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ru407交割后的天胶走势:压力沉重 向下回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 18:57 格林集团

  ru407带着空头的遗憾即将永远地划上一个沉重的句号。然而,其影响却不会随着ru407的摘牌而消失,将在一段时间内挥之不去。天胶交易还有许多令人尴尬的问题需要面对。

  活钱沉没 快心事过恐生殃

  对于多空主力来说,拥有控盘的绝对优势自然是一件极为开心的事情。欲涨便涨,欲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跌便跌,这是何等的快意!以ru407前20名持仓长时间占有单边总持仓量的90%以上来看,多头阵营早就已经是“清一色”了,因此,要你涨停就不会跌,要你跌停就不会涨,以至于6月中旬以后,区区几千手单的交易也可以由引起盘面的暴涨和暴跌(如6月21日暴跌650点,而6月22日却暴涨765点)。清一色的势力固然对控盘很有优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

  当把ru407推高至高出平均价格数千点之后,接踵而来的多达20万吨的巨量实盘等待着多头去接。而接下这么多的实盘需要30多亿的资金,这就意味着先前的活钱将要变成死钱被搁置起来。尽管目前还不能准确统计实际接实盘的数据,但估计实盘交割数量至少不会少于十几万吨,否则,6月23日以来因提前交割持仓量由9.3万手锐减至7月12日的3.5万手就解释不通了,因为这段时间内多数时间的持仓量减少大大地高于当日的交易量。

  6月23日以来,ru407合约的最低价为15505元/吨,而最高价为16705元/吨,多头以每吨高出现货市场2000余元的价格接下如此众多的实盘如何出售套现,便成了大问题。

  实盘沉淀 投资者退避三舍

  ru407合约价格逆基本面大幅走高,吸引了巨大的实盘沉淀于期市,而限于库容问题尚有高价收购的一部分现货未能进入交割而滞留于期市的外围。ru407合约交割的天胶,加上没有转移的仓单,再加上外围没有能够注册成仓单的天胶估计已达到30万吨(截止至7月9日上交所周报,库存已达23.3万吨),上期所天胶注册仓单量也达到了22万吨,这在天胶期货市场是空前的。由于这批胶的交割成本和收购成本大大高出当前13500元/吨的现货价格,因此,这批高价胶要被现货市场接受并消化掉殊属非易。况且这批胶中不乏陈年老货。这批胶若非降价处理,必难流出期市。当然,降价并非不能,以ru407的虚盘利润来补偿实盘的降价亏损,能脱手一部分实盘,但还是难于全部兑现。

  在巨量实盘没有消化之前,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不会进入天胶市场(ru407的接仓多头除外),因为他们无论做多做空都将陷入被动局面。倘若做空,仓单大量控制在别人手中,仓容也被占满,而且后期合约的价格也明显低于刚刚交割ru407合约,可以说没有一点优势。至于做多,原ru407合约接下巨量实盘的多头希望有人来垫背,正张着“血盆大口”等待着猎物的到来。投资者对巨量实盘的避而远之,将使天胶交易归于清淡。

  仓单质押 一个沉重的话题

  当现货易手之后,不甘寂寞的接货者,除了部分在现货渠道回笼资金外,将有大量的仓单不得不通过质押贷出相应的资金以维持期货的运转。按交易规则中所称的最高额度可以现货价值的80%来推之,这种靠质押筹措资金做法将面临四大难题:一是资金的缩水问题。按仓单价值的80%来贷款,资金的支付能力将无形中减少了20%;如果考虑到ru407交割的价格泡沫,那么仓单的实际价值将被重新评估,因此,真正能贷回来的款项可能要大打折扣,远远低于80%。二是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资金筹措困难。三是银行利息的压力。在仓单质压办理贷款之后利息成本将会上升,因为这意味着接仓资金和质押贷款要付出双重利息。四是交割杂费(交割手续费4元/吨,出库费15元/吨,过户费10元/吨)和仓储费的增加。自交割之日起计费,每吨每日0.8元,超过20万吨的仓单,一天的仓储费就耗资16万元以上。

  可见,只通过仓单质押保持运作决非易事。如果没有新鲜血液进入胶市,仓单质押的循环将不断萎缩最终断裂。

  行情低迷 或许非暂时现象

  当多头将ru407合约上的空头一网打尽之后,天胶市场的多极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蜕变成只有“狮子”存在的一极世界。当所有的对手都不成其为对手的时候,那么,在“狮子”以终天年以前,天胶市场将不会有什么波浪,只会走向低迷,直到新的“狮子”诞生后才会有新的转机。

  目前市场除ru407以外的合约持仓总量已不足10万手,整个市场的日交易量也已经萎缩到了只有区区三四万手的水平。落一叶而知秋寒,ru407合约的摘牌之日,或许便是天胶走向低迷之时。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ru407合约价格逆基本面大幅走高,从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天胶价格的季节性下跌。而因此敛聚的巨量实盘沉淀于期市将对后期合约价格构成沉重的压力,胶价将有一个向下回归的过程。

  大暑之后必有大寒,胶价后市难逃一跌。(来源:证券时报/王定红)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