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格局向美国倾斜 俄战略卖家地位凸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 16:36 格林集团 | |||||||||
【新华社信息北京9月1日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分析认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及恐怖活动全球化,使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对能源(主要指石油)安全的威胁加大,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正在加快。 战略格局明显向美倾斜
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全球尚未探明的石油蕴藏量还有一万亿桶左右,其中约80%集中在中东、中亚、俄罗斯和东亚等地区。实现对这些世界石油资源战略要冲地区的控制,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霸主地位确立。在中亚,美国借反恐占领阿富汗,从军事和政治上控制住里海油气资源。在中东,伊拉克战争让美国占领了其觊觎已久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资源国,使其在海湾地区的政治、军事控制力涵盖占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54%的前四位--沙特、伊拉克、阿联酋和科威特。在西非,近年来,美频频发动外交攻势,并谋划从欧洲调兵进驻几内亚湾,控制撒哈拉以南非洲这片“后备油库”。在北美,美国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独霸加拿大的油气资源,掌控着墨西哥湾的开采权。综上所述,美国通过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手段,控制着世界近70%的石油资源,其能源地缘政治战略的全球布局基本到位。 俄罗斯战略卖家地位凸显 陈凤英指出,在石油能源竞争的国际格局中,俄罗斯的影响举足轻重。据统计,俄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的5.7%(天然气占30.5%)。但近年来,俄石油业发展态势咄咄逼人。2003年,俄罗斯年产石油4.228亿吨,占全球的10.7%,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中东影响不可低估 海湾地区依然具有战略影响力。从中长期看,无论市场格局如何变化,世界最大的石油供应地依然在中东。据BP公司统计,该地区2002年石油生产仅占世界的28.5%,但已探明储量占65.4%,储采比达92年(全球为40年)。伊拉克重建、沙特私有化等因素,可能使国际资本逆向流入质量高、低成本的中东地区,将使该地区迎来新一轮石油业开采高峰期。 油价波动更趋常态化 陈凤英认为,供大于求格局会持续,但地域失衡更突出,油价波动更趋常态化。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油气产业将处于一个稳定上升期。数字化油田、新技术开发,将使全球油气探明储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加拿大和委内瑞拉油砂田的开采将成为可能。IEA预测,未来几年世界油气供应充足,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地域失衡严重。此外,恐怖组织跨国化,恐怖活动全球化,以及中东、中亚等产油国成为恐怖分子滋生地,将使能源安全、尤其是设施和运输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供应中断的可能性增大,油价波动更趋常态化。 管道与资源瓜分是竞争焦点 陈凤英说,伊拉克战争后,各大国和跨国石油公司之间的能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一是油气管道争夺成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输油管道比拥有油气资源更重要。在里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主开通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和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输气管,通过控制里海油气运输走廊遏制俄罗斯,打压伊朗。在远东,日本不择手段与中国争夺输油管道,美国暗助“安纳线”,赞成修建西伯利亚至纳霍德卡的输油管,力争俄罗斯的油气开采权。 油气资源争夺激烈 世界上有油气的地方,就有跨国石油公司的存在。近几年,美欧日政府背景颇深的埃克森—美孚、阿莫科、加利福尼亚、壳牌、BP等世界顶尖跨国石油公司几乎已全部拥入中亚,对里海油气资源展开全面争夺;目前,它们正忙着在几内亚湾瓜分尼日利亚、安哥拉、加蓬等西非国家的石油资源;近期,它们又虎视眈眈地瞄准伊拉克油田的重建和沙特石油业私有化。(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