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行业资讯 > 正文
 
十年生聚难相忘--石油期货市场的调查与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3日 15:31 经济日报

  中国每年进口的燃料油都在1700万~1800万吨之间,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燃料油进口国,但我们不仅没能以此在国际上形成强大的讨价还价能力,却反而受制于人。确立自己的定价中心是提升国力的必由之路。要把越来越多商品的“话语权”,握到中国企业自己的手中。

  进口油品价格谁说了算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国际能源署预计,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高于预期,发展中国家需求增幅将达到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它在报告中称:非经合组织国家今年的石油需求较去年将增长3.7%,其中主要包括中国及邻近的印度、泰国和越南。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均出现了大幅的提高。但在供给方面,原油的替代品却出现了严重短缺。2004年欧佩克突然宣布的减产计划,则加剧了这种供需矛盾。

  油价攀高

  2004年2月10日,欧佩克成员国部长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减少原油日产限额100万桶。同时,削减现有超额生产的150万桶。这样总计日产原油将减少250万桶。

  这一切使得2004年的石油价格毫无疑问将保持在高位振荡,而且应会高于去年每桶30美元的平均价格。

  鉴于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 2003年底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能源方面的政策,其中包括投入60亿元在国内四个港口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2004年对于石油的总需求将达到3亿吨以上,而国内供给仅为2亿吨左右,这中间的缺口完全需要进口来弥补。

  中国2003年共进口原油9100万吨。2004年1月,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达1030万吨。如果以每桶油上涨1美元计算,中国今后每天将多支出近250万美元。

  纵然不心甘情愿,我们却无法选择。

  “定价权”之痛

  国内燃料油基准价的缺失,使得国内的燃料油市场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燃料油价格,更难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价格变动导致的市场风险。 

  更让人心痛的是,燃料油还经常由国外几个大商家人为操控,通过拉高燃料油市场价格的方式让中国的买家蒙受更多的损失。如新加坡燃料油市场的基准价是由标准普尔提供的,称为普氏价格,这一价格的基础是每天下午5时到5时30分之间新加坡燃料油公开交易平台上的交易记录,而几家大的国际油商则通过操控这一时段的交易记录来操控这一价格,如两家公司相互进行高价对冲,往往以区区2万吨的成交量就可以将这一价格大幅抬高。另外,这些油商还掌握着中国国内进口燃料油的规律,比如用电高峰期到来前后、配额许可证发放前后等时段,他们会立即联手把燃料油价格抬高。

  “而这些在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中又是无可厚非的。”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遗憾地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张运成教授也表示,国内国际价格彼此牵动是必然且可预期的,这实际上是中国在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过程中,市场机能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作为石油大买家,一直都享受着低价位石油的巨大利益。原因在于它们利用其发达的金融市场条件,特别是美元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体系和规则。同时美国尽量推延国内资源开采,大举进口原油,使之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这种局面为美国控制石油需求规模、定价奠定了基础。

  总体上,世界并非缺油,问题的关键在于供需平衡关系的确定。换言之,美国、欧佩克和俄罗斯争的是石油的定价权。反观当前的中国,在国际石油定价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使石油供应的不安全系数居高不下。

  大客户成冤大头

  由于我国进口大量增加,在国际资源产品市场上,中国买盘经常引起相关产品价格的过度反应,结果令中国企业多花了不少冤枉钱。我们往往在高位买入,吃了大亏。

  1999年,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造成了国内很多企业的亏损,包括国航、南航、东航以及汽运、石化各大企业,其中南航损失近6亿元。而香港国泰航空因为在石油期货市场上进行了保值,使得当时油价上涨到每桶近40美元时,其油价成本每桶却不到20美元。

  2000年国际市场油价上涨,而中国进口也同步增大;相反,2001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由上年的7000余万吨减少到6025.5万吨,国际市场油价也由每桶30美元以上下滑至每桶17美元。

  2003年美对伊开战前一个月时,中国每天进口原油约150万桶,以往每桶原油的正常价格是22至25美元,而当时的石油价格接近40美元/桶,为此我们每桶平均要多付13美元,中国每天进口石油需要的资金比预算多支出约2000万美元。

  在近年油价持续高位的“颠簸之旅”中,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涨1美元,我国进口石油则每桶要多支出5美元。在中国2003年近亿吨的石油进口中,90%以上是现货采购。这笔“超额”支出让我们这个石油消费大国饱受其苦。

  掌握“定价权”

  中国的燃料油消费量占全球2%,但在国际燃料油定价机制中却连0.1%的权重都没有。制定国内燃料油市场基准价的目的,就是要以此参与国际燃料油价格的制定,规避油价剧烈波动的风险。一旦国内形成了自己的燃料油价格机制,就可以通过国内市场的庞大消费量去影响国际价格。

  拥有全球定价权是强国的重要指标。中国融入全球定价中心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不仅可以防止国际垄断集团的价格歧视,而且可以有效规避因国际价格剧烈波动所造成的价格、企业成本风险,进一步而言,避免重要的商品、能源、物料、原材料等价格遭到西方国家人为的操纵和投机。

  确立自己的定价中心是提升国力的必由之路。如1973年10月,欧佩克联合采取了减产、禁运、提价和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夺回了长期被西方国家所垄断的石油定价权,保护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把“话语权”握在自己手中。国内专家指出,中国要解决过度依赖外部资源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订立长期合同等方式拓宽海外资源供应渠道;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和套期保值的功能,通过在中国发展自己的国际定价中心,把越来越多商品的“话语权”握到中国企业自己的手中。

  如今,已有专家提议有关部门早日开辟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以便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在石油价格上享有更多的发言权。国家发改委已经意识到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弊病,也正在着手进行定价修改之前的市场调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石油期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