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欢迎使用新浪搜索:Click Here!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宏观
深度分析
新视点
宏观动态


>> 宏观 / 新视点 / 内容



实行储蓄实名制的潜在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8月1日 10:15 中国经济时报

  首先,我们列举从储蓄匿名制向实名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的四大潜在风险。第一,金融风险。我国实行的储蓄匿名制对 居民存款的保密性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而在法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保密性又保障了居民存款的安全性,从而使得广大居民 对国家银行充满信心,储蓄存款积极性经久不衰。如果立即实行实名制而引发居民对储蓄安全感下降,将导致新存款减少甚至 提取现有存款。存款的减少会减少银行的资金,使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上升,在目前银行资产结构相当困难时期,这将进 一步增加银行金融风险,尤其对小银行和信用社的冲击会更大。第二,汇率风险。减少储蓄并不意味着增加消费。当前居民储 蓄的主要动机是个人风险防范,尤其反映了对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改革的预期。在此动机之下,人们从银行提取的存款不 会用于消费,更有可能转入被大家认为更安全的金融资产,特别是外汇。这将突然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必然推动外汇黑市价格 上升,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这对于我们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目标无疑带来新的不利因素。再进一步考虑,大量持有外汇资 产的个人,必然会有相当的动力,积极到国外寻求投资机会。这样一来,资本流失的问题也必然更加严重。

  第三,恐慌风险。将现在的匿名制改为实名制牵扯到几乎每个家庭,人们对具体政策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各级政府 执行政策过程也难免会有偏差,甚至社会上可能出现流言或谣言,这些都可能在储户中造成大面积的恐慌。这种恐慌和紧张心 理都会加剧前述的银行风险和外汇风险。人们对政策的误解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今年某报报道某政协委员呼吁实行实名制 ,要求储户提供全部存款来源的证据,若来源不清或无法提供证据,存款一律充公。第四,腐败风险。有些人认为实行实名制 可以减少腐败。但是我们却认为,实行实名制有可能为某些干部违法乱纪提供新的条件。目前,某些干部,特别是地方、基层 干部腐败的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违反国家法规,乱收费、乱收税、乱摊派。三乱问题虽经中央三令五申却未能令行禁 止,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严重。实行储蓄实名制,就使得搞三乱的干部对居民的“家底”更加了解,从而为三乱提供更多方便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导农民在向国家卖粮时被地方干部乱扣各种费税,有的农民最后只剩几毛钱。不难想象在实 名制下类似情况也可发生在对待农民的储蓄存款上。

  我们认为,要实行实名制必须化解上述四大风险,为此,应当积极创造以下条件。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法制,以确保 对个人财产,特别是储蓄存款,基于法制上的切实保护。第二,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廉政建设,以减少违纪干部利用实 名制增加三乱的危险。第三,大幅降低银行不良资产,以增加银行系统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最后,努力改善宏观经济条件 ,等待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我国出口和外商投资状况的改善,以减少实行实名制所带来的外汇风险。综上所述,我们 应当充分地认识实行储蓄实名制的潜在风险,并为化解这些风险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实名制在诸项改革中的次序关系到改革的 成败与否。有关部门应对此进行充分细致地考虑。我国社会的稳定取决于经济的稳定,经济的稳定又取决于金融的稳定。我们 不应忘记,20年来,正是国内居民的高额储蓄才保持了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如果这一稳定的基础动摇了,其他任何改 革和发展——包括抑制腐败和刺激消费——都无从谈起。因此,对于实行储蓄实名制这样一个牵扯到千家万户又对我国金融存 在潜在巨大冲击的举措,我们应该慎之又慎。

钱颖一 李稻葵 白重恩 王一江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