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行业资讯 > 正文
 
宁波口岸在进口大豆中截获首例拟茎点种腐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30日 11:08 世华财讯

  经北京国家动植物检疫所27日正式确认,宁波检验检疫局前不久所送检的病菌为高风险国外有害生物--拟茎点种腐病菌。

  据中国期货网4月30日报道,经北京国家动植物检疫所27日正式确认,宁波检验检疫局前不久所送检的病菌为高风险国外有害生物--拟茎点种腐病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在进关口岸截获到的首例此类病菌。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竞价排名火爆大促销!

  2004年3月2日,宁波检验检疫局在对进口大豆送样检测时发现豆杆上有可疑的分生孢子器,初步鉴定为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英文名:PHOMOPSISLONGICOLLA)。此前我国各口岸未见相关资料,宁波检验检疫局将菌株送国家动植物检疫所复核,并请中科院专家验证,最终确认送检病菌为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4月中旬,宁波检验检疫局在进口大豆的样品中再次检出这个病菌。

  据了解,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最初发现在美国,可引起大豆的间座壳拟茎点(英文名:DIAPHOTHE--PHOMOPSIS)综合症,使大豆种子皱缩、延长、开裂并呈白垩状,降低种子的品质、含油量和使用价值,病种不发芽或发芽缓慢,导致植株数量减少,产量下降。该病菌还可出现在三叶草、绿豆、利马豆、豌豆、花生、大蒜、洋葱、辣椒、番茄等植物,危害范围很广。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剧增。2003年,我国大豆进口为2074万吨,同比增长83%。2004年预计可达2300万吨。检疫部门的专家认为,此次疫情截获,说明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很可能通过进口大豆种子、豆杆、豆荚等病残体传入我国,建议进口商应加强对进口大豆的产地检疫,装运前对大豆采取过筛、去杂等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传入风险。

  (李巍编辑)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