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对中国比出口更重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1月19日 14:07 中国经济时报
1月14日,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肖耿博士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作了题为“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二十一世纪
初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挑战与机会”的精彩演讲。
肖耿先生曾师从世界知名经济学家德姆塞茨教授,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
助理教授。
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稳固有效的制度体系应万变的经济环境
肖耿说,今日中国的现实条件是半封闭、制度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小国、人口大国。
他认为中国目前实际上是个经济小国这一点非常值得强调。不到200年前,中国的GDP占世界第一,而今天是美
国第一。目前中国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例很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小。
他说,中国加入WTO之后,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明日的中国就会是一个经济开放、制度国际化、生产力不断提
高、经济人口文化大国。
在谈到中国如何在过渡时期有效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竞争力时,肖耿指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稳固有效的制度体
系应万变的经济环境。
养人关厂抓制度,彻底放企业,立法限制国有资产风险
肖耿说,中国加入WTO完全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对于中国工业在应对入世挑战所面临的政策选择,肖耿认为现在提的是抓大放小,而应是所有的国有企业都要放,政
府只抓制度建设,以不变应万变,否则到最后什么都抓不着。如果提抓大,到底抓哪些大型国有企业呢?当然谁都愿意抓赚钱
的国有企业,那么是抓今天赚钱的企业还是抓明天赚钱的企业?今天赚钱的企业明天就一定赚钱吗?比如像中国电信这样今天
赚钱的大型国有企业,政府是在它现在价值最高的时候卖出去最得利,还是当它不盈利甚至亏损以后卖出最有利?
肖耿强调了他一再提的一个观点:政府可以拥有国有资产但不必拥有国有企业。
肖耿认为政府在任何企业的投资均不应超过30%,因为投资越大风险也越大,全国人大应通过立法来进行政府对企
业投资的风险控制。
现在最重要的是开放银行的贷款业务
在谈到金融问题时肖耿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开放我国银行的贷款业务。
他认为可以让国有商业银行做存款业务,由外资银行、合资银行、民间银行去做贷款业务。通过开放降低金融体系整
体风险。
肖耿认为资本市场开放从根本上讲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他建议可以让好的外国公司在中国上市。
对中国来说进口比出口更重要
与一般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同的是,肖耿认为进口比出口更重要,尤其对中国来说更是这样。
他认为进口甚至可以创造就业,而且进口对提高竞争力也非常重要。□本报记者 黄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