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坚:如何应对主力的“反技术操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04日 17:14 新浪财经 | |||
均线死叉宜卖,整理形态向下破位宜止损-----类似的技术教条大家耳熟能详,但实战中,真正按照这些技术准则操作,却常常卖在低点,买在高点。不少个股出现向下破位、走势岌岌可危的恶劣时,跌势却嘎然而止,甚至出现反转走势,让技术派人士左右挨耳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种技术一旦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常识,这种技术就有可能失去效力。主力机构常常反技术操作。 按相反理论,某种技术形态被多数人看淡时,股价往往与多数人预期的相反;某种技术形态被多数人看好时,却是危险的信号。以下的几种反技术操作方法在两市中经常可见到:整理形态向下破位、股价(或股指)却很快见底回升。如箱型整理、平台整理等整理形态一旦向下破位,按经典的技术理论为卖出信号。但事实上经常出现假破位的现象,例如1月14日之后,上证综指在1450点-1530点的平台区域整理,3月份一度跌破整理区,呈现破位下行态势,但股指在破位的当天即转身向上,此时“破位”成为主力拉升前的最后一次洗盘。遇到这种情况,操作就应随机应变,即使原先止损出局的也应反手做多。股价(或股指)跌破重要均线,或是均线出现死叉,也是技术上的向淡信号,但今年以来,大盘及不少个股却反技术运行,多次出现在跌破重要均线之后很快企稳回升的现象。如3月10日股指一举跌破10、20、30日均线,技术形态恶劣,但第二天股指即形成短期底部。同样,4月中旬大盘见短期高点之后持续下行,4月24日击破多头的重要防线:30日均线,似乎打开了向下的空间,但股指仅仅略为下探之后便展开反弹。 类似马钢股份4月底10日、20日均线死叉、股价却见底回升的例子则不胜枚举。这说明,按经典的技术操作经常让你抄顶逃底。股价构筑向淡的K线形态却不跌反涨。如鞍钢新轧(000898)4月、5月两次在4.3元见顶回落,K线形态上类似一个双头形态,但“双头”筑成后股价并未出现太大跌幅便很快企稳回升,“双头”变成了“W”底。上述的种种情况说明,应用技术规则还需结合具体的个股、价位、市场的整体走势,生搬硬套技术规则有可能被套得头破血流。当主力经常反技术操作时,我们也应反其道而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