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宏观
深度分析
新视点
宏观动态


>> 宏观 / 深度分析 / 内容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需要解决五大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0月11日 13:52 国研网

  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日前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已经取得成就,进一步发展高新 技术实现产业化需要着力解决五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5%,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年平均增长率74%,直接 就业人口184万人,年产品技术来源于国内和企业自有技术占76%,有5272项国家科技项目成果产业化。1998年 底有民营科技企业70052家,产值7217亿元,年增长率达54%。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需要着力解决五 大问题。

  第一、国际和国内经验表明,政府在组织重大产品研制和产业化以及重大共性技术推广普及中要获得成功,关键 是强化集中领导和协调。建立国家重大项目领导机构,制定出像发展“两弹一星”那样有力度、带动性强的“科技———经济 ”整体发展计划和政策。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第二、我国有限科技投入的分配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助长了投入分散化倾向。因此,必须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采取果断措施,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每5至10年,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抓 几个重大的、有市场前景的、对提高产业能力影响极大的项目,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第三、重大科技项目及其产业化的成功,关键在于尖子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尖子人才在高新技 术产业市场竞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吸引和培养人才,鼓励创新。

  第四、进一步创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曾经有人呼吁国家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并由国家承担投 资失败的损失,这既不现实也不尽合理。风险投资属于市场行为,投资中通过成功企业股票超额升值,实现盈利目的。当前, 重点应是建立风险投资项目的咨询、评估、监管和培训的体制和机制,从而降低和回避风险,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率。

  第五、正确处理引进中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在引进工作中,存在重复引进、吸收和创新的投入过低、科技和经 济在客观层次上未能紧密结合等问题,国家、部门和地方的科技部门和经济部门应当做到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 ,从体制和机制入手,加强协调,突出重点,共同投入。

  徐冠华还强调说:“地方经济发展快,机制灵活,但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时有发生,国家将考虑要充分调动地方 积极性,将地方财力、物力、人力吸引到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中去。”




>> 宏观 / 深度分析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