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T抱团抢权 跨国铜商“长远打算”另辟蹊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4日 14:0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何 清上海报道 “CSPT的确给了我们很大压力。由于他们步调一致,我们不得不在价格上做出一定的让步,毕竟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拥有太大的魅力了。”某跨国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苦笑道。
该人士所指的CSPT全称叫“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China Smeltery Purchase Term)。它是去年11月由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大冶有色、金川有色、中条山有色和白银有色等国内最大的7家精炼铜生产商为增强与外商就铜精矿贸易谈判的话语权,在上海歃血结盟后成立的联合谈判小组。 在CSPT的协调下,2004年上半年我国各精炼铜生产企业在与掌握世界主要铜精矿资源的跨国巨头们的价格谈判中一改往日被动接受的无奈,态度转而趋向强硬。 CSPT的前世今生 据中国铜发展中心李宇圣先生介绍,自2002年开始我国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铜产品消费国,到2003年我国的精炼铜(铜加工的初级品)消费量已达305万吨。 然而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是我国精炼铜及其相关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很高。首创期货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的精炼铜产量为180.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12%),而同期消费量达305.6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20%),对外依存度达到40%。 李宇圣认为,真实情况比这还要严重,“因为我国铜精矿资源不足,所以一直以来我国精炼铜产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进口原料——国内加工实现的。2003年这部分产量达到了80万吨左右,依此计算对外依存度就在65%以上了。” 有了如此广阔的市场,我国铜生产商本应拥有很强的铜产品,特别是精炼铜定价话语权,但由于国内买家力量分散,单个买家实力较弱,在面对智利CODELCO(智利最大的铜生产商,拥有智利70%的铜精矿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铜产品供应商之一)等铜业跨国巨头时,我国铜生产商屡屡处于被动。 一位不具名业内人士介绍,国际市场上精炼铜的价格十分透明,买卖双方均依照伦敦、上海等地期货市场价格(即伦敦铜、沪铜)制定彼此间的现货成交价。国内铜商与铜业跨国公司价格争锋的焦点在于将铜精矿冶炼成精炼铜的加工费,在铜价确定的前提下,加工费越高,铜精矿的价格就越低;反之亦然。 在CSPT成立前,掌握世界主要铜精矿资源的铜业跨国巨头利用江西铜业等中国铜冶炼企业彼此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抢购资源的特点,采取轮番压价、囤积铜精矿等手段,大肆压低我国企业的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这使得中方蒙受了巨大损失。 许多冶炼厂尽管已接近满负荷生产,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原因就在于加工费太低。像云铜(云南铜业)2003年每生产一吨铜就亏损2000多元。但不生产,产能闲置造成的损失更大。 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占我国精炼铜总产量70%的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大冶有色、金川有色、中条山有色和白银有色的老总们于去年底在云南和上海两次聚首,商定成立CSPT。 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几家商定,CSPT成立后将通过共同制定《铜原料联合谈判公约》和《实施细则》、在成员间发布“CSPT信息周报”、划定各季度的成交底价等措施来维护中国铜商的利益。 由于CSPT成员掌握着中国铜精矿进口总量的80%,相互协作使得它们在与铜业跨国公司商贸谈判中的分量加重,那些国外供货商已不得不参照CSPT的成交底价报价了。 2004年一季度CSPT的铜精矿“加工/精炼费”底价为每吨25美元,国外供货商给予CSPT的价格较此略高;二季度CSPT底价为每吨26美元,国外供货商的价格达到了每吨38至39美元;三季度CSPT底价为35美元,而国外供货商的价格竟达到了48至67美元。 跨国巨头们的“长远打算” 面对中方的联合,铜业跨国巨头们表现得十分绅士。一位跨国公司高层就明确向记者表示,中方做出的种种抉择他们都可以理解,“这是明智的商业行为。” 然而在绅士风度背后,铜业跨国巨头们却有另一番打算,即尽力拓展铜在中国的应用领域,做大中国铜市场蛋糕,凭借自身垄断铜精矿资源的有利条件获取最大利益。 据了解,国际上存在一个名叫“国际铜业协会(COPPER)”的组织,该组织现有30个正式会员,都是世界知名的铜矿及铜加工企业,代表着全球精炼铜产量的80%;该组织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推广和促进铜应用的国际性机构,负责铜应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目前国际铜业协会(COPPER)在中国设有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代表处,专司铜在中国应用领域的拓展。 “由于中国铜精矿资源量少,因此以往政府有意识地限制了铜的应用领域;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国铜应用的领域会大大增加,毕竟铜拥有导电性好、可塑性佳、耐腐蚀、美观耐用等诸多优点;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很多。”国际铜业协会(中国)CEO徐弘先生不断的激励其属下。 一份国际铜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该组织在进入中国后,先后发起了建筑导线项目、铜管项目、电能效益项目等一系列铜应用推广项目,使得铜在建材、电力电气等领域内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此前,国际铜业协会在浙江上虞召开的“中国铜应用发展高峰论坛(铜管分会)”上,与会者300余人,绝大多数是国内铜加工企业老总和政府主管建材应用的官员。 据了解,此类会议国际铜业协会每年都要组织召开六七次。此外协会工作人员还经常拜访国内铜加工企业,与这些企业老总分析市场前景、策划营销攻势,忙得不亦乐乎。而国际铜业协会所做的这些工作都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据徐弘介绍,2003年国际铜业协会(中国)总投入达400万美元,除了开设培训班收取一定的成本费外,其余开支均由铜业协会承担。 一位知情者透露,国际铜业协会主要收入来源于会员缴纳的会费,其职能就是尽力拓展全球铜产品的需求,为会员们具体的产品销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到中国,他们就是那些潜在市场的开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