟利。在他们内部,其实有着细致的分工,有人负责物色合适的上市公司,有人负责从各种渠道融资,有人负责制定计划和公关,有人专职利用娴熟的买卖技巧控制股价----只有最后一种人才是行内真正所谓的"操盘手",但在整个体系中,操盘手的地位并不是最关键的。但由于这个行业的神秘,"操盘手"便成了对这群股市操纵者的俗称。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依然采用这一约定俗成的称谓。
在严格的法律意义上,他们是一群违法者。已经被查处的亿安科技、中科创业等案件中的主角吕梁、罗成便是典型。因此,他们的生活大部分处于地下状态,想要全面了解他们的故事几乎是不可能的,曝光对于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消亡。
不过,宝国、东慧和周甄(均为化名),三位不同年龄、经历各异的操盘手,出于各自的特别理由,仍然愿意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讲述出来。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个神秘人群生存方式的一斑。
宝国:孤独是最好的武器
白色棉质T恤加牛仔裤,就是宝国平时喜欢的装束。这使他看起来有着北京街头流浪歌手的气质,比起他的实际年龄来年轻许多----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已经年届不惑,属于操盘手圈子里的元老级人物。
从1993年进入证券行业至今,时间和经验把宝国锤炼得像头警觉的猎豹。和他交谈是件困难的事,无论在什么场合,他大多数时间一言不发,只是用眼神或点头表示自己的态度。
如果不是和他聊起王家卫的电影,他也许不会愿意透露任何关于他的事情。宝国是王家卫的忠实fans,尤其喜欢那部《东邪西毒》。
"许多年以后,我有个外号叫西毒",宝国笑了笑,"这句台词就好像为我写的一样。"
10年前,宝国进入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自营部。每天9点30分,宝国便盯着红红绿绿的行情显示屏,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那是一个充满野心和梦想的年代,散户们就像一群贪婪的羊,在狼群隐约的嚎叫中东奔西窜,其中大部分便被吞噬了。
下班之后,宝国喜欢脱掉西装,到证券营业部门口闲逛,那里经常有一帮股民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宝国便微笑着在一边静静地听。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更没有人知道,这个文静的小伙子正在观察他们的反应,然后拟定战略把他们吃掉。
除了工作伙伴以外,宝国没有什么朋友。他知道,工作性质不允许他随便交朋友。所以,晚上的大部分时间,他一个人埋头在自己的小屋里作研究,只有在心情特别烦躁或者特别高兴的时候,他才会来到附近的一个小酒馆,要上两瓶啤酒,一个人慢慢地喝。
年终结帐,宝国按照约定从公司拿到了他的第一笔分红:600万。那天晚上,其它伙伴都跑到夜总会去花天酒地,只有他拒绝了。他单独跑到黄浦江边,看着外滩的灯火发呆,直到泪水湿透了面庞。
两年后,他成为了公司副总裁。在整个公司里,他是员工最少见到的高层,大部分时间,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
又过了两年,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他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他非常小心地用了一系列的手段,把自己的身份隐藏得密不透风。从公开渠道中,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他与这家投资公司的关系。只有投资公司的几个核心员工才知道,宝国是他们唯一的老板。
到去年为止,这家投资公司已经控制了约20亿元的资金,在股市中冲锋陷阵。对于财富,宝国已经没有多少概念。
"他要么在飞机上,要么在高尔夫球场。"一个下属曾这样形容宝国的行踪。一年中他们能够见到宝国四五次,聚会的地点有时在北京,有时在上海,或者任何一个有高尔夫球场的城市。
通常的开会时间是晚上10点以后,下属先物色好某个酒吧、茶楼或者夜总会,然后在那里静候。半个小时之后,宝国才会出现在他们面前。宝国仍然只喜欢喝啤酒,不过从头至尾,他手中的那瓶科罗那都不会喝完;他仍然不穿西装,不过身边经常更换的女伴往往华装夺目;他仍然沉默寡言,不过眼中的神色更加变化多端。
去年年底,宝国的投资公司出了问题,由于涉嫌操纵市场,公司部分资产被冻结,昔日员工都作鸟兽散。由于宝国在法律上与公司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得以幸免。经过了这次打击之后,宝国变得更加沉稳阴郁。
"我想先到国外休息几年,"宝国最近这样打算,"最好找个幽静的小岛,没有人打扰,让我彻底享受孤独的愉悦。"
东慧:恐惧未来的享乐主义者
下午4点,东慧如同往常一样,坐在浦东香格里拉大堂里悠闲地喝着红茶。从巨大的玻璃幕墙里向西望去,"十里洋场"的外滩历历在目;而向东,则是陆家嘴的摩天高楼----东慧的公司,就在其中一幢高楼的28层。
28也正是东慧的年龄,1998年毕业于上海某著名大学金融专业的他,进入了操盘手这个特殊的行业完全是因为机缘巧合。毕业时,他的目标是进入某家外资银行,但就在去面试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学长,一番长谈,学长对他说:"你不要去银行了,那只会让你脑子生锈,来和我一起做股票吧。"
东慧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上班,学长上下打量了一下他,甩给他5000元钱,告诉他,第一件工作就是去买一身像样的西服,以后500元以下的衬衫不准穿。从那一刻起,东慧知道自己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入行不多久,东慧便显现了他的天赋。他总能准确地预感到股票的走势,而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八面玲珑,争取最大的利益。短短两年,东慧便成为行内的顶尖人物之一。
2000年底,东慧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开始独当一面。凭借着他的名声和高超的运作手腕,他成功地策划了一只股票的炒作,获利过亿。
很难想象如此庞大的财富对于一个如此年轻的生命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方面,他可以享受同龄人难以企及的优越物质生活;但另一方面,作为代价,他不得不付出许多,包括承受巨大的风险和精神压力。这使得他养成了狡兔三窟的生活习惯。
如今的东慧,拥有一个庞大而豪华的办公室。但这并不是他资本游戏的指挥中心,而只是与客户见面的会客室。客人的沙发被安排得离他很远,这使他有安全感。桌上两台电脑里,除了一套简单的行情软件外,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游戏,闲暇时间,他便操纵鼠标,在虚拟世界里一逞杀戮的快感。
真正的操作室分散在几套高级公寓中,每一套公寓里,都有一间房间中摆了至少三台电脑,东慧就是在这里运筹帷幄,发布命令。同时,这些公寓也是东慧的住所,东慧喜欢经常在其中换着住。
去外地出差时,东慧总是选择当地最好的酒店,不过,这些代价昂贵的房间经常被他当作行李寄存处----他真正睡眠的地方不在房间,而在某个舒适的桑拿房里。
东慧有三辆车:帕萨特、尼桑风度和宝马。其中,宝马是他自己的座驾,尼桑用来出席他不想暴露身份的社交活动,而帕萨特则用于接待普通的来访者。
东慧自己也知道,这些习惯的养成是基于对风险的恐惧。"今天我可以坐在香格里拉喝茶,明天我也可能在滨江大道上卖矿泉水。"他说。
这种担心并不是无来由的。近两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监管日趋严厉,相当一批昔日猛庄纷纷落马,对于东慧来说,免不了会有兔死狐悲的感叹。
"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这种命运会落到自己头上,"他眼神迷离,"很多事情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的。"
或许正是这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让东慧变得酷爱享受。即使是在最平常的日子里,他也会穿着阿玛尼的西装,或者范思哲的夹克,这让他时时刻刻看上去都像在准备出席酒会。
事实上,东慧对于衣着有着非同一般的嗜好。每个周末,他都会检查一下自己的衣柜,一旦发现衣物过时,他就会坐上去香港的头等舱,在中环的大小商店里好好搜罗一番。如果时间足够,他甚至会带上女伴,一起飞往巴黎;最低限度,他也会驾车直奔锦江迪生。
晚上,东慧便在新天地或者衡山路的酒吧中度过,香樟花园和宝莱纳是他最喜欢的两个地方。他经常在那里陪客户边喝酒边聊天,有时候,也会与几个老友打牌吹牛。
东慧了解上海绝大多数高档餐厅的招牌菜,与各家夜总会的领班谙熟,在不下十家酒吧中存有威士忌或红酒。所以,他总是能够给客户提供最好的享受----这是他的成功秘诀之一。
"我总是对自己说,明天的生活不知道会怎样,所以,我只能让每一个今天都过得尽量开心一点。"东慧说。
周甄:用交际攫取财富的女人
在操盘手的圈子里,周甄绝对是个异数。虽然没有人说过"股市让女人走开"这样的话,但事实上在操盘手们的聚会中,周甄常常是唯一的女性。
准确地说,周甄不是一位操盘手,而是一个为操盘手提供弹药的人。炒作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资金,周甄的能力在于,她总是有办法通过各种渠道融到这些资金。
正因为如此,许多操盘手都与周甄十分熟悉。在他们看来,这个美丽女人的能量一点也不比他们小。
在进入这个圈子之前,周甄是深圳某大型国企里的一位财务人员,后因企业上市而开始接触证券,不料却从此越走越近,终于成为操盘手行业中一位重要人物。
周甄最活跃的时期在1998年,那一年,适逢股市大牛,周甄来往穿梭于深圳、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经她的手撮合的资金少的成百上千万,多则上亿。
资金的供给方通常是大型企业集团,它们手中资金充裕,也希望得到理想的回报。不过,真想让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慷慨解囊也并非易事,最重要的是要获取他们的信任,而周甄便是这方面的天才。
"最难搞的一家企业我花了3个月,"周甄回忆说,"跟他们不停地沟通,最后的结果是,我本来只想拿到5000万,他们给了我2个亿。"
每一笔资金,周甄可以得到1%左右的中介费用,她粗略估算,这些年来过手的资金少说也有几十个亿,也就是说,她从中攫取的财富是以千万元计的。
混迹在这个男人的圈子里看上去很难,但周甄却如鱼得水。"我好像只善于跟男人交朋友,基本没有女性的朋友。"她承认,"不是我不想交,而是根本交不来。可能我的思维方式跟男人比较相近。"
这话确实得到了很多操盘手的认同,豪爽、聪明、做事严密是周甄得到最多的评价。不过,在这些男人看来,周甄最令人佩服的还是酒量,她可以一扬脖干掉一整杯的红酒而面不改色。但她对酒的质量很挑剔,国产品牌里,她只喝1992年的长城解百纳,并且对啤酒从来都是敬而远之,因为那会破坏她的身材。在这样的精心保养之下,岁月并没有给周甄的外貌留下什么痕迹。这无疑是她亲和力的来源之一。
周甄对这一点认识得很清楚,所以,她不惜代价地在化妆品和美容院里一掷千金。她是SK-II柜台上的常客,拥有自己的专用发型师。在她看来,这些并不是消费,而是一种投资。
她的投资还包括:每周两次去舒适堡健身房运动;每两周购买一次高级时装,阿玛尼和香奈尔是她的最爱;每个月跑一次书店,搬一大堆各方面的书回去看。
周甄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名人传记。"这些传记可以告诉我大人物看待事情的眼光,看得越多,我对客户的心理就把握得越准。"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