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民间投资不振危及中国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9月7日 08:39 华声报

  

  1980-1998年的19年间,非国有投资的年均增幅达到27.3%,高出国有经济近9个百分点,而1 998年却比国有经济降低11.6个百分点,1999年延续了上两年的下降趋势,有可能保持停滞甚至下滑。

  预期投资收益率是民间投资活动的主要约束条件,当前民间投资不振正是预期投资收益率不高造成的。而预期收 益率之所以不高,其原因在于:诸多投资领域“非公莫入”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向国有经济倾斜的投资体制,使得非 国有经济难以进入具有较高预期投资收益的领域。即便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民间资本的投资范围也是很有限的。例如商业,既 非战略部门又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应是非国有经济的活跃领域,但实际上国有经济的比重仍占到近50%。一些富有 竞争力的企业由于难以寻找新的投资价值的项目,其投资意愿必然会急剧下降。买方市场造成竞争加剧在整个经济环境出现了 供过于求的实质性转变以后,非国有经济的经营环境大为恶化。

  金融滞后难解“资金饥渴”。尽管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收效甚微。民 营企业往往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融通资金,只能依靠个人家庭储蓄或者以高出国家法定利率许多的成本从黑市拆借,结果不 仅融资数量小、成本高、纠纷多,还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税制繁杂无法激励投资例如现行税制中采用的生产型增值税,仅允 许抵扣原材料、半成品中所含的增值税,对投资品所含的增值税则不允许抵扣,同时固定资产折旧在成本构成中高的产品税负 也明显偏高。结果必然是抑制投资活动。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