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油价高企迫使能源公司和投资者移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7日 15:45 格林集团

  尽管各报章的头条都把焦点集中在高油价上,能源公司及其投资者却对其替代品天然气越来越感兴趣。业界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气将和今天的石油一样,成为对全球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资源。皇家壳牌更预期,到2025年,天然气将超过石油,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

  技术创新带来契机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为什么美国人打错靶?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上世纪,天然气没人愿意去开采,即便是无意中发现了,也不过是一把火烧掉。但近年来,天然气的需求已经明显增加。毕竟,燃烧天然气比石油和煤更清洁,释放的二氧化碳更少,因而不易引发温室效应。

  直到最近,技术因素还在困扰着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常温下为气态的天然气,运输难度较液态的石油大。过去,天然气必须要由管道直接从气田输送给用户,只有产地附近地区可以使用,利用管道远程输送成本过高。

  而液态天然气的产生则可望改变这一现状。天然气可以在气田被液化后,用冷藏气罐运输到消费地,然后解冻成气态后,注入当地的管道输送系统中去。这一技术创新将令天然气成为极好的石油替代品及和石油一样的全球性商品。

  事实上,日本、韩国等能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依赖液态天然气。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增加激发了在液态天然气产业的创新和投入,进而降低了资本成本。而大量前期建设投资也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尽管如此,天然气的运输成本还是较石油要高。建立一个5百万吨的液态石油气输送“链”———包括液化工厂、冷藏气罐和气化工厂,大致需要50亿美元。因此正如一位天然气公司高管所说:“只有小部分公司能玩这个游戏。”尽管如此,不少大型能源公司高管都预期未来10年里最多将会有1000亿美元投资来扩大液态天然气的生产和运输。

  耗能大户助推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市场,美国将成为巨额扩容的主要动力。近年来,北美地区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有专家预期,10年后,北美液态天然气的进口量将接近目前全球液态天然气市场的总量。

  权威人士对日益增加的天然气提出了警告。他们指出,目前石油市场上的三大忧虑———稀缺、不断上涨的价格和供不应求,未来也将是天然气面临的问题。

  本轮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是由于北美地区天然气资源几乎已经消耗完毕。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天然气兴趣也不大。雪佛龙德士古公司负责天然气业务的约瑟夫·内勒表示,这是因为“公司之前压根没找过天然气”。

  如果稀缺问题并不严重的话,价格能否持续上涨?许多学者预期,价格上涨将持续多年。毕竟,液态石油气生产和输送设备从建设投入,到最终产出,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天然气输出国组织出炉?

  至于供不应求问题,有人担心世界会因此产生一个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的天然气输出国组织(OGEC———欧戈克),因为全球有一半的天然气资源储藏在前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地区。

  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但是否真会如此也很难说。斯坦弗大学的大卫·维克托表示,沙特以前之所以能够左右油价,是因为它有大量的剩余产能,而目前丧失了对油价的控制,也是因为其剩余产能已经不多。而相对于石油,要扩大天然气的产能所需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投入如此巨额的资金去创造巨大的产能剩余。而且,与石油相比,天然气资源分布更广,储量更大,因此麻烦多多的伊拉克和俄罗斯,未必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者。

  尽管如此,巨大的政治和财政风险还是会令很多公司望而却步。开发商对美国取消天然气市场管制后给他们造成的剧痛仍然记忆犹新。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担心资源稀缺,美国曾通过控制气田天然气输出价格限制天然气开采,导致价格上涨。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放开对天然气市场的管制后,价格大跌,并连续10多年在低位徘徊。

  壳牌石油的布林迪放言:“天然气将成为本世纪上半叶的首选能源之一。”而1000亿美元的产能投入,将是“天然气世纪”的序曲。(来源:证券时报)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